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福清市
释义

§ 基本信息

福清市福清市福建省福州市辖的一个县级市,位于福建省东部沿海,地理坐标为北纬25°18′-25°52′,东经119°03′-119°42′。北与长乐市、闽侯县永泰县交界,西与莆田市毗邻,东隔海坛海峡与平潭县相望,南濒兴化湾与莆田市南日岛遥对。海岸线总长348千米,有大小岛礁866个。总面积1931.7平方千米(另一出处数据:陆地面积1518.24平方千米,海域面积911.52平方千米)。2003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20.5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8.53万人。通行闽东方言福州话。

市人民政府驻玉屏街道一佛路,全市辖7个街道、17个镇:玉屏街道、龙山街道、龙江街道、音西街道、宏路街道、石竹街道、阳下街道,海口镇、城头镇、南岭镇、龙田镇、江镜镇、港头镇、高山镇、沙埔镇、三山镇、东瀚镇、渔溪镇、上迳镇、厝镇、江阴镇、东张镇、镜洋镇、一都镇;江镜华侨农场、东阁华侨农场。

§ 历史

1957年,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在东张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新石器时代的遗址。这表明4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福清这块土地上就有人类居住。

周朝,福清属七闽地。

战国时,福清属闽越地。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福清属闽中郡,从此纳入全国行政区划。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福清属闽越国;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福清属会稽郡(郡治在今苏州)冶县。

东汉建安十五年(210年),福清属会稽南郡侯官县(治所在今福州)。

三国时,福建为吴地,永安三年(260年),福清属扬州建安郡。

晋朝,福建分建安、晋安(郡治所在今福州)两郡。太康三年(282年),福清属扬州晋安郡原丰县;元康元年(291年),福清属江州晋安郡原丰县。

南北朝时期,福建境内曾出现建安、晋安、南安三郡。宋泰始四年(468年),改晋安郡为晋平郡(后复为晋安郡),福清属江州晋平郡原丰县。南齐时,属江州晋安郡原丰县。梁时,属东扬州晋安郡原丰县。陈永定元年(557年),属闽州(今福州)原丰县;天嘉六年(565年),属东扬州晋安郡原丰县;光大二年(568年),属丰州原丰县。

隋朝灭陈后,把丰州改为泉州,州治设在今福州,代表福建全省的名称。隋开皇九年(589年),福清属泉州原丰县;开皇十三年(593年)属泉州闽县;大业二年(606年),泉州改名闽州,属闽州闽县;大业三年(607年),闽州改名建安郡(郡治仍设在闽县即今福州),属建安郡闽县。

唐武德元年(618年),改建安郡为建州,福清属建州闽县;武德六年(623年),建州又改为泉州,析闽县置新宁县,不久,又改新宁县为长乐县,福清属泉州长乐县。

唐(武后)圣历二年(699年),析长乐县南八乡置万安县,以八乡中的万安乡取名,属泉州(今福州);唐景云二年(711年),泉州又改名闽州(泉州名称移给现在的泉州),万安属闽州;开元十三年(725年),改闽州为福州,万安属福州;天宝元年(742年),取“造福唐朝”之意,万安县更名为福唐县(亦说县治下有个福唐里而名),改福州为长乐郡,属长乐郡。乾元元年(758年)长乐郡复为福州,福唐属福州;元和三年(808年),长乐、侯官两县划归福唐县管辖,元和五年(810年),复长乐、侯官两县。

五代后梁开平二年(908年),福唐县改名永昌县,属福州。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复为福唐县,属福州;长兴四年(933年,闽龙启元年),闽王王延钧称帝,升福州为长乐府,根据“山自永福里,水自清源里,会于治所”一语中“永福”、“清源”各取一字,改福唐县为福清县;属长乐府,从此福清县名沿用至今。后晋开运二年(945年),王延政改长乐府为东都,福清属东都。后汉乾祐元年(948年),福清属福州威武军。后周广顺元年(951年),福清属彰武军。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福清属福州;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升福州为福安府,福清属福安府。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福安府改为福州路,福清属福州路;元贞二年(1296年),因户满4万,升福清县为福清州。

明洪武元年(1368年),福州路改为福州府;洪武二年(1369年),福清州复为福清县,属福州府。

清代,福清属福州府。嘉庆三年(1798年),析海坛岛置平潭建军厅,直属福州府。 福清革命历史纪念碑

民国2年(1913年),废府置道,福清属闽海道;民国14年废道,福清直属省辖;民国22年12月,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在福州成立,福建划为四省,两个特别市,福清属闽海省;民国23年,全省划为10个行政督察区,福清属第一行政督察区;同年8月,南日岛归福清管辖;民国24年7月,南日岛直属省辖;9月10日,又归福清管辖;同年10月,全省划为7个行政督察区,福清属第一行政督察区;民国25年12月,南日岛直属省辖,此后脱离福清。

1949年8月16日,福清解放,属林森专区;1950年改林森专区为闽侯专区,福清属闽侯专区;1956年,闽侯专区撤销,福清属晋江专区;1958年4月4日,永泰县的东山、善山、一都3个乡划归福清管辖;1959年8月15日,恢复闽侯专区,福清属闽侯专区;1971年7月,撤销闽侯专区,成立莆田地区,福清属莆田地区;1983年7月1日,福清改划为福州市管辖。1990年12月26日撤县建市,仍属福州市。

§ 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市人民政府驻玉屏街道一佛路,全市辖7个街道、17个镇:玉屏街道、龙山街道、龙江街道、音西街道、宏路街道、石竹街道、阳下街道,海口镇、城头镇、南岭镇、龙田镇、江镜镇、港头镇、高山镇、沙埔镇、三山镇、东瀚镇、渔溪镇、上迳镇、厝镇、江阴镇、东张镇、镜洋镇、一都镇;江镜华侨农场、东阁华侨农场。

历史沿革:

简称融。唐圣历二年(公元699年),析长乐东南太平、感德、崇福、山亭、孝义、万安、长乐、永乐8乡置万安县,隶于泉州(今福州)。天宝元年(742年)改名福唐县,隶于长乐郡(今福州)。元和三年(808年),长乐县并入福唐县。元和五年(810年),复析出置长乐县。后梁开平二年(908年)改名永昌县,隶福州。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复名福唐县。

