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福田镇
释义

§ 广东福田镇

农场繁忙景象

福田镇地处罗浮山下,位于博罗县西部。全镇有常住人口3万多人,管辖区占地86.7平方公里,其中有农田1700公顷,山林4330公顷,有9个山塘水库。广汕、广梅公路横贯全镇,距广州市80公里,离惠州市53公里,深圳市110公里,距离红海码头15公里,石龙火车站17公里,交通纵横非常便利。镇内土地平坦肥沃,林产资源和珍稀药材丰富,每年出产粮食1.8万吨,蔬菜2.6万吨,水果7500吨。98年工农业总产值(按90年不变价)45251万元, 其中工业总产值40330万元,农村年人均收3346元。

福田镇自然资源丰富。是广东重要的农产区,拥有近百万亩可耕地,是著名的渔米之乡,优质大米、荔枝、龙眼、柑桔、中国黑糖、红糖、酥醪菜等名扬海内外。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博罗,催生了一大批以花卉、水果、蔬菜、生猪、三鸟为主产品的外向型“三高”农业基地和龙头企业,农业不断迈向产业化、现代化。

福田镇辖区内江河纵横,山川秀美,名胜古迹众多,风光旖旎。辖区内面积为260平方公里的省级风景名胜区罗浮山,飞瀑流泉,峰奇景异,山势雄伟,古木参天,气候宜人,冬暖夏凉,是著名的旅游休闲胜地,且集道佛文化于一身,素有“岭南第一山”之称。放眼将来,罗浮山将建设成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东南亚道教文化圣地,21世纪绿色风光观赏区和亚热带绿色教育地区。

丰富的自然资源。福田镇山川秀美,人文苍萃,具有浓郁而独特的中国岭南风光和文化。境内的罗浮山,集道、佛两教于一山,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是中国道教十大名山之一,素有“岭南第一山”和“中国道教圣地”之美称。博罗土地肥沃,四季如春,年平均气温21℃,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发展“三高”农业条件优越,是广东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水力资源和土地资源都非常丰富,具备发展大工业的条件。

优良的投资环境。近10年来,全县共投入了近50亿元的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205国道、324国道和京九、广梅汕铁路,以及正在兴建的广惠、惠河高速公路都在博罗境内交汇,水泥大道贯连22个镇,是全国交通先进县。博罗超前发展了通信、供电、供水事业,早在1994年已进入全国通信百强县。博罗不断整顿机关工作作风,加强勤政廉政建设,全县对外资企业实行“一个窗口”收费制度,对外商的投资项目实行“一条龙”服务。可以说,博罗县已构筑了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投资环境。在外资强有力的牵动下,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工业方面,一批支柱产业和名牌产品得到培育,已形成了建材、制药、纺织、化工、服装、电子等30多个行业,拥有工业企业5000多家,电脑配件、电子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正在崛起;农业方面,已形成了一批优质粮、油料、水果、蔬菜、水产、三鸟等外向型“三高”农业基地,有了一批有一定影响的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总的看,博罗已经建立起外向型经济为主导,贸、工、农协调发展的经济格局,已成为一块充满活力和希望的热土,成为充满商机的风水宝地。

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世纪的发展进程中,福田镇将继续努力实施“外向带动”战略,一如既往地大力支持外商的各项工作;将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全面深化对外商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档次和水平。特别希望能与广大商家在高科技产业、旅游、“三高”农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资源开发等领域加强合作,共同发展。

§ 江西省上栗县福田镇

福田镇

福田镇地处萍乡市中部,上栗县南端。镇政府所在地距市政府10公里,距离县城30公里。境内交通便利,新老319国道纵贯南北,昌金高速公路横穿东西。福田镇现辖13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土地总面积52.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32.6公顷(其中水田847.33公顷),林地2538.93公顷。近年来积极发展小城镇建设,居民总户数为8678户,总人数37200人。辖区范围内有初级中学2所,小学15所,中小学教职工人数225人。

福田辖区范围内资源较为丰富。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石灰石,储量多、品质优。尤以石灰石为最,漫山遍岭,易采易选。旅游资源以青山、秀水、奇石、天然溶洞为一体的义龙洞而著称,属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已列入市、县重点旅游开发区,洞内冬暖夏凉,美景如画,奇石林立,千姿百态、溶潭泉水、清澈如镜,素有地下“艺术长廊”美称。

到2005年为止,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48238万元,农业总产值5500万元,财政收入174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00元。

