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大独裁者》
释义

§ 基本资料

《大独裁者》

译名:大独裁者

IDMB评分:8.4/10 30,110

推荐指数:★★★★★★

视频:全屏

音轨:英语DD 2.0、英语DD 5.1、法语DD 2.0、意大利语DD 2.0

字幕:英文、法文、意大利文、德文、西班牙文、朝鲜文、泰文等

§ 基本简介

《大独裁者》

理发师查理(查尔斯·卓别林饰)是个犹太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被征入伍,因负伤离开了军队。失去了记忆的查理一直住在医院里,这时大独裁者亨克尔上台,它大搞阴谋政治,对内用铁拳和武装统治整个国家,对外大肆侵略扩张,企图用战争征服整个世界。

由于亨克尔的大肆扩张和铁血政策,导致战争不断,人民生活水平每况愈下,面对日益怨声载道的广大民众,亨克尔为了转移广大民主的愤怒和不满情绪, 他竭力煽动民主对犹太人的仇恨与不满,导致犹太民族面临空前的灾难,连负伤的查理也未能幸免。面对这种境遇,查理不得不被迫外逃,他和战争中曾经救过的军官一起穿着军服,踏上了逃亡之路,就在他们逃到边境之时,由于查理与大独裁者亨克尔容貌酷似,被驻守在那里的托曼尼亚军队误认为是他们的元首亨克尔,对他进行了高级的礼遇和招待,并请他发表演说。迫不得已,理发师查理被当作元首向军队发表讲话,他忍不住作了一场维护民主主义的演说,说出了他的——也是人民的心声:“独裁者会死去,他们从人民手里夺去的权利即将归还人民”。

§ 制作班底

《大独裁者》

查尔斯.卓别林 Charles Chaplin出生于伦敦的一个贫苦演员家庭,10岁起就开始在滑稽剧团充当演员。1914年他出演的第一部喜剧片《谋生》,不久,他在影片《阵雨之间》中出演了流浪汉夏尔洛,这次流浪汉角色的塑造,成为卓别林电影喜剧的新标志。查尔斯·卓别林身上有着令人羡慕的夺目光环,他不但是一位伟大的银幕喜剧演员,也是电影史上最有才华的导演之一,他是好莱坞第一个独立制片的艺术家,身兼导演、制片、演员、编剧与作曲多种角色,拍摄了闻名世界的《巴黎一妇人》(1923年)、《淘金记》(1925年)、《马戏团》(1928年)、《城市之光》(1931年)、《摩登时代》(1936年)、《大独裁者》(1940年)、《凡尔杜先生》(1947年)、《舞台生涯》(1952年)等影片。

卓别林5岁开始登台,在伦敦时的他是个受人欢迎的儿童舞蹈演员,后来担任表演角色,而后顺理成章的步入电影界,并有了很好的发展。1919年卓别林与玛丽·璧克馥、道格拉斯·费尔班克斯和戴卫·沃克·格里菲思等人一起组织成立了电影发行公司联美公司,1923年,他创立了自己的查理.卓别林电影公司,联美公司的成立和他自己的制片公司使卓别林行使了对自己的作品的完全控制权,保障了他的独立地位,直到1950年代初他任联美公司的理事。

§ 精彩看点

《大独裁者》

卓别林在片中从头说到尾,但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还是他的肢体语言让我们印象深刻。他的哑剧总是能表现很多的东西。

卓别林在片中一人饰两角,一个是托曼尼亚王国里的胆小怯懦的犹太剃头匠,另一个是这个国家的独裁者辛凯尔。他利用喜剧演员的声音将这个片子的幽默感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故意模仿希特勒含糊不清的口音来表现这位独裁者的演讲。在其他场合她也时模仿希特勒说英语的样子。比如他讨论武力的时候,胆小如鼠的可怜样就好像是那个理发师一样。

最让人震惊的就是那个理发师的转变,也就是那段他在结尾的陈述演讲。他对于热情和民主的追求是如此地富有激情和热情洋溢。这是一个很特别却又有些让人失望的结尾,尤其在那些好笑的桥段之后。

