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答嘴鼓
释义

§ 简介

答嘴鼓

答嘴鼓亦名触嘴古、拍嘴鼓或答嘴歌,台湾叫触嘴古,触嘴是斗口、舌战的意思,古就是讲古、讲故事的意思。是流行于福建省闽南地区和台湾省及东南亚闽南籍华裔聚居地的一种以闽南语表演的曲艺谐谑形式。在闽南方言中,“嘴鼓”也作“腮”、“嘴巴”解,答嘴鼓也可解释为专靠嘴巴对答,以语言风趣取胜,内容不一定都是“古”(故事)。答嘴鼓是一种喜剧性的说唱艺术,以闽南方言表演,  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它以韵语对话为主要形式,其艺术手法幽默、风趣、诙谐,成为闽台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曲艺形式之一。  [1]

2006年5月20日,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起源

答嘴鼓答嘴鼓的起源、沿革没有文字记载,但在古老的梨园戏以及提线木偶戏、高甲戏中都运用答嘴鼓的形式插科打诨。旧时和尚、道士做法事,也穿插使用这种形式,可见它在民间流传很久。在闽南地区,古来民间卖艺的、卖药的在招揽生意时,乞丐在行乞时,说的话都讲究押韵,即兴发挥,如同顺口溜一样。甚至民间婚丧时也常采用一种“念四句”的韵语形式,例如新娘入洞房时的“念四句”是“双脚踏入来,交椅两边排。新娘是天使,女婿状元才”。由于“念四句”在民间广泛流传,逐渐在人们日常谈天说地时,也被运用来戏谑论争。它要求双方反应灵敏,口舌流利,如一方接不下去,就会引起哄堂大笑。这种形式逐渐发展成为答嘴鼓。明末民族英雄郑成功率领大军进驻台湾,将士多为闽南人,“念四句”也传至台湾,当地称为“四句联仔”,后来逐渐发展为“触嘴古”,与闽南的“答嘴鼓”形式相同。

§ 形式

答嘴鼓

答嘴鼓是二人对口争辩的形式,近似北方的对口相声,但又不尽相同。它的对白是严格押韵的韵语,语言节奏很强,又有些像北方的数来宝,只是不用击节乐器。但在和尚、道士做法事穿插这种形式时,曾使用扁鼓、小钹、品萧、南嗳、大吹等乐器,做为段落之间的间奏,并以扁鼓做指挥,所以答嘴古也写做答嘴鼓。偶尔有一人来说答嘴鼓,也是摹拟二人对话。答嘴鼓的艺术特点是用韵语对话为形式,以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闽南方言来构成笑料,以表达一定的主题。一般只凭语言的风趣、幽默以及韵语的巧妙运用吸引听众。传统节目如《乌猫乌狗》、《鸦片歌》、《瞎子哑吧打架》等,抗日战争前曾经录制成唱片,台湾的现代作品《夫妻相骂》也很有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一古老的曲种成为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艺武器。早在50年代就出现了《鳖追飞机》、《笑什么》、《女队长》等一批优秀作品。70年代以后,又借鉴相声艺术的利用语言来构成“包袱”的手法,产生了《炼红心》、《庆新春》、《中秋月圆》、《唐山过台湾》等比较新颖、成熟的作品。

§ 传统节目

答嘴鼓传统节目如《乌猫乌狗》、《鸦片歌》、《瞎子哑巴打架》等,抗日战争前曾经录制成唱片。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鳖追飞机》、《笑什么》、《女队长》等一批优秀作品。20世纪70年代以后,又借鉴相声艺术的利用语言来构成“包袱”的手法,产生了《炼红心》、《庆新春》、《中秋月圆》、《唐山过台湾》等比较新颖、成熟的作品[1]。

