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相山区 |
释义 | § 行政区划 相山区 2006年3月,相山区辖7个街道、1个镇:相南街道、相山东街道、相山西街道、三堤口街道、东山街道、刘桥街道、任圩街道、渠沟镇。共56个居委会、40个行政村。 任圩街道 辖7个居委会、7个行政村:李楼居委会、丁楼居委会、曙光居委会、康乐居委会、园林居委会、杈园居委会、(缺一个居委会名录);寇湾村、梁庄村、暗楼村、李桥村、陈庄村、余庄村、任圩村。东山街道 辖8个居委会:博山居委会、祥和居委会、新村居委会、东山居委会、马庄居委会、方顶居委会、周庄居委会、建国居委会。 相山东街道 辖8个居委会:幸福居委会、民生居委会、供电居委会、机厂居委会、桃李居委会、闸河居委会、八号桥居委会、铁路居委会。 相山西街道 辖11个居委会:鹰山居委会、利民居委会、教育居委会、洪山居委会、永安居委会、花园居委会、新华居委会、建安居委会、体育居委会、鹰南居委会、安康居委会。 相南街道 辖10个居委会:春秋居委会、杏林居委会、启明居委会、西城居委会、中城居委会、相阳居委会、黎苑居委会、桓谭居委会、城里居委会、海宫居委会。相山区 三堤口街道 辖8个居委会(原出处如此,但给出10个居委会名录):濉河居委会、董庄居委会、庆相桥居委会、纺织居委会、口子居委会、口南居委会、三堤口居委会、濉溪居委会、虎山北路居委会、庆相桥居委会。 刘桥街道 辖4个居委会:工人村北居委会、工人村东居委会、工人村西居委会、恒源居委会。 渠沟镇 人口7.1万人。辖33个行政村:大楼村、渠沟村、任井村、东王村、西王村、油坊村、河北村、前黄村、后黄村、土楼村、桥头村、田庄村、平楼村、刘庄村、高溪村、刘楼村、程阁村、小集村、张店村、梁楼村、张楼村、瓦房村、徐集村、郭王村、柳园村、司桥村、合众村、桃园村、孟庄村、青阳村、吕庄村、张集村、鲁楼村。 § 历史沿革 相山区2000年,相山区辖7个街道、2个镇。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相山区总人口299663人,其中:相南街道48951相山东街道42568相山西街道50140三堤口街道40224东山街道25196人民路街道24406刘桥街道16834渠沟镇31844任圩镇 2004年,相山区1个镇改设为街道办事处,同时将濉溪县的3个自然村划归相山区。同年,将濉溪县濉溪镇的庆相桥、虎山北路居委会划入相山区三堤口街道办事处。2004年底,相山区辖7个街道(任圩、三堤口、东山、相山东、相南、相山西、刘桥)、1个镇(渠沟)。23个村53个社区,总面积100平方千米,人口33万人。 2006年3月,将濉溪县钟楼乡整建制划入相山区渠沟镇。 § 资源丰富 相山区相山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之交,属淮河流域。北靠山东、东望江苏,西依河南,南临淮河。全境平川广野,土地肥沃,雨量充沛,山水秀丽、气候宜人,自然条件优越,地下水、矿产资源丰富。相山历史悠久,2000多年来,历代王朝分别在此设郡建县,因境内有相山而得名。 相山因煤而兴,煤炭生产一直是带动相山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周围拥有各类煤矿67对,年产原煤3500-3700万吨,每吨价格为500元左右,居华东之首。以煤炭为动力能源的发电厂两处,总装机容量220多万千瓦,年发电量为170亿度,每度为0.41-0.45元,成为华东电网的主力军,中国电力行业的骄子。 § 交通便利 相山交通便利,铁路北接陇海线、东连京沪线,西入京九线;内河航运可直达上海港;距徐州国际机场50公里;连云港至霍尔果斯、合肥至徐州的高速公路穿越境内。现已形成了以公路、铁路、内河航运为主体的交通运输网络。邮政通讯已进入全国百强,为全国重点通讯枢纽之一。 § 气候特征 相山区属温暖带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平均气温14.5℃,年平均降水量870mm,相对温度67%,年平均日照时间3325.7小时,无霜期209天,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夏季为东南风,最大风速21m/s。地下水储量为11570万立方米,平均年可开采5506万立方米,水资源比较丰富。 § 经济发展 相山区农业经济: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经济类作物种植面积逐步扩大,五年来,累计增加优质蔬菜13.9万亩,优质水果2.6万亩,年提供蔬菜5.9万吨,水果7300吨,粮经比由2000年的5:5调整到2005年末的2:8。