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瞿昙寺 |
释义 | § 寺庙介绍 瞿昙寺瞿昙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青海省乐都县城南21公里处的马圈沟口。背依罗汉山,面临瞿昙河,北傍松花顶,南望照碑山,是一组古色古香的明代建筑群。自明洪武年间创建迄今,已历600多个春秋。这座寺,以雄浑古朴、文物珍贵和拥有高度艺术价值的巨幅彩色壁画驰名西北,被信仰藏传佛教的藏、蒙古、土等民族景仰为佛教圣地,迢迢远来,进香朝拜;也是青海省最著名的花儿盛会区之一。 瞿昙寺坐落在略成正方形的城堡内。土城名为“新城”。寺占新城面积的三分之二,占地1.5公顷,建筑面积约10,000平方米,由前、中、后三进院落组成。从山门起的的中轴线上,依次为金刚殿、瞿昙殿、宝光殿、隆国殿等大型宫殿式建筑,两侧建有御碑亭、护法殿、壁画廊、左右小经堂、四座镇煞佛塔、大小钟鼓楼。这些形制各异的殿堂,错落有致,气势宏伟。 据说,瞿昙寺创始人三罗喇嘛选择这块圣地时,罗汉山松柏参天,瞿昙河畔杨柳荫浓,一泓清泉流于石山,水光接天,明彻半壁。三罗面对灵地,歇杖憩息。临行时忘携禅杖,回去取时,禅杖已在泉边扎根生长,后来就成为象征高?的珍珠树。寺的正门叫山门,宽三间,面积150平方米。在前院左右两侧分布着两座御碑亭,藏语叫“四门碑亭”。院西侧还建有金刚殿,他是前、中院的分界和过道,十分幽雅。 § 历史沿革 瞿昙寺瞿昙寺创建于明洪二十五年(1392年),开创者三罗喇嘛桑杰扎西,明朝受封西宁僧纲司都纲,是西宁卫的宗教首领。该寺的创建及后来的扩建,都得到明王朝的大刀扶持,明太祖朱元璋书匾赐名“瞿昙寺”,以后历代亦多次赐匾额、修佛堂、立碑记、封国师、赐印诰,影响颇大。 瞿昙寺原属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寺院,明末格鲁派崛起后,改宗格鲁派,出现了智合仓、卓仓曼巴仓、卓仓居巴仓三个转世活佛系统。其中智合仓以该寺开创者海喇嘛为第一世,成为该寺寺主。实际智合仓的转世系统始于康熙年间受封为“灌顶净觉弘济大国师”的班觉丹增。二世罗桑丹具尼玛、三世噶丹增嘉措、四世罗桑噶桑嘉措曾先后担任搭尔寺第三十六任、五十六任、七十六任法台。卓仓曼巴仓、卓仓居巴仓系统的罗桑贡却尼玛和噶扎西嘉措,曾任搭尔寺曼巴扎仓第十五任堪布和塔尔寺居巴仓第三十九任堪布及五十任法台。历史上瞿昙寺曾领属十三寺。 瞿昙寺兴于明朝,清中叶后渐衰。1949年前寺僧六十余人。1958年后,瞿昙寺成为全省被保留的十一座藏传寺院之一,“文革”期间关闭,1980年重新开放。 瞿昙寺现任寺主智合仓活佛(仓成山),49岁,青海省平安县人,1984年出家,师从却藏活佛、却西活佛,毕业于青海民族学院。曾任平安县政协秘书长,现任省佛教协会理事.。 § 地理位置 位于乐都县境内距县城25公里的瞿昙乡,寺院选建在雄浑而清幽的风水形胜之地,沿着南向偏东的轴线布局,背倚罗汉山,前临瞿昙河,面朝凤凰山,远可望雪山,同自然环境有机和谐地融成一体。寺院原围有土城,形势险固,可惜目前仅存残垣断壁。 § 建筑布局 瞿昙寺 瞿昙寺是乐都南山地区最大的寺院,是一座明代汉式宫廷建筑风格的古寺,整个寺院依山傍水,高低错落,气势宏伟。瞿昙寺占地面积2.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全寺共有三个院落,建筑布局为前、中、后三进院落,由山门、左右碑亭、金刚殿、瞿昙寺殿、宝光殿、隆国殿、护法殿、三世殿以及左右回廊、钟鼓楼等主要建筑组成。 