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火铳 |
释义 | § 概述 火铳 中国元朝和明朝前期对金属管形射击火器的通称。有时又称“火筒”。火铳以火药发射石弹、铅弹和铁弹,是在南宋长期使用的各种火枪的基础上,随着火药性能的提高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是元明时期军队的重要装备。 元朝时,管形火器得到发展。火枪,火炮的竹管改用金属制作, 起初是用铜铸造,叫做"铜火铳",后来又改用生铁铸造,称为"铁火铳"。 这时金属管形火器不仅装填火药,而且还装有球形铁弹丸或石球,从而开创了在金属管形火器中装填弹丸的先例。是中国劳动人民对兵器发展的重要贡献。这一时期火铳的发展,大量生产和装备军队,特别是专用火器军队的组建,使交战双方开始发生了变化。火器的巨大作用,已便它成为战场上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元朝制造的火铳最早始于何年,目前尚缺乏文献记载。现存最早的有铭文的元代火铳。是陈列在中国历史博物馆至顺三年(1332 年)的制品。火铳采用青铜器铸管,能耐较大膛压,可以填较多的火药和较重的弹丸,因而大 大提高了火器的威力。火铳使用寿命长,能反复装填发射。因此,在发明以后不久就成为军队的重要装备。[1] 火铳是中国古代第一代金属管形射击火器,它的出现,使火器的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元朝火铳问世后,发展很快,在元末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明朝建立后,大量制造火铳,加强了边防、海防和城防设施,并于永乐年间组建了专用火器的神机营,促进了明军训练和作战方式的改变,创造和发展了火铳同冷兵器相结合的战术。嘉靖以后,明军装备的轻型手铳和重型火铳,逐渐被鸟铳和火炮所取代。 § 发明 元火铳 概观 火铳初创于中国元代,它是依据南宋火枪尤其是突火枪的发射原理制成的。虽然长期以来对火铳创制的年代无据可依,但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搜集到的出土和传世的元代火铳日渐增多,从而为分析其创制的时期和有关问题,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资料分析表明,火铳应是中国最早的金属管形射击火器。元代创制和使用的火铳,使中国管形射击火器出现了由竹火枪向金属火枪的一次飞跃性过渡,同南宋创制的突火枪相比较,它们在构造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反映了火铳对突火枪的继承性,也可以认为元火铳是突火枪发展的产物。突火枪是最早自发运用发射原理的管形射击火器,元火铳也是自发运用发射原理的较为先进的管形射击火器。 发明点 元火铳与突火枪相比,有许多改进之处。首先,元火铳的使用寿命较长。金属制元火铳铳壁的熔点高,耐烧蚀性好,抗压力强,不易炸裂,能够适应因火药性能的改良和装药量的增多而增加的膛压,所以一支元火铳能够使用多次而无须更换,使用寿命大为延长。其次,元火铳的制造规格易于统一。元火铳是按一定规格进行成批铸造的,同一批火铳的各部尺寸事先都有设计,除了因制造工艺不平的限制所产生的误差外,其他误差甚小,这样便可严格控制火铳药室的尺寸,保证装药量达到标准,既能保证发射威力,又可提高发射时的安全性能。再次,元火铳的构造比较合理。在外形上已能明显区分出铳膛、药室和尾銎三个部分,各部分的横截面都呈圆环形,口径、铳长、铳膛长、药室长之间,虽无准确的数量比值,但其外形结构已反映出适合发射需要的粗略的数量关系。