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鸿钧烈士 |
释义 | 1927年7月睢县第一高小毕业后,考取开封第一师范学校。1931年6月,考取天津南开中学高中部。1935年7月,考取北京大学哲学系。12月,“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中,参加了民族解放先锋队,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七七事变”后,离京返乡,在睢县第一完全小学任教。与睢县共产党组织取得联系,开展抗日救亡工作。1938年3月,建立中共睢县中心县委,任委员。此时,睢县中学发展党员40人,建立了中共睢县中学支部,任书记。5月,建立后睢杞大队,开展游击战争。经几个月的努力,队伍发展为千余人。7月,建立豫东抗日游击第三支队和睢县第二团队,任二团队政训处主任。11月,睢县第二团队改编为新四军游击支队二团,先后任营政治委员和政治部民运科干事。1939年3月,随新四军游击支队到安徽怀远县。7月,中共豫皖苏边区党委决定在国民党区建立中共皖北特委,任宣传部和青年部部长。1940年4月,被调到豫皖苏边区抗日联合中学任教育科长,为抗日救国培养军政干部和地方干部。1941年初,新四军四师,根据中央“向东发展,向西防御”的方针,向津浦路东转移。长期艰苦斗争,致使其积劳成疾,随军不便,司令部决定将他留在路西,开展党的地下斗争。8月,被派到中共宿东县委工作,住在任桥乡小周家村,开展党的地下活动。自知难愈,曾写下遗言:“同志们,前进吧!你们千万不要忘记,这里埋葬着一个不愿安息的人。”11月4日,不幸病逝。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