影片的绝大多数情节都是围绕在辛凯尔和剃头匠。对于那个名叫Napaloni的独裁者(暗指墨索里尼)着墨寥寥。杰克-奥基(Jack Oakie)扮演了这个被嘲讽的角色,他出场每一分钟都充满了乐趣。

在演员表上,卓别林也展现了自己与众不同的辛辣的幽默感。辛凯尔是托曼尼亚王国的独裁者,Napaloni是巴克塔里亚的统治者。托曼尼亚王国的领导者还包括有Garbitsch(暗指戈培尔) and Herring (暗指戈林)。他们的饰演者分别是亨利-丹尼尔(Henry Daniell)和比利-吉尔伯特(Billy Gilbert)。

§ 制作内幕

《大独裁者》

碟片中第一张是经过修复的正片,PAL制式,所以也比两年前Image出的短了5分钟。而第二张中则包含了不少珍贵的花絮内容,首先是前文中提到过的纪录片《流浪汉与独裁者》 ,55分钟,以研究卓别林见长的默片专家凯文·布朗洛通过两条平行线索追踪希特勒和卓别林不同的人生。然后是西德尼·卓别林极具历史价值的彩色纪录片,25分钟,包括了《大独裁者》中战争、犹太人区、希特勒独舞等多个场景的拍摄过程实录,以及卓别林原本计划的影片结尾。

接着是摄于1919年的7分钟短片《理发师夏尔洛》,原本准备用在《光明面》里,但没想到20年后却成为《大独裁者》的素材之一,Image出品的1区碟中也包括有此段内容。 一段2分30秒的47年作品《凡尔杜先生》精选片断.18幅《大独裁者》在世界各地上映时的海报。最后还包括了这个卓别林系列今后将会出版的另外十部长片的精选片断以及一段“卓别林电影生涯最经典时刻”的花絮,总长23分钟。在限量版中还包括了六张从未发表过的电影剧照和一本24页的小册子。

这次MK2一共获得授权发行18部卓别林电影,计划在2003年年底前全部发行完毕,具体片目如下:1918《狗的生活》、1918《士兵夏洛尔》、1919《光明面》、1919《快乐的一天》、1921《寻子遇仙记》、1921《无业游民》、1922《发薪日》、1923《朝圣》、1923《巴黎一妇人》、1925《淘金记》、1928《大马戏团》、1931《城市之光》、1936《摩登时代》、1940《大独裁者》、1947《凡尔杜先生》、1952《舞台生涯》、1958《纽约之王》、1959《回顾夏洛尔》。2002年10月16日,遍布法国的200多家影院同时上映卓别林1940年经典名作《大独裁者》,掀开了它全球性重映的帷幕。上个月,MK2再接再厉推出《大独裁者》纪念版双DVD。半个多世纪后,《大独裁者》又一次成为影坛关注的焦点。此片之所以能有如此大的魅力,只能归功于一个人——卓别林,归功于他不畏强权的勇气和那份永不泯灭的良知。 《大独裁者》

卓别林的预判能力令人惊讶,早在1931年他第二次出访柏林之时,萧条的经济和嚣张的民族主义已经使他预感到了潜在的危机。在柏林他受到了影迷热烈的欢迎,有个影迷甚至也留起了他那样的小胡子,这个人在两年后成为了德国的元首,他自然就是希特勒。谈起自己与希特勒的共同点,卓别林也每每为之惊奇。除了胡子之外,身高体重也都相仿,而两人的生日更是只相隔四天,都是出身卑微,都有着极强的控制欲。当时就曾有对卓别林不满的影评家感叹“希特勒控制世界,卓别林创造自己的世界,但卓别林的世界也不见得是一个民主的国度”。卓别林的子女在其瑞士故居发现了一圈关于《大独裁者》的彩色纪录片,相信作者应该是卓别林同父异母的哥哥西德尼。片中就有卓别林在拍摄现场怒斥一名副导演的画面,据说其严厉程度不输于片中独裁者希克尔训斥部下时的表现。