台湾的现代作品《夫妻相骂》也很有影响。

§ 闽南曲艺

答嘴鼓

答嘴鼓是闽南的水土孕育出来的曲艺形式,就像东北这块土地孕育了二人转。二人转有说有唱,用的是普通话。答嘴鼓也是两个人表演,但只说不唱,两个人没有像相声那样明确的逗哏的分工,又有别于相声,它用的是闽南话,是闽南话里的熟语。两个人说出来的话句句都押韵,又具有闽南戏曲中插科打诨的特点,诙谐、滑稽、幽默、风趣;有一股土味,但土中含香;有一点俗气,但俗里带雅,像五味俱全的贡糖夹饼一样,吃的时候只觉得味道随时在变,什么味道都有,又说不清是什么味道,让你产生继续吃下去、巴不得一口吞的欲望。

有些闽南话是不好翻译成普通话的,翻译成普通话就缺少含香的土味,缺少俗里带雅的形象性和音韵美,就不生动。比如说答嘴鼓,把闽南话翻译过来应该叫“触嘴古”,闽南话“触”读作“踏”,有角的动物如牛如羊如鹿,用角相碰、相撞、相抵就叫“踏”,这种“踏”绝不是粗暴的角力、互相攻击,而是嬉戏、逗趣的意思。“古”就是故事。“触嘴古”就是通过逗趣的斗嘴来讲述故事。

闽南人有聚集饮茶、聊天(闽南话称为“话仙”)的习惯,聊天中常用这种逗趣的斗嘴方法,“刺激”对方抖出话料。闽南话里又有很多熟语,本身就押韵,具有音韵的美,比如说“卖(不会)壮假壮,郑阿(装得)面仔红贡贡答嘴鼓

(红彤彤)”(形容硬撑)、“卖(不会)忍硬忍,激阿(急得)面仔青笋笋”(形容佯忍)、“蟳看孵赖(吐诞)、虾看倒弹、田鸽子(青蛙)看跳过田岸、鬼看退三伐(三步)、人看流沁汗(冷汗)”(形容厌恶至极)。再说民间的婚礼呀、道士做法事呀、街道边卖膏药呀,都有“念四句”的习惯,那是四句押韵的近似古诗绝句的语言。于是茶桌上斗嘴逗趣的人们谁也不服谁,为了更加有趣,推波助澜,信手拈来,用这些熟语说话,有时我顺着你的韵脚说话,有时我另找韵脚说话,像牛像羊像小鹿,角锋相对,顶来顶去,进行有板有眼有韵的对话,不明底细的人还以为在吵嘴呢,充分表现闽南人乐观、机智、爱拼、输人不输阵的天性。这就是孕育答嘴鼓的水土。

把闽南民间的这种“触嘴古”提炼、丰富,通过长期的创作实践,使之升华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是已故的林鹏翔先生。他四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有意识、下苦功创作了大量答嘴鼓作品。在庆贺他从事答嘴鼓艺术40周年的日子,我那时兼任市作协副秘书长,我曾代表市作协撰写了一副贺联:咸酸苦辣甜落肚皆成珠 黄红青黑白出口总迷人。

§ 地方语言

厦门通行闽南方言,即闽南话,也叫厦门话。以厦门话为代表的闽南话通行范围很广,包括厦门、漳州、泉州三市及其所辖的县市和台湾地区,共有3千2百多万人说闽南话。此外,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香港以及散居在世界各地的闽南籍华侨、华裔也有说闽南话的,虽然各地的闽南话有一些差别,但是基本上能彼此通话无阻。

厦门话跟汉民族的共同语普通话(国语)差别很大,相互之间无法通话。厦门话与普通话的差异,多表现在语音和词汇方面,语法方面也有一些差别。普通话只有四个声调,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厦门话有七个声调,阴平(天公)、阳平(华文)、上声(好酒)、阴去(世界)、阳去(赵丽)、阴入(八百)阳入(药石)。厦门话字音的连续变调现象比普通话复杂。厦门话语音的许多现象,反映着上古中古汉语语音的一些特点,这在汉语诸方言中是相当突出的。词汇方面,厦门话有相当大量本方言的特有词汇,这在普通话或其它方言中是罕见的甚至是没有的。