中院和后院周匝廊庑;沿着中轴线序列山门、金刚殿、瞿昙殿、宝光殿和隆国殿;两侧对称建有御碑亭、小钟楼、小鼓楼、配殿、香趣塔和大钟楼、大鼓楼等。其中,前区基本呈汉地佛寺“伽蓝七堂”格局。后区巍峨壮丽,冠于全寺的隆国殿,两翼有呈向上朝拱之势连缀抄手斜廊,还有造型端庄的大钟楼和大鼓楼对峙左右,则明显仿自明代北京紫禁城的奉天殿(太和殿)和两翼抄手斜廊以及文楼(体仁阁)、武楼(弘义阁)的布局意象,堪称明清北京故宫的“活化石”。 其中,瞿昙寺殿(建于明洪武二十六年)、宝光殿(建于明永乐十六年)、隆国殿(建于明宣德二年)为该寺主体建筑,共有瓦房27间,其它殿堂10座,共有瓦房、楼房、平房68间,长廊145间,昂欠3处,一处为瞿昙寺昂房,计有楼房28间,平房22间,马棚8间,草房9间;一处为药草台寺昂房,计有楼房29间,马棚40间,草房6间,另吉哇昂有平房49 间,总计430余间。全寺建筑共占地41.36亩,整个布局和殿堂的飞檐、斗拱、画栋、藻井等具有明代宫殿风格。该寺厢廊壁画约400平方米,技法纯熟,有敦煌壁画的艺术特色,其内容除反映佛陀本生、业绩等宗教题材外,也有反映历代皇帝扶植瞿昙寺和该寺上层人物进京的内容。瞿昙寺建筑布局 解放后,瞿昙寺受到国家重点保护,除原来的僧舍19院 197间减少为6院66间外,其它近400间殿堂建筑完好。明清时期,瞿昙寺管辖瞿昙寺沟、峰堆沟、马哈拉沟、高店沟、观音堂沟、双塔沟、虎狼沟等7条沟(当地称为“海子”)。清初,当地有“七份佛差,三份县差”之说,即农民纳差十分,先给寺院七分,后给县府三分,可见寺院收民粮之多。清雍正年间,因罗卜藏丹津事件株连,清朝取消佛差,命“粮入大仓,民归县”。瞿昙寺遂购买附近土地近5000亩出租给农民,以其为主要生活来源。据乐都县委统战部统计资料,1954年,该寺公众占有水地38.5亩,山地37亩,私人占有山地19.7亩,旱地8.5亩,”合计水地38.55亩,山地56.7亩,旱地8.5亩。另有树林9处,计29.7亩,成材树木3600棵,油房水磨各1座、马1匹、骡2头、牛3头、羊13只、猪4头。另外有黄金36 两,白银5000两,白洋2100块,作为高利贷或经商资金。1958 年时。土地达144.8亩(内私人土地40.5亩),马、牛共51头房68间,长廊145间,昂欠3处,一处为瞿昙寺昂房,计有楼房28间,平房22间,马棚8间,草房9间;一处为药草台寺昂房,计有楼房29间,马棚40间,草房6间,另吉哇昂有平房49 间,总计430余间。全寺建筑共占地41.36亩,整个布局和殿堂的飞檐、斗拱、画栋、藻井等具有明代宫殿风格,寺内现存明代汉藏文对照御制碑,明清匾额十块、明宣德二年铸造的青铜巨钟一口、香炉三鼎、明钹、象牙佛珠、檀香木佛珠、石雕米拉日巴像以及明清统治者所赐金印、象牙印、景泰蓝花瓶等许多珍贵文物。该寺厢廊壁画约400平方米,技法纯熟,有敦煌壁画的艺术特色,其内容除反映佛陀本生、业绩等宗教题材外,也有反映历代皇帝扶植瞿昙寺和该寺上层人物进京的内容。解放后,瞿昙寺受到国家重点保护,除原来的僧舍19院 197间减少为6院66间外,其它近400间殿堂建筑完好。明清时期,瞿昙寺管辖瞿昙寺沟、峰堆沟、马哈拉沟、高店沟、观音堂沟、双塔沟、虎狼沟等7条沟(当地称为“海子”)。清初,当地有“七份佛差,三份县差”之说,即农民纳差十分,先给寺院七分,后给县府三分,可见寺院收民粮之多。清雍正年间,因罗卜藏丹津事件株连,清朝取消佛差,命“粮入大仓,民归县”。瞿昙寺遂购买附近土地近5000亩出租给农民,以其为主要生活来源。据乐都县委统战部统计资料,1954年,该寺公众占有水地38.5亩,山地37亩,私人占有山地19.7亩,旱地8.5亩,”合计水地38.55亩,山地56.7亩,旱地8.5亩。另有树林9处,计29.7亩,成材树木3600棵,油房水磨各1座、马1匹、骡2头、牛3头、羊13只、猪4头。