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柳条湖事件
释义

柳条湖事件

1931年9月18日晚,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这就是所谓的“柳条湖事件”。

事件策划

柳条湖事件是日军精心策划的一次阴谋。日本通过控制满洲(中国东北地区)进而侵略中国的企图由来已久;而奉天(现为沈阳)是东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东北军主力的驻地,便成为首要目标中的首要目标;柳条湖靠近沈阳城,和东北军北大营,便于嫁祸和进攻,便成为制造事件的地点。

事件的总策划者为关东军中主战的作战主任参谋石原莞尔和高级参谋板垣征四郎,事后反应看,日本内阁或并不知情。石原莞尔和板垣征四郎选定柳条湖后;由奉天特务机关辅助官花谷正少佐、今田新太郎上尉和奉天宪兵队长三谷清中佐制定具体计划;由熟悉爆破的河本末守中尉实施爆破。

事件经过

1931年9月18日夜22时20分左右,日本关东军虎石台独立守备队第2营第3连柳条湖分遣队队长河本末守中尉为首一个小分队在奉天(现称沈阳)北面约7.5公里处的柳条湖南满铁路段上引爆小型炸药,炸毁了小段铁路。并将3具身穿东北军士兵服装的中国人尸体放在现场,作为东北军破坏铁路的证据。

爆炸后,河本末守立刻向北大营的方向射击,并向日军独立守备队报告“北大营的中国军队,炸毁铁路,攻击守备队”。独立守备队又立刻报告了关东军司令部。板垣征四郎下令向中国军队开火,进攻东北军北大营和沈阳城。

当时,北大营驻守的东北军第七旅毫无防备,被打得措手不及。而事前张学良曾训令东北军不得抵抗,驻守部队并未做出反击。第七旅三个团中有两个团按指示撤走,只有王铁汉的620团未及时接到撤退命令,被迫自卫抵抗,最后突围撤走。由于执行不抵抗命令,北大营逾万名守军被只有500多人的日军击溃。随后,沈阳城及东大营驻军亦是不战而退,被日军顺利占领。

事件调查

1 爆炸地点偏僻,靠近东北军北大营,易于嫁祸,同时方便日军发起攻击。“18日夜,月近半圆,高粱地黑沉沉的一片;疏星点点,长空欲坠。岛本大队川岛中队的河本末守中尉,以巡查铁路线为名,带领数名部下向柳条沟走去。一面从旁边观察北大营的兵营,一面选了个离兵营约800米往南去的地点,河本亲自把骑兵用的小型炸药安装在铁轨下,并点了火,时间是10点过了,轰的一声炸响,铁轨和枕木都炸飞了。”(花谷正,《文献昭和史》)

2 此次爆炸后,计划赶到现场进行紧急维修的南满洲铁路员工被关东军士兵拦阻。而且在爆炸之后不久,22时40分,从长春经南满铁路的列车,正点抵达沈阳车站,由此可见这次爆炸的规模不大,据说铁轨只被炸弯了1.5米。可见爆破部位、长度都是经过精心策划的。

3 9月19日,美国记者乔·毕·巴鲁到柳条湖进行了现场调查。后来,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作证时,巴鲁证实:“中国士兵的尸体放在离路轨45~91米的地方……同行中的一个伙伴调查了一具尸体。他见到的是一个没有血迹、被放置了相当长时间的尸体。”

4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明确认定:柳条湖事件“是日本人有计划实行的”。

5 二战结束后,日本大学法学部教授、现代历史学家秦郁彦博士对当时关东军军官花谷正等人进行调查,逐渐了解到柳条湖事件的真相。此后,花谷正的证词被秦郁彦整理后在日本杂志《知性别册 秘められた昭和史》(河出书房 出版)发表,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此后,秦博士通过对其他有关人士的采访,也证实了花谷证词的可靠性。(参看秦郁彦 《昭和史の謎を追う》上(文春文库))

事件影响

这一事件是“九·一八”事变的开端。日军以此为借口,突然向驻守在沈阳北大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由于东北军执行“不抵抗政策”,当晚日军便攻占北大营,次日占领整个沈阳城。之后,日军继续向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的广大地区进攻,短短4个多月内,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3.5倍的中国东北全部沦陷,3000多万东北父老成了亡国奴。“九·一八”事变,揭开了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而对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进行全面武装侵略的序幕。

从这一天起,东北成为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统治14年的殖民地。

如今,在柳条湖建有“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收集了相关史料和文物。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1 11:5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