§ 岁时节令

答嘴鼓厦门同全国各汉族地区一样,很注重民间传统节庆。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节前家家户户贴春联。除夕夜,合家围炉(火锅)吃年饭。有的通宵不眠,名为“守岁”。长辈把红包分给未成年的孩童,名为“压岁钱”。初一凌晨,点燃爆竹“开正”。人们换上新装到族人亲戚家按辈份高低依次拜年,路遇朋友,都要彼此道贺新喜。客人来家,应款待甜茶、糖果、蜜饯,来客带有孩童,则送给礼柑、瓜果。正月初三这天,被视为新丧之家的消愁日,一般不串门和外出贺年。

元霄节。农历正月十五日,厦门又称为“上元节”或“灯节”。当天夜里,父母往往带着孩子提灯上街观景。近年来在中山公园举行“鹭岛灯会”已成惯例,民间还经常有耍龙灯、舞狮等活动。

清明节。人们要依俗扫墓和祭祀祖先。以前扫墓都是献冥纸,现在逐渐以花圈或花束代之。清明节前后十日,公墓、骨灰室都开放供民众祭奠。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日,厦门俗称“五日节”。以往家家门口要插艾蒲、家中洒雄黄酒、给小孩佩带香袋,用以驱邪,现已少见。但人们还习惯在这一天翻晒衣物、做大扫除,并保留吃粽子和赛龙舟的习俗。集美龙舟是历年组织龙舟竞赛的场所,届时热闹非凡。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人们合家团聚或倍加思念远方亲友的日子。在中秋节,厦门人除了赏月、吃中秋月饼之外,还有一种自郑成功驱逐荷夷、收复台湾时候流传下来的“玩会饼搏状元”的民俗活动,极具特色,充满乐趣。中秋会饼每盒63块饼,大小不同,共分为6种,分别代表古代科举的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秀才(在“搏状元”活动中俗称状元、对堂、三红、四进、二举、一秀)。每人轮流将6个骰子掷入碗中,根据投入碗里的骰子的点数领饼,以最终夺得“状元”为幸运。三百多年来,这种充满乐趣的活动一直在厦门民间流传。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民间喜登山郊游。

冬至节。家家户户祭祖吃汤圆。

§ 传统习俗

中华民族崇尚红色,厦门人也一样以红色象征幸福、吉祥。门联、请帖都用红纸;馈赠礼品也要在包装纸上放张红纸条;迎娶的车辆,要挂红彩带;喜幛、寿屏要用红绸缎制作。丧事人家和他人共住一座楼房的,还要在大门口挂块红布。而黑、白、蓝等色调,则被视作端重、衰思的象征。

栽种花草,是厦门人的一种爱好。不但自家有盆栽,还喜欢到市面买各种鲜花用清水养起来摆放客厅、卧室。人们还常用新鲜花卉编扎花篮、花屏和龙、凤、灯等造型,用作喜庆场面的陈设。

民间的一些忌讳和应注意的礼节性习俗有:

以中指指人,被看作是很不礼貌的行为;

用扫帚打人,挨打者被认为受到最大的侮辱;

客人在座是扫地,被人认为是逐客,有失礼仪;

婚庆筵席上,客人不慎打破碗碟汤匙等餐具最为犯忌,被视为不吉祥的征兆;

进餐时,筷子不要插在饭上,因祭祀时往往在饭上插香。这是对人的不敬;

招待客人时,最忌讳摆六盘菜,因为依清朝旧例,死囚临刑前才食以六盘菜肴;

在婴儿面前不要谈猴,认为谈猴会招致婴儿多病难养;也不要夸婴儿肥胖,要说“好看”、“好养”。

以上忌讳,有些至今还在沿用,但多数已不再拘泥了。

§ 民情风俗

在厦门,结婚、寿辰、生儿育女等喜庆,统称“红事”,而丧葬则称为“白事”。

结婚。成年男女结婚,以往礼节甚繁,现已大为简化。一般市民仍照旧俗择定佳期,由双方长辈主办婚事。佳期前一天,女方将“嫁妆”送达男方,布置好洞房;佳期当天凌晨,新郎到新娘家迎娶,晚上再设宴请客。席散以后,宾客朋友不论辈份大小,都可前往“闹洞房”。婚后三天,新郎要陪同新娘回娘家,娘家则备酒筵接待,女方亲友应邀作陪,以示庆贺。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年男女结婚已不按这一套,而时兴旅游结婚或新婚舞会。

