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灰头绿啄木鸟
释义

§ 简介

灰头绿啄木鸟

中文名:灰头绿啄木鸟

灰头绿啄木鸟

拉丁名:Picus canus

灰头绿啄木鸟(学名:Picus canus)是鴷形目啄木鸟科的鸟类。全长27cm。雄鸟上体背部绿色,腰部和尾上覆羽黄绿色,额部和顶部红色,枕部灰色并有黑纹。颊部和颏喉部灰色,髭纹黑色。初级飞羽黑色具有白色横条纹。尾大部为黑色。下体灰绿色。雌雄相似,但雌鸟头顶和额部非红色。嘴、脚铅灰色。鼻孔被粗的羽毛所掩盖。嘴峰稍弯;脚具4趾,外前趾较外后趾长。尾为翼长的2/3稍短,强凸尾,最外侧尾羽较尾下覆羽为短。栖息于山林间,性胆怯。夏季取食昆虫,冬季兼食一些植物种子。

§ 分布范围

灰头绿啄木鸟

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担、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以及中国西藏的东南部地区等。),中南半岛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包括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以及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香港、海南岛。),太平洋诸岛屿(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中国为东部各地区及西南、华中等地的留鸟。数量较少。

§ 动物形态

灰头绿啄木鸟

全长27cm。雄鸟上体背部绿色,腰部和尾上覆羽黄绿色,额部和顶部红色,枕部灰色并有黑纹。颊部和颏喉部灰色,髭纹黑色。初级飞羽黑色具有白色横条纹。尾大部为黑色。下体灰绿色。雌雄相似,但雌鸟头顶和额部非红色。嘴、脚铅灰色。

灰头绿啄木鸟的雄鸟额基灰色杂有黑色,额、头顶朱红色,头顶后部、枕和后颈灰色或暗灰色、杂以黑色羽干纹,眼先黑色,眉纹灰白色,耳羽、颈侧灰色,颧纹黑色宽而明显。背和翅上覆羽橄榄绿色,腰及尾上覆羽绿黄色。中央尾羽橄榄褐色,两翈具灰白色半圆形斑,端部黑色,羽轴辉亮黑色,外侧尾羽黑褐色具暗色横斑。初级飞羽黑色,外翈具白色方形横斑,内翈基部亦具白色横斑,次级飞羽外翈沾橄榄黄色,白斑不明显。下体颏、喉和前颈灰白色,胸、腹和两胁灰绿色,尾下覆羽亦为灰绿色,羽端草绿色。雌鸟额至头顶暗灰色,具黑色羽干纹和端斑,其余同雄鸟。 雄性幼鸟嘴基灰褐色,额红色,呈近圆形斑并具橙黄色羽缘。头顶暗灰绿色具淡黑色羽轴点斑,头侧至后颈暗灰色,两胁、下腹至尾下覆羽灰白色并杂以淡黑色斑点和横斑。其余同成鸟。虹膜红色,嘴灰黑色,脚和趾灰绿色或褐绿色。 体重♂120-159g,♀105-150g;体长♂265-311mm,♀273-321mm;嘴峰♂29-40mm,♀31-40mm;翅♂133-150mm,♀138-153mm;尾♂91-123mm,♀90-121mm;跗蹠♂24-30mm,♀25-32mm。(注:雄性——♂;雌性——♀)

§ 习性

灰头绿啄木鸟

主要栖息于低山阔叶林和混交林,也出现于次生林和林缘地带,很少到原始针叶林中。秋冬季常出现于路旁、农田地边疏林,也常到村庄附近小林内活动。主要以蚂蚁、小蠹虫、天牛幼虫、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等昆虫为食。觅食时常由树干基部螺旋上攀,当到达树权时又飞到另一棵树的基部再往上搜寻,能把树皮下或蛀食到树干木质部里的害虫用长舌粘钩出来。偶尔也吃植物果实和种子,如山葡萄、红松子、黄波萝球果和草子。

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很少成群。飞行迅速,成波浪式前进。常在树干的中下部取食,也常在地面取食,尤其是地上倒木和蚁琢上活动较多。平时很少鸣叫,叫声单纯,仅发出单音节,“ga-ga-”声。但繁殖期间鸣叫却甚频繁而洪亮,声调亦较长而多变,其声似“gao-gao-gao-”。

§ 繁殖

繁殖期4-6月。4月初即见成对活动,鸣声增多,彼此相互追逐,并发出“嘎嘎”的鸣叫声。营巢于树洞中,巢洞由雌雄亲鸟共同啄凿完成,每年都新啄巢洞,一般不利用旧巢。巢洞多选择在混交林、阔叶林、次生林或林缘的水曲柳、山杨、稠李、柞树、榆树等木材腐朽的阔叶树上。巢洞距地高2.7-11m,洞口圆形或椭圆形,直径5-6cm,洞内径13-15cm,洞深27-42cm。巢内无任何内垫物。1年繁殖1窝,5月初即有开始产卵的。每窝产卵8-11枚,多为9-10枚。卵乳白色,光滑无斑,为卵圆形,大小为28.5-30.7mm ×21-22.9mm,平均29.5mm×21.6mm,重6.5g。卵产齐后才开始孵卵,由雌雄亲鸟轮流承担,孵化期12-13天。雏鸟晚成性,雌雄亲鸟共同育雏。初期暖雏时间较多,喂雏次数较少,且多进人巢内喂雏。后期不暖雏,喂雏次数增多,且都站在洞口将头伸入洞内喂雏。经过23-24天的喂养,雏鸟即可飞翔和离巢。

灰头绿啄木鸟

§ 亚种分化

灰头绿啄木鸟

(11种)

1. Picus canus canus分布于欧洲东部到西伯利亚西部。

2. Picus canus jessoensis分布于西伯利亚东部到库页岛和日本(北海道),南到中国东北和韩国。

3. Picus canus sanguiniceps分布于巴基斯坦东北部,印度中部和尼泊尔西端。

4. Picus canus hessei分布于尼泊尔东部至缅甸,中国云南,泰国和越南。

5. Picus canus guerini分布于中国中部和北部,南到中国四川。

6. Picus canus kogo分布于中国中部,从东部到山西,青海南部到四川。

7.Picus canus sordidior分布于缅甸,中国西藏、四川和云南。

8. Picus canus sobrinus分布于越南东北和中国东南部(广西和福建)。

9.Picus canus tancolo分布于中国台湾和海南。

10. Picus canus robinsoni分布于马来西亚半岛的中部山脉(古农大汉和金马伦高原)。

11.Picus canus dedemi分布于苏门答腊高地。

§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10年鸟类红色名录。[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1 12:2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