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生药学 |
释义 | § 我国生药科学的起源和本草沿革 人类药物知识的来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人们在寻找食物的同时,通过反复尝试,发现了许多有生理作用的植物,可以用来防治疾病,因此有"医食同源"之说。古书记载,神农氏(公元前约2700年)尝百草,用以治病,一日而遇七十毒,说明我们祖先长期而广泛的医疗实践过程,药物知识逐渐丰富起来。但是太古时期文字未兴,这些知识只能依靠师承口授。后来有了文字,便逐渐记录下来,出现了医药书籍。这些书籍起到了总结前人经验,并便于流传和推广的作用。由于药物中草类占大多数,所以记载药物的书籍便称为"本草"。据考证,秦汉之际,本草流行已较多,但这些本草都已亡佚,无可查考。现知的最早本草著作为《神农本草经》,著者不详,根据其中记载的地名,可能是东汉医家张仲景、华佗等人修订前人著作而成。 《神农本草经》全书三卷,收载动、植、矿物三类药物共365种,分上、中、下三品:"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症补虚羸者,本中经;下经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每药项下载有性味、功能与主治,另有序例简要记述用药的基本理论,如有毒无毒、四气五味、配伍法度、服药方法及丸、散、膏、酒等剂型,可以说《神农本草经》是汉以前我国药物知识的总结,并为以后的药物发展奠定了基础。 到了南北朝,梁代陶弘景(公元452~536年)将《神农本草经》整理补充,著成《本草经集注》(陶弘景集注神农本草经),增加了汉魏以下名医所用药物365种,共载药730种。对原有的性味、功能与主治有所补充,并增加了产地、采集时间和加工方法等,丰富了《神农本草经》的内容。此书是《神农本草经》以后有确切著作年代和作者的重要本草文献。 到了唐代,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对外交通日益频繁,外国药物陆续输入,药物品种逐渐增加。为了适应形势需要,政府指派苏敬、李责力等23人增修陶氏所注本草经,增药114种,于显庆4年(公元659年)颁行,称为《新修本草》,又称《唐新本草》、《唐本草》,此书由当时的政府修订和颁行,可算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典,较欧美各国认为最早的纽伦堡(Nürnberg)药典(公元1542年)要早883年。《新修本草》载药844种,并附有药物图谱,开创了我国本草著作图文对照的先例,对我国药物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而且流传国外,对世界医药的发展亦作出了贡献。 以上所述是我国古代药物知识的三次总结。随着药物知识的不断丰富,新的本草续有问世,如宋代的《开宝本草》、《嘉祐补注本草》,都是总结性的药物学著作。 到了北宋后期,蜀医唐慎微编成《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是将《嘉祐补注本草》与《图经本草》合并,增药500多种,并收集了医家和民间的许多单方验方,补充了经史文献中得来的大量药物资料,使得此书内容更为充实,体例亦较完备,曾由政府派人修订三次,加上了"大观"、"政和"、"绍兴"的年号,作为官书刊行。 明代的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公元1518~1593年),在《证类本草》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修订,"岁历三十稔,书考八百余家,稿凡三易",编成了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本草巨著--《本草纲目》。此书于李时珍去世后三年(1596年)在金陵(今南京)首次刊行。《本草纲目》载药1892种,附方11000多个。李时珍全面整理和总结了16世纪以前我国人民的药物知识,按药物自然属性,分为十六纲、六十类,每药之下,分释名、集解、修治、主治、发明、附方及有关药物等项,体例详明,用字严谨,并长期亲自上山采药,遍询土俗,足迹踏遍了大江南北,对药物进行实地考查和整理研究,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亲身实践经验纠正了古代本草中不少药效方面的错误,使《本草纲目》一书达到新的水平。