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潜艇
释义

§ 简介

美國的维吉尼亚級潜艇

潜艇用途

潜艇用途广泛,有军事用途,也有军事用途。

军事用途包括攻击敌人的军舰或潜艇、近岸保护、突破封锁、布设水雷、侦察和输送特种分队等任务。潜艇最初的军事应用是在一战中,并为许多大国海军装备。在二战中,潜艇得到广泛应用,在海战中起到重要作用。

潜艇的非軍事用途包括了海洋科学研究、抢救财物、勘探、开采、科学侦测、维护设备,也能作为像搜索和援救工作或者海底电缆维修等专业性工具,还能被用做海下旅游观光业和学术的调查,在夏威夷、海南岛等一些海滨观光地也拥有观光潜艇。甚至也可以作为一些超级富豪的海下移动豪宅。

潜艇战斗作用

潜艇战斗中的战斗作用是:消灭运输舰船、破坏敌方海上交通线;攻击大中型水面舰艇和潜艇;对陆上战略目标实施袭击,摧毁敌方军事、政治、经济中心;执行布雷、侦察、救援和遣送特种人员登陆等。

潜艇,主要由艇体、操纵系统、动力装置、武器系统、导航系统、探测系统、通信设备、水声对抗设备、救生设备和居住生活设施等。

潜水艇最初广泛的军事应用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并在许多大国海军中起到重要作用。军事用途包括攻击敌人的军舰或潜艇、近岸保护、突破封锁、布设水雷、侦察和输送特种分队等任务。潛艇的非軍事用途包括了海洋科学研究、抢救财物、探堪、开采、科学侦测、维护设备,也能作为像搜索和援救工作或者海底电缆维修等专业性工具,还能被用做海下旅游观光业和学术的调查,甚至也可以作为一些超级富豪的海下移动豪宅。

潜艇的种类很广,它范围从小型全自动、一人或两人的船操作达若干小时的民用潜水探测器,到像俄罗斯的台风级核潜艇数百人维持长达3至6个月的潜航待命。起源于深海潛水器的现代深海潜艇能工作在远比人类潜水员可生存或工作的更深的地方。

多数大型潜水艇包含一个圆筒型的身体和一个通常固定在船中部的垂直结构(舰桥),它里面有通讯、感应器和潜望镜。这种舰桥结构早期也称为“指挥塔”——一个分离的于圆柱形艇体,安置潜望镜和控制设备的特殊舱室。而深潜艇或专业潜艇则往往没有这种凸出的舰桥。

在裁军或扩军谈判时已普遍被各国公认是战略性武器。大部分的潜艇都是用作军事用途,只有少量的潜艇用作科学研究、观光等非军事用途。

§ 发展历史

1800年的鹦鹉螺号设计图

18世纪70年代,美国人D.布什内尔建成1艘单人操纵的木壳艇“海龟”号,通过脚踏阀门向水舱注水,可使艇潜至水下6米,能在水下停留约30分钟。

1776年9月,“海龟”号潜艇偷袭停泊在纽约港的英国军舰“鹰”号,虽未获成功,但开创了潜艇首次袭击军舰的尝试。

18世纪末到19世纪末是潜艇研制的重要时期。1801年,美国人R.富尔顿建造的“鹦鹉螺”号潜艇,艇体为铁架铜壳,艇长7米,携带两枚水雷,由4人操纵。水上采用折叠桅杆,以风帆为动力。水下采用手摇螺旋桨推进器推进。

19世纪 60年代,美国南北战争中,南军建造的“亨利”号潜艇长约12米,呈雪茄形,用8人摇动螺旋桨前进,航速4节,使用水雷攻击敌方舰船。1864年2月17 日夜,“亨利”号用水雷炸沉北军战舰“豪萨托尼克”号,首创潜艇击沉军舰的战例。1880年9月,中国在天津建成第一艘潜艇,艇体形如橄榄,水下行驶,十分灵捷,可于水下暗送水雷,置于敌船之下。

1863年,法国建造了“潜水员”号潜艇,使用功率58.8千瓦(80马力)的压缩空气发动机作动力,速度为2.4节,能在水下潜航3小时,下潜深度为12米。1886年,英国建造了“鹦鹉螺”号潜艇,使用蓄电池动力推进,航速6节,续航力约80海里。1897年,美国建造了“霍兰”Ⅵ号潜艇,水面使用33千瓦(45马力)的汽油机动力装置,航速7节,续航力达到1000海里;水下使用电动机为动力,航速5节,续航力50海里,这是潜艇双推进系统的开端。青岛海军博物馆内的退役潜艇

