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粉红燕鸥 |
释义 | § 物种特征 中等体型(39厘米)、头顶黑色的燕鸥。白色的尾甚长而深叉。夏季成鸟头顶黑色,翼上及背部浅灰,下体白,胸部淡粉。冬羽前额白色,头顶具杂斑,粉色消失。初级飞羽外侧羽近黑。幼鸟:嘴及腿黑色,头顶、颈背及耳覆羽灰褐,背比普通燕鸥的褐色深,尾白色而无延长。虹膜-褐色;嘴-黑色,繁殖期嘴基红色;脚-繁殖期偏红,其余黑色。 叫声:捕鱼时发出悦耳的chew-it(意为"嚼了它"),告警时发出沙哑的aaak声。 § 分布范围 大西洋的东部及西部、印度洋、中国海至澳大利亚北部和西太平洋。分布状况:罕见季候鸟。亚种bangsi繁殖于福建、广东及台湾南部的海上岛屿;越冬于海上,偶见于中国南海。 § 生活习性 栖于珊瑚岩和花岗岩岛屿及沙滩,一般不常见。常与其他燕鸥混群。飞行优雅,俯冲入水捕食鱼类。 § 繁殖情况 粉红燕鸥 红燕鸥又称为粉红燕鸥,因为这种鸟繁殖期胸前及腹部的羽毛是淡粉红色的。在繁殖季初期牠们的嘴是黑色的,之后会慢慢变成红色。红燕鸥在中国虽然未能受到法律的保护,但在国际上却被认为是容易受威胁的保育类鸟类。 红燕鸥每年来马祖列岛繁殖的族群数量极不稳定,根据调查民国八十六年红燕鸥大都聚集在保护区中的铁尖繁殖,估计数量超过3000只,但民国八十七年以后,岛上却不再有红燕鸥繁殖的纪录。民国八十八年并未做详细调查,只在保护区中的中岛海域有2只的观察记录;而民国八十九年则有较多的发现记录,估计数量约有1000只。其中保护区中的进屿约有50只;蛇山约800只。 这二处在繁殖季初期皆有求偶交配行为,但后来却都失踪了。另保护区中的白庙,则约有200只成功的进行繁殖。 § 相关介绍 燕鸥属鸥亚目,鸥科,燕鸥属。全球大约有40种,是一类身体苗条,姿态优雅的水鸟。它们栖息几乎全世界的海岸线和内陆的水域。其中以太平洋地区数量最多。许多种燕鸥都是长距离迁徙的鸟类。最出名的是北极燕鸥。它们在北极区域繁殖,冬天则迁徙到南极地区去过冬,是所有鸟类中迁徙路线最长的。 燕鸥的体长大约在20—55厘米之间。与鸥相比,它们的身体显得更加苗条,腿更加短,但翅膀更加长,羽毛呈黑白色,有的几乎全黑。各种燕鸥的喙颜色也不一样,有黑色、红色、黄色几种。腿不是红色就是黑色,腿上有蹼。多数燕鸥都有长而尖的翅膀,叉状的尾巴,很尖的喙。 燕鸥有时食昆虫,它们的食物中还包括甲壳类动物和小鱼。所以人们常看见它们从空中俯冲入水,捕捉鱼类。燕鸥成群结队的在海岛上和筑窝,一般一窝产2—3个蛋,有些种类只产一个。世界各地都有收集燕鸥蛋供人消费的习惯。[1]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