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磷酸钙 |
释义 | § 简介 实验用磷酸钙 又称磷酸三钙。化学式Ca3(PO4)2。白色晶体或无定形粉末;相对密度3.14,熔点1670℃;溶于酸,不溶于水和乙醇。折射率 1.63 。它可由氯化钙与磷酸钠反应制得。磷酸钙是制造磷的原料;并用于陶瓷、玻璃、制药、肥料、饲料等方面;还用作易潮解盐颗粒的外衣,防止它们在潮湿天气下潮解。 § 磷酸钙系陶瓷 商用磷酸钙 磷酸钙系陶瓷(磷灰石质陶瓷) 类似于人骨和天然牙的性质、结构,可依靠从体液中补充Ca2+、PO 等形成新骨,可在骨骼接合界面产生分解、吸收和析出等反应,实现牢固结合人造骨、人造关节、人造鼻软骨、穿皮接头、人造血管、人造气管等 。 80年代后期,磷酸钙系陶瓷烧结羟基磷灰石和臼磷酸三钙作为骨骼补填材料开始上市销售。现在日本已形成磷质陶瓷、骨质陶瓷、骨质填充物、陶瓷石等名称的微密体、多孔性、颗粒状等生物陶瓷材料,用于临床治疗。本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磷酸钙系列的人工骨制造技术,已有成系列的人工骨订货。其中在复杂形状的人工骨制品中,以适应特殊的患者专用的人工骨需求中,尤以头盖骨和颚面骨材为多。随着90年代计算机与医学计量技术的进步,按定货要求生产人工骨成为可能,出现了根据CT图象而采用CAD/CAM方法设计人工骨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将CT图象中的骨轮廓的数据汇集,制成三维立体图象。在其中引入各截面缺损部分的预测线,然后再设计出缺损部位三维预想曲面,提出缺损部位的数据。其中划出切削加工线,采用研磨机对烧成的磷石灰进行磨削加工。在特定温度烧成后,即获得羟基磷灰石陶瓷材料。根据烧成工序与窑具的最佳适性,也可以解决烧成过程中出现的收缩及形状不均匀等问题。生物陶瓷材料与信息领域技术融合一起,在医学范围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 肥料 1840年李比希著的《有机化学在农业和生理学上的作用》中,科学地论证了土壤的肥力问题,这在科学史上还是第一次。他的研究表明,除碳、氢、氧、氮之外,植物还需要硫、钾、磷、钙、铁、锰、硅等许多元素。他把植物燃烧后剩下来的灰作了详细分析,证明了他的论点。植物吸收所有上述各种元素的唯一源泉就是土壤。但是,为了使这种情况不会造成土壤逐步贫瘠,从而最终导致作物的产量下降,因而就必须施用人造肥料。李比希还根据他的研究指出:不只是钾肥,还有磷肥,都对提高土壤的肥力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他还确定,骨灰是给土壤提供磷素的最理想的来源,同时还提出,骨灰里所含的磷酸钙由于它不溶于水,所以不能被植物吸收。为了获得我们需要的效果,必须将骨粉用硫酸处理,以便使不溶性的磷酸钙转变为可溶性的酸式磷酸钙。1842年劳韦斯(Lawew,J.)建立起第一个有骨粉和硫酸生产的过磷酸钙工厂,这是化学肥料工业的开端。1843年,英国和法国先后用古代遗留下来的含有磷酸三钙的粪化石代替骨粉生产过磷酸钙肥料。1856年李比希提出,用硫酸处理其主要万分为磷酸三钙的天然磷矿,使矿中的磷酸三钙转化为水溶性的磷酸一钙。1884年,德国人荷耶尔曼(Hoyermann)考察了托马斯炼钢法所弃掉的炉渣,发现其中含有易为农作物吸收的磷成分。1889年全欧洲托马斯磷肥总产量就达到70万吨。随着磷肥生产的发展,各种高浓度磷肥,如富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磷酸二钙等,也相继研究成功。 § 结石 磷酸钙结石 磷酸钙、磷酸镁铵结石易碎,表面粗糙,不规则,灰白色、黄色或棕色,在X光片中可见分层现象,常形成鹿角形结石。磷酸钙结石占结石的6-9%,在碱性尿中形成,也以男性青壮年多发。 注意事项:磷酸钙结石及磷酸镁铵结石,其低钙饮食同草酸钙结石相同。在低磷食物中,宜少食肉类、鱼类及骨头汤。 § 有关实验 磷酸钙与磷酸氢钙鉴别 实验原理:磷酸钙难溶于水,磷酸氢钙微溶于水,其水溶液呈微碱性 实验用品及试剂:烧杯 玻璃瓶 试管 石蕊试剂 酚酞 PH试纸 实验步骤: 1.分别取磷酸钙和磷酸氢钙少量,加入烧杯中,加少量水,充分溶解. 2.