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程千帆
释义

§ 人物简介

程千帆程千帆(1913—2000)著名文史学家。1928年入金陵中学,1936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历任金陵中学、金陵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教职。1978年任南京大学教授。程千帆是公认的国学大师,在校雠学、历史学、古代文学、古代文学批评领域有着杰出的成就。代表著作有《校雠广义》、《史通笺记》、《文论十笺》、《程氏汉语文学通史》、《两宋文学史》、《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闲堂文薮》、《古诗考索》、《被开拓的诗世界》等。[1]

§ 生平概述

程千帆程千帆、男,汉族,九三学社社员、著名中国古代文史学家、教育家、南京大学教授。

程千帆原名逢会,改名会昌,字伯昊,四十以后,别号闲堂。千帆是其曾用过的许多笔名之一,后来就通用此名。祖籍是湖南宁乡,老家在宁乡土蛟湖竹山湾(现改属望城县),后迁居长沙。

1913年9月21日(农历癸丑年八月二十一日)生于长沙清福巷本宅。家境比较贫寒,但却有非常丰厚的文学传统:曾祖父程霖寿,字雨苍,有《湖天晓角词》;伯祖父程颂藩,字伯翰,有《伯翰先生遗集》;叔祖父程颂万,字子大,有《十发居士全集》;父亲程康,字穆庵,有《顾庐诗钞》,是近代著名诗人和书家成都顾印伯先生的弟子,专攻宋诗,尤精后山。母亲姓车,名诗,字慕蕴,江西南昌人;外祖父车赓,字伯夔,侨居湖南,以书法知名当时。诗为其家学,幼承庭训,十二三岁即通声律,曾写诗呈请子其大叔祖和伯夔外祖批改。其叔祖的批语有“诗笔清丽,自由天授”之语,外祖的批语是“有芊眠之思,可与学诗”。儿童时代在其外家度过。

1923年左右,因为军阀混战,长沙不易谋生,举家迁居湖北武昌,在武昌的五年中,曾短期进过武昌圣约瑟中学附属小学和汉口振华中学,但大部分时间是随其堂伯父程君硕先生学习,他是程千帆在古代文学方面的启蒙老师。

程千帆著作1928年的秋天,从汉口来到南京,考入金陵大学附属中学初中三年级,在金陵中学学习了四年,1932年8月升入金陵大学。受业于黄侃、吴梅、陈恭禄、虎臣、胡小石(光炜)、刘衡如(国钧)、刘确杲(继宣)、胡翔冬(俊)、汪辟疆、商承祚、林公铎(损)、汪旭初(东)、王晓湘(易)、陈登原、王绳祖诸师。

1936年金陵大学中文系毕业,至四川重庆的西康建设厅任科员。

1940年2月至1941年7月在四川乐山中央技艺专科学校任国文教师。

1941年8月至1942年7月任乐山武汉大学中文系讲师。

1942年8月至1943年7月任成都金陵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1943年8月至1944年7月任成都四川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兼金陵大学副教授。

1945年8月起在武汉大学中文系工作,曾任副教授、教授、系主任等职。

文革期间被冠以“右派元帅”受到迫害。

1978年8月被聘为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1977年发妻沈祖棻去世后,1979年与陶芸结婚。

程千帆先生因病于2000年6月3日10时45分在南京逝世,享年八十八岁。

曾任第五、第六届江苏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江苏省委员会委员、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顾问、江苏省文史馆馆长、南京市文联主席、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长、中国旅游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华大典编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

程千帆著作程千帆先生热爱祖国和人民,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他虽曾在“反右”和“文革”期间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但始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拥护改革开放的政策。程先生的一生是追求真理、献身学术和教育的一生,是光明磊落、无私奉献的一生。

令程先生本人、也让许多学界中人感慨无限的是,当初莫名其妙的政治运动曾经使这位才华横溢、风华正茂的学者在武大蹉跎岁月、英雄无用武之地达18年之久,“经受了无穷尽的批判、斗争,乃至谩骂、殴打,不但侮辱人格,而且折磨肉体“被剥夺了一切权利和尊严,学术报国而无门。但是,“他是那种只要有一个安身立命之地、只要有一个支点,就能干出一番事业来的奇才”。多亏了匡亚明老先生在1978年毅然礼聘程先生到南大,先生终于获得了第二次学术青春,“是匡老给了我二十年的学术生命。”事实已经证明,匡老不仅改变了程先生晚年的命运,而且还给南大古典文学乃至全国的古典文学学科建设留下了一笔丰厚的财富:程先生不负众望,“以惊人的毅力和执着的精神开始了他的暮年之旅”把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搞得有声有色,“为南大带来了一个重点学科的中兴”,不仅培养了新中国的第一个古典文学博士和“许多顶尖的人才”,而且把南大造就成名副其实的古典文学研究基地。[2]