生日寿辰。厦门人做生日以少年16岁和老人50岁、60岁大寿为重。少年男女,年满16岁,被看作长大成人。族人亲戚要送活鸡、线面、衣料等礼物去庆贺。当事人父母则设筵回礼。老人寿辰,尢其父亲60花甲、母亲50寿辰,已成家的儿女要备好猪腿、寿面、美酒、鸡蛋等四色礼物奉献父母,以报答养育之恩。有的人家还会设筵款待亲友。

生儿育女。民间视为一大喜事。儿女出生满三日,叫“三朝”,夫家要备好“油饭”派人送到娘家报喜。满一个月,再以“油饭”分送亲友和邻居,称为“弥月”。随后4个月、周岁,也要热闹一番。

丧葬。以往也讲排场,现在废土葬为火葬,诸事皆由殡葬管理所料理,丧家称便。

§ 民间曲艺

答嘴鼓厦门的民间曲艺,流传甚广,历史悠久,题材广泛。有描写日常生活,倾吐男女爱情,再现劳动情景,传播知识趣闻,歌颂古代英雄等等,但基本上没有文字记载。解放后,曲艺工作者才创作了大量作品,始有文字记载。厦门民间流传的曲艺种类很多,主要有南曲、歌仔戏、高甲戏、梨园戏和答嘴鼓等。

南曲。又称南乐、南音、南管,相传为五代孟昶整理古华夏之音而创立的。孟昶也被视为南曲祖师。又据民间传说,南曲是唐朝末期闽王王审之兄弟入闽时带来的,原是宫廷高雅音乐,传入民间后,与民间乐种逐渐融合,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又受到元曲、昆曲、弋阳腔等的影响,形成了一种地方色彩浓厚的乐种。

作为一种古老的乐种,南曲与唐宋元明等代的音乐关系密切。比如南曲的主要乐器之一琵琶,称为南琶,是横抱着弹奏的。像南琶这种演奏姿势,只有从古画和出土的唐俑中才能看到。南曲的曲牌至今还保留着《汉宫秋》、《三台令》等唐宋古曲名称,可以推断,它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清康熙年间,南曲曾以民间优秀乐种而闻名。五少芳贤晋京入宫演奏南曲,康熙赐五少为“御前清客”,故南曲被称为“御前清曲”,南曲演唱时竖置凉伞,是在那时开始的。

厦门的南曲活动,相传始于明末清初。至清道光年间,金华阁等曲馆先后建立。厦门系闽南对外通商口岸,为华侨进出必经之地,故南曲又随华侨传入南洋各地。上世纪20年代,厦门南乐界所灌制的南曲唱片,传至英国,被《大英百种全书》誉为“东方明珠”。音乐理论家周传豹引证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研究结论,称“南音可以说是全世界历史最悠久的传统音乐”。音乐家赵沨称南曲为“音乐的一块活化石”,海外侨胞称南曲是“中国音乐之根”、“东方音乐之花”。

南曲盛行于泉州、厦门,遍及闽南各地,流传于台湾、香港、澳门和闽籍华侨聚居地,菲律宾、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等国都有不少南曲社组织。

歌仔戏。诞生于台湾宜兰地区,是福建闽南地区和台湾的主要剧种之一。300多年前,郑成功收复台湾,大批官兵眷属屯居。他们带去闽南地区锦歌车鼓等民间乐曲,丰富了台湾的地方音乐。台湾民间逢年过节迎神赛会,时常组织民歌民谣、锦歌车鼓、列队游行表演,俗称“歌仔阵”。19世纪末,受乱弹、四平、京戏传入的影响,根据故事情节,装扮角色演唱,并经常在广场拉个圈子表演,被称为“落地帚”。20世纪初,宜兰县欧来助创作“七字调”,传播演出,很受欢迎,遂以七字调为主要乐曲,组织剧团表演,定名为“歌仔戏”。宜兰县成为诞生歌仔戏的摇篮地。