1866年,英国人R.怀特黑德制成第一枚鱼雷。1881年,T.诺德费尔特和G.加里特建造的“诺德费尔特” 号潜艇,首次装备鱼雷发射管;同年,美国建造的“霍兰”Ⅱ号潜艇安装有能在水下发射鱼雷的鱼雷发射管,这是潜艇发展史上的一项重要发展。

1863年,法国建成了一艘“潜水员”号潜艇。艇体模仿海豚的外形设计,长42.67米,排水量420吨。使用一部功率为59千瓦(80马力)的蒸汽机作动力,速度为2.4节,能在水下潜航3小时,下潜深度为12米。由于“潜水员”号采用了蒸汽机作动力,尺寸超过了当时所有的潜艇,成为了20世纪之前最大的一艘潜艇。

19世纪的最后10年中,潜艇已成为至少是具有潜在威慑力量的武器了。但是由于当时的英国、美国等海军大国对潜艇仍持怀疑态度,总认为潜艇只不过是弱小国家用于偷袭的武器,为此阻碍了潜艇的发展。

20世纪初,潜艇装备逐步完善,性能逐渐提高,出现具备一定实战能力的潜艇。这些潜艇采用双层壳体,具有良好的适航性,排水量为数百吨,使用柴油机-电动机双推进系统,水面航速约10~15节,水下航速6~8节,续航力有明显提高;武器主要有火炮、水雷和鱼雷。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各主要海军国家共拥有潜艇260余艘,成为海军重要作战兵力之一。

§ 深潜原理

二战时期德国海军U-XXI型潜艇简图

用于实现潜艇下潜上浮,水下均衡,改变深度等。潜艇主压载水舱注满水时,增加重量抵消其储备浮力,即从水面潜入水下。用压缩空气把主压载水舱内的水排出,重量减小,储备浮力恢复,即从水下浮出水面。

艇内设有专门的浮力调整水舱,用于注入或排出适量的水,以调整因物资、弹药的消耗和海水密度的改变而引起的潜艇水下浮力的变化。艇首、艇尾还设有纵倾平衡水舱,通过调整首、尾平衡水舱水量以消除潜艇在水下可能产生的纵倾。艇首和尾部各设有一对水平升降舵,有的潜艇只在指挥室围壳处安装一对水平升降舵用以操纵潜艇变换和保持所需要的潜航深度。艇尾装有螺旋桨和方向舵,保证潜艇航行和变换航向。

§ 动力装置

柴电动力与呼吸管

英国皇家海军虎猫号的柴油发电机

最早期曾经尝试过做为潜艇动力来源的有压缩空气、人力、蒸气、燃油和电力等等。而真正成熟的第一种潜艇动力来源是以柴油机配合电动马达(柴电)做为共同的动力来源。

呼吸管的基本构造很简单,就是一个可以伸长的通气管,将外界的空气引导至柴油引擎,产生的废气也经由呼吸管排送出 去,另外再附加防止海水进入以及将进入的海水排除的管线。通过使用呼吸管可以让潜艇在潜望镜深度情况下使用柴油机,这样潜艇就不必上浮即可补充电力。呼吸管的使用大幅改变当时潜艇的作业方式与弹性。在使用呼吸管以前,潜艇一定要浮出海面进行换气和充电的作业,而这个作业时间限制在夜间。采用呼吸管之后,潜艇只需要将呼吸管伸出海面就得以进行充电的工作,不仅降低潜艇被发现的机率,也扩展潜艇可以充电的时机。

核动力

核动力是继柴电动力之后发展的又一种动力。核动力的原理是通过核子反应炉产生的高温让蒸汽机中产生蒸气之后驱动蒸气涡轮机,来带动螺旋桨或者是发电机产生动力。最早成功在潜艇上安装核子反应炉的是美国海军的鹦鹉螺号潜艇,目前全世界公开宣称拥有核子动力的国家有5个,其中以美国和俄罗斯的使用比例最高。美国甚至在1958年宣布不再建造非核动力潜艇。

核动力潜艇相比于传统的柴电潜艇,具有动力输出大,动力续航高(由于核动力潜艇的燃料的补充更换通常在10年以上,相比于仅仅几周或几月的柴电动力潜艇要大大增加,所以也通常被视为无限续航),速度快等优点。但核动力潜艇却有技术难度大,稳定性差,建造费用高,噪音大以及维护要求高的缺点。由于柴电潜艇和絕氣推進技术的发展,核动力潜艇已经不再是先进潜艇动力的唯一标准。

