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景全 |
释义 | § 人物简介 王景全教授在图书馆查阅资料 王景全(男,65岁,博士生导师,解放军理工大学工程兵工程学院野战工程系道桥渡教研室技术三级教授,总参保留专家,白下区推荐) 1961年,西安工程兵学院毕业后,从事专业教学和专业科研40余年,潜心研究克服长江、黄河天堑的渡河技术,培养了上百名大学生和数十名硕士生、博士生和外国留学生,主持和参加的“955工程”、“多用途浮箱”等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获得多项军队科技进步奖,先后被评为“全军优秀教员”、“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导师”等,他是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典范。最近,江主席签署命令,给王景全教授记一等功。王教授目前不顾年龄偏大,身体不好的情况,主持重装备输送卸载的科研课题7项,并长期在海岛、渔村、工厂出差。 王景全教授是我军著名渡河工程专家。他1961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从事渡河工程教学和科研工作多年,先后完成了26项重大科研课题,其中21项成果分获国家、军队科技进步奖等奖励,创造了多项国际国内渡河工程奇迹,为我军克服江河湖海障碍,特别是提高打赢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做出了重要贡献。 60年代,王景全第一个成功地解决了黄河大流速条件下我军架设舟桥的安全锚定问题,其研究成果获得了工程兵首届科学大会优秀成果奖。他还对黄河松软岸滩克服、黄河上游舟桥张纲固定等五个专题开展研究,8次成功地在黄河急流条件下主持研究性浮桥架设和通载试验,实现了我军工程兵战胜黄河的坚强决心,为我军克服黄河天堑做出了重要贡献。那年,黄河浊浪滔滔,某部官兵运用这一“犁锚”技术,首次在黄河大流速条件下架设浮桥获得成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军事斗争准备需要,王景全陆续对长江、闽江、松花江、乌苏里江等江河的渡河保障进行了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他的《冰层承载力试验研究报告》,为解决冬季结冰情况下渡河及破冰架桥技术难题提供了依据。 [1] § 研究领域 军事渡河(海)工程,已完成30项科研项目,其中主持9个国家级、军队级重大项目 § 人物传奇 为王景全教授在舰船上检验装备使用情况 征服黄河:王景全解决了大流速条件下架设舟桥的安全锚定问题 俗话说,兵贵神速,机动自由乃军队的命脉;而江河湖海则是影响部队快速机动的主要障碍之一。王景全就是一名专门从事克服江河湖海障碍的渡河工程专家。 在我军历史上曾有这样一段往事:1958年,黄河泛滥,冲毁连接南北交通的大桥,京广铁路大动脉一度中断。舟桥部队曾摆兵布阵,几次试图抢架浮桥,遗憾的是未能成功。黄河天险,这一困扰我军实施南北战略机动的难题,令王景全头枕波涛,辗转难眠。他决心一定要教亘古黄河变通途,为我国渡河工程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初生牛犊不怕虎。1961年底,刚刚从哈军工毕业的他背上行李,自带干粮,走上了征服黄河的艰难历程。从第一次徒步考察黄河,王景全先后有10余次,时间最长一次多达100天。风餐露宿,栉风沐雨,下河底,奔险段,体验渔民生活,请教专家,查阅世界大江大河地质结构资料,王景全终于摸清亘古黄河复杂的地质结构。原来,黄河下游的河床虽然是泥沙质的,但在大流速的情况下,表面会形成一层坚实的硬壳,部队装备的制式锚入水后很难刺破表层抓住河底。同时他又发现两岸渔民使用的锚,锚爪与锚杆之间大都成某一固定角度,锚定效果特别好。在此基础上,他和战友们一道成功地研制出了形式特殊、具有最佳入土角的大抓力"犁锚"。他们又一鼓作气探索出了投起锚作业方法及定位门桥锚定法,并成功地对黄河松软岸滩克服、黄河上游舟桥张纲固定等五个专题进行了研究。那年,黄河浊浪滔滔,某部官兵运用这一"犁锚"技术,首次在黄河特大流速条件下架桥获得成功。 那年,他才26岁。后来,这项成果获得了工程兵第一届科学大会的最高奖项──优秀成果奖。王景全先后8次在黄河急流条件下成功地主持研究性浮桥架设和通载试验,实现了工程兵战胜黄河的坚强决心,为我军克服黄河天堑做出了重要贡献。 跨越天堑:王景全指导部队在高水位长江复杂水域首次架起浮桥 素有天堑之称的长江,自古以来就是军队实施南北战略机动的重要障碍。80年代初,王景全受命指导某舟桥部队在长江天堑上进行浮桥架设演练。