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螃蟹
释义

§ 物种概述

螃蟹

螃蟹,学术上称短尾下目(学名Brachyura),是十足目中的一个类,由于节肢动物门中的分类还有争议,因此有时它也被看做一个亚目。短尾类的动物在汉语中一般通俗地被称为蟹或螃蟹。这个类中的大多数动物生活在海中,但也有不少生活在淡水中或陆地上。短尾类的下腹实际上是很短的尾甲变形而成的,在长尾类动物(如虾)中这个尾甲直接连在它们的尾部背部,在短尾类中则在腹部胸甲的下面。这是这个类的名称的来源。它们的第一对足变成了一对往往很大的钳(有的种类的钳不对称),它们的眼睛位于一对杆上。它们可以很快地向侧面运动。

螃蟹是杂食性动物,主要靠吃海藻为生,但有时也会吃微生物、虫类等等,视乎种类而定。 螃蟹

自古以来蟹即是非常美味之食物,东汉郑玄注《周礼·天官·庖人》:“荐羞之物谓四时所膳食,若荆州之鱼,青州之蟹胥。”。乾嘉年间顾录的《清嘉录》介绍了苏州螃蟹,有太湖的湖蟹,吴江汾湖紫须蟹,常熟金爪蟹。螃蟹富含蛋白质,有高胆固醇、高嘌呤,痛风患者食用时应自我节制,患有感冒、肝炎、心血管疾病的人不宜食蟹。中国有中秋前后食用河蟹的传统,由于传统上中医认为蟹性寒,故常用姜茸、紫苏等配置食蟹使用的的调料。

§ 形态特征

河蟹

螃蟹身上坚硬的甲壳可以保护螃蟹,避免遭受到天敌侵害,但是甲壳并不会随着身体成长而扩大。所以螃蟹生长是间段性,也就是相隔一段时间,旧壳蜕去后身体才会继续成长。地球上体型最大的螃蟹是蜘蛛蟹,它们的脚张开来宽达3.7公尺,最小的螃蟹是豆蟹,直径不到半公分。

螃蟹虽小,却是五脏俱全。将螃蟹的硬壳去掉后,可发现螃蟹的身体部份受到一层壳的保护,这些像盾状的壳,生物学家称为背甲(carapace)。螃蟹身体左右对称,可区分为额区、眼区、心区、肝区、胃区、肠区、鳃区。螃蟹身体的两边有附属肢(appendage)连结。头部的附属肢称为触角,具备触觉与嗅觉功能,有些附属肢有嘴部功能,用来撕裂食物并送入口中。

螃蟹胸腔有五对附属肢,称为胸足。位在前方的一对附属肢备有强状的螯,可做来觅食之用,其余的四对附属肢就是螃蟹的脚,螃蟹走路移动要依靠这四对附属肢,它们走路的模样独特而有趣,大多是横着地走而不是往前直行。不过和尚蟹例外,它们是直着走。

§ 生理特征

螃蟹钳脚

首先是蟹的躯体具有再生功能。蟹的10肢都有天生的“折断线”。若有一肢被“敌人”咬住了,或受了伤,或夹在石头缝里,它便立即收缩一种特别肌肉,断掉这一肢。断去的肢体并不流血,因为肢内有特别的膜,将神经与血管完全封闭。身上又有特别的“门”,能将断处关闭,血细胞立即产生蛋白质,开始长出新肢。

另外,蟹还有一对很特别的“复眼”,视角可达到180°。“复眼”的眼珠下面连接着一个眼柄,藏在甲壳上的坚硬眼窝中,两眼可以分别向外伸出。假如一只眼睛坏了,很快又会长出一只新的眼睛。不过,它的眼珠和眼柄如果全部损坏或割断后,就不能再长出新眼,只能在眼窝中多长一只触角。蟹的再生能力同其他一些动物的躯体再生能力一样,是科学家正在努力探索并想解开其中奥秘的难题。

蟹的另一个特异功能是,除了口和蟹螯的尖端外,另外的8条“腿”都有“辨味”的本领。1930年,生物学家将一只蟹放在吸墨纸上,纸面有几处吸进了肉汁,这只蟹的最后一对“腿”碰到了肉汁,就立刻抓住不放并开始咬食。科学家对一种澳大利亚沙泡蟹经过多年的观察和研究发现,以前生物学界认为它的足基节上的膜状圆盘可能与听觉有关,而通过实验证实,它的这种奇特的足是用来呼吸的。足上的薄膜内是一个复杂的血管系统,由此将含氧血和非含氧血运送交换。