长兴四年(闽龙启元年,933年),以“山自永福里,水自清源里,会于治所”,改福唐为福清。隶长乐府(是年,福州升为长乐府)。两宋,福清县仍隶福州。其间,在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曾改隶兴化军。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复隶福州。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升福州为福安府,福清县隶福安府。

元初,福清县属福州路。元贞元年(1295年),以户满四万,升为福清州,仍隶福州路。明洪武元年(1369年)复为县,隶福州府。南明隆武元年(1645年),隶天兴府。清代,福清县仍隶福州府。嘉庆三年(1798年),析福清县海坛岛地置平潭建军厅,直隶福州府

民国元年,福清县属东路道(民国三年,改称闽海道)。民国十四年,福清县直属省辖。民国廿二年12月至民国廿三年1月,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期间,福清县属闽海省。民国廿三年7月,福清县隶福建省第一行政督察区。同年8月,南日岛归福清县管辖。民国廿四年4月,南日岛从福清县析出,设立南日岛特种区,归第一行政督察区管辖。同年9月10日,南日岛归福清县管辖,列为第四区署。民国廿五年12月,第四区署改为南日特种区,直属省辖(至此,南日岛脱离福清。民国廿九年5月,南日岛特种区裁撤,划归莆田县管辖)。民国三十六年4月,福清县直属省辖。

1949年8月16日解放。历属福建省第四行政督察区(1949年9月)、闽侯专区(1950年)、晋江专区(1956年)、闽侯专区(1959年)、莆田地区(1971年)、福州市(1983年7月)。

1990年12月26日国务院批准,撤销福清县,设立福清市(县级)。1991年5月5日正式挂牌

宋初分为10乡,后分为太平、万安、崇德、孝义、长乐、感德、永福7乡。元明划为6隅,清沿明制,6隅为:东隅、西隅、南下隅、南上隅、北一隅、北二隅。民国25年(1936年)划为一、二两区和南日岛特种区署,民国31年并为渔溪、高山2区,民国35年划为玉融、东张、海口、渔溪、龙田、高山6镇和平化、崇孝、仁义、东瀚、光贤、江阴6乡。1949年划为玉融、东张、海口、渔溪、龙田、高山6镇和仁义、江得、光贤、江阴、平化、东瀚、化南、化北8乡。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化,1961年划为18个人民公社,1983年划为21个人民公社。1984年实行政社分开,各公社分别改为乡(镇),共设7个镇14个乡,后陆续将14个乡改为镇,并撤销融城镇,设立融城镇街道办事处。>>更详细内容

2000年,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福清市总人口1174540人,其中:融城街道 91174人、音西镇 83629人、宏路镇 67453人、阳下镇 45824人、海口镇 88732人、城头镇 46517人、南岭镇 5647人、龙田镇 114493人、江镜镇 79825人、港头镇 66099人、高山镇 60248人、沙埔镇 43273人、三山镇 95976人、东瀚镇 36194人、渔溪镇 48554人、上迳镇 30747人、新厝镇 28337人、江阴镇 64816人、东张镇 28630人、镜洋镇 30772人、一都镇 10214人、江镜华侨农场虚拟镇 3896人、东阁华侨农场虚拟镇 3490人。(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福清市2000年行政区划一览表(资料截止日期:2000年12月31日)(下表缺9个镇资料)

镇(街道)名称 政府(办事处)驻地 面积(平方千米) 户数(户) 人口(人) 居委会(个) 村委会(个)

融城街道办事处 江滨路 13 21579 65650 15 4

一都镇 下底洋 115 2975 11161 1 6

镜洋镇 镜洋村 86 6569 24138   17

音西镇 溪前村 75.5 18165 66942 1 23

阳下镇 圣帝桥 78 10405 37926   24

南岭镇 南岭村 34 1870 6926   8

东张镇 玉井街 128.5 7960 30286 1 18

宏路镇 后铁铺 56.9 11651 39371 2 20

海口镇 下龙江 66.5 24250 86096 1 27

城头镇 城头村 66 13905 54117   26

上迳镇 岭脚村 50 7688 30116   16

渔溪镇 渔溪 115 12482 43178 1 20

2003年辖1个街道、20个镇:融城街道、宏路镇、东张镇、海口镇、龙田镇、高山镇、渔溪镇、音西镇、城头镇、江镜镇、三山镇、江阴镇、阳下镇、港头镇、沙埔镇、东翰镇、上迳镇、新厝镇、镜洋镇、一都镇、南岭镇。

2005年,福清市拟调整中心城区行政规划,撤3镇,设7个街道办事处:撤销音西镇、阳下镇和宏路镇;设立玉屏、龙山、龙江、音西、宏路、石竹、阳下7个街道办事处。该项调整还有待上级主管部门正式批复。调整后的福清市区总面积244.5平方千米,总人口45.8万人

2005年12月24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福清市中心城区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闽政文[2005]586号):同意撤销音西、阳下、宏路、融城等3个镇、1个街道,析出海口镇的祥丰、塘头、北店、柏渡、隆中、坊里、南宅、先强等8个村委会,整合设立玉屏、龙山、龙江、音西、宏路、石竹、阳下7个街道办事处。这是福清市中心城区行政区划作出的一次重大调整,涉及5个镇街100个村(社区),调整后的市区总面积将扩大10倍,达244.5平方千米,总人口45.8万人。各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划如下:

(1)玉屏街道办事处:面积7.3平方千米,人口8.6万,辖原融城街道办事处的小桥、一拂、北大、锦云、小北、西大、金墩、柳池、向高、幸福、西云、融北、玉屏、西文等14个社区居委会和原音西镇的石井村委会。玉屏街道办事处驻江滨路9号

(2)龙山街道办事处:面积34平方千米,人口5.6万,辖原融城街道办事处的瑞云、东皋、融东、瑞亭等4个社区居委会和原音西镇的东刘、龙东、玉峰、玉塘、倪浦等5个村委会及原海口镇的祥丰、塘头、北店、柏渡、隆中、坊里、南宅、先强等8个村委会。龙山街道办事处驻海城路22号