§ 个人贡献

学术成就

程千帆著作程千帆先生是一位以学术为第一生命的学者,是一位著名的文史学家,兼事诗文创作,著作等,在校雠学、历史学、古代文学、古代文学批评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著成就。他在唐宋文学研究等领域的学术成就早为学界所公认。著作等身,德高望重。

在1958年被迫中断学术研究二十年后,他又重新开始教学和研究工作,短短的十多年中,出版了十多部重要的学术著作,其中如《校雠广义》、《史通笺记》、《文论十笺》、《程氏汉语文学通史》、《两宋文学史》、《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闲堂文薮》、《古诗考索》、《被开拓的诗世界》、《古诗精选》、《读宋诗随笔》等,都以精深的学术造诣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他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存世作品有《闲堂诗文合钞》和《新诗少作》两种,其中尤以五七言诗成果最为杰出。

“将考证和批评密切地结合起来,将批评建立在考据基础上的方法。”这是贯穿他一生学术工作的精髓,是他对古代文学研究在方法论上作出的最重要的贡献。

培养后学

程千帆程千帆先生是一位诲人不倦的教育家,他终生都以教师为业,以培育人才为自己的首要职责。尤其是他晚年在南京大学任教的十多年中,尽管有许多著作要撰写和整理,但仍然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培养研究生上面。在他的精心指导下,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批获得博士、硕士学位的年轻人成长为学术界的后起之秀,有的已经在学术上崭露头角。可以说,南京大学的古代文学专业,所以能成为该专业的两个全国重点学科之一,程千帆先生作出了重大贡献。即使在退休以后,程先生仍然关心南大中文系的学科建设,仍然念念不忘如何保持南大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点的领先地位并使之更上一层楼。程千帆先生还十分关心整个南京大学的工作,尤其是文科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本科生教学工作,向学校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程先生为祖国的学术事业和教育事业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将永远受到学术界和南京大学广大师生的怀念。

名师出高徒

一般说,程千帆先生的弟子有号称“八大金钢”之说,实际不只8位。大概有莫砺锋(南京大学中文系)、张伯伟(南京大学中文系)、张宏生(南京大学中文系)、巩本栋(南京大学中文系)、曾广开(湖北大学文学院)、曹虹(南京大学中文系)、程章灿(南京大学中文系)、蒋寅(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吴志达(武汉大学)、杨翊强、周勃(湖北大学文学院)、张三夕(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等。“程门弟子”已成为学术界刮目相看的一支新生力量。

§ 治学格言

程先生的格言话很短,只有十二个字:以学心听,以公心辨,以仁心说。程千帆“听”指的是学习和吸收,这个阶段强调一个“学”字,就是要虚心和谦逊,要老老实实听取和接受前人和别人的东西,只有虚心,才能听得多,接受得充分;

其次是“辨”的阶段,从别人那里得到了许多东西,你还得用自己的脑子去分辨、取舍,哪些东西有道理或者道理比较充分,哪些东西没道理或者道理不够充分,还有哪些东西对你的学习和研究有帮助和参考价值。这种分辨和取舍就需要“公心”,“公心”指的是公正、客观的态度。学术领域里说好说坏的事情很多,不顾事实、意气用事的褒与贬也司空见惯,原因就在于“辨”的时候缺少“公心”,没有公正、客观的科学态度,而不能正确对待别人的学术意见和成果往往是限制自身学术进步的一个重要障碍。

第三个阶段是自己“说”,也就是发表意见、提出自己的见解,这个阶段,程先生强调一个“仁”字。指的是做学问的态度要端正,品格要纯正,境界要高远,这是学术领域多年承传的一些公认的优秀传统,比如热爱真理、忠于事实、与人为善、超脱名利等应当包括其中。

§ 缅怀纪念

经过将近二十年的磨难以后,仍能重新恢复学术研究、且取得非凡成果的人则相当少见。在那风雨如磐的漫漫长夜中,有多少人不堪重压而对人生失去信心,有多少人虽能隐忍苟活而不再坚持对真理的追求?我们绝对没有理由去责备那些不幸的人们,他们在非人世所堪的情境中能度过二十年艰难岁月已足以赢得我们的尊敬。然而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不乏坚毅之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使他们能够直面人生,宠辱不惊。程先生就是这样的坚毅之士。