螃蟹的复眼

人们还发现蟹的“腿”非常敏感,可以觉察水中的震动,第一对“腿”能侦察出很远的物体和液体的动荡。蟹的5对“腿”所蕴藏的复杂系统是目前人们所不知的。

很多蟹体内都有一种“时钟”,能使蟹壳颜色出现有规律的变化。生物学家发现,蟹身上有红、白、黑3种色素。白天它壳上散布着红、黑两种色素,使蟹壳的颜色比较深暗。夜里,这些色素减退,蟹的颜色变得浅淡。这种变化有何生物学意义还有待揭示。有些在水下的蟹能利用天体及分析偏振光方法决定行动方向。一些科学家的实验证明,北美洲和南美洲水域内常见的招潮蟹,如果离开了它原来的栖息地,能够找寻方向重返故居。它们只有在天空乌云密布时,才失去行动方向而停留不动。

1960年,生物学家又发现,蟹的动脉血压比人类低20倍。因动脉血管大,蟹不会有高血压,也永远不会死于心脏病。为了帮助血液循环,有些蟹的鳃底下另外还有辅助心脏。

§ 生活习性

螃蟹的生活地点

螃蟹花用大部分时间在寻找食物,它们并不挑食,只要螯能够弄到的食物都可以吃。小鱼虾是它们的最爱,不过有些螃蟹吃海藻,甚至于连动物尸体或植物都能吃。

螃蟹吃别的动物,其它动物也可能吃螃蟹,例如人类就把螃蟹当美食佳肴。还有水鸟也吃螃蟹。有些鱼类也像人类一样喜爱吃蟹脚。年幼未成年的幼蟹成群在海中浮游时,可能会被其它海洋生物狼吞虎咽,也因此螃蟹产卵时都要下很多的卵。

它们靠母蟹来生小螃蟹,每次母蟹都会产很多的卵,数量可达数百万粒以上。这些卵在母蟹腹部孵化后,幼体即可脱离母体,随着沿岸潮流到处浮游。经过几次退壳后,长成大眼幼虫,大眼幼虫再经几次退壳长成幼蟹,幼蟹外型几乎与成蟹相同,再经过几次退壳后就变成蟹。大部分的海水蟹类都是卵成熟后,不孵化直接排放于海洋。

它们靠母蟹来生小螃蟹,每次母蟹都会产很多的卵,数量可达数百万粒以上。 这些卵在母蟹腹部孵化后,幼体即可脱离母体,随着沿岸潮流到处浮游。 经过几次退壳后,长成大眼幼虫,大眼幼虫再经几次退壳长成幼蟹,幼蟹外型几乎与成蟹相同,再经过几次退壳后就变成蟹。 大部分的海水蟹类都是卵成熟后,不孵化直接排放于海洋。

§ 种类

石蟹

螃蟹的种类很多,中国蟹的种类就有600种左右,有梭子蟹,青蟹,蛙蟹,关公蟹等等,因分布的地理位置不同,所以也有等级之分,一等是湖蟹,如阳澄湖、嘉兴湖;二等是江蟹,如九江、芜湖;三等是河蟹;四等是溪蟹;五等是沟蟹;六等是海蟹。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属甲壳动物,分类学上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方蟹科。海水中繁殖,淡水里生长,喜掘穴而居,常匿居于江河、湖池的岸边,或隐藏在石砾、水草丛中。

石蟹(别名篾蟹、溪蟹):淡水和咸淡水产蟹类。即溪蟹,旧称石蟹。甲壳纲,十足目,溪蟹科。栖息溪流旁或溪中石块下。

青蟹(学名锯缘青蟹):青蟹甲壳呈椭圆形,体扁平、无毛,头胸部发达,双螯强有力,后足,形如棹,故有据棹子之称。

花蟹(远海梭子蟹):头胸甲宽约为长的2倍,梭形,表面具粗糙的颗粒,雌性的颗粒较雄性显着;前额具4齿,中间1对额齿较短小,成体的较尖锐,幼体的较圆钝;前侧缘具9尖齿,末齿比前面各齿大得多,向两侧突出。

梭子蟹(三疣梭子蟹):梭子蟹,因头胸甲呈梭子形,故名。甲壳的中央有三个突起,所以又称“三疣梭子蟹”。

红蟹(十字蟹):头胸甲宽约为长的1.6倍,表面光滑;额具6齿,中央4齿大小相近,外侧齿窄而尖锐;前侧缘具6齿,第一齿平钝,前缘中部内凹,末齿小于其它各齿,但较尖锐而突出。螯脚相当粗壮,左右对称;掌节背面具4棘;长节内侧缘具3锐棘。 头胸甲红棕色,具黄色条纹,而中部前方则有一黄色十字交叉纹。螯脚红色并布有黄色斑纹,二指前端为深啡色。 面包蟹

面包蟹(镘头蟹、逍遥镘头蟹):头胸甲背部甚隆,表面具5条纵列的疣状突起,侧面具软毛;额窄,前缘凹陷,分2齿;眼窝小;前侧缘具颗粒状齿;后侧缘具3齿;后缘中部具1圆钝齿,两侧各具4枚三角形锐齿。螯脚形状不对称,右边的指节较为粗壮,螯脚收缩时则紧贴前额。步脚细长而光滑。雄性腹部呈长条状,第三至五节愈合,节缝可辨,第六节近长方形,第七节锐三角形。雌性腹部呈阔长条形,第六节近长方形,第七节三角形。