(3)龙江街道办事处:面积31.1平方千米,人口5.2万,辖原融城街道办事处的龙江社区居委会和原音西镇的下梧、松潭、松峰、安民、苍霞、霞楼、东南、朝阳等8个村委会及原宏路镇的观音埔、小南洋2个村委会。龙江街道办事处驻龙江路118号

(4)宏路街道办事处:面积36.6平方千米,人口5.6万,辖原宏路镇的宏路社区居委会和圳边、周店、南峰、金印、大埔、新华、东坪、溪下、宏路、石门等10个村委会。宏路街道办事处驻清昌大道253号

(5)石竹街道办事处:面积15.4平方千米,人口5.3万,辖原宏路镇的福耀社区居委会和北前亭、棋山、真丰、跃进、龙塘、高山仑、洋梓、宏兴等8个村委会。石竹街道办事处驻清荣大道191号

(6)音西街道办事处:面积51.1平方千米,人口10.3万,辖原融城街道办事处的融西、凤山社区居委会和原音西镇的融音社区居委会及音西、云中洋、文楼、龙溪、马山、瑶峰、珠山、西楼、洋埔等9个村委会、原阳下镇的埔尾、芦院2个村委会。音西街道办事处驻清荣大道55号

(7)阳下街道办事处:面积69平方千米,人口5.1万,辖原阳下镇的洪宽社区居委会和奎岭、北林、阳下、油楼、玉岭、新局、溪头、屿边、下坝、东田、作坊、高厝、上亭、中亭、下亭、北亭、北山、上街、漈头、后坂、西洽、梨庄等22个村委会。阳下街道办事处驻圣帝桥6号

乡镇简介:

乡镇简介

行政区划网·www xzqh org

玉屏街道

因其辖区内有座“玉屏山”而得名,区域范围为后墓溪以东,东门路以西,石井村以南,龙江以北,面积7.3平方千米,人口85945人。辖小桥、一拂、北大、锦云、小北、西大、金墩、柳池、向高、幸福、西云、融北、玉屏、西文等14个社区和石井村委会。办事处驻江滨路9号。

龙山街道

因其辖区内有“龙山公园”而得名,区域范围为东门街以东,先强村以西,龙东村以南,龙江以北,面积34平方千米,人口56457人。辖瑞云、东皋、融东、瑞亭等4个社区和东刘、龙东、玉峰、玉塘、倪浦、祥丰、塘头、北店、柏渡、隆中、坊里、南宅、先强等13个村委会。办事处驻海城路22号。

龙江街道

因其临福清的母亲河“龙江”而得名,区域范围为观音埔村以东,安民岭以西,龙江以南,朝阳村以北,面积31.1平方千米,人口52435人。辖龙江社区和下梧、松潭、松峰、安民、苍霞、霞楼、东南、朝阳、观音埔、小南洋等10个村委会。办事处驻龙江路118号。

宏路街道

沿用原宏路镇地名,区域范围为真丰村以东,石门村以西,清昌大道以南,南峰村以北,面积36.6平方千米,人口55980人。辖宏路社区和圳边、周店、南峰、金印、大埔、新华、东坪、溪下、宏路、石门等10个村委会。办事处驻清昌大道253号。

石竹街道

因其辖区内有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石竹山”而得名,区域范围为真丰村以东,北前亭村以西,洋梓村以南,清昌大道以北,面积15.4平方千米,人口53118人。辖福耀社区和北前亭、棋山、真丰、跃进、龙塘、高山仑、洋梓、宏兴等8个村委会。办事处驻清荣大道191号。

音西街道

沿用原音西镇地名,区域范围为洋梓村以东,后墓溪以西,云中洋村以南,龙江河以北,面积51.1平方千米,人口103029人。辖融西、凤山、融音等3个社区和音西、云中洋、文楼、龙溪、马山、瑶峰、珠山、西楼、洋埔、埔尾、芦院等11个村委会。办事处驻清荣大道55号。

阳下街道

沿用原阳下镇地名,区域范围为虎溪以东,玉屏山以西,作坊村以南,奎岭村以北,面积69平方千米,人口51036人。辖洪宽社区和奎岭、北林、阳下、油楼、玉岭、新局、溪头、屿边、下坝、东田、作坊、高厝、上亭、中亭、下亭、北亭、北山、上街、漈头、后坂、西洽、梨庄等22个村委会。办事处驻圣帝桥6号。

附:原 融城街道(代码350181001)

是福清市委、市政府所在地。面积6.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9.13万人(2004年末)。辖21个社区。

原辖17个居委会、4个行政村:~001_小桥居委会、~002_一拂居委会、~003_锦云居委会、~004_西大居委会、~005_北大居委会、~006_瑞云居委会、~007_小北居委会、~008_融西居委会、~009_东皋居委会、~010_龙江居委会、~011_金墩居委会、~012_向高居委会、~013_柳池居委会、~014_凤山居委会、~015_融东居委会、~016_西文居委会、~017_玉屏居委会、~201_瑞亭村、~202_融北村、~203_幸福村、~204_西云村。

附:原 音西镇(代码350181100)

东西南三面环城,周边与宏路、镜洋、阳下、上迳、龙田等镇接壤。面积78.5平方千米,人口7.09万人(2004年)。辖1个社区、23个行政村:~001_融音社区、~201_音西村、~202_洋埔村、~203_朱山村、~204_西楼村、~205_瑶峰村、~206_马山村、~207_龙溪村、~208_云中洋村、~209_文楼村、~210_下楼村、~211_下梧村、~212_苍下村、~213_朝阳村、~214_东南村、~215_安民村、~216_松峰村、~217_松潭村、~218_玉塘村、~219_倪埔村、~220_龙东村、~221_玉峰村、~222_东刘村、~223_石井村。 宏路镇

附:原 宏路镇(代码350181101)