——莫砺锋《程千帆评说》程千帆著作千帆的本色使我感到一种心灵的真实和温暖,在互勉的人生旅途中,常常给我这个接近百岁的老人一种生活的力量,我至今还在分享这份生命的光芒。”

——钟敬文先生《追怀千帆》

他是那种只要有一个安身立命之地、只要有一个支点,就能干出一番事业来的奇才。

——吴志达《一炷心香悼恩师》

他不是停留在给我们传授知识的阶段,而是着重为我们引路。他不是只教给我们以现成的知识,而是给我们以钥匙,让我们打开宝库,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

——吴代芳《半个世纪来的风雨历程》

不仅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见解,更鼓励学生在学术思维和研究方法上多方探索

——蒋寅《一代名师千帆先生》

先生的认真和严格是出了名的,比如,要求学生作业不写错别字,是一点也不含糊的。按先生的明确要求,“南 程千帆著作京大学的研究生,从硕士阶段起,就不允许写任何错别字。你们以后写一个条子向我请假,也要写正楷字,不许写文字改革委员会没有公布的简化字(但可以写繁体字)。一定要注意语法是否正确,意思是否清楚”

——《程千帆沈祖棻学记》

虽然年事已高,但从大学语文到专业选修,他开设了多门功课,到底有多少人受了他的感召而喜爱中国古典文学甚至以之作为毕生的事业,恐怕很难统计。

——张宏生《永远的芬芳》

学术研究的认真态度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先生的每一篇论文,每一本著作,无论在观点、材料上,还是在论证、逻辑上,都是非常严谨、规范。

——张三夕《师范》

§ 著作目录

一、正式出版专著

程千帆《目录学丛考》上海中华书局1939

程千帆著作程千帆《文学发凡》金陵大学1943

程千帆《文论要铨》(即《文学发凡》的修订本)开明书店1948

程千帆《文学批评的任务》中南人民文学艺术出版社1953

程千帆沈祖芬《古典诗歌论丛》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4

程千帆《关于文艺批评的写作》湖北人民出版社1955

程千帆缪琨《宋诗选》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程千帆沈祖芬《古诗今选》南京大学出版社1979

程千帆《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程千帆《史通笺记》中华书局1980

程千帆校沈祖芬著《宋词赏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程千帆校沈祖芬著《唐人七绝诗浅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程千帆校沈祖芬著《涉江词》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

程千帆《文论十笺》(《文论要铨》的修订本)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

程千帆沈祖芬《古诗今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程千帆《古诗考索》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程千帆《闲堂文薮》齐鲁书社1984

程千帆主编《中国古代文学英华》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

程迁帆校沈祖芬著《涉江诗》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

程千帆校《沈祖芬创作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程千帆唐文编《量守庐学记》三联书店1985

程千帆《治学小言》齐鲁书社1986

程千帆《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日译本)日本东京凯风社1986

程千帆杨扬编《三百年来诗坛人物评点小传汇录》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

程千帆孙望《日本汉诗选评》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

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目录编》齐鲁书社1988

程千帆校《汪辟疆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程千帆莫砺锋,张宏生《被开拓的诗世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程千帆《程千帆诗论选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

程千帆吴新雷《两宋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程千帆全集》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版本编》齐鲁书社1991

