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文盲 |
释义 | § 简介 1)“文”即“纹”。“文盲”即“纹盲”。本指不识公母,现指不会上网聊天的人。 2)识字,但没有思想,也应算文盲. 3)虽识字但不了解文化,没有“根”的人应该也算是文盲的一种。 4)在汉语中,主要是指汉字盲,当然,汉字“盲”了,文化也好不到哪里去,所以,也连带地成为“文化盲了”;而在英语中,文字较为简单,只有26个字母,再加上一些字母组合,所以,英语的“字母盲”几乎没有。 § 备注 但是,说英语的人,也有许多是不会读写的人,不会看报纸的人,因此,说英语的“文盲”,主要指“文化盲”。 § 联合国文盲标准 联合国重新定义新世纪文盲标准,将文盲分为三类:第一类,不能读书识字的人,这是传统意义上的文盲;第二类,不能识别现代社会符号(即地图、曲线图等常用图表)的人;第三类,不能使用计算机进行学习、交流和管理的人。后两类被认为是“功能型文盲”,他们虽然接受过基本的识字教育,但在现代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社会生活存在相当大的困难。 (1)“文”即“纹”。“文盲”即“纹盲”。指不认识文字的成人。 (2)认识文字,但是缺乏思想能力的成人. (3)认识文字但不了解具体的语言文化。 对于一些拼音文字,特别是全音素文字,只要了解最起码的发音规则,就能读出来发音,进而通过语音来理解文字的意思。所以使用这类文字的国家很少有文盲 对于表意文字来说,例如汉字,就容易产生理解意思不知道发音,或者知道发音不认识字的情况,没有经过语文的专门学习,必定会产生文盲。对于元音附标文字(主要是婆罗米系文字)来说,由于其拼写规则较为繁杂,特别是通行地区文教水平落后,致使使用这类文字的国家和地区(南亚国家和埃塞俄比亚)文盲率相当高。 现代社会,文盲不仅仅指“不识字的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可能有人在因为对某方面知识的欠缺成为新的文盲。不会使用外语、计算机的人,都可能成为时代的“文盲”。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