晶莹蟳:头胸甲光裸无毛,但有细微颗粒及横向行隆线;额具6齿,中央4齿大小相近,外侧齿窄而尖锐;前侧缘具6齿,第一至第五齿逐渐增大,末齿最小,呈刺状。

三点蟹(红星梭子蟹):头胸甲梭状,宽约为长的2倍;头胸甲前部表面具颗粒,后部光滑;前额分4齿,成体刺状,幼体较钝,侧齿比中央齿大,但不较突出;前侧缘具9齿,第一齿比随后的7齿长而锐,而末齿最大,向两侧突出。螯脚的长度略大于头胸甲的宽度,长节前缘具3-4棘;指节很长。最后的步脚表面具软毛,后部表面光滑无刺。头胸甲、螯脚为绿黄色,头胸甲后部有3个圆形镶白边红色斑点;螫脚可动指有红色标记;步脚则大致为淡蓝色。

旭蟹:长象怪异,像虾又像蟹。在台湾,以澎湖产量最多,壳薄肉多,味道鲜美.由于习惯躲在两侧岩礁,中间沙沟地带,只露出橘红色的额头,如旭日东升而得名。

§ 横走考究

地磁场说

螃蟹的行走姿势

螃蟹是依靠地磁场来判断方向的。在地球形成以后的漫长岁月中,地磁南北极已发生多次倒转。地磁极的倒转使许多生物无所适从,甚至造成灭绝。螃蟹是一种古老的回游性动物,它的内耳有定向小磁体,对地磁非常敏感。由于地磁场的倒转,使螃蟹体内的小磁体失去了原来的定向作用。为了使自己在地磁场倒转中生存下来,螃蟹采取“以不变应万变”的做法,干脆不前进,也不后退,而是横着走。

生物学角度

螃蟹的头部和胸部在外表上无法区分,因而就叫头胸部。这种动物的十足脚就长在身体两侧。第一对螯足,既是掘洞的工具,又是防御和进攻的武器。其余四对是用来步行的,叫做步足。每只脚都由七节组成,关节只能上下活动。大多数蟹头胸部的宽度大于长度,因而爬行时只能一侧步足弯曲,用足尖抓住地面,另一侧步足向外伸展,当足尖够到远处地面时便开始收缩,而原先弯曲的一侧步足马上伸直了,把身体推向相反的一侧。由于这几对步足的长度是不同的,螃蟹实际上是向侧前方运动的。然而,也不是所有的螃蟹都只能横行。比如,成群生活在沙滩上的长腕和尚蟹就可以向前奔走。生活在海藻丛中的许多蜘蛛蟹,还能在海藻上垂直攀爬。

实验发现

通过实验发现螃蟹体内的与肢相连的骨眼(肌肉束通过的地方),对于每条肢都有上下两个骨眼(即两束肌肉)与之相连,而且其肢基部关节弯曲方向是背腹方向,所以当肌肉收缩时,便牵动肢沿背腹方向运动,所以螃蟹便横向运动。

§ 历史文化

蟹文化

螃蟹自古就是佳肴

蟹是一种颇具个性的动物,腿多名也多,《抱朴子》称蟹为“无肠公子” 。《世说新语·任诞篇》载毕卓:“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隋炀帝以蟹为食品第一 。苏东坡称之为“尖团”,曾几称它为“内黄侯”,唐彦谦给蟹冠以“蝤蛑”之名:“漫夸丰味过蝤蛑,尖团犹胜团脐好。”而林逋则别出心裁,称蟹为“郭索”:“草泥行郭索,云木叫钩(车舟)。”陆龟蒙有《蟹志》,杨万里有《糟蟹赋》,高似孙有《松江蟹舍赋》,李祁有《讯蟹说》,郑明选有《蟹赋》,尤侗有《蟹赋》,丰子恺有《忆儿时,中秋吃蟹》。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写贾宝玉吟咏一首螃蟹诗。

蟹的特点十分显著,唐代皮日休的“未游沧海早知名,有骨还用肉中生。莫道无心畏雷电,海龙王处也横行。”全诗不提一个蟹字,却对蟹之形态勾勒得惟妙惟肖。

关于蟹的作品

蟹,品种纷呈。清厉鹗的“湖蟹年年出葑田,吴闾八跪进尤鲜”,写的是湖蟹;宋梅尧的“年年收稻卖江蟹,二月得从何处来”,描绘的为江蟹;唐皮日休的“绀甘青筐染苔衣,乌夷初寄北人时。离居定有石帆觉,失伴唯应海月知”,则吟咏了海蟹。中国各地有不少名蟹,出名的如天津紫蟹、辽宁兴城梭子蟹、苏州阳澄河大闸蟹、温州平阳炎亭江蟹、山东莱州大蟹、广东吴川芷寮蟹、潮汕赤蟹,等等。