西与东张镇相连,东与音西镇接壤,北邻镜洋镇;南接上迳镇,镇政府距市区7千米。面积5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近5万人(2004年)。辖2个社区、20个行政村:~001_宏路社区、~002_耀华社区、~201_圳边村、~202_周店村、~203_南峰村、~204_金印村、~205_大埔村、~206_新华村、~207_东坪村、~208_溪下村、~209_观音埔村、~210_小南洋村、~211_宏路村、~212_棋山村、~213_真丰村、~214_跃进村、~15_石门村、~216_龙塘村、~217_北前亭村、~218_高仑村、~219_洋梓村、~220_宏兴村。

附:原 阳下镇(代码350181102)

面积76平方千米,人口3.9万人(2004年)。辖24个行政村:~201_北林村、~202_埔尾村、~203_芦院村、~204_阳下村、~205_奎岭村、~206_油楼村、~207_玉岭村、~208_新局村、~209_溪头村、~210_仕边村、~211_下坝村、~212_东田村、~213_作坊村、~214_高厝村、~215_上亭村、~216_中亭村、~217_下亭村、~218_北亭村、~219_北山村、~220_上街村、~221_际头村、~222_后坂村、~223_西洽村、~224_梨庄村。其中11个行政村在城市规划区内。

海口镇

代码350181103

是福清五大古镇之一,始建于北宋,因其雄居福清湾顶部,扼龙江之入海故得名“海口”。2006年将祥丰、塘头、北店、柏渡、隆中、坊里、南宅、先强等8个行政村划归龙山街道管辖后,海口镇辖1个社区、19个行政村。

2004年,全镇面积73.3平方千米,人口9.3万人,辖1个社区、27个行政村:~001_海口社区、~201_南宅村、~202_坊里村、~203_隆中村、~204_北店村、~205_祥丰村、~206_塘头村、~207_云光村、~208_柏渡村、~209_先强村、~210_牛宅村、~211_前村村、~212_城里村、~213_斗垣村、~214_海口村、~215_后路村、~216_晨光村、~217_立新村、~218_东峤村、~219_东岐村、~220_梧屿村、~221_李厝村、~222_南厝村、~223_东阁村、~224_岑兜村、~225_洋坂村、~226_石溪村、~227_工农村www.xzqh.org

*东阁华侨农场

代码350181401

城头镇

面积70.5平方千米 人口5.4万人 代码 350181104

位于福清市东部,地处长乐、福清、平潭3市(县)交界处。辖26个行政村:~201_城头村、~202_大厝村、~203_善友村、~204_西池村、~205_东垣村、~206_溪边村、~207_星桥村、~208_堑柄村、~209_黄墩村、~210_首溪村、~211_岩兜村、~212_五龙村、~213_凤屿村、~214_湖美村、~215_后俸村、~216_峰前村、~217_东皋村、~218_南田村、~219_南冲村、~220_新楼村、~221_彭洋村、~222_山下村、~223_梁厝村、~224_宅前村、~225_港西村、~226_吉兆村。

南岭镇

面积34平方千米 人口7073人(2004年) 代码350181105

1999年撤乡建镇。位于福清市东北部山区,平均海拔345米。辖8个行政村,29个自然村:~201_文祚村、~202_吉岚村、~203_上岭村、~204_南岭村、~205_西溪村、~206_梨洞村、~207_大山村、~208_马斜村。

龙田镇

面积88平方千米 人口12.5万人(2004年) 代码350181106

是福清五大古镇之一。位于福清市龙高半岛中部,距市区15千米。辖2个居委会、40个行政村:~001_龙辉居委会、~002_福庐居委会、~201_珍塘村、~202_上一村、~203_下一村、~204_二村村、~205_三村村、~206_上薛村、~207_前坑村、~208_南山村、~209_后面村、~210_上苍村、~211_下溪村、~212_友谊村、~213_际塘村、~214_坂头村、~215_闻读村、~216_西焦村、~217_赤坑村、~218_西坑村、~219_东峰村、~220_山头村、~221_西亭村、~222_北庄村、~223_玉瑶村、~224_锦美村、~225_岭前村、~226_树下村、~227_玉峰村、~228_山前村、~229_东庭村、~230_后林村、~231_积库村、~232_东营村、~233_东施村、~234_东欧村、~235_西华村、~236_东华村、~237_厝场村、~238_山利村、~239_茶腰村、~240_海滨村。

江镜镇

面积56.7平方千米 人口9.2万人(2004年) 代码350181107

位于福清东南沿海突出部。辖26个行政村,72个自然村:~201_江镜村、~202_后地村、~203_雁湖村、~204_酒店村、~205_城坂村、~206_谢塘村、~207_玉桂村、~208_张厝村、~209_玉仑村、~210_塘沁村、~211_北陈村、~212_鹤潭村、~213_南宵村、~214_南华村、~215_北翁村、~216_前张村、~217_塘边村、~218_文房村、~219_苍溪村、~220_林厝村、~221_柯屿村、~222_吴塘村、~223_岸斗村、~224_前华村、~225_陈厝村、~226_南城村www.xzqh.org

*江镜华侨农场

代码350181400

港头镇

面积45平方千米 人口7.75万人(2004年) 代码350181108

位于福清市龙高半岛中部,西北与龙田镇接壤;东南与三山镇相连。辖31个行政村:~201_东光村、~202_光辉村、~203_五星村、~204_岭头村、~205_高东村、~206_玉田村、~207_义庄村、~208_白玉村、~209_东翁村、~210_梓园村、~211_前林村、~212_草柄村、~213_沁塘村、~214_马湖村、~215_湖山村、~216_芦华村、~217_汕头村、~218_南门村、~219_南郑村、~220_东元村、~221_后园村、~222_北湾村、~223_洋边村、~224_占阳村、~225_后叶村、~226_玉坂村、~227_杭下村、~228_后卓村、~229_陈库村、~230_南芦村、~231_西芦村。

高山镇

面积40.5平方千米 人口6.4万人(2004年) 代码350181109

是福清五大古镇之一。位于福清龙高半岛东南突出部,东连东瀚镇;南连三山镇;北濒海潭海峡。辖1个居委会、23个行政村:~001_高山居委会、~201_高山村、~202_东进村、~203_海门村、~204_竹秀村、~205_前王村、~206_长安村、~207_西江村、~208_山后村、~209_门头村、~210_垄上村、~211_玉楼村、~212_北坑村、~213_岑下村、~214_西郑村、~215_洋门村、~216_后耀村、~217_北坨村、~218_院西村、~219_前岭村、~220_北岭村、~221_薛港村、~222_后安村、~223_杭中村。