1935年希特勒颁布了第一条反犹法令。本来就对法西斯等一切集权制度极为反感的卓别林深受震动,因为他多年以来始终对犹太人有着强烈好感(他经常称赞犹太人为天才,还说过“我不是犹太人,但我相信我或多或少有些犹太人的血液,至少我希望我是。”);另一方面,纳粹也视亲犹分子卓别林为眼中钉,甚至不惜捏造事实,将卓别林也归入犹太人知识分子之列,称其为“一个小犹太杂耍艺人,既沉闷又恶心”。 种种原因结合在一起,卓别林拍案而起,正如他曾说过的,“我是一个小丑,对我来说除了对这些践踏人性的家伙大肆嘲笑外还有什么更好的做法吗?” 《大独裁者》

为了延续同样控诉战争的《士兵夏洛尔》 (1918),他将故事的开头放在了一次大战的战场上,而最后的高潮就是“理发师查理”因为外形象元首而引起的误会。1937年看了新闻里墨索里尼访问柏林的情景后卓别林深受启发,当即确定下希克尔和纳波洛尼这两个大独裁者的形象。1938年11月9日,纳粹在一夜之间洗劫了7千多家犹太人店铺,3万多犹太人被关进集中营,史称“水晶之夜”。3天后卓别林拿着剧本大纲来到版权管理局登记备案,在备案上他写到,“这是一条小鱼的故事,它生活的那片海里来了鲨鱼”。

在得知《大独裁者》的拍摄计划后,不断有人对他施加压力阻止他继续下去。1939年4月21日,卓别林在报上做了公开声明:“我希望《大独裁者》可以从电影本身和内在含义上,呈现出人类,至少是某些人在面对一个爱蛊惑人心,爱大声说话,爱用拳头砸桌子的人时,这些人所表现出来的令人难以置信的狂热。”是年夏天,长达300页的剧本宣告完成,50岁的卓别林已做好一切准备。

§ 幕后花絮

《大独裁者》

《大独裁者》中卓别林在影片中非常精彩地扮演了理发师查理和大独裁者亨克尔两个角色。影片对这俩歌王完全不同的人物采用了截然相反的态度和表现手法,对待理发师查理采用幽默诙谐,富于诗意的描写,对待独裁者采用了极端的丑化和辛辣的讽刺,这种对比和夸张手法不但体现在神态和气质上,还表现在心理刻画和语言运用等方面,影片上映中,轰动这个英美影坛,而在所有德国占领区却被完全封锁消息,禁止上映。

1937年,二战还没有全面爆发,英国制片家亚历山大·柯达就建议卓别林拍摄关于希特勒的影片,因为希特勒也蓄着同样的小胡子,所以卓别林正好可以一人分饰两角。这部《大独裁者》花了卓别林两年的时间构思剧本,而后才展开拍摄工作,虽然受到了德国外交人员和美国法西斯组织的施压,但卓别林依然不改初衷,公开向纳粹挑战。这部电影问世后让纳粹头目希特勒阵脚大乱,还宣称一旦打到美国,头一件事便是把卓别林送上绞架。  《大独裁者》剧照

影片结尾的演说Fight For Liberty《为自由而战斗》被公认为卓别林一生中最精彩的演说,这次演说长达7分钟之久,还被Timo Tolkki选进其专辑《Hymn To Life》的同名曲《Hymn To Life》,具有不俗的影响。

卓别林的小儿子克里斯托弗在瑞士日内瓦湖畔卓别林的故居修葺房屋时,意外地发现了这段电影胶片。影片由卓别林的哥哥西德尼摄制,长度超过25分钟,保存得相当完好。

由于这部电影胶片是关于卓别林工作的惟一影片,又是彩色胶片摄制而成,所以被认为是近年来电影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电视系列片《未知的卓别林》的制作人、历史学家凯文-布朗洛说:“像这样的东西能在60年之后被找到,这一事实令人惊异。它对我们了解这部伟大的电影及其作者所起的作用是独一无二的。”