这部书在17世纪初就流传中外,曾经多次刻印并被译成多种文字,对世界医药学作出了贡献,也是研究动、植、矿物的重要典籍。 清代乾隆年间赵学敏编成《本草纲目拾遗》一书,于1765年出版,对《本草纲目》作了一些正误和补充,共载药物716种。 由汉到清,本草著作不下300种,各有所长。其余如地方性的《滇南本草》(明·兰茂),专记外来药物的《海药本草》(唐·李珣),记载食物疗法的《食疗本草》(唐·孟诜),记载救荒植物的《救荒本草》(明·朱橚),侧重药物鉴别的《本草衍义》(宋·寇宗奭),侧重药物炮炙的《雷公炮炙论》(南北朝刘宋·雷斅)等,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清代道光年间,吴其的两部专论植物的著作《植物名实图考》和《植物名实图考长编》问世,前者记载药物1714种,后者描述了植物838种,对于每种植物的形色、性味、用途和产地叙述颇详,并附有精确插图,尤其着重植物的药用价值与同名异物的考证,所以虽非药物学专著,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兹将我国历代主要本草列入表1-1-1。 此外,我国古代许多医学和方剂学著作中也收载有药物的知识。例如东汉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唐代孙思邈的《千金备急方》和《千金翼方》,宋代陈师文等所编的《太平惠民和济局方》,明代朱橚等的《普济方》等。本草书籍中收载的药物和方剂,很多至今仍广泛应用,具有很好的疗效,且已被现代科学研究所证实。有些药物的有效成分和分子结构等也研究清楚,例如麻黄平喘的主要成分麻黄碱,常山治疟的有效成分常山碱,延胡索止痛的主要成分四氢掌叶防己碱(延胡索乙素),黄连和黄柏止痢的主要成分小檗碱(黄连素),黄芩抗菌的主要成分黄芩甙,大黄泻下的主要成分番泻甙等。为了保证药物的疗效,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于药物的栽培、采收、加工、炮制、贮藏保管等方面,也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大量事实证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长期实践所积累起来的医药遗产是极为丰富、极为宝贵的。我们应当珍视这个祖国医药学的伟大宝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 生药学的范围、研究对象及任务 凡具有医疗、诊断、预防疾病和保健作用的物质,统称为"药物"。药物的来源,有的是天然产物及其制品,有的是人工合成的化学品与生化制品。研究各类常用药物的来源、性质和应用的学科,称为药物学。 我国古代记载药物知识的著作,大多称"本草",所载药物主要是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其中以植物(草类)药占大多数,故名本草。各种本草都是我国古代的药物学。 国外最早记载药物的著作,如古埃及的"Papyrus"(纸草本),希腊的"De Materia Medica"(药物学),俄国的"Tpaвник"(本草全书)等,其性质与我国的本草相当。 我国中医历来用以治病的药物,概称"中药"。中药是指依据中医学的理论和临床经验应用于医疗保健的药物。中药包含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成方制剂)。中药材既是切制成饮片,供调配中医处煎服,或磨成细粉服用或调敷外用;又是供中药厂生产中药成方制剂或制药工业提取有效化学成分的原料药。现今常用中药材包括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绝大多数中药材就是我国历代诸家本草收载的药物。所以中药材是我国几千年来医药宝库中的历史产物。 "草药"一般是指草医用以治病或地区性口碑相传的民间药,其中也有是本草记载的药物。随着药源普查和对草药的不断研究,一些疗效较好的草药逐渐被中医界所应用,或作药材收购,于是有将中药和草药统称为"中草药"。 "生药"一般是指取自生物的药物,兼有生货原药之意。例如采用药用植物的全体(益母草、白屈菜)、部分(人参、洋地黄叶)、分泌物或渗出物(苏合香、没药),或者采用药用动物的全体(蜈蚣、蛤蚧)、部分(鹿茸、羚羊角)、分泌物(蟾酥、麝香),经过一定方式的简单加工而得。应用最广的是植物药,一部分是动物药,另少数矿物药。此外,由植物中制取的淀粉、粘液质、挥发油;自植物、动物中制取的油脂、蜡类,以及一些医用敷料如棉、毛和滤材如白垩、滑石粉、石棉、白陶土等,也列入生药的范畴。 