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石室教堂 |
释义 | § 起源 石室教堂 石室教堂位于广州市内的天主教圣心大教堂始建于1863年,教堂为哥特式建筑,墙壁和柱子全部用花岗石砌造,所以又称为“石室天主教堂”。 § 介绍 石室耶稣圣心堂座落于广州市一德中路旧部前56号(清末两广总督衙门旧址,面向南方而非西方,是国内与亚洲现存最宏伟、最具有特色的哥特式教堂建筑之一,是东南亚最大的石结构天主教建筑,规模宏大,造型雄伟,为中国第一高大天主教堂,并称著远东。也是全球四座全石结构哥特式教堂建筑之一,当时耗资40万法郎,由法国设计师设计,中国工匠建造而成。教堂的全部墙壁和柱子都是用花岗岩砌造而成,所以又称之为“石室”或“石室耶稣圣心堂”、“石室天主教堂”。可与闻名世界的巴黎圣母院相媲美。该堂于1978年7月18日,由广东省革命委员会重新公布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20日由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查阅史籍,耶稣圣心堂所在地,是一条具有上千年历史的古老街道,宋朝起就已被称为“卖麻街”。从清初至咸丰十年(1860年),设在广州外城卖麻街上的两广总督府已历经了两百多年的沧桑。这座两广总督府,可谓两广最高权力机关,但毁于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之英法的炮火。咸丰十一年(1861年),法国人租买了这片废址――两广总督府,从1863年起,法国人开始在这废址上建造教堂。身为粤桂监牧区首任宗座监牧之法国传教士明稽章主教来广州后,看中了珠江边的这块宝地――两广总督府的废址,英法两国根据《北京条约》第四条“传教士可在各省租买田地建造天主教堂”的规定,于1861年1月25日,经清咸丰皇帝批准,恭亲王奕忻与法国政府签署附加协议,正式确认广州圣心大教堂的建立。咸丰帝下诏批准建立圣心大教堂的协议中说:“从现在起战争必须永远停止,必须永远真诚地保卫和平”。可见,圣心大教堂也就成了和平的象征。 耶稣圣心堂于清同治皇帝二年即1863年8月26日正式破土动工,1863年12月8日举行隆重的奠基礼(奠基并命名为圣心大教堂),至清光绪皇帝十四年,历时25年即1888年峻工,耗费40万法郎,总建筑面积为2754.15平方米,东西宽35米,南北长78.69米,堂内标高28.7米,典型的双尖塔哥特式建筑,由地面到塔尖高58.5米,与法国巴黎七区Las·Lases(纳加思)教堂为姐妹教堂,至今有144年(1863-2007)的历史。 石室的外形挺拔巍峨高耸,堂内空间深远,弧形尖拱跌宕有序,巨大的石柱雄健有力,花式窗棂做工精美,直径7米的大玫瑰花窗色彩斑斓,再加上彩绘镶嵌玻璃上的圣经故事和圣人行实惟妙惟肖,使堂内外气氛既庄严神圣又清幽雅致,沁人心肺。 但由于经历了114年的风雨侵蚀和历史事件冲击,石室大教堂已损坏严重。2004年7月,石室教堂第三次大修开工。此次大修费用达2000万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