在两个烧杯中分别滴加酚酞, 实验现象:一个烧杯中液体变红,是磷酸氢钙,另一烧杯不变色,是磷酸钙. 结论:磷酸钙难溶于水,磷酸氢钙微溶于水,其水溶液呈微碱性 磷酸钙垢性能评定 采用静态法对yss—93抑制磷酸钙垢(ca3(po4)2)的性能进行了评定。 实验条件:试验用水为强化配制水,其中〔ca2+〕=250 mg/l(以caco3计)、〔po43-〕=5.0 mg/l,ph=9.1,水浴温度80 ℃,时间10 h。 实验结果:抑制剂yss-93的浓度与阻垢率如下(箭头左侧为yss-93溶液浓度,右侧为阻垢率) 4.0/mg.l-1 ——〉3.80 6.0/mg.l-1 ——〉13.59 8.0/mg.l-1 ——〉96.74 10.0/mg.l-1 ——〉98.91 12.0/mg.l-1 ——〉100.00 15.0/mg.l-1 ——〉100.00 由表可知,yss—93对磷酸钙垢的阻垢性能存在临界值效应。在临界浓度8.0 mg/l以下,yss—93对磷酸钙垢的阻垢能力较差,浓度增至临界浓度时,其对磷酸钙垢的阻垢率发生突跃,由13.59%增至96.74%,再继续增加浓度,阻垢率逐渐趋于平稳。 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黏附颗粒骨复合物的生物学效能 目的:以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有效地将微小颗粒骨聚集为一体,以增强其植骨修复骨缺损的效能。 方法:实验于2004-04/10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科研楼完成.选取公羊1只,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5g.以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与羊髂骨制取的颗粒骨按10%质量比制成9个固化圆柱状复合物标本.另制取9个单纯颗粒骨标本作为对照,但单纯颗粒骨松散无法聚集塑形.将复合物标本分别置入羊血制取的血清中浸泡4周,观察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黏附颗粒骨的效果.扫描电镜观察复合物标本被浸泡前及被浸泡后1,2周表面及断面的形貌。 结果:①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黏附颗粒骨的效果:复合物标本制作固化后及浸泡初期,其表面粗糙,颗粒骨间最大间隙达0.5 mm.血清浸泡4周后,复合物标本未解体,浸泡标本的血清清澈、透明.随浸泡时间延长,标本表面有新物质生成,逐渐变光滑,标本表面颗粒骨间的间隙也逐渐增大.②复合物标本血清浸泡前表面及断面形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复合物标本浸泡前表面及断面形貌一致.颗粒骨表面光滑,颗粒骨表面部分被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所覆盖,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呈现磷酸钙的叶片状晶体形貌.③复合物标本血清浸泡1,2周后表面及断面形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复合物标本于血清中浸泡1,2周后,表面及断面形貌均呈现一致变化.复合物中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叶片状晶体形貌被某种新生成物的细颗粒状形貌所取代.结论: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可有效地将颗粒骨聚集为一体,且血清浸泡后复合物表面及断面均能够生成类骨磷灰石.证明与羊髂骨质量比为10%的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颗粒骨复合物具有良好的骨传导性。[1]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