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禹城禹王亭
释义

§ 简介

禹城禹王亭

山东禹城市区西北4000米处有一古迹,称“禹王亭”,该处有一高5米,四边长各50米的“具丘山”。此山为土质,考古专家在此考察时曾发现石斧、骨针等文物,乃龙山文化遗址。1977年2月被列为山东省重点文化保护单位(此具丘山是大禹治水时率五百壮士担土筑成,大禹登高察看水势,疏导了徒骇河,根治了禹城大地的水患)。后人为了纪念大禹功绩,在具丘山上修建了“禹王亭”,后几经扩建,修建了气势宏伟的禹王庙,每年秋季在此举办庙会,远近闻名,引众多文人墨客、志士仁人前来瞻仰凭吊。1994年,禹城市修复禹王亭。现禹王亭占地近百亩,有64个台阶,禹王亭大殿内有大禹神像供人瞻仰,并建有配殿、山门等建筑物,红墙碧瓦,青松翠柏相映成辉。[1]

§ 其他

“禹城有个禹王亭,大禹治水留英名。”禹王亭既是大禹治水留下的一处古迹,又是一处龙山文化遗址,具有双重文物价值。

传说四千多年前尧舜时期,洪水滔天,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鲧治水九年而无效,被舜处死。鲧的儿子禹继承父业,采用疏导的方法,苦战13年,终于战胜洪水,使千里沼泽变成粮田。大禹治水经过禹城县时,为查看水势,在城西十里处率百姓聚土成丘,堆成一个“高十仞,广倍之”的土疙瘩,这就是“具丘”。

大约在明代或明代以前,有人在具丘上建筑了一个亭子,取名“禹迹”,以此来颂扬禹的功绩。禹迹毁坏后,张邑侯在原地修建了一座禹王庙。明朝举人绍延达曾撰文描述过禹王庙:“大门三楹,中门三楹……则旋题耀日,珠纲悬星……士人过者,穆然思明德之远……”由此可见,当时禹王庙的规模是很宏伟壮观的。

清朝康熙年间,禹王庙又破落不堪了。甲午年间,禹城知县曾九皋,答应百姓的请求,“复草创焉,塑像焉,置田数亩,招僧而祝之。”从此以后,“禹王庙”改称“禹王亭”。

至于禹王亭的样子,据老人回忆,禹王亭占地约40平方米,墙是用灰色的大砖垒成,顶部用绿色琉璃瓦盖成,其余为木质结构;门扇,可伸可缩,二层楼上有高一米八九的泥塑大禹全身坐像,面朝东方,上涂金黄色,间配他色。坐像两侧各有一年轻女子,手持日月龙凤扇。坐像前上方有一刻着“神功千古”的横匾;楼阁前左侧有平房三间,平房南另有一小屋,为看庙之人所住。小屋附近有一棵碗口粗的松树,上挂一口古钟。楼阁前右侧有平房5间。

禹王亭的香火曾在清末和民国年间出现盛况。解放后,也在亭内办过学。遗憾的是,人们没有妥善保护,使它日渐衰败。“文革”使它全部毁掉,只剩下几根与土丘面相平的残柱。

大禹治水距今已有四千年的历史,但人们仍在颂扬禹的不朽功绩。禹城人民把生产出来的最美最香的酒,冠以“禹王亭”的美称,它的醇香伴随着禹王的美名,飘向全国各地。当年大禹战斗过的地方,已变成千里良田;滚滚的徒骇河水驯服地流过它身旁,欢快地唱着人定胜天的赞歌。“禹王亭”的四周,已变成一片苹果园,每到秋天,果实就压弯了枝头。禹城人民,正以当年大禹冶水的干劲建设着自己的家园。

§ 相关信息

漫话禹城禹王亭

千百年来,大禹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有关大禹的历史传说及其古迹更是遍布中华大地,数不胜数。在齐鲁,最为著名的当属禹城境内的禹息故城和具丘山以及其上的禹王亭。禹息故城在今禹城市区西南三十里大城子坡和小城子坡之间,是大禹治水时的指挥部,也是相传大禹埋息土之地,早在春秋时代即被齐国所建高唐城埋于地下,现仅存高唐故城遗迹。具丘山在禹城市区西北六里十里望村南,是大禹为察看水势率众筑的一块 “土疙瘩”,现南北长45米,东西宽50米,高8米。禹王亭是后人为永记大禹的公德而在山上修建的用于供奉大禹的庙亭,最初叫禹迹亭。历经世世桑苍,具丘山和禹王亭几经毁坏与重修,今日更加发扬光大,不仅地方政府在此修建了禹王公园,禹王亭也被定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传说四千多年前尧舜时期,中华大地水患成灾,民不聊生,大禹的父亲鲧奉命治水,鲧筑堤堵水失利,九年而水不息,遂被舜处死。鲧死后,禹继承父业继续治水,禹改堵为疏,开渠排水,疏通河道,导三川疏九河,汇一泽开二水,导洪入海,自此水乡成沃土,沼泽变良田。在禹城境内时,为察看水情,定徒骇、马颊、鬲津等九河流向,大禹在徒骇河西岸具氏部落筑 “高十仞、广倍之”的土丘平台,后人称之为具丘山。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具丘山发现了灰土层,并陆续出土了石铲、石斧、陶纺轮、蛋壳陶片、卜甲等,这些器物系古人遗留下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属龙山文化时期。这证实,具丘山确系大禹治水时期所筑。