螃蟹蟹,橙红色的卵块,白璧似的脂膏,软玉般的蟹肉,可谓“一斗擘开红玉满,双螯哕出琼酥香。”难怪唐人卢纯说:“四方之味,当许含黄伯(即:螃蟹)第一。”正因蟹如此美味,文人墨客便不惜笔墨在蟹的风味上多加颂扬,如古诗:“味尤堪荐酒,香美最宜橙。壳薄胭脂染,膏腴琥珀凝。”说蟹肉的形象是美的。黄山谷的“一腹金相玉质,两螯明月秋江”,称蟹味能助人雅兴。唐代李白持螯举觞,怡然自得,不禁脱口吟道:“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宋代苏东坡直言:“不识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将螃蟹与庐山相提并论,足见诗人对螃蟹钟爱之深。宋代张耒的“遥知涟水蟹,九月已经霜。巨实黄金重,蟹肥白玉香。”足让人馋涎欲滴。陆游快人快语:“蟹肥暂擘馋涎堕,酒绿初倾老眼明。”诗人说刚动手擘开肥蟹时,馋得口水淌了下来,持螯把酒,昏花的老眼也亮起来了。 “黄粳稻熟坠西风,肥入江南十月雄,横跪蹒跚钳齿白,圆脐吸胁斗膏红”(宋·沈偕);“草草卧夕阳牛犊健,菊留秋色蟹螯肥”(宋·方岳)。

蟹饮食

螃蟹美食

食蟹在中国历史悠久,据《汲冢周书》载:周成王时,海阳献蟹入贡,说明那时国王已将蟹列为御膳了。《周礼》中有“蟹胥”的记载,据说这是一种蟹酱。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除了蒸、炸、面拖、酒醉外,对腌制蟹也有详细介绍。宋朝傅肱在《蟹经》一书中,汇集了各种食蟹之法。宋人高似孙以《蟹经》为基础,写了《蟹略》一书,对蟹品、蟹馔等作了详细介绍。宋代《中馈录》有吃生蟹的记录。元代倪瓒著《云桂堂饮食制度集》载有蟹的烹制方法。明代有了“玛瑙蟹”,清代出现了“蟹黄兜子”、“螃蟹羔”等蟹肴。

中国历史上有不少啖蟹名家。如明代文学家张岱就是位食蟹名家,他与他的文友,每年一到十月便立蟹会,相约在午后会齐,煮蟹食之,每人六只,并在《陶庵梦忆》中专门写了一篇《蟹会》。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嗜食螃蟹,人称“蟹仙”。每年,当螃蟹未出时,李渔就将钱储存起来,等待螃蟹上市。家人见了,都笑他“以蟹为命”,李渔也自称购蟹之钱为“买命钱”,并自言:“螃蟹终身一日皆不能忘之,至其可嗜、可甘与不可忘之故,则绝口不能形容之。”清末民初著名画家李瑞清因无钱买蟹,便画了一百幅蟹图,聊以解馋,人称“李百蟹”。在文学著作《金瓶梅》、《明宫史》、《红楼梦》中亦有蟹宴的描述,尤其是清代文学家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三十八回中,把大观园中的螃蟹宴和人们啖蟹的形态描绘得惟妙惟肖。

古人蟹菜肴

中国吃蟹的悠久,蟹的菜肴也不断发展,各个时期,都有各个时期的螃蟹名菜肴。古人对河蟹鲜美,作诗咏赞者颇多,唐朝唐玄谦《蟹》:“充满煮熟堆琳琅,橙膏酱渫调堪尝。一斗擘开红玉满,双螯哕出琼酥香。”清李渔说:“蟹之鲜而肥,甘而腻,白似玉,而黄似金,已达色、香、味三者之至极,更无一物可以上之。”

《周礼·天官·庖人》:疱人掌共六畜、六兽、六禽辨其名物。凡其死生鲜薨之物以共王之膳,与其荐羞之物及后、世子之膳羞。这段话后,东汉郑玄注:“荐羞之物谓四时所膳食,若荆州之鱼,青州之蟹胥。”何为“蟹胥”?晋吕忱《字林》:“胥,蟹酱也。”这种蟹酱,用海蟹制作,非常美味。

螃蟹菜肴的做法

蟹胥,是历史资料中记载古人最早的吃蟹品种。因为那时的饮食中,酱是比较流行的。可见,古人吃蟹,从蟹胥开始。后来,随着物质与烹饪技术的不断发展,吃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古人不单单是吃蟹胥了。吃蟹的种法也多了起来,螃蟹的名菜肴也不断出现。魏晋南北朝时就出了“鹿尾蟹黄”这道螃蟹名菜。接着又出现了糟蟹,糖蟹等名蟹菜。宋陆游是这样咏糟蟹的:“旧交髯簿久相忘,公子相从独味长,醉死糟丘终不悔,看来端的是无肠。”

