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管圆线虫 |
释义 | § 名称 管圆线虫 广州管圆线虫 § 英文名称 (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 § 介绍 系动物寄生虫,最早由我国陈心陶教授于1933年在广东家鼠体内发现。1945年首例广州管圆线虫病在台湾发现,随后太平洋岛屿及东南亚国家陆续有报道。国内仅何竟智等(1984年)〔1〕、常正山等(1997年)〔2〕在患者CSF中分离到广州管圆线虫病原体,迄今根据正式记录的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只有3 000多例〔3〕。本文报道1例广州管圆线虫幼龄成虫随鼻腔分泌物排出,实为罕见。 1 临床资料及虫体形态特征 患者,女,45岁,天津人,干部,未去过南方。主诉1998年底第一次从左鼻孔分泌物中排出一条长约30~40mm的线样虫体,同时伴有咳嗽、咳痰、偶痰中带血。自觉肺内有痰不易咳出,有时咽部有异物感,且鼻塞,鼻分泌物增多,带血,有异物感,鼻两侧压迫时有胀感,排虫后胀感消失。自此间歇1.5个月又从鼻排出一条线样虫体,至1999年5月第五次排虫后到我室做虫体鉴定。同时患者主诉1999年1月突然胸闷、憋气严重,吸氧后缓解。自5月份开始出现一过性头晕,头胀、一侧头麻木,乏力。胸片X光检查,肺纹理增粗,左侧肺有一条索状阴影,鼻窦B超检查未见异常。血常规检查:嗜中性粒细胞74%,嗜酸性粒细胞5%,淋巴细胞16%,单核细胞5%,血红蛋白正常。粪检未见广州管圆线虫幼虫。追问病史发现,患者第一次排虫前1~2个月曾吃过螺类、贝类、蜗牛,平时喜吃虾,且生熟食不分。就诊前曾按上呼吸道感染治疗,服抗生素无效。确诊后服用甲苯咪唑、左旋咪唑,症状消失,未再排虫。 虫体活时白色线状,透明,两端略细,长42mm×0.5mm,可见一条明显的充满血液的肠管。镜下,角皮层透明光滑,具微细环状横纹。头钝圆,前端无明显口囊或唇瓣,充满血液的肠管贯穿虫体,肉粉色子宫和肠管相缠绕,未见虫卵,根据虫体形态与文献记录对照〔2~4〕,鉴定为广州管圆线虫幼龄雌性成虫。 2 讨论 广州管圆线虫几乎遍及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我国台湾省是本病的流行区,而大陆仅有4例报道〔5〕。正常情况下,鼠是广州管圆线虫的终末宿主,螺、蜗牛是中间宿主,淡水虾、鱼、蟹等可作为本虫的转续宿主。我国大陆褐云玛瑙螺自然感染率为29.7%和24.76%〔6、7〕,福寿螺为65.5%〔8〕。人因食入含有第三期幼虫的螺类、蜗牛、鱼、虾等获得感染,幼虫在人体的移行过程迄今尚无报道,有的认为与鼠相似,即幼虫在消化道内穿过肠壁,进入血液循环,经肝、心到肺,发育为成虫。但人类不是广州管圆线虫的正常宿主,因此幼虫的移行过程可能受个体差异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其移行途径、停留部位、组织反应、发育情况各不相同,从理论上讲虫体可到达任何组织脏器。 据报道,广州管圆线虫的幼虫在人体内最易停留在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与脑膜脑炎,也有从肺血管或眼部检出虫体的病例〔3、4、9〕,但未见从鼻腔内排出虫体的报道。本文所报告的病例,通过临床资料分析、虫体的鉴定,我们认为患者可能由于食入螺类、蜗牛而感染,其心脏、肺、气管及鼻咽部症状,可能由于幼虫在体内移行过程中侵犯心脏、停留于肺脏、上行至气管、咽喉部经鼻咽管进入鼻腔所致。 通过本病例可以看出,我国人群广州管圆线虫的感染,并不局限在南方,随着南螺北运,造成传染源的扩散,北方或其他地区可能也有散在病例,况且,人们对本病的认识尚不足,虽临床上多数以脑炎或脑膜脑炎出现,但脑脊液能查出虫体的不足10%〔10〕,因此对本病应予以高度的重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