关于"生药"一词,从我国明代太医院中规定"凡天下解纳药材,俱贮本院生药库","凡太医院所用药饵,均由……各地解来生药制造";以及清朝太医院及御药房的医事制度中"凡遇内药房取用药材,……俱以生药材交进,由内药房医生切造炮制"的规定看,生药或生药材是在与切造炮制、制成药饵对比的情况下所用的名称,实质上即指药材。 近代生药名词的应用,来源于日本学者将德文Pharmakognosie译称为"生药学",将生药学所研究的"Drogen"译称为"生药"。我国医药院校于本世纪20年代开始设立生药学课程,生药一词在医药教育、科研机构遂渐流行。 如上所述,生药就是药材,大多数生药都是我国历代本草收载的药物。稍有不同的是 生药还包括本草未有记载、中医不常应用而为西医所用的天然药物(如洋地黄叶、麦角);在国外生药一般不包括矿物药。此外,在中医药界和药政管理、企业外贸、宣传部门以及一些文件中,一直沿用中药、中药材或药材这些传统名称。 从广义而言,中药材、草药或生药,都是来自自然界的天然药物。随着现代医药学的发展,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和天然药物的被普遍使用,以及我国生药包含有矿物药,中药、草药、中草药、中药材、药材、生药的涵义有时较难明确区分。在生药学教材中,上述名词都将随习惯适当应用。 生药学(Pharmakognosie, Pharmacognosy)是一门研究生药的科学。"Pharmakognosie"一词,自1815年德人C.A. Seydler发表"Analecta Pharmacognostica"一文而得名。此词由希腊字Φαριακογ(Pharmakon)和"Yυωδls"(gnosis)合成,前者意为"药物",后者为"知识",就字义讲,为药物的知识。当时所谓药物均指生药而言。关于生药学的定义,从Pharmakognosie成为学科的发展历史看,一般认为19世纪初叶德国学者T.W. Martius是这门学科的先驱者,Martius于1832年出版了"Grundriss der Pharmakognosie des Pflanzenreiches(植物界的生药学基础),正式使用Pharmakognosie这一学科名称。Martius认为生药学是商品学的一部分,就得自自然界的药物,研究其基源和品质,试验其纯度,以发现其混杂物或伪品的学问。至于中文"生药学"一词,见于1880年日本学者大井玄洞译著生药学,此系德文Pharmakognosie的日译,书中谓凡宇宙直接采取之药物,具有其天然之形状者或因机械的制法变换其形貌而贩卖者,皆谓之生药,而讲求此等科学者,谓之生药学。日本学者下山顺一郎1890年所著生药学的序言中说生药学是论述供医疗目的天然产物的学问。我国学者赵燏黄1905年留学日本,回国时带回生药学一词,其与徐伯鋆合编的《现代本草生药学》(1933)著作中谓"利用自然界生产物,截取其生产物之有效部分,备用于治疗方面者曰药材。研究药材上各方面应用之学理,实验而成一种之独立科学,曰生药学。换言之,所谓生药学者,"系应用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及其自然科学之知识,以解决药材之适当问题为原则,复记载药化学及药理学的研究,参证而应用之也。"美国学者H.W. youngken所著《Text-Book of Pharmacognosy》(1943年5版)认为生药学是论述植物和动物来源的生药和其他经济材料的历史、生产、商业、采收、拣选、鉴定、评价、贮存及用途的科学。60年代以来,我国生药学教材续有出版。李承祜著《生药学》(1952)谓:研究各种生药的来源、形态、性状、组织、成分、鉴别、应用及其他各项的科学,名曰生药学。徐国钧、赵守训著《生药学》(1958)谓:利用植物学、化学、药理学等科学知识来研究生药的名称、来源、形态、性状、组织、成分、效用和栽培、采制、贮藏的学问,即为生药学。楼之岑主编《生药学》(1965)谓:生药学是利用科学方法来研究生药的来源、生产、化学成分和分析鉴定的一门科学。综上所述,结合我国教学研究实践,生药学是应用本草学、植物学、动物学、化学、药理学和中医学等学科知识,来研究生药(药材)的名称、来源、生产、采制、鉴定、化学成分和医疗用途的科学。 自60年代至晚近,国际上对生药学科的研讨范围,有了较大的扩展。