如药室部呈灯笼罩式隆起,内外径大于铳膛的内外径,因而使药室具有较大的容积和横截面,这种构造的特点,能使火药在较大横截面的药室内迅速燃烧,增大了横向燃烧面,提高了燃烧的瞬时性,瞬间生成具有较大压强的大量高温气体,并被挤压(压缩)入截面较小的铳膛中,使压强再次增大,从而提高了发射力和弹丸飞行速度及杀伤力,最后一点,元火铳的射速较快。元火铳的内壁较光滑,发射后残存于铳膛内的药渣清除较易,费时较少,因而提高射速。由于火铳的优越性,所以在创制成功后,便装备军队,用于作战,不但元军使用,而且元末农民起义军也多有采用,尤其是朱元璋率领的起义军使用最多,为其夺取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火铳在元代创制以后即被用于作战,到元末时期使用逐渐频繁。[2] § 发展 洪武系列火铳 由于火铳在元末战争中显示了较大的优越性,所以在明代前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其间又可分为两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以朱元璋建立明王朝为开端,以建文帝失位而结束。建明之初,朱元璋不断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发展兵器制造,把元代创制的初级火铳,加以规范统一,根据实战的需要,发展成包括大中小三种类型在内的洪武系列火铳。洪武系列火铳按形体大小、构造特点和作战用途可分为三类:其一是装备单兵使用的手铳,其二是装备于战船和关隘守备用的中型碗口铳,其三是专用于城防要塞的大型铳炮。 第二个阶段自朱棣称帝至正德末年佛郎机传入前为止。朱棣称帝后,对火铳的发展尤为重视。他利用发达的手工业、矿冶业所提供的技术和原材料等有利条件,大力推动火铳制造业的发展。火器研制者也根据当时的需要和可能,把研究的重点放在火铳结构的改进、质量的提高、品种的增加、性能的改良、威力的增强等方面,从而使火铳得到长足的发展,成为明军的制式装备。朱棣以后的各代继承者,也都利用其成果,不断加以发展,直到制成重达千斤的大型铳炮,从而形成大中小相结合的永乐系列制式火铳,把洪武时期的火铳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其改进之处有:外形的改进,前膛由直筒改为由筒口到药室逐渐增大的形状,即药室壁加厚,使设计更加合理,也更加科学,反映了当时的科技水平。其二是增加了火门盖,使其更加安全、可靠,利于作战。其三是增配了装药匙,使药量有了一个统一的标准,避免了药多或少带来的危险。四是增加了“木马子”,用以压实火药,增加爆发力,增大射程。总之,在火铳的制造和使用上,更加规范、合理和科学。自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佛郎机炮与火绳枪传入后,兴盛两百余年的中国火铳才在明军中退居次要地位。[3] § 构造和分类 火铳用铜或铁铸成,铜铸较多。由前膛、药室和尾銎构成。通常分为:单兵用的手铳,城防和水战用的大碗口铳、盏口铳和多管铳等。 手铳轻巧灵便,铳身细长,前膛呈圆筒形,内放弹丸。药室呈球形隆起,室壁有火门,供安放引线点火用。尾銎中空,可安木柄,便于发射者操持。有的手铳从铳口至铳尾有几道加强箍(见图)。 大碗口铳和盏口铳都因铳口的形状而得名,基本构造与手铳类似,只是形体短粗,铳口呈碗(盏)形,可容较多的弹丸。有的碗(盏)口铳尾銎较宽大,銎壁两侧有孔,可横穿木棍,将铳身置于木架上。发射时,可在铳身下垫木块调整俯仰角。用于水战的碗口铳,多安于战船的固定木架上,从舷侧射击敌船。 三眼铳是一种常见的多管铳,铳身由3个铳管平行铸合成“品”字形,大多有加强箍,尾部为一尾銎,安装木柄。每个铳管各有1个药室和火门,点火后可连射或齐射,常用于骑兵,射毕后可以铳头作锤击敌。 § 简史 火铳 在有关元朝的文献中,火铳之名最早见于《元史·达礼麻识理传》。达礼麻识理在至正二十四年(1364),已经指挥“火铳什伍相联”的部队,说明火铳在此以前就已创制成功。 