沙埔镇

面积40平方千米 人口4.7万人(2004年) 代码350181110

位于龙高半岛西南末端,北与高山镇接壤;东、西、南三面环海。辖22个行政村,73个自然村:~201_西叶村、~202_江南村、~203_赤礁村、~204_西山村、~205_官厅村、~206_和联村、~207_和岐村、~208_沙埔村、~209_太武村、~210_青屿村、~211_东盛村、~212_西岭村、~213_文场村、~214_龙洋村、~215_官下村、~216_江夏村、~217_平林村、~218_牛峰村、~219_坑北村、~220_四宝村、~221_东陈村、~222_锦城村。

三山镇

面积102平方千米 人口11.5万人(2004年) 代码350181111

位于福清龙高半岛中部,毗邻高山、沙埔、港头镇。辖1个居委会、35个行政村,110个自然村:~001_平华居委会、~201_三山村、~202_东埔村、~203_横坑村、~204_楼下村、~205_道北村、~206_官路村、~207_塘北村、~208_坑边村、~209_沁前村、~210_良棋村、~211_嘉儒村、~212_北陈村、~213_安前村、~214_泽朗村、~215_后洋村、~216_鳌头村、~217_上坤村、~218_北楼村、~219_鳌峰村、~220_海瑶村、~221_埕边村、~222_白鹤村、~223_瑟江村、~224_江厝村、~225_东郭村、~226_后郑村、~227_虎邱村、~228_钟厝村、~229_任厝村、~230_魏庄村、~231_泽岐村、~232_前庄村、~233_前薛村、~234_韩瑶村、~235_楼前村。

东瀚镇

面积74平方千米 人口4.3万人(2004年) 代码350181112

位于福清市东南部,三面临海。辖17个行政村,74个自然村:~201_东瀚村、~202_南浔村、~203_大壤村、~204_东庄村、~205_北盛村、~206_赤表村、~207_陈庄村、~208_文山村、~209_文关村、~210_西安村、~211_莲峰村、~212_佳乐村、~213_万安村、~214_大丘村、~215_海亮村、~216_可门村、~217_后营村。

渔溪镇

面积115.31平方千米 人口4.8万人(2004年) 代码350181113

是福清五大古镇之一。位于福清市西南部。辖1个居委会、20个行政村:~001_渔溪居委会、~201_侨丰村、~202_南升村、~203_前亭村、~204_钟前村、~205_步上村、~206_东际村、~207_建新村、~208_柳厝村、~209_后岐村、~210_南屿村、~211_红山村、~212_苏田村、~213_上张村、~214_双墩村、~215_联华村、~216_水头村、~217_上郑村、~218_后朋村、~219_下里村、~220_渔溪村。

上迳镇

面积50平方千米 人口3.07万人(2004年) 代码350181114

位于福清市东南突出部。辖16个行政村:~201_洋中村、~202_油塘村、~203_东林村、~204_树林村、~205_上迳村、~206_梧岗村、~207_南湾村、~208_县圃村、~209_海头村、~210_牌边村、~211_岭胶村、~212_下井村、~213_前宅村、~214_官元村、~215_玉屿村、~216_山兜村。

新厝镇

面积73.65平方千米 人口2.62万人(2004年末) 代码350181115

古称“光贤”,1910年建置光贤乡,1961年设立新厝公社,1992年建镇。位于福清市西南部,与莆田市江口镇仅一桥之隔,东临兴化湾畔;西北与渔溪镇毗邻;东隔西港与江阴镇相望。辖16个行政村:~201_东楼村、~202_棉亭村、~203_蒜岭村、~204_新厝村、~205_双屿村、~206_界下村、~207_亥灶村、~208_霞埔村、~209_江兜村、~210_东沃村、~211_大澳村、~212_峰头村、~213_加头村、~214_漆林村、~215_桥尾村、~216_凤迹村。

江阴镇

面积69.75平方千米 人口7.30万人(2004年) 代码350181116

位于福清市南端约35千米处。辖23个行政村,93个自然村:~201_庄前村、~202_梨港村、~203_屿礁村、~204_莆头村、~205_高岭村、~206_下垄村、~207_北郭村、~208_岭口村、~209_小麦村、~210_田头村、~211_门口村、~212_赤厝村、~213_下堡村、~214_浔头村、~215_下石村、~216_何厝村、~217_占泽村、~218_南曹村、~219_东井村、~220_后陈村、~221_龙门村、~222_潘厝村、~223_后庄村。

东张镇

面积128.5平方千米 人口3.04万人(2004年) 代码350181117

是福清五大古镇之一,古称“东乡”,公元1910年建镇。位于福清市西部山区,距市区21千米。辖1个社区、18个行政村:~001_东张社区、~201_先进村、~202_先锋村、~203_香山村、~204_半岭村、~205_濑底村、~206_玉林村、~207_少林村、~208_南湖村、~209_三星村、~210_道桥村、~211_溪北村、~212_芦岭村、~213_岭下村、~214_际山村、~215_华石村、~216_崔后村、~217_金芝村、~218_双溪村。

镜洋镇

面积88.6平方千米 人口2.61万人(2004年) 代码350181118

位于位于福清市北部,镇政府驻镜洋街102号,辖17个行政村:~201_官口村、~202_长征村、~203_上店村、~204_东升村、~205_红星村、~206_西边村、~207_齐云村、~208_波兰村、~209_光荣村、~210_镜洋村、~211_磨石村、~212_下施村、~213_玉埔村、~214_墩头村、~215_梨洋村、~216_浮山村、~217_东风村。

一都镇

面积108平方千米 人口11451人(2004年) 代码350181119

位于福清市西北部,北靠闽候,南邻莆田,西接永泰,东连东张镇。辖1个居委会、6个行政村,128个自然村:350181119001_山城居委会、~201_一都村、~202_普礼村、~203_王坑村、~204_东山村、~205_善山村、~206_后溪村。

