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皮五辣子 |
释义 | § 简介 “皮五辣子”是扬州评话故事名,人们总以“皮五辣子”作为无赖的代词。 “皮五辣子”的故事,原名“清风闸”,是扬州评话的传统书目,它的主人公不是英雄豪杰,而是一个亡命之徒。它在江淮地区流传甚广,影响极其深远。这个故事的作者叫浦琳,是清代乾隆时期的著名评话艺术家。 § 历史 江苏古籍出版社搜集整理出版了《皮五辣子》一书,书中的不少扬州方言和掘港方言极相似:扬州方言把摆脸色,不给面子叫“黄面子”,而掘港方言中把这种情况叫“黄脸儿”。此外,扬州旧时的不少谚语、俚语、风俗,在掘港至今仍有流行。 两地相隔几百里之遥,而语言风俗颇相似是有原因的:“太平天国”时曾国藩扎“江北大营”在扬州,扬州市民为避兵祸,纷纷携家逃难,不少人逃至掘港,在那里挑盐、经商,带来了“皮五辣子”的故事。 扬州人在掘港定居以后,他们的语言和当地语言渗和,仍保留了扬州方言的某些语言特色,久而久之才形成了如今的掘港方言。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