另外有黄金36 两,白银5000两,白洋2100块,作为高利贷或经商资金。1958 年时。土地达144.8亩(内私人土地40.5亩),马、牛共51头(匹)。 § 建筑风格 建筑风格 瞿昙寺的汉式建筑风格十分典型,在类型众多的藏传佛教寺院中独树一帜,实际也是清代北京和承德等地大量兴建的汉式藏传佛教寺院的先声。其基本完好的的建筑遗存,包括风水格局、廊院、抄手斜廊、建筑彩画、壁画、御碑等等,为古代艺术、文物和建筑史等研究留下了具有重要价值的众多珍贵实物资料,也成了为引人入胜的观光旅游胜地。 主体建筑群东北,还有一组两进院的活佛住所即囊谦,为青海地区民居建筑风格。 从山门起的中轴线上依次为金刚殿、瞿昙寺殿、宝光殿和隆国殿。各殿依山就势逐层升高,两侧对称地陪衬着御碑亭、小钟鼓楼、壁画回廊、宝塔、配殿、经堂、大钟鼓楼等。型式各异的殿堂、石绿色装饰彩画、古朴的斗拱,为典型明代宫式建筑群,其中隆国殿是全寺最高大壮观的建筑物,重檐庑殿顶,面积912平方米,建在2米多高的花岗岩台基上,整个大殿飞檐翘角,雕梁画栋,高大雄伟,富丽堂皇。 寺院座落在略呈正方形的城堡内,座西向东,周围有黄土夯建的城墙。土城名为"新城"。寺占新城面积的三分之二,占地1.5公顷,建筑面积约10,000平方米,由前、中、后三进院落组成,并在一条中轴线上。从山门起的的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金刚殿、瞿昙殿、宝光殿、隆国殿等大型宫殿式建筑,两侧则对称地建有御碑亭、小钟鼓楼、回廊、宝塔、配殿、经堂、大钟鼓楼等。寺院地势高低错落,殿宇雄伟壮观,是典型的明代早期的官式建筑群。 山门,也是寺院的大门、宽三间,深两架,为单檐歇山式,面积为240平方米,门外设八字形砖墙,内有永乐敕谕碑和御制金佛像碑。 由山门进入前院,在苍松翠柏中矗立着两座御碑亭。碑亭呈正方形,高14米,四面砌厚墙,辟有欢门,上履重檐十字脊。碑亭内竖有明代洪武、宣德御碑各一通。 金刚殿是前院通向中院的必经之道。大殿宽三间,深两架,面积为160平方米,为五檀小式大木结构,单檐悬山顶,前后开有欢门、欢窗,内塑四大金刚佛像。 瞿昙寺殿居中院正中,宽五间,深四架,面积300平方米,重檐歇山顶。平面布局独特,前檐设很深的抱夏三间,左、右、后三面砌厚墙,外墙里面又砌夹墙一周,构成一圈暗廊,是藏传佛寺中常见的格局。殿内和抱厦墙面,绘有大量明、清时代的佛像。朱元璋敕赐的“瞿昙寺”匾,悬挂在正间。宝光殿,座落在中院后方,宽五间,深五架,平面近似正方形,面积约500平方米,重檐歇山式,高12米,左、右、后三面砌有砖墙,四面设明廊,柱间置护栏,前檐设月台一方,两侧建八字砖墙,殿为小式大木结构,前檐明次间装有五抹隔扇。殿内墙面遍绘大幅佛像图,画面构图新颖,色泽艳丽,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宝光殿和隆门两侧的回廊,主要为壁画廊,共计78间,环绕大鼓楼、小鼓楼、金刚殿、小钟楼、大钟楼等,构成廊屋周围的总体布局。回廊檐柱比较低矮,瓦顶坡度平缓,装饰形制古朴文雅。画廊的大部分墙面绘满以佛教始祖释迦牟尼本生的故事。壁画用天然矿石颜料绘制而成,历经500余年,仍鲜艳夺目。画面的景物,不论日月、人物、禽兽、山川、树木、楼台、亭阁,应有尽有。其场面之大,技艺之高,为青海所罕见。 隆国殿,居于寺院最后,是全寺最大、最为辉煌的建筑,面积约900平方米,为重檐庑殿顶,高16米,宽7间,深5架。大殿雄峙于3.2米的花岗岩台基上,前面是束腰式月台,左右设踏垛九级,四周为玉石栏杆。