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一二一”四烈士墓
释义

§ 概述

“一二·一”四烈士墓

1945年12月1日,昆明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反内战争民主运动。这就是著名的“一二一运动”。 12月1日,大批国民党特务和军人分别围攻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等校,毒打学生和教师,并向学生集中的地方投掷手榴弹,炸死西南联大学生潘琰、李鲁连,昆华工校学生张华昌,南菁中学青年教师于再等4人,重伤29人,轻伤30多人,造成了震惊全国的“一二一惨案”。[1]

§ 悼诗

“一二·一”四烈士墓

在云南师范大学(原昆明师范学院)校园东北隅,有座青竹和翠柏掩映的“一二·一”四烈士墓。墓道前方矗立着两根石柱,顶端是鲜红的火炬;石柱基座上,刻有闻一多先生撰写的《一二·一运动始末记》,墓后石屏为自由神浮雕:无数青年跟随自由女神,奔向自由,呼唤光明。浮雕下,刻有感情深挚的悼诗:

死者,你们什么时候回来?我们从来没有离开这里。

死者,你们怎么走不出来?我们在这里,你们不要悲哀。我们在这里,你们抬起头来。

哪一个爱正义者的心上没有我们?

哪一个爱自由者的脑里没有我们?

哪一个爱光明者的眼前看不见我们?

烈士墓四周围有铁链栅栏,整个墓地庄严肃穆。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群众来这里瞻仰、凭吊;广大青少年常到这里扫墓、悼念。

§ 历史

“一二·一”四烈士墓

那是难忘的1945年,中国人民经过8年的流血牺牲、艰苦奋战,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渴望有一个和平、民主、安定、统一的新中国。然而,国民党却蓄意挑起内战,妄图把人民重新推入内战的血海,把中国推向黑暗、专制的深渊。富于爱国传统的昆明青年,勇敢地站出来呼吁和平,反对内战;要求民主,反对专制。11月25日,西南联大、云大等校的6000余名师生联合召开时事晚会,遭到反动派阻挠、破坏,并鸣枪放炮威吓,还诬蔑爱国师生为匪。师生们不甘屈服,奋起罢课,却遭到反动派的血腥屠杀。1945年12月1日,国民党当局派遣反动军警、特务冲进学校,向赤手空拳的师生投掷手榴弹,于再、潘琰、李鲁连、张华昌等四人中弹牺牲,10余人受重伤。这就是震惊全国的“一二·一”惨案。面对反动派的屠刀,昆明爱国青年并没有退下。全市30余所大中学校的学生联合罢课;昆明市10余万群众到校园祭悼烈士;延安、成都、重庆、上海等地都集会声援;省内楚雄、玉溪、墨江、宣威、昭通等各中学相继响应。斗争取得积极成果。为中国青年运动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惨案发生后,昆明3万多师生立即掀起更大规模的反内战、争民主运动。在继续坚持罢课的同时,每天出动100多个宣传队到街头、工厂和郊区农村宣传。从12月2日起,昆明为于再、潘琰、李鲁连、张华昌四烈士举行公祭。一个半月中,参加公祭的各界人士有15万人,近700个团体。全国各地学生纷纷举行集会游行,声援昆明学生的正义斗争。全国学生和昆明市民对昆明学生的支持和声援,有力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气焰,迫使国民党“公审”并枪决了杀害学生的凶手,并免去了国民党云南省党部主任委员、代理省主席李宗黄的职务。这次运动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的阴谋,是国民党统治区当时正在发展的民主运动的标志,在中国青年运动史上,是继“五四”运动和“一二九”运动之后树起的第三个里程碑。

§ 纪念

“一二·一”四烈士墓

为纪念烈士,鼓舞后继者昆明市中等以上学生罢课联合会,决定用当时社会各界人士的捐款,在西南联大校园(今云南师范大学)内修建四烈士墓。1946年3月17日,在举行了30000人参加的出殡示威游行后,将四位烈士安葬在这里。解放后,四烈士墓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起又在墓前左右侧修建“一二·一”运动纪念馆,展出有关图片、文物。

§ 交通

昆明“一二一”四烈士墓交通 市内坐10路、22路、55路、65路、84路、96路、111路到师范大学站下,从师大正门进入师大;或者坐1路、98路、115路到地台寺站下从师大侧门进入师大。

§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5:4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