例如研究对象方面,包括由药用植物或药用动物分离得的有效成分纯品、抗生素、激素、酶,并涉及致幻、致过敏、致畸胎等有毒植物,以及农业杀虫剂、除莠剂等;在培育方面,涉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细胞组织培养、遗传育种和突变品系;在化学成分方面,包括现代分析技术,基础代谢途径及次生代谢产物的起源,微生物转化及在植物中的异常合成,比较植物化学中有关化学成分作为分类学特征,一般代谢产物的次生变异,代谢物的积累,遗传学中的多倍体、化学种;在资源开发利用方面,重视海洋药物生物的研究,并有海洋生药学(Marine Pharmacognosy)这一分支,以及有关生化药效、药效药理评价的临床生药学。生药学科已逐步扩展到应用植物化学、植物化学分类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等学科知识来研讨天然药物的来源、分类、资源开发、生产、品质评价、生物合成、药效药理、毒性等内容。 从生药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发展,结合我国中药材研究情况、实际用药现状,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国近期内生药学科的研究重点,在于: 1、加强中药材质量标准规范化的研究 中药材是生产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的重要原料。因此,保证中药材质量是保证中药饮片和中成药质量的关键和基础。中药材质量标准的规范化研究是中药复方药物标准化研究的基础和先决条件。 目前中药材大多缺乏科学的质量标准,少部分虽有一定的质量标准,也未能切实地、全面地反映其临床功效。加之次生代谢产物的多态性、微量性、不稳定性,致使质量标准化研究进展缓慢,水平也不高,严重制约着我国中药产品的开发和质量水平的提高。 因此,在明确有效成分、指标性成分的基础上,建立、完善中药材质量标准,使之达到科学化、标准化,与国际接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也是摆在我们面前刻不容缓的任务。 2、绿色中药材生产与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中药材(Green crude drug)必须保证是无污染的、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应在十分安全的范围内,药效物质基础的含量稳定、可靠,并有严格的质量标准加以控制。 在21世纪,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将共同携手对环境精心的保护,更加关心各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各国首脑共同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发表了《21世纪议程》。这两个纲领性文件呼吁:各国应在保护环境和生态不受破坏的前提下发展经济,并强调这是关系到人类前途和发展、全球均应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 中药材特别是野生药材,由于受到价格和市场的影响,常易招致资源产生毁灭性的破坏,例如冬虫夏草、蛤士蟆、山乌龟(颅通定的原料)、肉苁蓉等资源数量均已急剧下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收录76种动植物药材。因此必须积极采取引种、栽培、种质保存、宏观调控等一系列挽救、研究及合理利用等综合措施。 3、研究开发现代中药,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现代中药是指来源于传统中药的经验和临床实践、依靠现代先进科学的方法和手段,遵循严格的规范指标,如《药品非临床安全性研究质量规定》(简称GLP),《药品临床质量管理规定》(GCP)以及《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定》(GMP)等所研制出的优质、高效、安全、稳定、质量可控、服用方便并具有现代剂型的新一代中药。这种新型中药,科技含量高,具有"三效"(高效、速效、长效)、"三小"(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以及"三便"(便于贮存、携带及服用)等特点,符合并达到国际医药主流市场对产品的指标和要求,因而有较强的竞争力,可以在国际广泛流通。 选择那些在调整人体机能和西医难治的常见病方面具有明显疗效的单味中药或复方、制剂,如抗衰老、老年性疾病(骨质疏松、更年期综合征、老年痴呆、糖尿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免疫性疾病、肿瘤、艾滋病及其它病毒性疾病等。