养殖业大幅度增加,年提供肉、蛋、奶产品11744吨,建成土楼、暗楼两个规范化养殖小区。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拥有天宏集团、正大源饲料、曦强乳业等全省知名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田水利设施投入逐年增加,农业抗灾能力逐步增强,基本实现村村通油路,农民生活水平进步提高。 工业经济:工业化水平明显提升,发展后劲不断增强。相山区已形成农产品加工、机械设备制造、化工建材、纺织服装加工等为主的工业体系,工业企业103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家。工业经济集中度明显提高,凤凰山工业项目区效益初步显现,一批投产和正在建设的工业项目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工业企业运行质量明显提高,2005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7亿元,同比增长14.9%。“十五”期间,工业化水平提升了5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传统服务业稳健发展,新型服务业加速形成。新型商贸流通业不断涌现,建成了商业步行街、亚太广场、蓝宇广场等品牌商贸。信息、中介、法律等现代服务业增势强劲。2005年三产增加值达10.58亿元,是2000年的1.93倍。房地产开发业的支撑作用十分明显,五年累计完成开发面积400万平方米,现代花园、巴黎印象、四海花园、发现之旅等一大批精品楼盘相继建成。 城乡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加快。以建设“双百双宜”城市为目标,把公共绿地、文化广场建设与文明创建、旧城改造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坚持政府政策支持、开发企业让利、危改安置户合理承担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市场化运作方式,旧城改造工作稳步推进。农村公路建设进程加快,全年新建农村公路15公里,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油路。 § 社会事业 相山区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十五”期间,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3个百分点。农村科技体系进一步完善,建立各类协会和合作社15个,农业园的半夏项目和专家大院项目已得到国家批准;高新技术在工业得到进一步开发利用,全区已拥有高新技术产品2个,高新技术企业1家。教育事业加速发展,全面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素质教育稳步进行。城区学校改建和农村学校危房改造步伐加快,五年来,累计新建校舍3万平方米,改造校舍8600平方米,教学条件大为改善;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完善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络,淮海路小学被评为全国“双合格”家庭教育优秀学校;优化教育资源,在全省率先开展“支教”活动。顺利完成“企业办学校”的接收工作,累计接收学校10所。群众性文化活动异彩纷呈,多次举办大型社区文体活动,社区文体有了长足发展;全面启动“村村通有线电视工程”,已有近2000农户开通了有线电视;建成了区图书馆、文化馆和档案馆。以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为目标,卫生事业有了新进展。依法开展传染病防治工作,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国家规定指标内,对艾滋病人“四免一关怀”政策得到落实;深入开展食品卫生专项整治,打造“食品放心”工程。