近年来,在黑龙江省阿城县、北京市通县、陕西省西安市各出土一件铜手铳,口径分别为26、26、23毫米,全长分别为34、36.7、26.5厘米,制造工艺较粗糙,铳壁厚薄不均,表面不平整,无铭文,一般认为是元朝制品。除手铳外,中国历史博物馆还展出一件铜铸盏口铳,盏口口径105毫米,身管直径75毫长,全长35.3厘米,重6.94公斤,铳身刻有元“至顺三年”(1332)等字样(见彩图) 。 元末时,农民起义军也大量使用火铳作战。《明史纪事本末·太祖平吴》中,有朱元璋部将胡德济、谢再兴在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用火铳守诸全(今浙江诸暨)的记载。明朝建立后,火铳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洪武年间制造的手铳,同元朝手铳相比,口径减小,身管加长,工艺较精细,铳身多刻有制造地、制造部门、工匠姓名、监造官职、重量和制造年月。如河北省赤城县出土的洪武五年(1372)手铳,口径22毫米,全长44.2厘米,铭文“驍騎右衛勝字肆佰壹号,長銃筒重弍斤拾弍两,洪武五年八月吉日宝源局造”。洪武年间还制造了较多的大碗口铳。现藏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一件洪武五年铳,铳身刻有“水軍左衛”、“大碗口筒”等字样,碗口口径110毫米,身管直径58毫米,全长36.5厘米,重15.75公斤。 近年来在河北省的长城附近也多有实物出土,说明碗口铳在当时的守城和水战中,已广泛使用。永乐年间制造的手铳,工艺精细,形制统一。如“天字”手铳,口径为15毫米左右,全长为36厘米左右,铳身刻有以“天”为字头的统一编号和制造年月。铳身构造也有所改进,自药室至铳口,壁厚逐渐递减,使外形成为有一定锥度的圆筒,说明当时对膛内压力从药室至铳口递减分布的状况已有一定认识。火门铸有一个长方形槽,便于装填引火药,上面装有一个活动盖,以保持槽内的引火药干燥洁净。手铳还配有装药匙,使每发装药量相等。迄今出土的“天字”号手铳,最小序号为“天字九十五号”,制于建文二年(1400),最大序号为“天字九万八千六百十二号”,制于正统元年(1436)。此外还有“英字”、“胜字”号等手铳,形制与“天字”手铳相仿,这些手铳一直使用到明朝中叶。嘉靖年间制造的三眼铳,口径多在13~15毫米之间,铳身长短不一,一般为40厘米左右。 § 应用战例鄱阳湖决战 鄱阳湖决战 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七月,朱元璋率舟师20万至鄱阳湖,同陈友谅号称60万的主力进行决战。战前,朱元璋察看了陈友谅以巨舟相连的水阵,认为其不利进退,遂将本部水军战船分成20队,把船上装备的“火器弓弩,以次鳞列”,并授将士攻敌之术:“近寇舟,先发火器,次弓驽,近其舟则短兵击之。”作战开始后,朱军即按部署攻击陈军水阵,将舰船上装备的“火炮、火铳、火箭、火蒺藜、大小火枪、大小将军炮”等火器,一起发射、抛掷至陈军战船上,将其焚毁20余艘,陈军死伤无数。之后,双方又经过多次激战,陈友谅所部溃败,本人也于八月初九日在九江口中箭身死。朱陈双方在鄱阳湖的决战,是中国战争史上第一次使用火铳(即最早的舰炮)进行的水战,此战兼三种方式:先在远距离炮击,以摧毁和焚烧敌船,减杀其战斗力和机动力;其次以弓弩射杀敌军,再次减杀敌船战斗力;最后是接舷跳帮,短兵相博,歼灭敌军,结束战斗。其所用火器已从燃烧敌船跃变为用火铳击杀敌船将士,摧毁和焚烧敌船船具的阶段,创造了火铳同冷兵器相结合的水战战术,朱元璋是首先指导部队采用这种战术的统帅。元末火铳在攻守城战和水战中初步使用,已显示其特有的优越性,成为在这些样式作战中火铳与冷兵器相结合战术的基础,并为明初火铳的扩大制造和使用,提供了重要的经验。[4]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