词条 | 胡黄连丸 |
释义 | § 来源 《圣惠》卷八十六。 § 组成 胡黄连胡黄连1两,天灵盖(涂醋,炙令微黄)1两,赤茯苓1两,川升麻1两,川大黄(锉碎,微炒)1两,地骨皮1两,知母1两,犀角屑1两,人参(去芦头)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鳖甲3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黄芩3分,前胡(去芦头)3分,桔梗(去芦头)3分,赤芍药3分,当归(锉,微炒)3分,木通(锉)3分,防风(去芦头)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柴胡2两(去苗)。 § 用法 上药前二味为细末,入朱砂末,共填入猪胆内,用淡浆水煮,以杖于挑子上,用线钓之,勿著底,候一炊久取出,研入芦荟、麝香各0.3克,饭和丸,如麻子大。每服5~7丸,食后米饮下。 § 用法用量 若小儿心脏疳,煎芜荑、甘草汤下3丸;食疳泻血,或赤白者,以新汲水下3丸;吐逆不止及水泻,生姜汤下3丸;眼疳,羊子肝血和酒,看多少,微煎过,下3丸。 § 主治 虚劳骨热,四肢羸瘦少力,不思饮食。 § 相关词条 大胡黄连丸: 黄连丸药物组成:胡黄连1两,黄连1两,苦楝子1两,白芜荑(去扇)半两(秋初3分),芦荟(另研)1分,干蟾头(烧,存性,另研)1分,麝香1钱(另研),青黛1两半(另研)。 处方来源:《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方剂主治:一切惊疳,腹胀虫动,好吃泥土生米,不思饮食,多睡吼啀,脏腑或秘或泻,肌肤黄瘦,毛焦发黄,饮水,五心烦热。 方剂功效:杀虫,消胀进食。 制备方法:上先将前4味为细末,猪胆汁和为剂,每1胡桃大,入巴豆仁1枚置其中,用油单1重裹之,蒸熟,去巴豆,用米1升许,蒸米熟为度,入后4味为丸;如难丸,少入面糊为丸,如麻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10丸、15丸,食后、临卧清米饮送下,1日2-3次。 小胡黄连丸: 药物组成:胡黄连5钱,黄连5钱,辰砂1分(另研),芦荟1分,麝香1分。 处方来源:《袖珍小儿》卷五。 方剂主治:疳有热证者。 制备方法:上为末,入辰砂末,即填入猪胆内,用淡浆煮,候一炊久取出,研入芦荟、麝香末,揉饭为丸,如麻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5-7丸。 § 参考文献 http://www.tcmlib.com/?s=%E8%83%A1%E9%BB%84%E8%BF%9E%E4%B8%B8&t=al&SearchPattern=0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