绝气推进系统

AIP是Air-Independent Propulsion的简称,中文称为绝气推进。1930年,德国沃尔特(Walter)博士提出以过氧化氢做 为燃料的动力机系统,经过数年的研究和试验,在二战末期,沃尔特发明了“沃尔特式动力机”,原理是通过燃烧过氧化氢推动内燃机工作,由于过氧化氢燃烧反映 产生氧气,所以不需要额外空气,但是早期的沃尔特式动力机并不可靠,因为过氧化氢容易发生自燃反应,因此德国只生产几艘XVIIB,以过氧化氢为动力的潜艇。

尽管绝气推进拥有大大提高了柴电动力潜艇的能力,但由于过氧化氢等氧化剂的稳定性差,使得绝气推进的安全性常被质疑。实际上无论早期沃尔特试验还是二战后美国,苏联的深入研究,都出现了或多或少的事故以及问题。现代绝气推进装置类别主要为空气封闭柴油机、闭式循环汽轮机、斯特灵闭式动力机以及燃料电池等。

§ 结构

洛杉矶级攻击核潜艇可以清晰地看到其雪茄型的壳体

现代潜艇通常来说是雪茄型的,这种设计相比于最早海龟号的“蛋型”已经有了很大改变,这样的壳体也通常被称为“水滴型壳体”。潜艇设计者们发现水滴型壳体是目前发现的水下阻力最小壳体形状,这种形状却在海面漂浮时抵御海浪的能力也较差一些。德国潜艇研制技术和思想都得到了巨大的改变,他们开始注重水下航速并且第一次建造出了水下航速比水上还要快的潜艇——U-XXI型,随后又建造出了U-XXIII型。这两种型号的潜艇不但使用了近水滴型壳体,而且第一次撤销了潜艇甲板上的甲板火炮,舰桥部分也“近流线型”,这样潜艇不仅更快而且相比于当时盟军的潜艇更加安静,在水下的战斗力更强。现代潜艇在水滴型外壳外面通常都要铺设消声瓦,实际上是一种降低本艇声音辐射以及吸收外部声波的材料,使得潜艇更加安静。

潜艇上部突出的舰桥围壳部分可以增长潜望镜和无线电天线的使用长度。通常来说,舰桥围壳内通常都有无线电设备,雷达,电子战设备,通气管等设备。

在现代的军用潜艇结构的发展大致分为两个“流派”——单壳体结构与双壳体结构。单壳体结构顾名思义就是以一层壳体承受厅外压力,维持艇内气压。而双壳体则是在壳体外面再加装一层壳体,这层壳体被称为“外壳体”,“轻壳体”通常也被称为“非耐压艇体”。这个外壳自身不承受压力,其内部的壳与单壳体结构一样承受外压维持内压。

双壳体的优势在于对耐压艇体材料要求度比单壳体要低很多,而且可以布设很多耐压设备,诸如声纳探头布设非耐压艇体中,这样不仅减小耐压艇体内的空间而且还能大大减小耐压艇体由于运转这些设备时产生抗压力下降和耐压艇体形变。在实战中,潜艇一旦受到震荡,撞击等时候,外部壳体虽然可能遭到毁灭打击,但由于其有效保护了内部耐压艇体,造成潜艇的安全性得到有效保护。同时外壳体内部加装消声材料也可以大大降低内部噪音,提高安静能力。再有就是双壳体结构的潜艇储备浮力都很大,抗沉性都普遍高于单壳体潜艇。

双壳体潜艇的排水量都偏大,这造成了潜艇阻力和噪音的增大。其次双壳体结构的焊接工艺的要求和耗费要比单壳体高很多,这样无形中增加了潜艇的制造周期和降低性价比。但值得一提的是,苏联曾考虑过制造单壳体的阿尔法级核潜艇以提高其航速和减小排水量,而美国近些年来也开始打算制造双壳体结构的潜艇以提高装载能力,安静性和操作性。

§ 武器系统

澳大利亚海军Mark-48型鱼雷试验图集

主要有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反潜导弹、鱼雷、水雷武器及其控制系统和发射装置等。弹道导弹,是战略导弹潜艇的主要武器,用于攻击陆上重要目标,1艘战略导弹潜艇装有弹道导弹12~24枚。1艘攻击潜艇可携带巡航导弹、反潜导弹8~24枚或鱼雷12~24枚。巡航导弹,有战术巡航导弹和战略巡航导弹。战术巡航导弹,主要用于攻击大、中型水面舰船;战略巡航导弹,主要用于攻击陆上目标。反潜导弹,是一种火箭助飞的鱼雷或深水炸弹,有的采用核装药,主要用于攻击水下潜艇。鱼雷,有直航鱼雷、尾流自导鱼雷、声自导鱼雷和线导鱼雷等,主要用于对舰、对潜攻击。潜艇使用的水雷,分沉底水雷、锚雷或自航水雷等,主要布设在敌方基地、港口和航道附近,用于摧毁敌方舰船或对敌封锁。武器控制系统多采用数字计算机,可同时计算跟踪多批目标,提供决策依据,求出最佳攻击目标的射击阵位,并计算出数个目标的射击诸元,实现武器射击指挥自动化。