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核心,计生工作较好地完成省、市下达的人口控制目标,五年累计少生1500余人,其中城市流动人口计生管理一直走在全省前列。加强土地管理,严格保护耕地,积极稳妥地保障建设用地。继续加强环境监管,“创模”工作全面启动。认真做好统计工作,圆满完成了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和经济普查等重大任务。安全工作得到加强,制定和完善各项应急预案,“十五”期间,未发生重特大事故。残疾人工作取得长足进步,继我区荣获“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区”后,渠沟镇又成为全国首批“残疾人工作先进乡镇”。双拥工作扎实推进,全民国防观念普遍增强。其它各项社会事业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社区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基本实现了“四有”目标。妥善解决了老居干的退养,配齐配强了社区干部,提高了社区干部的工资待遇,落实了社区办公经费,建立和完善了社区的各项制度,尤其是社区用房有了突破性进展,解决了40个社区的办公用房,其中安康、民生、永安、体育、庆相桥等5个精品社区,平均面积达600平方米以上。我区被评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十五”期间,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城乡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进一步提高。紧紧围绕“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目标,充分发挥主城区的主体作用,全面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整体推进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行业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创建工作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创建文明城市优秀单位”。区委、区政府机关进入“省级文明单位”行列。 § 城市发展 相山区具有千年酿造历史的口子酒,素有“隔壁千家醉,开坛十里香”的美誉。现已形成年产3万吨优质酒的酿造能力,成为全国五百家大型企业之一,产品远销日本,东南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全区私营企业也在新时期焕发出勃勃生机。改革开放以来,相山区的工业、农业、第三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十一五”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到2010年财政收入5亿元、GDP达到35亿元,累计利用外资30亿元,三产结构水平达到5:30:65,农民人均收入达到6000元。相山区依托区位优势,紧紧围绕“工业强区、三产拉动”这一工作思路,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全面推进我区改革开放,努力实现我区开放型经济跨越式的发展,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 风景名胜 相山区【相山森林公园】座落在淮北市相山南麓。相山山脉自徐州蜿蜒而来,主峰为皖北地区至高点,方圆诸山之宗;有奇峰、云洞、林海、苍柏、古寺、汉碑。人文景点有乾隆皇帝题词“惠我南黎”、水牛墓、奏鸣台、饮马池和藏经洞等数十处。山顶云洞吞吐云树、顷刻万端;香炉峰形势惟峭;叠翠峰翠色诱人。显通寺(习称相山庙)建于晋朝。新建儿童乐园、相山天池集古今中外文化于一体,是人们游乐休息的好地方。随着改革开放的迅速发展,相山公园作为淮北市与外界联系的重要窗口和纽带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显通寺】位于相山龙山、虎山两峰之峪。俗称相山庙,又称显济王庙。三面环山,周围林木葱笼,环境幽美。登寺山门奎楼眺望,市区尽收眼底。