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粉红椋鸟 |
释义 | § 基本资料 粉红椋鸟粉红椋鸟 俗名:绯椋鸟 铁甲兵 拉丁文学名:Sturnus roseus 英文名称:Rosy Starling 雀形目 > 椋鸟科 > 椋鸟属 PASSERIFORMES > Sturnidae 描述 中等体型(22厘米)的特异性粉色及黑色椋鸟。繁殖雄鸟亮黑,背、胸及两胁粉红。雌鸟图纹相似但较黯淡。幼鸟:上体皮黄,两翼及尾褐色,下体色浅,嘴黄色。 虹膜-黑色;嘴-粉褐;脚-粉褐。 叫声 飞行时发Ki-ki-ki的叫声,也有平淡的shrr声。群鸟进食时发出卷舌音chik-ik-ik-ik的叫声。 分布范围 欧洲东部至亚洲中部及西部,越冬至印度;迷鸟至泰国。 分布状况 常见留鸟于中国西北的开阔地带,迁徙至甘肃及西藏西部。迷鸟有至上海及香港。 习性 结大群生活于干旱的开阔地。追随家畜捕食被惊起的昆虫。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 特征 粉红椋鸟 粉红椋鸟属鸟类的雀形目,椋鸟科,椋鸟属。椋鸟科是一个大家族,拥有28属114种,成员遍布世界各地,仅在我国就有3属18种,其中一些种类颇有名气,譬如能说会道的八哥和鹩哥都是它们家族的成员。粉红椋鸟是椋鸟家族中的普通一员,中等体型,成鸟体长19~22厘米,体重60~73克,飞羽、尾羽为亮黑色,背、胸及两肋为粉红,故称粉红椋鸟。雌鸟与雄鸟毛色相似,但较黯淡。粉红椋鸟主要分布于欧洲东部至亚洲中部及西部,冬季迁往印度等南亚温暖地带越冬,我国新疆是粉红椋鸟的主要繁殖地。粉红椋鸟喜欢群居生活,有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作习惯,它们也喜欢热闹,常常聚在一起吵声不断。 § 繁殖 粉红椋鸟 每年5~6月份,粉红椋鸟就会成群结队地迁飞至繁殖地,先在食物丰富的低山地带落脚,然后集群占据石头堆、崖壁缝隙等处选择巢址。为了争夺有利地势,雄鸟之间经常发生激战。雄鸟头顶上部羽毛蓬展,用以恐吓其他雄鸟并吸引雌鸟。通过数日的选配,最终组建成“一夫一妻制”的家庭,开始共同筑巢,准备繁育后代。 粉红椋鸟每年繁殖一代,每窝产卵3〜8枚,孵化15天后雏鸟破壳而出,经父母喂养15〜20天后才随父母离巢,离巢后还需要父母喂养一段时间,并跟随父母学习捕食本领。粉红椋鸟食量很大,每只成鸟每天进食蝗虫120〜170只,这些蝗虫的总重量超过鸟本身的体重。雏鸟成长过程中食量剧增,甚至超过成鸟。好胃口、大食量是粉红椋鸟成为灭蝗能手的原因之一。[1]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