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班清考古遗址 |
释义 | § 基本资料 国 名:泰王国 国 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由红白蓝三色的五个横长方形平行排列构成。蓝色宽度相等于两个红色或两个白色长方形的宽度。红色代表民族和象征各族人民的力量与献身精神。泰国以佛教为国教,白色象征宗教的纯洁。泰国是君主立宪政体国家,国王是至高无上的,蓝色代表王室。蓝色居中象征王室在各族人民和纯洁的宗教之中。 国 徽:图案是一只大鹏鸟,鸟背上蹲坐着那莱王。传说中大鹏鸟是一种带有双翼的神灵,那莱王是传说中的守护神。 自然地理:亚洲中南半岛中南部,东南临泰国湾(太平洋),西南濒安达曼海(印度洋),西面和西北与缅甸接壤,东北与老挝交界,东南与柬埔寨为邻,疆域沿克拉地峡向南延伸至马来半岛,与马来西亚相接,其狭窄部分居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 首 都:曼谷 班清考古遗址 ——班清——世界青铜文化的源头 § 简介 所属国:泰国 英文名:Ban Chiang Archaeological Site 班清遗址位于泰国的乌隆地区,自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青铜器在班清史前遗址的墓穴中被发掘出土,考古学家们开始思考东南亚发展红铜和青铜制作技术的可能性,随着对班清研究的不断深入, 班清被视为东南亚发掘地区最重要的史前聚居地,是人类文化、社会、科技进步的中心。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作为人类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班清,是泰国东北部呵叻高原上的小镇,多少年来一直鲜为人知,甚至连它的近邻也不知道它的存在。但是,自从人们在其地下发现了一片史前墓地、大量的青铜器物和史前人类遗骸之后,这座过去默默无闻的小镇突然引起了世人关注,成为泰国历史中的重要一页。 § 葬物 在班清发现的早期黑色雕刻陶器有点象马来西亚、菲律宾和东南亚其他地区发现的早期黑色雕刻陶器。皮科克等人在1978年宣称,其后的着色陶器与中国甘肃东部仰韶地区的绘画陶器有惊人的相似性,虽然二者前后相差几千年的时间。他们认为这种相似性只不过是表面上的。周朝的戟出现在公元前700年到公元前211年,有人在班清附近发现了它,戟的发现至少成为泰国东北部和中国进行直接或间接贸易的证据。由于陶器种类繁多,几乎令人难以置信,呵叻地区的古代制陶者作出的陶器形式也多种多样,并且许多陶器虽然经历了好几代,却依然保持完整,所以仅凭简单的类型创建年代表是不可靠的。 人们通过研究发现,约公元前2000年,班清一带的居民已经掌握了青铜冶炼技术。公元前1000年左右是班清文化的繁荣期。在此时期,班清人制作了各种精致的青铜手镯、项链、戒指和长柄勺。在一把长柄勺的勺把上刻有各种栩栩如生的动物。在晚期的青铜制品中,考古人员还出土了用含锡量高达20%的青铜锻打成的颈圈。因为含锡量高很容易碎,所以制作时须锻打成多股再扭曲而成。由此可以证明,此时的班清人已熟练地掌握了青铜的冶炼和制作技术。 在青铜时代之后,班清经历了铁器时代。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了公元前1000年左右制作的铁制手镯和铁制矛头,出土了为数不多的铁器,有铁脚镯、铁手镯和双金属(铁包铜)的矛头、斧头等。这些铁制器物表现出不同于青铜器物的铸造技术。令人不解的是,经过分析显示,班清的铁是从专用矿石中冶炼出来的。 § 历史 根据遗址中发掘出来的葬物,怀特于1982年使用的年代序列表中将班清遗址分为三个主要时期:早期、中期和晚期: 早期(公元前3600年到公元前1000年)划分特征是在一个突出位置上摆放的成年和青少年的葬物,当时婴儿一般都葬在坛子里。这些墓地一般都伴有墓穴祭品,如在头部或足部放置的罐,偶尔会有珠宝和其他的日常用品。一些成人被埋葬在一个构造复杂的低矮位置。最早时期的墓穴祭品的特征是足部有底线的陶器在肩部有着雕刻的装饰图案。后来,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其他种类的陶器变得更加普遍,包括没有足部的陶器,有着密集的雕刻图案。大约在同一时间,人们发现了婴儿的葬坛。后来,边缘整齐的大口陶器和高颈陶器也相继被发现。在早期的晚些时候,出现频率更高的球状陶器特征是“在肩部经常有雕刻的图案和画”。 中期(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前300年),特征是经常呈仰卧状或者伸出坟墓。但是在这个时期用作葬礼的陶器是破碎的,而不是完整的埋葬在头部或者足部。新类型的陶器的出现包括形态各异的龙骨陶器,有些陶器有着雕刻和着色的图案,有的陶器有着白色龙骨,有的龙骨的脉管镶嵌着厚厚的红边。 晚期(大约公元前300年到公元200年),尸体仍然埋葬在仰卧的位置。用作祭品的陶器不再象中世纪那样呈破碎状,而是完整的放在尸体之上。也正是在这个时期,精心绘制的红色黄色错杂的陶器成为墓礼上的常用祭品。这段时期的其它陶器还包括有红色图案的红陶器和红色的磨光陶器。各个时期的班清遗址物品中都发现了陶器的丝线标志,同时还发现早期时代的青铜艺术品也是葬品,尽管在中期和晚期青铜艺术品的应用还很明显地并不普遍,但作为脚镯、手镯的青铜艺术品还是很普遍的。铁制葬品大约在中期公元前1000年出现,尽管这种原料一直被用来制作很多物品,但是在晚期这种铁制葬品消失了。 § 特色 泰国呵叻高原上的古代制陶者生产的陶器形式和装饰模式的多种多样性,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75年的班清史前文化专论中,金尤迪将绘制的脉线划分出50种不同类型的基本形式,而未经绘制的脉线划分出98种不同的类型,为班清的传统文化作出了贡献。摇摆压印、丝线标志和雕刻图案是早期普遍使用的装饰技术。在早期的后半叶,手工绘制简单的线条图案日益盛行。球状的陶器有的有美丽的短花边,有的在下部有着特征性的丝线标志,有的在肩部有着红色的画和雕刻的图案,这些都出现在早期的末期。尽管丝线标志和雕刻的陶器贯穿了整个班清时代,但是其它的形式、装饰模式和精致程度最早还是出现于中期。这个时期的特征是更大的陶器容量和更小的陶瓷厚度,丝线标志和雕刻也变得更加精细了。在班清中期葬品中发现了龙骨形的陶器。由于中期的陶器葬品习惯上在入墓时都被打碎了。因此学者们只能依据特定的技术来探知这些陶器的原始形式。晚期的陶器普遍用红色蒙在黄色上面,有着鲜明的手工设计特色。这些给人印象深刻的组合中,主要有卷轴形的、涡旋形的、S卷形的、同心圆形的等等。简单的、磨光的、没有绘制图案的陶器在晚期也普遍得到制作。 § 参考资料 [1] 地理教师网 http://www.dljs.net/showart.asp?art_id=2793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