据清同治八年碑文载:西晋太康五年诏诸侯记界内山川,沛国人郭卿建庙,刻铭曰:“巍巍相山,盘郁穹崇,上应房心,与天灵冲,兴云播雨,稼穑以丰”。唐永徽元年重建。清乾隆二十四年安徽巡抚高晋奏请发帑重修祠宇。民国年间又重修。寺内至今犹存宋、元、明、清历代庙宇的碑刻22方,其中以乾隆皇帝的御书“惠我南黎”恭摹碑和高晋书“渗水崖”碑刻最引人注目。显通寺建筑规模宏伟,布局疏朗。四进大院,院内古柏、银杏参天。有房屋52间,其中山门奎楼3间,宝藏室3间,走廊14间,东西配房各7间,大殿5间,后殿3间,戏台1座,六角亭1座,新建碑廊1处。现存建筑结构为清代式样,除山门奎楼、大殿、六角亭的屋面为玻璃瓦,其它房屋均为青砖小瓦,两面坡式的建筑。淮海战役期间,粟裕副司令员曾在此召开高干会议,研究作战方案,制订“华东野战军第十四号命令”。1985年5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3年,市政府投资维修显通寺。1976年,辟为市博物馆馆址。1980-1985年,拨款维修。2003-2004年9月,再次改扩建工程完工,新建的大雄宝殿建筑面积达999平方米,集南北古寺设计风格于一体,气势宏大,庄严肃穆,具有鲜明的时代风貌,不仅将使该寺成为苏鲁豫皖接壤地区较大的佛刹宝地,也可为我市增添新的人文景观。 【饮马池】位于相山层峦叠翠峰南麓。系一矩形石壁,不足2米见方,相传是宋共公饮马之处。池水似镜,明淑清透,虽无源而终年不涸,虽不活而历久不腐。 【钓鱼台】位于相山主峰西侧的山腰处,乃壑岗山一块突出的飞崖,相传为姜太公钓鱼之台。当春夏之季,云雾淹没山体,此台好象伸入大海中的礁石。站在台上,云雾在脚下翻腾,恰似浩瀚汪洋。 【叠翠峰】位于相山庙西龙山之阳。此峰岩层纹理清晰,如书平直。宛如精工巧匠精心堆砌而成。峰上四季风光不同,春则山花争艳,夏则峰青岗翠,秋则枫叶满坡,冬则苍松挺拔,登临其境,美不胜收。 【奇峰】位于摩崖石刻“渗水崖”之北,此峰怪石林立,象一条巨龙僵卧深涧。唯奇峰处一峰突起,如鹤立鸡群,四周山峰宛如俯首拱拜。 【摩崖石刻】也叫渗水崖,位于显通寺东山腰处的石壁底部处,横刻着同寺内渗水崖碑文印章相同的文字。此处树木茂盛,较为隐蔽,对研究相山水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万丈碑】位于钓鱼台西的山脊上。原碑高2米左右,碑的两面分别刻有“主山万丈”和“南无阿弥”。此碑毁于“文化大革命”期间,原为苏豫皖3省的界碑。牛鼻洞【牛鼻洞】位于显通寺西北虎山腰的陡壁上,洞口形似牛鼻而得名。相传此洞与大海相通,古人从此洞放进一只鸭子,而这只鸭子从东海而出,洞深不可测,洞外灌木丛生,树叶悬垂而隐蔽洞口。 【秘霞洞】又名小仙洞,位于相山东岭,清光绪《凤阳府》记述:小仙洞,有丹灶、药井,传说是王子晋修炼处。明徐拱杓游后题咏:春烟缥渺万山晴,仙洞凌风履齿轻,金鼎丹成曾跨鹤,碧桃花放尚啼莺,杯酒岗影连山醉,歌放云端落润鸣,一饭胡麻无已暮,归来恍憾悟浮生。 【雪泉】又名三眼井,位于今儿童乐园北面的山坡处。据《宿州志》记载:山下有雪泉,春暖时雪水滔滔有一块露出的山石长25米,宽10余米不等,有自然风化的石孔洞3个,常年有水,干旱季也不干涸。洞距为30厘米,17厘米。直径分别为23厘米,32厘米,39厘米。冬季冰雪封山,春暖季节融化的雪水流进孔洞而溢出,形成滔滔不绝之雪水。 【战捷山】位于“万丈碑”西北处,此山原名著山,山之阳坡坳中是天藏寺。淮海战役期间,华东野战军在青龙集一带围歼杜聿明集团时,粟裕将军曾登临此处用望远镜观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当地百姓把着山改名为战捷山。 【天藏寺】位于显通寺的西山坳中砦山的南麓,大殿 § 历史名镇 渠沟镇【渠沟镇】(亦作曲沟、瞿沟),又名曲阳镇,是本市历史最为悠久的小城镇。春秋鲁桓公十五年(前697年),鲁、宋、卫、陈四国会盟于渠,协商讨伐郑国。这次会盟之地就是现在的渠沟村。 《后汉书·郡国志·沛国》注云:“杜预曰:在相西南,一名荦。”清《宿州志》记载:“会盟之地或谓渠沟未详。” 渠沟村西临濉河之支流曲水(即今新濉河),地势低洼,沟渠纵横。该村是相城通往西部之要道,明熹宗天启中,任文石之父乡宾任思忠曾捐资在河上兴建三孔大石桥一座,便利两岸交通。 金代,渠沟为符离县所辖三大镇之一(另为符离镇、黄团镇);元初符离县并入宿州后,渠沟则为宿州四大镇之一。金、元时,官府在此设有监酒税等官(见《宿州志》),证明此地古时即有兴旺的酿酒业。明代南昌人戴国士在《夜泊曲沟》诗中曾有“橘徕疑楚泽,沽酒读《离骚》 ”之句。从金至清末,渠沟都是左近一带重要的商品交易集市。 渠沟旧时曾有土城,有东西南北四门,城门上有谯楼,城内有十字大街,城外四周有护城壕。