大殿四面设明廊,两山和后檐砌砖墙,前檐的明间和两次装四抹隔扇,形制与北京十三陵长陵棱恩殿外檐装修同出一辙,具有很高的建筑艺术水平。 § 寺庙僧人 翟昙寺僧人到明末时达500余人,到清末减至300余人,解放前夕60余人,1958年前夕只剩下18户34人(其中活佛凉州佛仓成善和居巴佛梅居巴2人,完德12人)。主要僧职人员除两名活佛外还有管家梅根登、梅香曲。组织管理方面,梅凉州佛下设法台、僧官、经头各1人,均任期3年,主管宗教事务,另设众僧管家4人,任期1年,主管寺院行政事务。寺内设时轮学院。1958年后,翟昙寺成为全省被保留的11座喇嘛教寺院之一,“文革”期间关闭。1980重新开放,现有住寺僧人7户10人(其中阿卡5人,完德5人)。全寺有树林40亩,牛23头,油房水磨各1座。 § 珍藏文物 该寺珍藏的明清文物十分丰富。如明朝皇帝所赐御碑,明清时十多方匾额,御制的金印、象牙印、象牙佛珠、檀香木佛珠、石雕米拉日巴像、明宣德青铜巨钟。特别是该寺内近800平方米的壁画,在国内藏传佛教壁画中是历史最久的遗存。画廊壁画面积370多平方米,描述释迦牟尼从降生到圆寂的生平经历,用矿石颜料绘成,历经500多年风雨,至今仍鲜丽夺目。壁画技法高超,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其中分布在隆国殿、宝光殿、瞿昙寺殿和大钟鼓楼的是明代作品,其他小殿堂内为清代作品。 瞿昙寺存有明代的五通御碑,还有明清时代的十方匾额,这些碑匾有的还是汉藏文字合壁,除了史料价值,书法艺术水平也不容忽视。这座寺院的后钟楼悬挂着一口宣德青铜钟,这口高约1.8米,口宽约1.5米,重达1吨有余的巨钟,钟声悠扬,传说可远飘到三十里外的巴燕镇,藏族群众中有条谚语:“角仓(指瞿昙寺)的钟响,巴燕的马惊!”就是这么来的。 瞿昙寺现存文物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象背云鼓”了。那是一只石雕卧像,背上托起木雕的叠云,叠云架起一面真鼓。石象高约1米,周5.3米。石象回首顾盼,鼻卷莲花。那神态似乎在告诉人们:云中的鼓声如雷,大雨将至了。 § 寺庙文化 瞿昙寺 乐都瞿昙寺 殿耸瞿昙小故宫,昼闻梵呗夜闻钟。 明眸乐伎吹箫管,合十如来笑意浓。 飞天横竖吹箫管,壁画丰姿七彩浓。 瞿昙寺在乐都县南,得明太祖赐名。有金刚、瞿昙、宝光、隆国等宫式大殿,故有小故宫之称。五十一幅巨型壁画最为著名,讲述释迦牟尼本生故事。最引人入胜的却是一幅乐舞飞天图。五个飞天乐伎,舞带翩迁,一执箫横吹,一竖吹;一吹笙,一弹琵琶;另一在摇铃。姿态生动,设色鲜艳,艺术成就极高。 小重山游瞿昙寺 山前寂寞草径微,古刹香客稀,蚱蜢飞。老僧无事立余晖,炊烟袅,三五飞鸟归。佛门久已颓,徒遗瞿昙寺,空崔巍。千古多少事难追,六百年,几度梦惊回。 § 寺庙民俗 纳顿庙会 瞿昙寺庙会“纳顿”,是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土族聚居的三川地区的庙会活动。“纳顿”系土语,是玩耍的意思。这里,专指喇嘛寺院的跳欠和以村落为定点的庙会活动。群众称前者为二月“纳顿”,后者为七月“纳顿’。七月‘纳顿”不仅是土族人民的传统庙会,而且是具有广泛的群众性,蕴蓄着浓厚的民族特点的文娱盛会。 天高气爽,惠风和畅,金谷登场,掩镰停锄的金秋季节,正是土族人民“纳顿”之期。它从农历七月中旬的锣声开始,到九月中旬的鼓音结束。按固定的时间,以供奉地方神的村庙为定点顺次举行。同姓大村有自姓的庙,杂性小村有公共的庙。所以有的以姓来称呼,如朱家“纳顿”、马家“纳顿”等;有的以地区称呼,如桑不拉“纳顿”、台子“纳顿”等。 土族人民视“纳顿”为和气致祥的隆重节日,还习惯于在“纳顿”期间走亲访友,商榷儿女婚嫁,调解纠纷等等。 