唐天宝元年,为纪念大禹治水功德,朝廷改当时属九州之兖州的祝阿县为禹城县,县城由长青迁到禹息故城城北三十里处杨家村 (现禹城火车站南一里杨城子)。新建县城取禹封地阳翟 (今河南禹州)头一个字和祝阿的阿字,曰阳阿城。禹城县名沿袭至公元1993年,撤县改市,更名禹城市。

禹城建县不久,史思明叛乱,唐大将李铣掘开黄河,以洪水挡史思明叛军,刚建不久的禹城县城被洪水冲毁。退水后,县城迁至善村,建起新城。县令登西门眺望,见徒骇河西一山丘郁郁葱葱,绿树间有一草亭紫气缭绕,遂问当地老者:“此是何处?”老者遂将禹在具丘山察水疏河之事告知县令,并言道: “千多年来,当地百姓为感大禹治水为民造福之德,几经向具丘填土,栽树种草,并在丘上扎草亭,供奉禹王灵位,祈禹王护佑一方百姓平安。”县令又问: “具丘离县城多远?”老者答曰: “离城十里。”县令将具丘所在村庄定名十里望。是日,县令召县内豪绅三老,商在城西门内建禹王庙,同时在具丘山上建禹迹亭,让世人永记大禹功德。百姓闻讯,奔走相告,富者自愿捐粮捐款,贫者自愿出工建庙修亭,当年即成。禹迹亭内供禹王神像,设香案。县令亲率官员与民众携香纸供品到具丘山禹迹亭祭祀禹王,后各朝历任县令都在春节和重阳节两次亲赴禹迹亭拜祭。

自唐至元,曾因战乱灾荒,禹迹亭几经被毁重建。明天启四年,十里望乡绅吴以逵、吴以暹倡乡民在禹迹亭旧址建禹王阁,此比原禹迹亭有所扩大。

康熙50年,广东人曾九皋任禹城县令,施政有方,逢风调雨顺,连年丰收,民众安居乐业。曾九皋称此为禹王护佑之功,募捐重建禹迹亭,更名禹王亭,并置祭田四十亩,招僧人数名入住。亭建成,刻碑以记,曾县令亲撰碑文,书 “神功千古”匾额。后曾离任,百姓感其在禹业绩,遂捐资制 “功德碑”立于禹王亭内。

雍正二年,禹王亭又一次扩建重修,更加宏伟壮观。从具丘山东侧沿阶而上,坐西面东二层楼阁,即禹王亭:灰墙,绿顶琉璃瓦,飞椽出厦,红木梁柱,顶部雕有飞禽走兽,亭内全部木质雕梁画柱,正中供禹王金身塑像,高1.89米,两侧塑有金童玉女。亭两侧建有东西配殿。

道光七年二月,民族英雄林则徐北上,曾在禹王亭逗留一夜,并将观感记入 《丁玄日记》。

明清时期,禹王亭香火大盛,前来拜祭禹王者络绎不绝。不少骚人墨客来此朝拜观光,留下不少诗词墨宝,有的被刻碑留存,有的载入县志。清末及民国初期,禹王亭香火尚盛,春秋两季在此举办祭禹庙会。民国时亦曾整修。

日寇侵华,禹王亭东西配殿被炸毁,禹王亭前厦遭炸拆除,从此逐渐荒凉。

解放后,禹王亭经简单修补当做学校,后学校迁出,打井运动时又被拆去不少砖瓦。1966年, “文革”初,被当做 “四旧”彻底拆除,仅存杂草丛生、荒凉具丘。1977年2月,禹王亭遗址被定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立碑于具丘山下,由文化、公安部门和十里望回族乡政府成立 “禹王亭遗址”保护小组,具丘得以保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禹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为保护和继承民族优秀文化、弘扬大禹精神、探讨大禹文化,禹城市政府于1996年决定重修禹王大殿和禹王亭,并于1997年1月顺利完成。二十一世纪之初,禹城市政府再次整修禹王亭景观,将其建成供人观光、游玩、考察、研讨、休闲、娱乐的开放式古文化 “禹王亭”公园。园内有禹王殿正厅,进厅是 “禹王亭题记”碑和为建禹王亭捐资的 “功德碑”,左右两侧是 “大禹世纪钟”钟楼和鼓楼。再往里走,中间是享殿,享殿内塑大禹治水像和九鼎模型。享殿两边建有碑廊,安放着遗存和当代名士颂大禹功德的碑刻。穿过享殿,是禹王大殿正殿,大殿上方悬挂着曾九皋县令亲书的 “神功千古”匾额,门两边是取自大禹陵清乾隆皇帝撰写的楹联。进大殿,正中塑禹王神像,左右两边还塑有曾协助大禹治水的四位功臣:皋陶、伯益、后稷、启。周围墙上配以有关大禹治水的木刻壁画。正殿两边为东西配殿,分别辟为 “禹城出土文物展室”和 “禹城回顾展室”。出后门,便是山东省重点保护龙山文化古遗址——具丘山,具丘山上新建六楞形禹王亭。具丘山后右侧是打于唐代的神井。禹王亭公园内,苍松翠柏,绿树成荫,景色怡人,此乃大禹文化之圣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2 3: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