螃蟹隋朝时期,有一道名菜叫“镂金龙凤蟹”,据《清异录》记载,此菜是在糟蟹、糖蟹的壳上面贴上用金箔刻成的龙凤花云图案而成。相传,这一奢侈的名蟹菜肴,是隋炀帝所创。糖蟹,在隋时也是名品,《清异录》记载,“隋炀帝幸江州,吴中贡糖蟹。”到唐代,糖蟹更受欢,后此蟹菜为贡品。黄庭坚曾写过“海馔糖解肥,江醪白蚁醇”的诗句。苏舜卿也说:“霜柑糖蟹新醅美,醉觉人生万事非?”

宋元时期,螃蟹的名菜是“洗手蟹”。据《东京梦华录》、《蟹谱》记载,此菜的做法是取活螃蟹洗净,加盐、酒、生姜、橙皮、花椒等调料腌渍而成,洗洗手就能吃。据《武林旧事》记载,皇后归省时皇帝赐筵十四盏(比皇帝本人御筵仅少一盏,为体现帝后区别),第十盏就是“洗手蟹”。可见,“洗手蟹”当时已是皇宫里的名菜。

宋朝还有一道蟹名菜“蟹酿橙”。《山家清供》记载,“蟹酿橙”的制法是:剔取螃蟹肉装入掏空的橙子中,入甑中,用酒、醋、水蒸熟。用醋、盐供食。此菜,也是当时宫中名菜。据《武林旧事》记载,皇后归省时皇帝赐筵十四盏的第八盏就是“螃蟹酿橙”。

明清时期的蟹丸,也是名响多时的蟹菜。据清初文学家朱彝尊《食宪鸿秘》记载,蟹丸是这样制作的:取螃蟹肉,加姜末、蛋清等调料,放入竹筒内蒸熟。

古人吃螃蟹,除上记载的有名蟹菜肴外,还有民间的随意“粗吃”。有记载,魏晋时期,就有晋人手持蟹螯吃蟹。《世说新语·任诞》记载:晋毕卓(字茂世)嗜酒,间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

蟹八件

烹饪熟的螃蟹

螃蟹在古人吃蟹中,还值得一提的是“蟹八件”。“蟹八件”是一种吃蟹的工具。据有关文字资料记载,最初发明食蟹器具的是明朝一个名叫漕书的人,他首先创制了锤、刀、钳三件工具来对付蟹硬壳,后来发展到“蟹八件”。据《考吃》记载:明代初创的食蟹工具有小方桌、腰圆锤、长柄斧、长柄叉、圆头剪、镊子、钎子、小匙八种,简称为“蟹八件”。“蟹八件”是针对吃蟹而专门设计制作的。因此,它们分别有垫、敲、劈、叉、剪、夹、剔、盛等多种功能。如,当蟹端上来时,先拿一只蟹放在小方桌上,用锤具将整只蟹的各个部位敲打一遍,然后再用圆头剪剪下蟹脚蟹螯,从脚吃起。而吃蟹脚蟹螯,必须用钎子。蟹脚虽然纤纤细小,但脚是活动的,活动的肉很好吃。如没有钎子,吃蟹脚只好用牙咬挤或是用牙嚼。用钎子吃蟹脚蟹螯,比用牙咬嚼吃蟹脚蟹螯,文雅风趣多,是古时诸多种的吃蟹方法中,最矜持的一种。

“蟹八件”与“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相比较,是“文吃”。“文吃”有“文吃”的乐趣,据说,“文吃”一只蟹,要花一个小时。“蟹八件”吃蟹,在明、清时期,苏、浙、沪一带很是风行。

吃蟹“绝招”

一、吃蟹腿

用蟹剪从后到前将蟹腿剪下。注意应避开关节部分,而从关节稍微靠前一点的地方下剪。

吃蟹是讲究慢工出细活,最好的总是留在最后。最先吃的是蟹腿,蟹腿有八只,腿里的肉好吃,但是不好取,食蟹腿时,可先吃掉两处关节,然后将腿里的肉吸出来。

二、吃蟹钳

蟹钳的肉较多,吃起来相对也比较方便。按照以前的方法,吃蟹钳时需要用小锤子敲开,然后用小签子挑着吃,现代人早没了那份矜持,两只螯左右分开,雪白的蟹肉就呈现在眼前。

三、吃蟹黄

吃蟹黄时是吃蟹的高潮。掀开蟹壳,注意要从头顶将盖打开,去蟹肺、蟹心、蟹胃和蟹肠,将蟹身往两边屈,把蟹膏挤出来食用,如果是母蟹,就可以吃到味道鲜美的蟹黄,要是公蟹则可用蟹针将腿肉顶出,放在蟹碗里,点姜醋食之。