这日的清晨,盛妆的男女老幼,携带着献供的蒸饼、酒、烟等赴会。 “纳顿”的活动,各村提前准备,当日结束。会场中搭起大的白色帐篷,里面供奉金光璀璨、五色斑斓的神轿中的地方神塑像。香坛上香烟缭绕,烛照万物,散发出幽兰之气。场上旗杆矗立,幢幡飘摇,缨络垂挂,一派肃穆气象,使人顿生敬慕桑梓之情。“纳顿”开始时,首先是本村的“会手”迎接外村的“会手”。“会手”是集体舞蹈队伍,人数二三十、四五十乃至百人不等。本村“会手”按老、中、青年龄顺序列队,由老人们身着长服,擎彩旗,拿柳条(普洒甘露之意)领队,鼓手、锣手、旗手相随其后,鼓锣声声的节奏,催人起舞,粗犷的舞姿伴随着嘹亮的歌声,“大好!大呀好!!”的欢呼声,此起彼伏,高昂欢快。他们喜跃忭舞地走出百米外,迎接前来庆贺的外村“会手”。两厢“会手”相逢,阵容陡增,人人精神抖擞,个个容光焕发,旋转起舞三匝后,向客队“会手”焚香,递烟敬酒,互致贺意,共祝平安。 酒助人兴,汇合到一起的队伍,浩浩荡荡,载歌载舞,挥动柳条扇子,鼓锣喧天,欢声雷动,彩旗滚舞,缤纷绚丽,呈现出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会手”歌舞结束后,向客队奉茶敬酒,接着表演面具舞。其中有《庄稼其》 ,通过舞蹈,父亲给儿子传授生产技艺,滑稽中充满泥土气息。还有《杀虎将》 ,表现与虎搏斗勇者胜的激励精神。以及《三战吕布》等等。 日渐西斜,活动已近尾声。有人将堆积如山的蒸饼分块赠送给每个到会的人。老人们焚烧纸钱供于地方神前,馨香祷祝:风调雨顺,民殷财阜。然后,把地方神抬送到下一村庙会的“纳顿”。 § 寺院评价 瞿昙寺是中国西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一组明代建筑群,青海省第二大胜迹,也是国务院颁布的全国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那里风景幽雅,山水宜人,寺院依山傍水,总体布局为一长方形,占地1.5公顷。虽历经600余年,该寺古风犹在,被誉为“乐都小故宫”。瞿昙寺是一座喇嘛教寺院。据寺碑记载:明代以前,在乐都县南山坳里背山面水的地方就建有庙宇。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因寺院主三罗藏拥护明朝,朱元璋皇帝御赐题为“瞿昙”的金匾。从此,这座庙宇便定名“瞿昙”。 十五世纪初的明永乐年间,朱棣皇帝又赐三罗藏之侄班丹藏卜“顶净觉宏济大师”头衔,令其主持寺院,提高了寺院地位。经明朝洪熙、宣德两代的扩建,使瞿昙寺有了较大的规模。寺院建筑基本采用汉式庙宇形制,高低错落,气势雄伟。 金刚殿是前中后殿的分界和过道,面积约110平方米,采用梁柱结构,不施斗栱。瞿昙殿居中院前部,面积为170平方米,平面布局。前设有比较深的半敞式抱厦三间,而其他三面则为封闭式回廊,是比较典型的喇嘛寺院的格局。 宝光殿居中院后部,面积约400平方米,左、右、后三面砌砖墙,四面围明廊。隆国殿在后院,又名大持金刚殿,和瞿昙寺殿、宝光殿在同一条中轴线上,是全寺最高大壮丽的建筑,面积约900平方米,殿前设有带罩壁式栏杆的敞式平台,四周皆设明廊。 瞿昙寺的四角有香趣塔四座,塔高9米,长、宽各约5米。半壁式画廊从金刚殿左右两侧起,分经大小钟楼和鼓楼,直连隆国殿两侧,形成环抱之势。画廊共有50余间,面积近400平方米,其中28间布满了巨幅彩色壁画,堪称寺内最为珍贵的艺术品,它是用连环画的方式描绘释迦牟尼一生的故事。场面宏大,画艺精湛,为瞿昙寺一绝。[1]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