研制的现代中药应充分发挥中药复方的多靶点、多层次、对机体整体治疗的优势,并注意采用现代的制剂工艺和新的剂型。 4、生物技术在生药学研究中的应用 21世纪有迅猛发展的生物技术也必然会深入到生药学领域。首先,生物技术可以在保存和繁殖珍稀濒危的药用动、植物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其次,生物技术和基因重组可以在培育常用中药的优良品种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特别是当搞清了中药有效成分和有效部位以后,可以培育出优质、抗病力强、产量高的新品种,不断提高中药材的质量。 最后,生物技术还能对中药品种进行更深入和客观的鉴定研究,可选择合适的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如RFLP(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RAPD(随机扩增多态性DNA)、DNA测序等方法,根据DNA分子不同程度的遗传多样性,在中药属、种、亚种、居群或个体水平上对研究对象进行准确的鉴别。 5、中药现代化信息系统的建立 21世纪飞速发展的信息系统,将作为中药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条件。首先将进一步完善各种专属性的数据库,如中药有效成分数据库,中药药理及毒理数据库,中药复方数据库,中药临床效果数据库,国外重要值物药数据库等等,并进一步网络化和高速公路化。同时还要依靠人工智能从浩若烟海、杂混无序的中药信息资源中开发和挖掘出最有价值的信息和规律来。 其次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进一步普及,中药现代化的各种知识将得到广泛的传播。例如可以把中医防治疾病的经验和知识、中药防治疾病的最新科研成果,通过各种专家系统和软件普及到每家每户。这样,中药保障人民健康的作用将得到更充分的发挥,人民的健康水平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总之,作为我国药学教育的一门专业课程,生药学的教学内容着重介绍应用现代生药学的基础理论和操作技术,围绕生药及其制剂的质量、中药新药及新资源开发进行讲授。 通过生药学的教学,使能对开发利用我国天然药物资源,发展生产,提高中药材及其制剂的质量,保证用药安全、有效,开展生药学研究打好基础,以期为振兴中药事业作出贡献。 § 现代生药学的发展 生药学是在人类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随着生产发展的需要和科学研究的进步而逐渐积累和发展起来的关于天然药物的科学。从历史上看,生药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即传统的本草学(或药物学)时期、近代的商品生药学时期和现代的生药学新时期。 古代本草著作的出现是在二千多年以前,直到十九世纪中叶生药学成为独立的学科,世界各国都处于传统的本草学时期。那时,对于药物(生药)的知识主要是依靠感官和实践经验来积累。古代本草书籍的内容是以记载医疗效用为主,兼及生药和药用动植物的名称、产地、形态和感官鉴别的特征等。由于地域的不同和经验的差异,对药物的认识自难一致,更由于当时科学未兴,对于药物的认识难免失之粗浅,或有主观臆断之处。 17世纪开始,在欧洲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文化的发展,兴起了近代的自然科学,促进了药学科学的发展。 19世纪初期,法国学者Derosne、Pelletier和德国药师Sertüner等相继从植物和生药中分离出生物碱,并证明具有明显的生理作用,推动了植物性生药有效成分的研究。很多生物碱被分离为纯品,药物生理作用的研究也取得成熟;又由于生物科学的进步,生药的来源和形态学的研究也有了新的发展。到19世纪中叶,生药学从药物学中分出成为独立的学科。随着国际交通和贸易的发展,生药采购和流通区域扩大,生药种类和数量逐渐增多,当时生药学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商品生药的来源(生物的和地理的),鉴定商品生药的真伪和优劣。 1838年德国学者Schleiden阐明了细胞是植物体构造的基本单位,并利用显微镜观察了多种生药的显微构造,发现根据显微构造的不同,各种生药可以准确区别。