以吃到洁白的蟹膏。

四、吃蟹肉

接下来就是吃蟹肉了,肉是一瓣一瓣的,呈丝状,需要把半边蟹打横入口,逐瓣咬开蟹壳,让大瓣的蟹肉顺利吮入口。

蟹腿较细,食时需要用小钎子把蟹肉从壳里挑出来。

对付两只大螯。用蟹锤将放在蟹桌上的蟹螯轻轻敲松,剥开蟹壳用蟹针挑出其中的蟹肉。如果想着最后能把蟹完整地拼回原形,用蟹剪从内侧将其剪开,挑出蟹肉即可。

把蟹翻过来,蟹肚呈三角形的是雄蟹,呈圆形的为雌蟹。

蟹黄一定要吃干净,否则浪费倒在其次,重要的是无法尽享蟹的鲜美味道。

爱吃和会吃螃蟹吗?

螃蟹味虽美,但如果吃得不得法只会暴殄天物。所以知晓食蟹之道是动手前所必须的,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千万别忘了,那就是吃螃蟹之前一定要洗手。

用蟹锤对准蟹壳四周侧面轻轻敲打,将壳敲松。

顺序先吃钳、爪后吃黄

吃蟹非常讲究吃相和吃技。不会吃蟹的人,是连壳带肉一口咬下去,然后嚼几下再连壳带肉吐出来,这样一来,一只蟹总要糟踏掉三四成肉。有些人食蟹,是先掀起蟹壳吮食蟹膏,然后再拗开蟹身分成两边,吃完一边又一边,最后吃蟹钳、蟹爪。这样吃也有些不妥。正阳楼的厨师翟建勇告诉记者,吃蟹的最佳方法是先吃钳、爪,这时蟹盖未揭,不会走掉热气。

吃过爪、钳后,再掀起蟹盖,享用蟹膏,吃光蟹肉,一点都不浪费。

以蟹针挑开已经敲松的蟹壳。经过敲打之后蟹肉、蟹胶完全与蟹壳脱离,很容易操作。

配食姜茶黄酒一个都不能少

今人吃蟹一般都配食姜醋。先找一块新鲜生姜洗净切丝,再加入一些醋(镇江香醋最好),也可以再放入一些糖,这样可以去除螃蟹的腥气。

吃膏喝姜茶,用铁钎把那一点白润的凝脂挑出入口,油腥异常,呷一小口姜茶,就可以化作满嘴馨香。吃蟹后如感到肠胃不适,可用姜片煮水,趁热饮用,有暖胃功效。

吃蟹佐黄酒,把酒持螯向来是文人狂放不羁的形象。吃蟹配黄酒,可以借酒浇除蟹的寒气。

用蟹针上带小叉子的一端将白色的蟹胶集中起来,放到蟹碗里,就可以吃了。

柿、蟹不可同食,蟹和柿都属寒凉之物,同时进食过量容易引致不适。使人出现腹痛、呕吐等症状,也就是常说的“胃柿团症”。

辨识看蟹腿辨雌雄

有挑剔者钟爱雄蟹,因为雄蟹的膏虽不及雌蟹多,但入口幼滑香口,多油滑溜,真正是享受。

要分辨雌雄很容易,蟹肚呈三角形的为雄,呈圆形的为雌。但真正的内行看腿就能认出,雌蟹两螯上有灰黑的一团绒毛,但仅有此毛而已,余腿光洁;而公的八只腿上还有排列如刷的细毛。 [1][2]

§ 吃螃蟹必备工具

工具的演变

吃螃蟹必备工具

明清时代,文人雅士品蟹乃是文化享受,赏菊吟诗啖蟹时,人人皆备有一套专用工具,苏沪杭俗称“蟹六件”。根据有关资料可知,明代最初发明食蟹餐具的人,名叫漕书,为了吃蟹减少麻烦,吃得方便畅快,他创造了锤、刀、钳三件工具来对付蟹之硬壳,后来逐渐发展到八件。食蟹又分“文吃”和“武吃”,所谓的“文吃”。“武吃”吃的是快意,“文吃”吃的是工具。

国人食蟹的历史,最早又可追溯到西周时代。从《周礼》和晋代《字林》记载可知,我国已有两千七八百年的吃蟹历史。自古以来,食蟹似乎是一件大有讲究的雅事。早在明代,能工巧匠即创制出一整套 精巧的食蟹工具。据明代美食指南《考吃》记载,明代初创的食蟹工具有锤、镦、钳、铲、匙、叉、刮、针8种,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腰圆锤、小方桌、镊子、长柄斧、调羹、长柄叉、刮片、针。故称之为“蟹八件”。后来从明代至民国初年,在此基础上,又发展到蟹三件(鼎、签子、锤)、四件、六件、八件、十件、十二件,后发展到鼎盛时期最多的一套吃蟹工具竟多达六十四件。这些食蟹工具一般用铜制作,考究的则用白银制作。因为从坚韧度来说,金虽贵重但硬度不及银,而铜又很容易污染食品,所以按理说,上乘的“蟹八件”也应该是白银制的。其工艺极为精巧,刮具形状有点像宝剑,匙具有点像文房中的水盂。盛蟹肉用的是三足鼎立的爵。这些食蟹工具,又都配有圆形或荷叶形状的盘,盘底下有雕成龙状的三足。