《大独裁者》是卓别林最成功的电影之一。从新发现的电影胶片上,人们可以看到卓别林身着红棕色的军队制服,正在一座金碧辉煌的舞厅里反复地练习华尔兹;还有卓别林在舞台下苦练正步走的情景。电影胶片还显示了卓别林为电影设计的另一个结尾。《大独裁者》的最后一幕是卓别林在为世界和平衷心祈祷,而这实际是临时想出来的替代办法。按他原来的设想,最后一幕应该是两支敌对的军队在一起跳舞,后来因为技术上的问题而放弃了。

《大独裁者》由卓别林自己出资拍摄而成,前后共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影片公映的时候,美国还没有参战。虽然《大独裁者》在纳粹占领的欧洲遭到禁映,但这并没有妨碍它成为1940年最卖座的影片,打破了当时英国和美国的票房纪录。这部讽刺纳粹德国的影片以它独有的幽默和风趣赢得了人们长久的喜爱。

§ 影片简评

《大独裁者》

《大独裁者》是卓别林最为成功的电影之一,由他自导自演,影片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刻画了残酷迫害犹太人的大独裁者亨克尔,这个企图统治世界的亨克尔暗喻纳粹头子希特勒,卓别林在人物造型上非常明显地模仿希特勒,并巧妙地通过个人演说对他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和鞭挞。这部影片拍摄于希特勒气焰最为嚣张的1940年,尤其对希特勒辛辣的嘲讽并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这部影片在拍摄之前就被施压,但卓别林毫不让步,并在巴黎的报纸上登出该片的主要剧情,公开向纳粹挑战,并称,“当希特勒在煽起疯狂的时候,他必须受到嘲笑”,卓别林的这种做法需要极大的勇气,让人钦佩。 这部电影问世后希特勒虽然明知挨骂,但仍然坚持观看,这部电影让他十分愤怒。

《大独裁者》是卓别林第一部有声电影,这是他首次完成的由无声影片向有声影片的转变,作为演员,卓别林他独特的融合舞蹈与杂技的身体语言,对后世的喜剧影片和喜剧演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一名电影工作者,他是影史上最早自编自导自演的人,他杰出的电影才华在无声影片领域得到了完美的体现,为电影和观众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和经典的时刻,在卓别林54年的演艺生涯中,共拍摄了80多部作品,其中有67部是他30岁之前拍成的,除了5部有声电影,其余都是无声电影。

在卓别林的世界里,语言已经成为多余,在有声电影纵横的时间里,他仍然坚持拍摄默片,并拍摄出了《城市之光》和《摩登时代》这样的杰出的作品,这部《大独裁者》终于让他在银幕上张口,这一次张口他滔滔不绝的发表了属于自己的演讲,在所谓独裁者的“祝捷大会”上发表的长篇演讲,大有决堤般喷涌而出的气势,是电影史上最为杰出、精彩的演讲。

§ 背景资料

《大独裁者》剧照

《大独裁者》是卓别林最成功的电影之一,由他自导自演。在人物造型上非常明显地仿照法西斯头子希特勒,并对这个人物进行辛辣的讽刺。虽拍摄前就遭遇施压,但卓别林不肯让步,在巴黎一家报纸登出《大独裁者》的故事梗概,公开向纳粹挑战,“当希特勒在煽起疯狂的时候,他必须受到嘲笑。”

这部电影二战时期推出,在德国遭到禁演,希特勒听说在拍这部片子,大为不安。随后,纳粹特务从葡萄牙买了一部胶片运进德国。不出所料,戈倍尔看到了,大发雷霆,百般诟骂,下令永不准放映。然而希特勒本人坚持要看,而且是一个人看。第二天晚上,他又看了一遍(也许不止),又是一个人。至于看完后的观感,他一言不发。卓别林后来把这番经历告诉朋友们,加了一句:“要是能让我知道他对这部片子的看法,我给什么都行。”

由于得到错误信息,希特勒一直以为卓别林是犹太人,但他也知道卓别林得到了全世界人的钟爱,所以这位独裁者也留起了卓别林式的小胡子,为的是让自己显得更有亲和力。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3:4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