§ 地理

地形图地形:福清系东南丘陵中闽浙丘陵的组成部分,平均高度海拔100米左右。地势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部海拔较高,分布着低山、丘陵,以县境上的山岭较为高峻。一般主峰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都在400米左右。从北面经西北逶迤到西面,成一个凹向东南的大弧形排列,包围了中部龙江、渔溪流域一带的小平原及沿海低地,这些山岭向县城方向逐渐降低,有的止于河畔,有的消失在10米左右的江滨小平原上。东南部的龙高半岛,地势徐缓,以低丘和沿海平原为主,东南端丘陵密结,一般高度在100米左右,最高也只有400米左右,低丘周围的沿海平原,高度仅10米左右。这样的地形,影响福清气候的变化和河流的流向,也影响土壤的分布。

水文:河流多独流入海,主要有龙江:干流62千米,流域538平方千米,支流太城溪、虎溪、大北溪、交溪和获芦溪支流风迹溪,大樟溪流域的一都溪,还有渔溪、迳江、大坝溪、沾泽河。主要湖泊有沁塘湖、占泽湖;人工湖有东张水库(水面15平方千米)、建新、东皋、占坝水库。

气候:福清县南近北回归线,属南亚热带气候带,季风气候显著。全年受西风带及副热带环流交互影响,冬半年盛行偏北风,夏半年盛行偏南风。因三面临海,海洋性气候尤为突出。夏长而无酷署,较内陆凉爽;冬短且少严寒,又暖于内陆。城关地区全年各候平均气温在10~29摄氏度之间,候平均气温极端值出现在1980年,是年2月第二候(6~10日)平均气温仅4.2摄氏度;7月第五候(21~25日)平均气温达30.3摄氏度。历年只有一候候温大于30摄氏度的酷暑期。年极端最低气温一般均在0摄氏度以上,霜日极少,沿海地区几乎无霜日,雪更是数年难得见一次。

若以候平均气温小于10摄氏度为冬季,大于22摄氏度为夏季,介于两者之间为春秋季,则福清春夏交接时间一般在5月中旬,入秋时间一般在10月中旬。夏季长达5个月,冬季短暂且不连续。每年平均只有六候候温小于10摄氏度,一般出现在一二月份。有些年份几乎没有冬季,1960年,城关地区全年各候平均气温均达10摄氏度以上。

福清年雨量充沛,雨季、干季分明,各季气候均有明显特征。每年3~6月降雨频繁。春雨季(3~4月)天气多变化,时有春寒出现;梅雨季(5~6月)阴雨连绵,升温缓慢,湿度大。这一阶段是全年降水最集中的季节。梅雨后期暖湿空气势力不断增强,多雷阵雨天气,大雨、暴雨常出现在梅雨高峰期。盛夏热带风暴(俗称台风)、雷阵雨季(7~9月)以晴热天气为主,常出现夏旱,也时有雷阵雨,往往连续三天出现在午后到上半夜,俗称“三晡雨”。影响福清的台风大部分出现在这一季节,台风带来的大风、暴雨常造成灾害。但台风降水又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乃至解除夏秋旱情,少台风年经常旱情严重。10~12月中旬初为从夏到冬的过渡季节,多晴天,湿度小,气温高于春季,冷暖宜人,但少雨多旱。12月中旬末至次年2月为冬季风全盛时期,冷空气频繁南下侵袭,强冷空气影响时沿海一般有大风,并时常伴有短时降水。但因来自北方大陆的冷气团所含水汽较少,所以雨量不多。冷锋过境后,受冷高压控制,天气一般晴冷。从10月到次年2月是少雨季节。

§ 人口

唐代,福清有47475户。

宋代,有48850户,53054人。

元代,有38658户。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29108户,114650人。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11120户,41870人,其中男21365人、女20505人。

清康熙元年(1662年),35982人,其中男25484人、女10498人。雍正元年(1723年),37043人,其中男26397人、女10646人。道光九年(1829年),129864户,764333人(其中土著民成丁284784人,幼丁96489人;流离成丁242221人,幼丁62515人;土著大炉户成丁44388人,幼丁22054人;土著屯户成丁8187人,幼丁3695人)。

民国时期,全县户数在5万户左右,人口除民国25年(1936年)超过40万人外,均保持30多万人。民国23年,全县50843户,322591人,其中男177425人、女145166人。民国29年,52453户,364373人,其中男195476人、女168897人。民国33年,51923户,340830人,其中男177463人、女163367人。民国37年,46559户,331380人,其中男176046人、女155334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人口数量迅速增长。1950年,全县95196户,415018人,其中男216084人、女198934人。1953年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福清人口418799人,其中男217348人、女201451人。至1960年,户数增至104210户,人口发展到500025人,其中男254912人、女245113人。1966年,户数达116771户,人口发展到606717人,其中男313282人、女293435人。1972年,户数达133785户,人口发展到717799人,其中男371078人、女346721人。1976年,户数达155592户,人口发展到808861人,其中男416986人、女391875人。1982年7月人口普查,户数达183167户,人口发展到904260人,其中男462418人、女441842人。同1964年7月普查的567829人相比,18年间增加336431人,增长59.25%,平均每年增3.29%。1988年户数达242198户,人口发展到1023693人,其中男527028人、女496665人,与1950年比,38年间户数增加147002户,人口增加608675人(男310944人,女297731人),增长146.63%。1992年总人口1084732人。

§ 资源

花岗岩境内耕地3.09万公顷,有林地6.1万公顷,林木蓄积量166.8万立方米,毛竹116.5万根,森林覆盖率47%。可利用草场5300公顷。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2.41万千瓦,可开发1.42万千瓦。矿藏有花岗岩、叶蜡石、高岭土、石英砂、铁砂、泥炭、铁。海岸线348千米,岛岸线84.24千米。