§ 四川省仁和区福田镇

福田镇

【基本概况】 福田镇位于仁和区西部,东与西区格里坪镇接壤,南与云南省华坪县石龙坝乡交界,北与华坪县大兴镇相连。最高海拔1640米,最低海拔1022米,镇境内多为二半山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4.5度。辖务子田村、塘坝村、金龟村三个行政村,21个村民小组,有基层党支部7个。幅员面积52.3平方公里,总耕地3390亩,其中水田2010亩,地1380亩,人均耕地0.71亩。镇政府距仁和区政府65公里。

【人口民族】 全镇总户数1199户,总人口4225人。其中女2095人,占总人口的49.6%;农业人口3944人,占总人口的93.3%;少数民族人口2049人,占总人口的48.5%;200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9% 。

【经济发展情况】2005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GDP)4512万元,其中第一产业958万元,第二产业2994万元,第三产业560万元。国民生产总值在2004年完成4200万元的基础上,增加312万元,增长了7.4% 。

攀枝花市仁和区福田镇位于攀棱花市西部的川滇交界处,镇政府所在地距市中心55公里,是攀枝花市26个少数民族乡镇之一,是攀枝花市的西大门,福田镇与云南华坪相邻,是云南省滇西北地区入川的必经之地。川滇宁华二级路贯穿全镇,村村社社通公路,距西区格里坪火车站18公里,全镇幅员面积52.3平方公里。

全镇辖4个村1个居委会20个合作杜,耕地面积3690.2亩,总人口3815人,其中城镇人口258人,农村人口3557人。 全镇主要有汉、彝。傣三种民族,并有少量的傈僳、纳西、壮、回、满、白六种民族杂居,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8.2%。福田镇是(1994年)仁和区第一个实现小康的乡镇,也是攀棱花市第一个实现小康的民族乡镇。1997年福田镇被四川省政府评为“四川省第三次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福田镇于1995年10月被列为四川省小集镇建设试点镇,是攀枝花市21个试点小城镇建设的乡镇之一。

福田镇海拔在1022—164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24.5℃,年日照270天,年无霜期达320天,属典型的亚热带干热河谷气候境内不仅有三川,还有水库四座,最大型的水库容量为128万立方米,十条水渠婉延镇内各村杜,水资源十分丰富。可灌溉.

面积5000余亩。福田镇充足的水源和光热条件,适合于亚热带各种农作物生长,主产水稻、小麦、玉米、红苕、花生、豆类等,一年两熟,局部可一年三熟,水稻的最高单产可达1100公斤,平均单产可达900多公斤。

福田镇基础设施齐全,有一座35KW榆变电站和和一个年发电量为1750KW的水能发电站,全镇户户用上照明电;建有一个电视差转台、三个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95%的农户用上了卫生自来水:全镇有一个镇级中心小学,4所村小学; 有乡卫生院1个,村卫生站4个:全镇通讯网络丰富,移动、联通、电信等通讯公司都在福田建有机站,全镇村村通电话,固定电话入户率达38%。全镇土地面积为8.07万亩,其中耕地仅3690.2亩,耕地与非耕地比例为1:24左右,宜农荒坡多,现已引进资金开发荒山9000亩,还有10000余亩荒山等待开发。

§ 重庆市巫山县福田镇

福田镇

重庆市百个经济强镇之一的巫山县福田镇,近年来紧紧围绕“优势产业、优势资源、优势区域、优先发展”核心,强力打造“四色经济”特色产业,转变传统农业增长方式,使农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红色经济柑桔产业。以熙和公司、扶贫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规划建柑桔园10000亩。自2002年来,福田镇相继栽植宫本、福本、塔罗科、温州蜜桔、碰柑等国际先进柑桔品种15万余株。已建成高标准柑桔示范园2000亩,另有1000亩正在组织实施中,推行股份合作运行机制,将福田镇建成巫山江北片区的柑桔生产基地和加工基地,辐射带动周边乡镇柑桔产业的发展,今年创产值80万元。

绿色经济茶叶产业。以云雾茶业有限公司为龙头,规划建园10000亩,已建茶园3000亩,并建成高规格的茶叶加工基地,对茶叶进行深加工精包装,提高产品附加值,辐射带动周边乡镇6000亩茶叶产业的发展,创产值100多万元。发展特色产业就要在“特”字上创利润,在“新”字上下功夫。福田镇充分利用独特的地理气候资源,发展高山云雾茶叶,实行基地+农户+科研的运行机制。通过4年的打拼,现已发展了面积3000余亩的云雾茶叶基地,并在2003年筹建了一个现代化茶叶工厂房,茶叶产品荣获重庆市“三峡杯”优质名茶称号; 2002年获国际名茶银奖,产品远销武汉、广东、北京等地。据相关人士介绍,到2015年,全镇仅茶叶一项就可望达到年产值1.3亿元。

