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苹(1916~ ) |
释义 | § 王苹(1916~ ) § 正文 中国电影女导演。原名王光珍,回族,祖籍江苏江宁,生于南京。中学时代对文艺发生浓厚兴趣。1934年后,任教于南京兴中门小学,参加了瞿白音、水华、王家乙组织的业余磨风剧社,并在《娜拉》剧中担任主角,被国民党南京教育局以“一个戏子岂能为人之师”的理由革职,通令南京各校不得再聘她为教师。在瞿白音和水华的推荐下,她随宋之的于1935年10月到太原,加入田方等组成的西北影业公司。参加拍摄的第一部影片是宋之的编剧、石寄圃导演的《无限生涯》,因反映矿工的生活和斗争,被阎锡山下令停拍。1936年春,与宋之的结婚后去上海。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王苹随宋之的、崔嵬、贺绿汀等组成上海救亡演剧一队。抗战胜利后,回上海,先后在《一江春水向东流》、《丽人行》等影片中扮演不同类型角色。1948年转移至解放区石家庄,1949年在东北电影制片厂工作,1950年调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电影处。1953年,她作为新中国第一个女导演,摄制了大型军事教育片《河川进攻》和《祁建华速成识字法》,同年7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八一电影制片厂建立后,她任故事片导演。1956年春,完成了影片《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此后,她几乎每年导演一部影片。《柳堡的故事》(1957)是首次显示并奠定她朴实自然、优美细腻的抒情艺术风格的影片。这部影片以景抒情、情景交融,将江南水乡农村的秀丽风光与劳动人民的纯朴感情有机地融为一体。继《永不消逝的电波》(1958)和《勐垅沙》(1960)后导演的《槐树庄》,反映了中国本世纪50年代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过程。这部影片使她获得1963年第 2届“百花奖”最佳导演奖。1965年,王苹与李恩杰联合导演了舞台艺术片《东方红》,用电影的特殊手段,再现了这一气势磅礴、宏伟壮丽的音乐舞蹈史诗。1985年,王苹任总导演,将中国又一部音乐舞蹈史诗《中国革命之歌》拍摄成上、下两集的彩色宽银幕影片。王苹历任八一电影制片厂副厂长、顾问及中国电影家协会常务理事。 § 配图 § 相关连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