20世纪初,歌仔戏竞相进入台北等城市演出,促进了歌仔戏的发展。20年代,歌仔戏进入厦门。1926年,原在厦门的梨园戏班“双珠凤”,改唱歌仔戏,成为闽南第一个歌仔戏班。

歌仔戏诞生后不久就屡遭摧残。在台湾,日本侵略者始则扼杀,继则妄图同化;在闽南,又被当局诬为“亡国调”,横遭禁演。漳州艺人邵江海等创造了“杂碎调”,并采用一些闽南民间小调,统称为改良调,代替了原来的歌仔调,歌仔戏也改称为“改良戏”,才得以继续生存。

新中国成立后,歌仔戏进行体制和艺术改革,成为闽南主要剧种之一。1954年参加华东首届戏曲观摩会演,厦门与漳州联合组队,定名为“芗剧代表队”。1980年厦门芗剧团恢复原歌仔戏名称,改名为“厦门市歌仔戏剧团”。

高甲戏。又名戈甲戏、九角戏,亦称大班、鼓班,为闽南主要剧种之一。流传至今已有200多年。大约150年前传入厦门。

高甲戏最初原是一种化装游行的演出。闽南沿海农村,每逢迎神赛会或喜庆节日,人们喜欢扮成梁山好汉,排列成队,在节奏强烈的民间乐曲伴奏下,作即兴表演,当时叫做“宋江阵”,后来发展成为专业戏班。因为演宋江的戏最多,就被称为“宋江戏”。宋江戏表演偏重武打,剧情内容也比较简单,后吸收梨园戏和木偶戏的剧目和表演艺术,渐次发展成为有文有武的“合兴戏”。到了清末,又吸收了徽剧、江西弋阳腔和京戏等的表演艺术,逐渐形成有独特风格的地方剧种“高甲戏”。

梨园戏。形成于宋末,流行于泉州一带。明末清初时传入厦门。薛起凤《鹭江志》记述“当时民间风俗,上元、端午、中秋,各街巷皆搭台演戏或一月半月”。当时厦门还没有其他剧种传入,演的就是梨园戏。周凯《厦门志》记述:“闽中土戏,谓之七子班,厦门前有《荔镜传》,演泉人陈三诱潮女黄五娘私奔事……观者如堵。”这里说的七子班就是梨园戏的别称,《荔镜传》是梨园戏剧目。20年代歌仔戏传入时,厦门尚有“双珠凤”等梨园戏班。到40年代前后,直至50年代初,厦门城乡尚有梨园戏演出。

1961年7月16日,厦门第一批梨园戏学员在人民剧场举行首次公演,演出传统剧目《陈三五娘》。后来厦门不再建梨园戏剧团,学员并入福建省梨园戏剧团。

答嘴鼓。是流传于闽南、台湾一带的曲艺品种,以闽南方言表演,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它以韵语对话为主要形式,其艺术手法幽默、风趣、诙谐,成为闽台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曲艺形式之一。

厦门民间的表演艺术还有舞狮、踩高跷、蜈蚣阁、车鼓弄及锦歌等,生动活泼,多彩多姿。

§ 宗教信仰

厦门的宗教有佛教、基督教、天主教和伊斯兰教,以佛教为主,教徒数以万计。闽南古刹南普陀寺、闽南佛学院在海内外负盛名;基督教新街礼拜堂被称为“中华第一圣堂”;天主教厦门教区设于鼓浪屿,是闽南天主教对外交往的中心。

§ 精彩节目

答嘴鼓四婶婆痛斥“六*合*彩”

方言答嘴鼓

作者:孙永宗

人物:四个婶婆。(以下简称甲、乙、丙、丁)

道具:四把扇子。

时间:近段某一晚上。

地点:村边大埕榕树下。

出场:(四人从舞台两侧手执扇子出,秧歌步)

合:俺夜荒(晚上)四人来上台,表演的节目自己排。不讲别号(另外)专讲“六*合*彩”,坏处一项一项讲给咱大家知。“六*合*彩”千万莫去跌(赌),敢跌心情卖看活(轻松),做人着实在,着要照步来,啊没啊动破头脑了(亏)钱财。

众:(四人对视)咱要安怎来讲脚(比较)好?