§ 经济

枇杷福清市为省商品粮、甘蔗、花生、龙眼、荔枝、枇杷生产基地之一。农副产品有稻米、甘薯、大小麦,大豆、油菜籽、油茶籽、黄红麻、蘑菇、茶叶,柑桔、香蕉、桃、李、梨、葡萄、柿、杨梅,九月乌龙眼、太城枇杷,下番荔枝(特晚熟), 一都青梅、李著名,紫菜、海带、河鳗、马鲛、鲳、梭子蟹, 特产有江阴红鲟,港头、东瀚蛏,东营、加儒蛤,北宅虾、牡蛎,家畜良种福建兔、高山羊、七社牛、东张猪。工业以轻工、食品为主,有制糖、电子、罐头、玻璃、服装、玩具、鞋革、塑料、制盐、水产冷冻加工、造纸、机械、化工、纺织等门类。传统名产福清光饼。以福泉高速公路和国道324线、省道202线为主干的公路通车680.7千米;水运从海口、高山北埕、新厝桥尾、江阴下垄码头与国内各港口通航。

工业经济: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4家,共增产值 18.03亿元。一批重大产业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福耀浮法玻璃三条生产线全部投产;国电江阴电厂已进入主体安装阶段;捷联10万平方米新厂区已开始试投产;温州汽摩配基地项目已有12家企业动建。融侨、元洪、江阴三大工业区和龙田、镜洋、渔溪等重点乡镇工业集中区产业集聚效应更加明显,融侨开发区国家级显示器产业园和出口加工区相继获批,元洪投资区正式升格为国家级工业园区。质量立市工作取得新的成效,有3家企业获得福州市产品质量管理奖,3家企业获评省名牌产品,天马饲料获评国家免检产品。

农业经济:设立了规划面积2万公顷的台湾农民创业园,已动建项目24个,总投资2740万美元。农村公路建设基本实现“村村通”目标。全面免征农业税,减轻农民负担670万元。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高分通过省政府验收,小型水利设施产权改革加快推进,海域使用权证和水域滩涂养殖使用证制度全面推行,荣获全国海域使用管理百强示范县(市)称号。

招商引资和对外经贸:创新招商模式,出台奖励措施,全员招商氛围更加浓厚,招商引资工作再创佳绩。新批准设立三资企业54家,增资39家,总投资4.2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23亿美元(验资口径),增长21.3%,超额完成福州市下达的考核指标。深入开展亲情招商,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鼓励民间资金投资建设标准厂房等优惠政策,民营经济发展再掀热潮,内资实际到资达20.22亿元,居福州地区首位。积极帮助企业应对国际贸易壁垒,推动企业出口持续增长,实现出口总值37.36亿美元,增长9.4%。

社会事业:科技创新工程深入推进,全年有12个项目列入福州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和福州市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其中国家级和省级各2个,共获得支持资金359万元。“双高普九”工作顺利通过省级评估验收。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1万元,增长9.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369元,增长6.8%,截至年底,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242.98亿元。

港口建设全年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达186.9万吨,增长84.7%;集装箱吞吐量达14.1万标箱,实现一年翻番。福州新港1号泊位已开通多条货运干线和内贸支线,已挂靠法国达飞、地中海航运、万海航运等10多家国内外知名船公司;2、3号泊位5万吨级集装箱码头已于3月正式动建,已完成投资2.8亿元;4、5号泊位建设已完成招投标工作;6、7号泊位已进入招投标程序;8、9号泊位于7月签约,各项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元洪3万吨级通用码头运营良好,全年货物年吞吐量达到100多万吨,元载5万吨级(兼靠3万吨级集装箱)散货码头总投资1750万美元,已完成投资3700万元人民币。

§ 交通通信

福清交通十分方便。福厦公路自北向南纵贯全境,市内又新建、拓建了建城路、元洪路、西圣路、渔江路、清荣大道等;境内海岸线长达430公里,有天然良港,现已建成融侨集装箱码头和元洪码头及进港航道主体工程。邮电通讯事业发展迅猛,程控电话总容量达26、37万门,21个镇街全部开通程控电话,2000年末城乡电话用户普及率达62、51%。

§ 计划生育

1964年,福清在城关公社锦云街、音西公社音西大队、高山公社山后大队搞计划生育试点。“文化大革命”期间,人口生育无法控制,处于自然状态,增长迅速。1973~1978年,年出生人数在2万人以上,自然净增率保持在25‰左右。1978年后,加强和改善计划生育工作,1983年的人口增长率下降到15.4‰。1986年福清及融城、镜洋、渔溪、宏路等4个乡镇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单位。1994年落实计划生育手术44828例,计划生育率达87.57%,人口自然增长率7.87‰,人口出生率15.4‰。

§ 卫 生

福清民间以中草药治病疗伤,散处各地,传统中医多为自学或家传。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基督教传教士以办慈善事业为名,在龙田镇办起龙田妇幼医院,以西医治病自此开始。长时期内,医疗卫生事业极其落后,缺医少药,鼠疫、霍乱、天花等烈性传染和血吸虫病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至民国38年,全县死于鼠疫的达3万多人。民国时期,血吸虫病患者数以万计,受血吸虫病摧残的村庄上百个,死绝1000多户。至1949年8月,县内仅有3家小医院和几家私人开业的中医诊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步建立起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网,培养一支卫生技术队伍。1953年先后消灭霍乱、鼠疫、天花等烈性传染病,1986年消灭血吸虫病,1987年基本消灭血丝虫病。至1994年,全市有医疗卫生机构74个,病床1824张,卫生技术人员2346人。社会福利医院1所,病床60张。大多数卫生院配备X光机、B超、救护车等。福清市医院还全套进口先进的医疗设备——CT检验机,该医院的技术装备在全省县级医院属一流水平。全市预防、接种、保健网络已经形成。小儿麻痹症基本消灭。以污染源治理、饮水源保护、烟尘控制区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新成效。

§ 文物名胜

石竹山

海拔534米,因峰顶石形状似竹,且翠竹满山而得名,素有“雅胜鼓山”之称,为全省十大风景区之一。著名的还有灵石国家森林公园,日本国佛教黄檗宗祖寺万福寺,世人探寻几百年的南少林寺等。境内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瑞云塔、黄阁重纶石坊、瑞岩弥勒造像和摩崖石刻、龙江桥等4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9处。石竹山风景区常年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1994年接待境外旅游人数6541人次,旅游外汇收入558万元。