程千帆主编《全清词•顺康卷》中华书局1992

程千帆审徐有富等著《中国古典文学史料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

二、正式发表学术论文

程千帆李商隐《锦瑟》诗张《笺》补 正南京大学学报No.11979

程千帆 李白和徐凝的庐山瀑布诗 长江丛刊No.21979

程千帆 李白《丁都护歌》“芒砀”解 南京师范学院学报No.21979

程千帆 论唐人边塞诗中地名的方位、距离及其类似问题 南京大学学报No.31979

程千帆 李颀《杂兴》诗说 群众论丛创刊号1979

程千帆 杜诗“曾闪朱旗北斗殷”解 学术月刊No.71979

程千帆 韩愈以文为诗说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一辑1979

程千帆李颀 《听董大弹胡笳声兼语弄寄房给事》诗题校释 社会科学战线No.41979

程千帆《史通》内篇旧解订讹 南京大学学报No.21980

程千帆 唐绝偶评 名作欣赏No.21980

程千帆 读诗举例 文艺理论研究No.31980

程千帆著作程千帆 读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记疑文学评论丛刊第七辑1980

程千帆 古典小说技巧 漫谈青春1980.12

程千帆 校勘略说 社会科学战线No.11981

程千帆 相同的题材和不相同的主题、形象、风格 文学遗产No.11981

程千帆 先唐文学源流论略(一) 武汉师范学院学报No.11981

程千帆 宋诗小话 长江丛刊No.1.21981

程千帆 关于治学方法 南京大学学报No.21981

程千帆 詹詹录文史哲No.31981

程千帆 先唐文学源流论略(二)武汉师范学院学报No.21981

程千帆 校雠目录辨 文献No.21981

程千帆吴新雷 关于宋代的话本小说 社会科学战线No.31981

程千帆 略论八代唐宋五七言诗的源流与发展 求索No.31981

程千帆 先唐文学源流论略(三) 武汉师范学院学报No.31981

程千帆 先唐文学源流论略(四) 武汉师范学院学报No.41981

程千帆 从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看诗人的独创性 抖擞No.451981.07

程千帆 关于对联 江海学刊No.11982

程千帆 刘永济先生传 晋阳学刊No.11982

程千帆 《史通》读法 文史知识No.51982

程千帆 言公通义 南京大学学报No.21982

程千帆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被理解和被误解 文学评论No.41982

程千帆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集评 文艺理论研究No.31982

程千帆 对文科教育的几点看法 高教战线No.41982

程千帆著作程千帆 古典诗歌描写与结构中的一与多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丛刊第六辑1982

程千帆 说“斜阳冉冉春无极”的旧评 光明日报《文学遗产》No.5621982.11.09

程千帆 对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些意见 学语文、文教资料简报No.11983

程千帆 自学不可囿于狭义概念 自学No.51983

程千帆 谈谈关于怎样培养文科研究生的问题 高教战线No.51983

程千帆 黄季刚老师逸事 学林漫录No.81983

程千帆 我们所应当争取得到的--关于宋代文学的研究的随想 文学评论No.61983

程千帆 关于在研究生培养上作中建立教师梯队的若干问题 高教研究与探索No.31983

程千帆 唐诗鉴赏辞典序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2

程千帆 治学小言 高教战线No.21984

程千帆 《汪辟疆先生文集》序录 南京大学学报No.21984

程千帆 一个醒的和八个醉的--杜甫《饮中八仙歌》札记 中国社会科学No.51984

程千帆 诗画漫谈--和西安国画院青年画家的谈话 文艺理论研究No.31984

程千帆 《杜诗镜铨》批抄(一) 草堂No.11984

程千帆 五点希望唐代文学年鉴年号1984

程千帆 清诗管见光明日报《文学遗产》No.6261984.02.21

程千帆周勋初 在探索中前进 高教研究与探索No.11985

程千帆 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文汇月刊No.71985

程千帆 《史记》--史传文学的高峰中文 自学指导No.51985

程千帆 汉魏六朝的《杂传》文学中文 自学指导No.51985

程千帆著作程千帆 《杜诗镜铨》批抄(二) 草堂No.11985

程千帆序跋辑存南京大学学报No.31985

程千帆问答录文学遗产No.31985

程千帆读《倾盖集》所见读书No.111985

程千帆《杜诗镜铨》批抄(三)草堂No.21985

程千帆 我们希望早日为清词研究提供全面资料 光明日报《文学遗产》No.6771985.03.26

程千帆 OneSolenandEightDrunkSocialScienceinChina1985.04

程千帆 学诗答问 文史知识No.41986

程千帆莫砺锋 苏轼的风格论 成都大学学报No.11986

程千帆张宏生 晚年:回忆和反省 中国社会科学No.11986

程千帆关于知识爆炸与基本功的对话中文自学指导No.6,1986古典文学知识No.11986

程千帆关于文学研究改革、创新问题对话(三)(来信摘要)文学研究参考No.21986

程千帆《杜诗镜铨》批抄(四) 草堂No.11986

程千帆《中国古代文论家评传》序文 史哲No.41986

程千帆莫砺锋忧患感:从屈原、贾谊到杜甫 文艺理论研究No.51986

程千帆莫砺锋 他们并非站在同一高度上 名作欣赏No.61986

程千帆莫砺锋 杜诗集大成说 文学评论No.61986

程千帆莫砺锋 崎岖的道路与伟丽的山川 社会科学战线No.21987

程千帆《牧女与蚕娘》序 南京大学学报No.21987

程千帆张宏生 火与雪:从体物到禁体物 中国社会科学No.41987

程千帆 学术带头人的责任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No.61987

程千帆 三十年代金大文学院的课程结构及其它 高教研究与探索No.21988

程千帆 闲堂自述 文献No.2199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0:5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