甲:一人一人来讲。

乙丙丁:安婴(这样)好。(各竖起大拇指)

甲:我头先讲。当今流传一句话:七点买码笑咪咪,九点码开眼汁眨,记码欢喜买码啼,夜荒卖(不会)对等下期。俺老的以前啊,安分守纪,不贪不取,一分钱没打死。(乙丙丁竖起大拇指),现在啊,自从染上这“六着屎”!

乙丙丁:对对对,真正是“六着屎”!

甲:归个人拢变形,家庭生产拢没顾,亲戚走走煞断路。二元呀猪肉不甘开,透日想喜个马头诗要安怎猜。五十一百加减没,紫船(这时候)生活煞难逃。

乙丙丁:生着害。

乙:我来讲。当今流传一句话:包山包海,莫去包“六*合*彩”,“六*合*彩、六*合*彩”敢包敢注屎。俺喜个新bu(媳妇)以前啊,自从入俺家门,力相(积极)贤惠又有孝,各项空课做透透。金链、耳钩挂甲金丹丹,手指(戒指)挂甲手无缝,当今啊自从染上这“六*合*彩”,归身律甲没半项,说是甲人去包绿波子,煮船正知死。

甲丙丁:真的是:想富穷到,想吃屎漏。

丙:我也来讲两句透气下,当今流传一句话:眼汁擦未干,图纸到门脚(门口),有钱加减跌,没钱甲人沙(拿),俺喜个大汉子,以前啊师傅头做甲变变叫(红火火),师子(徒弟)归大堆,一年收入有几万元可剩。自从染上这“六*合*彩”,空课拢没顾,归日想喜个牛龙马兔。讲什么白小姐、争豆仔仁。

甲乙丁:哎,不对,是曾道人。

丙:(侧脸掩嘴,不好意思状)噢,讲什么白小姐曾道人治张脚会准,治张脚会对(ha),一期的图纸归大叠。金木水火土,输甲没钱才来揽北肚(肚子),透日傻傻醉醉,菊甲卖喘气,白糖煞掠做机器肥。

甲乙丁:真的是:枉费一身好武艺,纸字(钱)输无才来叫天地。

丁:我来讲吾厝边喜个阿伯名叫亮哥猪,有一次打电话给猪哥亮透码大公司。

甲乙丙:透码透什么?

丁:讲什么老菜补(萝卜干)去打针里底有玄机,想来甲想去,雄雄给想着,嘿--嘿--嘿!敢是要开老鼠?

甲乙丙:按婴安怎猜做是老鼠?

丁:针水毒老鼠,老鼠死了补补黑黑亲像老菜补。

甲乙丙:煞有影。开什么?会对吗?

丁:有做无呀,四元开销来甲跌看埋(看究竟)。头一摆,随中彩。扣本纯利赚了三十六。

甲乙丙:骗你去掉落学(厕所),接下来呢?

丁:无一期猜有,五十仔一百直直输。跌到最后某(妻)子不杂(参加)三顿煞着自己bu(煮)。

众:真的是:

甲:不劳而获世间无。

乙:发财致富靠勤劳。

丙:治个不听吾劝告。

丁:今后生活就难逃。

众:少年听了目莫刮(kao),吾老伙讲话拾纸包。紫船(这时)吃老没事做,要叫叫来去跳迪斯科

§ 点评

答嘴鼓这一来自民间的曲艺形式,是闽南和台湾两地艺术家共同培育的成果。答嘴鼓的起源、沿革没有文字记载,但起源于宋、元时代的梨园戏及稍后的高甲戏丑角的插科打诨与答嘴鼓有密切的渊源。此外,民间的和尚、道士做法事时也运用这种形式,可见答嘴鼓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中。

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周长楫是海峡两岸闻名的闽南方言研究专家,他对答嘴鼓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对记者说:“答嘴鼓是闽南的一种曲艺形式,要溯源很难,因为曲艺的东西,历史可以联系,但要查有实证也很难。就闽南的答嘴鼓来讲,应该说它是在民间口头文学基础上作为一种它产生的基础。因为过去闽南文学中间,特别是民间,口头文学中有一种叫'四句念',就是每项事儿念四句,比如结婚也有,乞丐讨饭也四句,反正这种'四句念'本来是一种艺术形式 ,各行各业都运用它来为自己的职业服务。”