其后,利用显微镜鉴别生药的方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成为生药鉴定的重要手段之一。与此同时,化学定性和定量的方法也开始应用到生药鉴定工作中。自此以后,生药学的研究沿着形态学的(包括宏观的和微观的)和化学的两个方向前进。 到本世纪30年代,药物作用强度(生物效价)的生物测定法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为生药的品质评价提供了新的手段,也为进一步研究生药的有效成分及其含量测定方法提供了有利条件。1930年以后,物理化学的分析方法,如毛管分析法、比色法、分光光度法、荧光分析法和柱层析、纸层析等逐渐应用于生药分析鉴定。1960年以后,由于现代仪器分析方法迅速发展,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薄层色谱、薄层色谱光密度法、气相色谱、高效相色谱、核磁共振、质谱等新的分析方法的应用,推进了生药化学成分及其定性定量分析的研究。此外,利用电子显微镜和X线衍射法以观察和研究生药的超微构造,利用免疫电泳法于种子类生药的鉴别,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法)在生药分析中的应用等,均在发展之中。 生药有效成分的不断阐明及其分析方法的迅速发展,迎来了现代生药学的新时期,推动了对影响生药品质的各种因素进行科学的探讨。例如对于有效成分明确、经济价值较大、大量栽培的药用植物(如薄荷、洋地黄、金鸡纳树等)进行选种、嫁接、杂交以及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以提高产量和质量;对生药采收时期、加工方法和贮藏条件等方面的研究,力求提高并保持生药的优良品质。用人工方法造成药用植物遗传因子的突变与多倍体植物的形成,利用示踪原子探索有效成分在植物体内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利用细胞和组织培养方法来生产药用植物的有效物质,已获得进展。由于植物化学成分知识的大量积累,已开展了对各类植物的化学成分与其亲缘关系进行科学的探讨,从而开始形成植物化学分类学(Plant Chemotaxonomy),这门科学的发展具有分类学上的意义,并将促进新的生药资源的开发。 表1 我国历代主要本草学著作 书名 年代 著作者 卷数 药物数 附注 神农本草经 汉 不详 3 365 原书已失传,现有多种辑本 本草经集注 南北朝梁代 陶弘景 7 730 原书已失传,现仅敦煌石窟有陶氏集注序录残卷 新修本草 唐显庆4年 (659) 苏敬 (苏恭) 53 844 包括正文20卷、目录1卷、图经7卷、药图25卷,增药114种。为我国第一部官修的药典。现仅有残本10卷,补辑1卷 本草拾遗 唐开元27年 (739) 陈藏器 10 新增400 包括序例1卷、拾遗6卷、解纷3卷原书已失传 蜀本草 五代后蜀(934) 韩保升等 20 图说药物形状,较陶、苏为详。 原书已失传 开宝本草 宋开宝6年 (937) 马志等 21 983增药133种 原书已失传。 嘉祐补注本草 宋嘉祐5年 (1060) 掌禹锡等 20 1082新补82种,新定12种 原书已失传 图经本草 宋嘉祐6年 (1061) 苏颂等 21 考证详明,颇有发挥,但图与说有不相符处。原书已失传。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证类本草) 宋元祐间 (1107以前) 唐慎微 32 1746 增药500多种及大量单方。大观2年(1108年)重修刊行改名《经史证类大观本草》;政和6年(1116) 经曹孝忠校正刊行,改名《政和新修经史证类备用本 草》,后于宋·淳祐9年(1249年)经张存惠重修并 增入本草衍义,称为《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 本草衍义 宋政和6年 (1116) 寇宗奭 20 补充嘉祐与图经的释义,发明颇多。 救荒本草 明永乐4年 (1046) 朱橚 (周定王) 4 414 皆为救荒植物,画其形状,著出产、苗、叶、花、子、性味、食法,详明可据。 本草纲目 明万历24年 (1596) 李时珍 52 1892 标名为纲,列事为目,增药374种,方8160个,附图1110幅。清张绍棠刊本中有412幅图已修改,并增图17幅 。 本草纲目拾遗 清乾隆30年 (1765) 赵学敏 10 716 收载本草纲目未载的药物,无图 [1]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