白色经济蚕桑产业。以新组建神女丝绸为龙头,规划建桑园20000亩,已建10000亩,养蚕1200张,辐射带动周边乡镇的桑园发展,创产值100万元。经过多年的艰苦推行大户(公司)承包经营新模式,成立蚕桑产业协会,采取统一管理、统一技术、联户喂养等方法,目前福田镇万亩蚕桑产业带已具雏形,500多农户直接受益。

黑色经济煤炭产业。以镇老鹰岩、黑门千、莲花煤厂为龙头,组建煤炭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实行资产重组、盘活存量、寻求增量,搞好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现产业升级和行业振兴,实现年产煤炭25万吨的目标,创产值1亿元。立足资源优势,以市场为依托,狠抓组织引导、加大投入、试点示范、强化服务、向市场要效益。”利用产煤大镇的优势,福田镇党委、镇政府充分发挥其服务职能,在煤炭产业的规划、布局、规模方面,加强引导,通过加大对煤炭企业的扶持和管理力度,目前,全镇10余个煤矿每年可创利税近千万元。

基本县情可概括为“一户五县”。一户:地处库区腹心重庆东部,是“渝东门户”。五县:一是经济小县。有贫困人口6.6万人,其中绝对贫困人口21555人,是新一轮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土地瘠薄,人均耕地占有量不足1亩,主要经济指标低于全市14个贫困区县的平均水平。2007年,实现GDP27.3亿元,居全市第36位。二是矿产资源富县。已探明矿藏15种,其中煤炭储量4.7亿吨,占重庆总量的1/6;铁矿储量3亿吨、石煤5亿吨、大理石1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达27万千瓦,已开发利用3万千瓦,开发潜力巨大;天麻、党参等土特产倍受欢迎。三是旅游强县。长江三峡横贯县境,小三峡、小小三峡被誉为“中华奇观”、“天下绝景”。小三峡位列重庆市首届十佳景点榜首,是“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国家首批“AAAA”、“AAAA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日接待游客能力达到2万人,最高年接待中外游客133万人次,是“中国优秀旅游名县”和“中国旅游强县”十七强。四是文化名县。200万年前的龙骨坡“巫山人”是亚洲人类的发源地,5000年前的大溪文化遗址是新石器文化的代表,有《神女赋》、《高唐赋》、竹枝词等名诗名赋,有神女峰、高唐观、楚阳台等名胜景观,有历史悠久的巫文化、巴楚文化和神女文化,有秦末汉初古栈道、千年悬棺、汉墓群等古迹40多处,珍稀文物1000多件,居三峡库区之首。五是移民大县。是三峡工程重庆库区首淹首迁县,按三峡工程正常蓄水位175米方案,全县将淹没陆地面积49.3平方公里,涉及14个乡镇、60个村,淹没县城1座、建制镇1座、乡级镇6座、场镇2个、工矿企业48家,需动迁人口9.1万人,占全县总人数的15%,农村移民生产安置4.9万人。已顺利完成一、二、三期移民任务,目前正全力开展四期移民攻坚。

2007年初,巫山县在第十二次党代会上响亮的提出了建设“和谐、富足、文化、生态”新巫山的总体目标,确立了“1+3”的经济发展思路:将劳务经济作为县域第一经济,以旅游(绿色)、烤烟(黄色)、煤炭(黑色)“三色经济”为支柱产业,以兴办特色工业、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为突破口,全力打造 “渝东门户、库区特色产业县、中国旅游大县和文化名县”。

为全面实现党代会勾画的“一户三县”发展蓝图,巫山县在准确定位、科学规划的同时,尤其注重深入推进改革开放,以改革激发创造活力,以开放吸纳发展能量。巫山县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出台了《巫山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热忱欢迎各方人士前来投资兴业。巫山县对外来投资的重点建设项目,实行“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特事特办”;实行县级领导负责制,协调解决投资项目的重点、难点问题;对投资企业采取“一站式”服务和投资事项限时办结制度,外来投资重大项目入驻的相关手续由县招商局代办,其他投资企业入驻的相关手续由牵头单位代办,公安、司法部门依法保护外来企业的合法权益,维护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同时,县上还为外来投资企业在筹建期间提供临时办公用房,在县级媒体免费提供一年的产品广告宣传。

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2996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3%。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89471万元,增长9.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6440万元,增长16.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27085万元,增长18.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6051万元,比上年增长(同口径)47.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807万元,同比增长16.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80元,比上年增长15.1%;人均消费性支出7088元,比上年增长10.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579元,比上年增长20.2%;人均消费性支出2077元,比上年增长10.2%。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县人均GDP为5482元,增长21.1%。

§ 参考资料

[1] 镇府网 www.agri.com.cn/company/town_detail.asp?id=360322102000

[2] 生活信息网 www.abctong.com/s/ming.asp?/11931D21D2.html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3:5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