厦门答嘴鼓表演艺术家杨敏谋先生认为答嘴鼓来源于城市生活:“它发展起来,首先是从城市的市声。市声就是城市大街小巷、市场上做生意、叫卖声。从这方面发展起来的。比如咱去菜市场,早时都是买高丽菜来呀,高丽较水旦,要买紧来看。是这样的。厦门人讲话都爱有个押韵,这样就较能吸引观众,较滑稽,有时要招揽生意,就要装个笑科。'哇,杨梅要便宜啦,一斤五分钱啦,嘿,要买紧来看,不买是没时啊。“这样牵声拔调。”答嘴鼓《唐山过台湾》寓情于理,说的都是有根有据的历史,海峡两岸同胞至今听来,仍觉得十分亲切,兴味盎然。周长楫教授向记者讲起他去台湾讲学时,台湾同胞对答嘴鼓的喜欢之情溢于言表。“我记得他有一个答嘴鼓叫《庆新春》和一个《唐山过台湾》 ,这两个当时与闽台两岸的关系相关,他的这个创作搜集了很多历史资料,凑得很好势,还设计了一家人怎样在台湾几十年的分离以后,回到祖国,庆新春、团圆,哇,在厦门产生很大的影响。也在你们省电台广播。我去台湾讲学时,台湾一些人说,哇!太好听了创作得很漂亮,那族谱如何连,那对联怎样制作,真的写得很棒,很感人。”

答嘴鼓是流行于福建省闽南地区和台湾省及东南亚闽南籍华裔聚居地的一种以闽南语表演的曲艺谐谑形式。答嘴鼓是一种喜剧性的说唱艺术。以闽南方言表演,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它以韵语对话为主要形式,其艺术手法幽默、风趣、诙谐,成为闽台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曲艺形式之一。

§ 艺术特点

答嘴鼓的起源、沿革,以前都没有明确的文字记载。但老前辈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它是从市声发展而来的。闽南地区自古民间小贩招揽生意,乞丐行乞说的话都讲究押韵,即兴发挥,类似顺口溜。后来在市声的基础上形成一种"念四句"的韵语形式。由于"念四句"在民间广泛流传,人们日常谈天说地也运用来戏谑论争。戏曲舞台上的丑角表演,常运用答嘴鼓插科打诨。在闽南民间,也叫"练仙拍嘴鼓"。因之,"练仙拍嘴鼓"也就成为"聊天"、"闲谈"的代名词。拍嘴鼓、触嘴古、答嘴歌这些地方曲艺形式就是这样经过民间的长期流传而逐步形成起来的。

答嘴鼓近似对口相声,但对白却是严格押韵的韵语,语言节奏感很强,并长于运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诙谐风趣的闽南方言词语和俚俗语,运用闽南方言复杂而富有节奏与音乐美的音韵结构组织韵语,注重情节的展示与人物的刻画,讲究使用"包袱儿"与"韦登笑科"(爆笑料)的艺术手段,以获取喜剧性的艺术效果,类似北方的对口相声。很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 传承价值

由于海峡两岸同根同源,语言相通,习俗相同,近些年来答嘴鼓艺术在台湾老百姓当中同样红火。1991年6月,台湾宜兰举行了"台湾首届答嘴鼓比赛",促进了台湾答嘴鼓艺术水平的提高。闽南答嘴鼓艺术家林鹏翔的答嘴鼓节目通过各种媒体向四方传播,在海外也引起了强烈反响,成为海外专家学者研究闽台民俗和语汇的宝贵资料。

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能完整听讲闽南话的人,特别是青年人和外来人越来越少。答嘴鼓的活动空间日益狭窄,创作表演人员和受众群体年龄普遍老化。随着林鹏翔等老一辈艺人的相继去世,答嘴鼓的艺术传承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这一曲艺形式面临断代失传的严重危机,亟需设法加以抢救和保护。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3 17:2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