此前,王景全曾多次在长江七、八级风浪条件下,带领学员在宽阔的江面上开设门桥渡场、进行架桥训练,对长江水文等情况比较熟悉。在演习现场,摆在他面前的是这样一道难题:时值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滔滔江水急流直下,演习要求浮桥必须在数小时内架起,在数小时内迅速通过数个摩步师的兵力及数百辆火炮、坦克,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拆除。在这样复杂的条件下架设浮桥,在当时的我军舟桥部队历史上还是第一次。王景全以实战为背景,把演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归纳成6条建议,提交给演习部队的领导,但却没有得到重视和采纳。 由于缺乏技术指导,浮桥刚刚移到指定水域,就因漂移而剧烈冲撞被急流冲到了下游20公里以外,一艘汽艇也沉没了,50多名官兵落水,所幸没有人员伤亡。部队在总结教训时发现,这一事件在王景全的六条建议中早有预见。后来,王景全被部队聘为技术顾问,与演习官兵一道,查原因,找对策,拿措施,终于拿出了防止门桥漂移的方案。 铁舟飞渡划时代,水道铁骑壮国威。在王景全的指导下,一座雄伟的浮桥终于跨越在奔腾不息的浩浩长江上,我军在高水位的长江最复杂水域上首次架桥成功,并创下了世界渡河史上时间最短、跨度最长、难度最大、条件最为复杂的4项世界之最。我军在数小时内让"天堑变通途"的梦想,也由此变为现实。 奋战濒海:王景全创造新技术实现工程兵从江河走向海洋的突破 钟情国防事业的王景全,时刻牢记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努力让自己的专业优势转化为战斗力。他在攻克了我国内陆江河一个又一个渡河工程难题后,又把目光投向了浩瀚的海洋。历次海上军事行动,舰船主要依赖现存港口、固定码头进行补给,依赖良好岸滩卸载。80年代初,西方发达国家以发展海上岸滩保障技术为重点,竞相研究高性能水上浮箱。当时,我军高技术条件下保障器材,尤其水上浮箱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有一定的差距。王景全强烈感觉到,我军交通应急综合保障器材应遵循平战结合、军民兼容的思想,研制高性能浮箱器材,研究近海岸滩保障技术。80年代中期,王景全参与发起并承担了新一代交通战备器材"多用途浮箱"的研制。研制过程中,他们遇到了一个最棘手的问题:工装技术的立体拼装间隙控制在毫米级之内。 这个难关不解决,浮箱大规模拼组以及随意拼组的目标就不能实现。为了抢占这一科技制高点,王景全教授和战友们凭着一股"闯"劲,先后与军内外数十名教授、专家和学者联合攻关,从总体设计,到无数次具体实验,一路斩关夺隘,在许多关键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多用途浮箱”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其技术性能和使用功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对提高我军交通综合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三项国家发明专利。运用这一成果,中国在宁波大榭岛海域建成了当时世界上最长的双车道跨海浮桥,有力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建设和发展。 世纪之交,某港湾。我军运用这项技术又成功地上演了一幅壮观的演兵图:伴随着三颗红色信号弹的腾空而起,一队队身穿桔红色救生衣的舟桥兵,驾驭操纵着一个个大型浮箱左连右拉。一座浮动港顿时跃然眼前;紧接着,坦克、火炮隆隆驶出,穿过桥头冲向岸滩。演习的成功,不仅填补了我军海上工程保障的空白,而且还实现了工程兵从内陆江河走向海洋的跨越。 走向大海:王景全解决了我军渡海工程保障的重大难题 我军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确立后,王景全敏锐地意识到,现代条件下局部战争解决海上输送工程保障技术问题至关重要。90年代,他积多年克服大江大河的经验,敢为人先地提出利用民船进行海上运输的设想。这对许多人来说,听起来有点像天方夜谭。但只要战场需要,王景全总是知难而进。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后,王景全向上级有关部门递交了长达10余万字的可行性报告。在总部组织的可行性论证审查会上,全国全军的有关技术专家,在用了整整4天的时间对这一课题进行充分审查论证后,认为: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设想,具有重大战略价值。 