大姆山草场

大姆山地处福建省福清市南岭镇,与长乐毗邻,主峰海拔633米。大姆山绵延八百亩的天然高山草场,为福州辖区最大、最美的草原。山顶满是大片的草原连绵几个山头,由于临近海滨,山上水汽较多,、沿途建有多处水库,站在山顶能看到滨海一带的海岸线。草原辽阔,景色迷人。瑞岩寺:位于福建省福清市境内的瑞岩山,山中怪岩奇洞,胜景甚多,著名的有佛窟岩、天章岩、大洞天、振衣台、桃花洞等37奇景。

灵石山国家森林公园

在东张镇三星村西南,古木参天,郁郁葱葱。峭拔的山势,形成各种自然胜景。著名的有九叠峰、留雪峰、报雨峰、香炉峰、弹峰、仙人岩、碧仙油、戏龙潭等。其中 瑞云塔九叠峰更是挺拔峻峭,宛如一柄利剑直刺云端。山上还有一块石头,传说能鸣,且久晴鸣必雨,久雨鸣必晴。在通向灵石寺的林荫石道旁,有一块岩石,上刻“香石”二字。石的体积大如一间普通的房子,以手摸石,则香留手上,以鼻闻之,则清香扑鼻。虽历尽沧桑,而清香如故,“灵石山”也因此而得名。山上建一亭子,宋朱熹游此时,为这书匾曰:“苍霞亭”。

瑞云塔

该塔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竣于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费时10年。当时由叶向高之子、符丞叶成学与知县凌汉聊募捐鸠工,名匠李邦达负责设计施工。传说卜基之日,五色云自太保山来覆其上,烂漫辉映,故塔成后名为瑞云塔。

黄阁重纶石坊

位于福建省福清城关利桥街,距首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瑞云塔仅100米,建于明崇祯元年(1628年)。该石牌坊是为彰显明朝万历、天启年间邑人叶向高两度入阁任首辅的殊荣而建。石牌坊结构匀称,间隔有致,精雕细镂,巧夺天工,仿木结构惟妙惟肖,堂皇壮观。诚为明代石构建筑艺术之珍品,也是福清市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石牌坊。

黄檗山万福寺

万福寺位于福建福清市渔溪镇联华村内的黄檗山主峰绛节岭之麓。黄檗山古时以盛产黄檗木而得名。山方圆30里,峰峦层叠,怪石林立,以五岭、七石、十五峰构成一幅雄伟壮观的画面。黄檗山万福寺不仅是中国禅宗一大道场,也是日本黄檗宗祖庭。隐元东渡日本后在京都宇治建寺,也是以故乡万福寺的建筑作为模式,亦名为黄檗山万福寺。1979年起,日本佛教界人士多次组团,专程到福清万福寺谒祖拜塔。1983年日中友好临黄协会组团来寺时,还树立了“日本黄檗山万福寺开山隐元禅师东渡振锡之圣地”的石碑以示纪念。

灵石寺,位于福建省福清市东张镇的灵石山麓,坐落于磅礴百余里、其势插天、峰峦九叠的灵石山主山芙蓉峰下。

弥勒岩

别名瑞岩山,位于福清市海口镇牛宅村,距县城约10公里,古称"瑞岩丹洞",是一人文与自然景观兼胜的风景游览区。弥勒岩有嶙峋的岩峰或卧或悬,或离或合,幽姿万千,令人赞叹不已。

目屿岛

目屿岛,又名野马屿,是福建省福清市沙埔镇的一个滨海小岛,东望海坛,南眺湄洲,目屿岛山陆地面积3.09平方公里。因岛形平面为一匹骏马,东部山峰海拔106米,形成马头高昂破浪游向陆岸,故称野马岛;又因该岛古代曾为监海哨位,故又称目屿。

目屿岛目屿岛风光,妙在天然。岛内东、中、西“三山”竞秀,奇岩怪石层层叠叠、争奇斗胜,或状物拟人,或如禽似兽,惟妙惟肖。拥有风动石、海狮浴日、石猫窥印、乌龟迎客等百余景。东山南图库麓为悬崖,陡崖下浩瀚大海,惊涛骇浪,浪花激溅,极目远眺,无涯无际。在岛内山上观景是综合性的,不仅看近处岩石,而且放眼大海,阴晴云雨皆成景。“三山”植被绒绣,苍松挺立。

大化山风景区

福清市大化山风景区位于福建福清市镜洋镇,与闽侯县交界的地区,属戴云山脉的支脉,规划面积约22.8平方公里。大化山因其山高、林深、路险而鲜为人知,至今仍保持着原始的自然风貌。这里峰峦叠翠,万顷林涛,保存了不少珍惜树种,如红豆杉、银杏、楠木、油杉、香樟等随处可见,密林深处除植物茂盛,更有珍禽异兽出没其间,堪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典范。

§ 旅游

瑞云塔城东南郊有烈士陵园和明建瑞云塔,宋建、明修的龙山祝圣宝塔(水南塔)。城内官驿巷豆区园为叶间高花园兼书院,有花岗石屏“闲云石”,利桥街“黄阁重纶”坊,浮雕精妙传神。 海口宋建龙江桥为我省现存结构最完整的古代梁式石桥。“雅胜石鼓”的石竹山景区,山、水、林、石、洞、寺兼胜。一东张水库库区白豸寺附近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石坑厝后山、宫后山、码头山有五处宋窑址。黄檗山万福寺(黄檗寺)是佛教黄檗宗发源地、日本佛教黄檗宗的祖寺。海口瑞岩山下元造弥勒石形神兼备,为福建最大的佛教造像。东张灵石寺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结构严谨。三山前薛明建迎潮塔倾斜百余年而依然稳固。东瀚万安尚存明建万安所城及祝圣宝塔。名胜古迹还有城区戚公祠、六角井(宋),港头叶氏宗祠,新厝凤迹灵溪宫,蒜岭武当别院,上迳鳌江宝塔、蹑云桥,东瀚万石山, 城头五龙塔、五龙桥、龙卧禅寺,镜洋波澜桥、仙井岩题刻, 海口通江门、岑兜林则徐纪念馆,一都显济庙、东关寨、欧阳修题刻。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8:3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