蟹八件分别有垫、敲、劈、叉、剪、夹、剔、盛等多种功能,造型美观,闪亮光泽,精巧玲珑,使用方便。螃蟹蒸煮熟了端上桌,热气腾腾的,吃蟹人把蟹放在小方桌上,用圆头剪刀逐一剪下二只大螯和八只蟹脚,将腰圆锤对着蟹壳四周轻轻敲打一圈,再以长柄斧劈开背壳和肚脐,之后拿钎、镊、叉、锤,或剔或夹或叉或敲,取出金黄油亮的蟹黄或乳白胶粘的蟹膏,取出雪白鲜嫩的蟹肉,一件件工具的轮番使用,一个个功能交替发挥,好像是弹奏一首抑扬顿挫的食曲。当用小汤匙舀进蘸料,端起蟹壳而吃的时候,那真是一种神仙般的快乐,风味无穷。靠了这蟹八件,使苏州人把阳澄湖大闸蟹吃得干干净净。

蟹八件图解

1.剪刀: 剪下蟹腿蟹螯

2.签子: 剔蟹肚的蟹肉,或捅出、钩出蟹腿肉。

3.长柄勺: 刮下膏或黄,用勺一口一口送入嘴中。

4.剔凳: 它的性质就是一块铁砧板,打开蟹螯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把蟹螯垫在"剔凳"上,用小锤砸开。

5.腰圆锤: 用锤子始在蟹背壳的边缘来回轻轻敲打,这是先将蟹壳敲松,方便掀盖。

6.圆头壳夹: 用于夹碎蟹腿,以便取出蟹腿里的肉。 [3]

§ 医用价值

医疗功用

性味:咸、寒、有小毒。归经:入肝、胃。

功效:养筋益气、理胃消食,散诸热,通经络,解结散血。

主治:全蟹可治胸中邪气,郁结瘀血,筋骨伤折,斜面肿;煮酒食之治产后肚腹痛,恶露不下;蟹壳治漆疮。适宜跌打损伤、筋断骨碎、瘀血肿痛、产妇胎盘残留、孕妇临产阵缩无力、胎儿迟迟不下者食用,尤以蟹爪好;

禁忌

螃蟹喜穴居

平素脾胃虚寒、大便溏薄、腹痛隐隐、风寒感冒未愈、宿患风疾、顽固性皮肤瘙痒疾患之人忌食;

月经过多、痛经、怀孕妇女忌食螃蟹,尤忌食蟹爪。

医学记载

唐孟诜:蟹,主散诸热,治胃气,理筋脉,消食。醋食之,利肢节。

《随息居饮食谱》:蟹,甘咸寒,补骨髓,利肢节,续绝饬,滋肝阴,充胃液,养筋活血。爪可催产,堕胎。《本草经疏》:跌打损伤,血热瘀滞者宜之。

《本草衍义》:此物极动风,体有风疾人,不可食。《本草纲目》:蟹不可同柿及荆芥食,发霍乱,动风。《本草经疏》:脾胃寒滑.腹痛喜热恶寒之人,咸不宜服。

《本经逢原》:蟹与柿性寒,所以二物不宜同食,令人泄泻,发症瘕。

《随息居饮食谱》:蟹,多食发风,积冷,孕妇及中气虚寒,时感未清,痰嗽便泻者,均忌。反荆芥,又忌与柿食,误犯则腹痛吐利。《别录》:蟹爪主破胞堕胎。

《本草纲目》:蟹爪堕生胎,下死胎。

§ 食用价值

食疗作用

螃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微量元素,对身体有很好的滋补作用。螃蟹还有抗结核作用,吃蟹对结核病的康复大有补益。螃蟹性寒、味咸,归肝、胃经;有清热解毒、补骨添髓、养筋接骨、活血祛痰、利湿退黄、利肢节、滋肝阴、充胃液之功效;对于淤血、黄疸、腰腿酸痛和风湿性关节炎等有一定的食疗效果。

营养成份

十字蟹

每100克营养成分:能量103千卡;蛋白质17.5克;脂肪2.6克;碳水化合物2.3克;胆固醇267毫克;维生素A389微克;硫胺素0.06毫克;核黄素0.28毫克;烟酸1.7毫克;维生素E6.09毫克;钙126毫克;磷182毫克;钾181毫克;钠193.5毫克;镁23毫克;铁2.9毫克;锌3.68毫克;硒56.72微克;铜2.97毫克;锰0.42毫克