古城内外多古迹。据传城内外原有72庙、72井,足见当时人烟之繁盛。城东古有石马亭(亦称歇马亭),亭西有不明墓主的古汉墓(在今酒精厂后院)。城北有天马山,山麓为东晋丹阳尹刘炎祖籍之地,旧有碑,刘乃晋明帝司马绍之婿、清谈名士。此处亦为明末相城乡贡进士任文石故居,其先祖于明初自山西迁来落籍于此。山麓至曲水之间平地有明初开国名将、丽江王傅友德墓,墓前有石人石马,清初被泥沙淤没。城内奶奶庙(今变电所内)有“一步七碑”,即7座碑紧靠而立,又有仙人桥等,今已没。 § 土特名产 口子酒【口子酒】蜚声大江南北,声冠长城内外,不仅酿造日久,而且酒文化更加源远流长,远在春秋鲁桓公15年(公元697年),宋襄公多次献血盟会诸侯,饮的就是当地酒。 相传魏晋时期,濉溪酿酒业已具一定规模。“竹林七贤”之首的嵇康,与“七贤”之中的刘伶,都生于酒乡,酷爱饮酒,常喝得酩酊大醉而后快。《晋书》载:他们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而随之,谓曰“死便埋我……”刘伶在《酒德颂》中写道:“捧罂承糟,衔杯啜醪,奋鬓箕距,枕曲籍糟,无忧无虑,其乐陶陶”,嵇康在《秋胡行》篇中留下了“俞酒盈樽,莫与交欢”的诗句。迄今的此地酒店,仍书有“嵇康问道谁处好,刘伶答曰此处高”做对联。 人称“斗酒学士”的王绩(公元585年-644年)因性喜酒,辞官隐居武里山东麓(今濉溪蔡里)以酒诗自娱,好种黍,酿酒与采草药配酒。后来在酿酒上有着很深的造诣,并著文《酒谱》。在《采药》诗中留有“家封松叶酒,器贮参花蜜”的诗句。唐朝诗人白居易,常携“符离五子”游车登山,或泛舟濉水,诗酒盘桓,与濉溪山水结下了不解之缘,曾把此地喻为他的第二故乡,留下了“濉水清怜红鲤肥,相扶醉踏落花归”的佳句。相传诗人携友第一次乘坐马车前来濉溪,刚至濉河东便闻到扑鼻酒香,随即出口吟道:“初入酒城车即住,香满长街马不前”,尔后下马畅饮并挥豪留下了“闻香下马,知味停车”的条幅。明朝万历年间,濉溪日渐繁荣,这时酒作坊已有十余家,诗人戴国士曾游濉溪,痛饮口子酒,留下"橘来疑楚泽,沽酒读离骚"的美妙诗句。 相山隐士任柔节曾以“隔壁千家醉、开坛十里香”来赞美口子酒。一些文人墨客,达官巨贾,常会于此,登名山,瞰碧水,宴乐于佳酿美酒之中,留下“名驰冀北三千里,味占江南第一家”、“能添壮志英雄胆,善助诗人锦绣长”等,诗以酒作,酒以诗传,相辅相承,相映生辉。 到了清朝顺治年间,濉溪于每年正月十五和十月初一举行“乡饮酒礼”,赴会多为地方官员,乡里缙绅和各酒作坊主,他们首先到各作坊道贺,然后分别品尝作坊主们带来的美酒,直率评议,鉴别优劣。“乡饮酒礼”一年两度,形成乡规,这可能是最早的评酒方法了,为了“府离今昔酒,闲阁不须还”的赞美诗句。 口子酒乾隆下江南,曾路过徐州,御笔亲题:“惠我南黎”四字,交与两江巡抚高晋立碑刻于相山显通寺,后又转交宿州牧张开士办理,事成后,他们曾在相山庙楼上饮酒赏雪,耳闻目睹酒乡声势与饮酒习俗后,挥笔留下“雪霁冈峦人倚玉,岁逢萧鼓户飞觥”的诗句(现存相山)。 从嘉庆到光绪年间,此时的口子酒声誉大振,名闻遐迩,濉溪酿酒业的发展带动了商业、建筑业、农业的发展,形成了七十二家作坊竞争的局面。解放后的第一任县委书记田劲松,了解当时盛景,曾写下了“七十二泉通大海,濉溪美酒仙窟来”的佳句。 纵览古今,口子酒渊源深远,酒文化更加灿烂辉煌,勿庸置疑,口子酒是我国酒林中的一枝奇葩,她犹如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在淮北大地! 【黄里石榴】黄里石榴是久负盛名的特产,产于相城西北黄里村,多栽植在海拔50米至150米的山坡上。明朝嘉靖年间,大夫吴梦春所著《随年》一书,记载黄里石榴“颜色鲜羌气味芬芳,粒大籽软,汁甘而浓”。民国年间,远销南京、上海等地。黄里石榴品种繁多,有玛瑶籽、软籽、青皮糙、满园香、笨石榴等。其中品质最好的有一种是软籽石榴,又叫冰糖石榴,果圆形,皮极薄,单果重150克,最大300克,粒数350至400个,呈冰糖色,粒大汁多,籽实绵软,味极甜。 【黄里笆斗杏】黄里杏品种有水白杏、面杏、关公脸等,其中最好的当属笆斗杏,因其形状似笆斗而得名。此品种系由技师丁仰斋于民国初年嫁接培育而成。其特点是个头大,产量高,果皮光滑,色红黄,肉质厚,酸甜适口。 § 参考链接 http://www.chinabaike.com/article/sort0525/sort0526/2007/20070720144332.html http://www.hbxs.gov.cn/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