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释义

§ 释义

中医指局部皮肤肿胀坚硬而皮色不变的毒疮。

疽 <名>

笔画:10 四角号码:0011

(形声。从疒,表示与疾病有关,且声。本义:毒疮) 同本义。在皮肉深处的叫疽喻祸患蔓延);疽肠(犹言狠毒的心肠);疽肿(局部皮肤肿胀 坚硬的毒疮)

⒈中医指的一种毒疮:痈~。

病名。指气血为毒邪所阻滞,而发于肌肉筋骨间的疮 肿。见《五十二病方》。《灵枢·痈疽》称:“热气淳盛,下陷肌肤,筋髓枯,内连五脏,血气竭,当其痈下,筋骨良肉皆无余,故命曰疽。疽者,上之皮夭以坚,上如牛领之皮。”其特点为疮肿深而重。宋以前之疽仅指无头疽,自宋《卫济宝书》始见有头疽的描述。现中医按疽病早期有头和无头而分为有头疽和无头疽两大类。

有头疽如脑疽,发背,搭手等,初期顶如栗米,根脚坚硬,发痒发痛,日 后根盘渐大,脓头渐多,色红灼热,溃破后,状如蜂巢,一般属阳证。若兼见神志不清,气息急促等全身症状,为痈毒内陷,属危象,包括脓毒败血证等类型。

无头疽发于骨骼肌肉深处,漫肿无头,皮色不变,疼痛彻骨,难消,难溃,难敛,溃后易损伤筋骨,类似急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 正文

局部皮肤下发生的疮肿。有关疽的解释历来不尽相同。《内经》中痈疽为一切疮疡的统称。历代外科医家根据各自的师承和经验,将很多种现在看来属性不同、治疗各异的病都冠以“疽”名,如《内经》所说的“猛疽”是指锁喉痈(颏部蜂窝组织炎),《医宗金鉴》所说的“禽疽”是指背部的丹毒(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特点是病起突然,恶寒发热,局部皮肤忽然变红,焮热肿胀,迅速扩大);《外科大成》所说的“调疽”、“敦疽”、“瘭疽”是指手部的疔肿等。再如患于腋中的腋疽(腋部淋巴结结核),生于股间的股阴疽(腹股沟淋巴结结核),发于胁肋的胁肋疽(胸壁结核、肋骨结核),现在按其性质分别归入了瘰疬和流痰之中。瘰疬是一种多数发生于颈部的慢性感染疾患,结核累累如贯珠状,特点为起病缓慢,初起时结核如豆、皮色不变、不痛,以后渐增大窜生,成脓时皮色转暗红,溃后脓水清稀、夹有败絮状物,相当于西医的淋巴结结核。流痰是一种发生于骨与关节的疾病,特点为起病缓慢、化脓亦迟,溃后脓液稀薄如痰、不易收口,相当于西医的骨与关节结核。此外,还有发于乳房深部的乳疽,以及好发于四肢末端并可因皮肉坏死而致趾(指)骨节脱落的脱疽(相当于西医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及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坏疽)。因其病因证治各有特点,现在分别归入乳房疾病和外科其他疾病中。

中医文献中多根据初起有头或无头而把疽分为有头疽和无头疽,现在中医外科临床实际中,一般也是这样分类的。

§ 配图

§ 相关连接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4:5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