代表菜谱

酱香焗花蟹的做法

材料:花蟹两只,蒜头;调味料:盐,普宁豆酱,麻油,上汤少许

做法:1、蒜去皮,洗净;花蟹洗净,切块;2、锅上火,油热时放入蟹块稍炸,捞出沥油;3、锅中留少许油,放入蒜头爆香,再放入蟹块、豆酱、麻油、少许盐,加入少许上汤,用慢火焗熟即可

名蟹

蟹乃食中珍味,素有“一盘蟹,顶桌菜”的民谚。它不但味美,且营养丰富,是一种高蛋白的补品。根据产地可分为河蟹、江蟹、湖蟹三种。河蟹以河北、天津产的最为著名,江蟹以南京产的最好,湖蟹以江苏常熟阳澄湖、山东微山湖产的品质较好。螃蟹盛产在8~9月,特别是高梁红时是吃蟹的最好时节,有“七尖八圆”之说。螃蟹的头胸甲呈圆形,褐绿色,螯足长大且密生绒毛,频足侧扁而长,顶端尖锐,螃蟹肉白嫩,味鲜美。

食用注意

食物相克 花蟹

螃蟹不可与红薯、南瓜、蜂蜜、橙子、梨、石榴、西红柿、香瓜、花生、蜗牛、芹菜、柿子、兔肉、荆芥同食,会导致食物中毒;吃螃蟹不可饮用冷饮,会导致腹泻。吃蟹禁忌

螃蟹是很多人爱吃的美味佳肴。但是螃蟹如果和一些食品混吃就会引起不良反映。因此,吃螃蟹时应该注意以下禁忌:

吃螃蟹后勿吃柿子:柿子中含鞣酸,蟹肉富含蛋白质,二者相遇,可凝固为鞣酸蛋白,不易消化,食物容易滞留在肠内发酵,导致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吃螃蟹后勿饮茶:茶水可使蟹肉的某些成分凝固,不利于消化吸收,故吃蟹时和吃蟹后一小时内忌饮茶水。

吃螃蟹后勿吃花生:花生性味甘平,脂肪含量达45%,油腻之物遇冷利之物易致腹泻,故蟹不宜与花生同食,肠胃虚弱者尤应忌之。

吃螃蟹后勿吃冷饮:冷饮冰水、冰激凌等冷饮属寒凉之物,故不能与蟹同食,食蟹后也不能即食冷饮。

吃螃蟹后勿吃泥鳅:据《本草纲目》记载:“泥鳅甘平无毒,能暖中意气,治消咳利水,阳事不起。”可见其性温补。而蟹性冷利,功能与此相反故二者不宜同吃。

吃螃蟹后勿吃梨:梨味甘性寒,蟹也性寒,二者同食,易伤人肠胃。

吃蟹后勿吃香瓜:香瓜即甜瓜,性甘寒而滑利,能除热通便。与蟹同食,有损于肠胃,易致腹泻。

特别提醒青蟹

一忌吃生蟹:螃蟹的体表、鳃及胃肠道中布满了各类细菌和污泥。食蟹要蒸熟煮透,一般开锅后再加热30分钟以上才能起到消毒作用。

二忌吃死蟹、买死蟹:死蟹体内的细菌迅速繁殖、扩散到蟹肉中,分解蟹肉中的氨基酸,产生大量有害物质,食用死蟹可能诱发呕吐、腹痛、腹泻。除此之外,垂死的蟹也不宜购买。

三忌吃久存熟蟹:存放的熟螃蟹极易被细菌污染,因此,螃蟹宜现烧现吃。万一吃不完,剩下的一定要保存在干净、阴凉通风的地方(最好是冰箱中),吃时必须回锅再煮熟蒸透。

四忌吃太多:蟹肉性寒,不宜多食。脾胃虚寒者尤应引起注意,以免腹痛腹泻。一般吃蟹一至两个即可,吃完蟹后最好喝上一杯姜茶祛寒。

§ 生态问题

引发的灾难

1980年在西班牙几百万只螃蟹引起了大灾难,产稻区26000公顷稻田被螃蟹破坏。

本来对人类有益的螃蟹,却成灾。不论什么动物,它们在自然界生存,都必须和周围的生态环境保持平衡。动物在生活中有许多制约因素,如食物、天敌、疾病等,这使得动物的数量基本上保持稳定。一旦失去某一种制约因素,动物的数量就会大量增加,泛滥成灾。在西班牙“闹事”的螃蟹,是从美国引进的。人们只引进螃蟹,却没有引进它们的天敌。在西班牙,蟹的食饵丰富,使它们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大量繁殖,酿成蟹灾。生态失去平衡,其他动物也会泛滥成灾。所以为了食蟹而繁殖的同时,也要维持生态平衡。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6:2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