王景全像战场上听到号角声的勇士,又义无返顾地向着既定目标发起冲击。由于他所研究的这一重大课题,是一个高难度、高风险的庞大系统工程,需要运用船舶、海洋、道路、海岸、火炮、通讯工程等理论进行分析研究。为此,他先后组织了军内外25个院校、科研单位的百余位著名专家通力合作;组织几十名博士生、硕士生和四期本科生及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通讯兵等有关部队协助攻关。并先后对我国民船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开展科研论证1500余次,进行海上试验1200多次,总航程达2万多海里。海上试验的路漫长而又艰险,在看似平静的海面下时时充满着凶险、恐怖,充满着数不清的暗礁、险滩,让王景全这个老兵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生与死、艰难与困苦的考验。 1997年5月的一天,王景全的试验船重载后在海上进行试验。只见两座大山夹着狭窄的水道,犹如一道矗立在汹涌波涛中的一道大门。突然海风呼啸,一片乌云从天而降,霎那间,船钻进了浓重的迷雾中,能见度一下子降到几十米、十几米,海浪像狂嚣的野兽撞击着船头,试验船就像一片树叶被浪头抛上抛下,有时像直立在海面上,有时又像是栽到了海底,多少次与巨礁擦肩而过。王景全和他的战友们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地与死神搏斗着。在试验船上进行火炮射击试验,也是一项特别重大的难题。每发射一发炮弹,射击瞬间的后座力非常大,即使有钢板的防护,冲击波也会把驾驶仓的玻璃震碎,船上的活动甲板飞起一人多高。部队领导考虑到王景全的安全,要他上救护船,可他断然谢绝。为了感受实弹射击时的动力影响,每次实弹射击试验他都站在离火炮最近的地方。由于他本来就有心脏病,火炮发射时船体的摇摆、震耳欲聋的炮声和强大的冲击波作用,就像把他的心脏撕裂一样,战友们说他是在拿着生命作"赌注"。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几份耕耘,几份收获。王景全的这项研究在突破了13项技术难关后,终于宣告成功。 上世纪末,我国东南某沿海海面,风紧云急,波涛汹涌。运用该技术,我军一场高技术条件下的诸兵种联合演习鏖战正急。遥望海面,只见连天的炮火中,近千艘民船重载后,在空军作战机群的掩护下,迅速完成了海上集结和战斗编组,以排山倒海之势扑向"敌军",辽阔的海面顿时变成了一条条流动的公路,一幅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画卷尽收眼底。 演习的成功,标志着我军有效地解决了海上工程保障的重大难题。如今,这项成果已在部队作战训练、战法研究中广泛应用。四十多年来,王景全从江河走向海洋,勇往直前,不断跨越。他的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军事效益和社会效益,获得3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发明专利。去年,他作为两项全军重大科技成果奖获得者,受到江主席的亲切接见。在前不久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他新近完成的一项重大科研成果再次受到表彰 [2] § 成就和贡献 王景全教授在舰船上检验装备使用情况 1.渡河(海)工程特种保障技术研究,立足现有装备并研制新装备,为部队强渡江河及渡海登陆作战、重装备渡送及应急卸载上陆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2.交通一体化器材研究,研制出平战结合多能高效的新型交通战备器材,提高了交通运输快速保障和综合保障能力; 3.登陆栈桥系统研究,开发了我军登陆舰艇软登陆技术,确保登陆舰艇在复杂海岸条件下实现顺利卸载; 4.超大型浮式海洋综合基地论证研究,该领域工作对捍卫海洋国土、开发海洋资源意义重大; 5.黄河、长江浮桥工程研究,为我军战时部队战略机动克服特大江河障碍提供了技术保障; 6.多浮体结构工程理论研究,出版专著2部,与其他专家合作发表论文4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国防发明专利4项。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军优秀教员,获政府特殊津贴、军队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和军队院校育才奖“金奖”,2002年荣立一等功。 [3]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