§ 导航系统

包括磁罗经、陀螺罗经、计程仪、测深仪、航迹自绘仪,自动操舵仪和无线电、星光、卫星、惯性导航设备等。惯性导航系统能连续准确地提供潜艇在水下的艇位和航向、航速、纵横倾角等信息。“导航星”全球定位系统使用后,潜艇在海上瞬间定位精度达10米左右。

探测设备主要有潜望镜、雷达、声呐以及雷达侦察告警接收机。潜艇在水下将潜望镜的镜头升出水面,可用目力观察海面、空中和海岸情况,测定目标的方位、距离和测算其运动要素。现代潜艇在潜望镜上安装有激光测距、热成像、微光夜视等传感器,具有夜间观察、照相和天体定位等功能(见潜艇潜望镜)。雷达,通过雷达升降天线能在水下一定深度测定目标的方位、距离和运动要素,保证潜艇航行安全和对水面舰船实施鱼雷或导弹攻击,雷达侦察告警接收机的天线采用专门的升降桅杆或寄生于其他升降装置上,保证潜艇在潜望镜航行状态时对敌方雷达的侦察告警。声呐是潜艇水下活动时的主要探测工具,有噪声声呐和回声声呐。噪声声呐能对舰船进行被动识别、跟踪、测向和测距;回声声呐能主动测定目标的方位、距离和运动要素。此外,还有探雷声呐、测冰声呐、识别声呐和声线轨迹仪等。

§ 通信设备

主要有短波、超短波收发信机,甚长波收信机,卫星通信和水声通信设备等。潜艇向岸上指挥所报告情况主要利用短波通信,接收岸上指挥所电讯主要用甚长波收信机,同其他舰艇、飞机或沿岸实施近距离通信联络主要利用超短波通信。潜艇可以利用升降天线在一定深度收信,若使用拖曳天线,能在较大深度收信。卫星通信,可使潜艇通过卫星与岸上指挥所实施通信,通信距离远。水声通信,用于同其他潜艇、水面舰艇的水下通信和识别。为保证通信的隐蔽性,潜艇一般采用单向通信方式,使用超快速通信系统,能使潜艇在极短的瞬间向岸上指挥所发信。

水声对抗设备 主要有侦察声呐和水声干扰器材等。侦察声呐,用于侦察目标主动声呐发出的声波信息及其技术参数。水声干扰器材主要有水声干扰器、水声诱饵(潜艇模拟器)和气幕弹,用于压制、迷惑、诱开敌方声呐的跟踪或声自导鱼雷的攻击。

§ 生活设施

包括空气再生、大气控制、放射性污染检测、温湿度调节系统、生活居住以及饮食、用水、照明、排泄、医疗等设施,用于保持艇内适宜的生存和活动环境,保障艇员健康。

潜艇中氧气来源

潜艇艇员呼吸的氧气主要来自四个方面:通气管装置、空调装置、空气再生装置和空气净化装置。

1.通气管装置是一种可以升降的管子,在近海海域或夜间航行时,潜艇有时上浮至潜望镜深度,在距水面几米或十几米深的地方伸出潜望镜观察水面及空中敌情,如条件允许,可将通气管升出水面,空气经管子进入潜艇舱室,舱内污浊空气可通过设在指挥台围壳后部的排气管装置用抽风机排出,使艇内空气对流,可以保持新鲜空气。潜望镜深度在战术术语中称作危险深度,为了隐蔽起见,潜艇一般都不敢使用这种工作状态,因为它极易被敌反潜兵力发现,在近海还容易撞击或搅乱渔网等。

2.空调装置主要是保持艇内的温度、湿度等,使艇员有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同时保证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它本身并不能产生氧气。

3.空气再生装置是一种可以生成氧气的装置,它由再生风机、制氧装置、二氧化碳吸收装置等组成。工作时,风机将舱内污浊的空气经风管抽至二氧化碳吸收装置,消除二氧化碳,再在处理过的空气中加进由制氧装置产生的氧气,然后经风管送到各舱室供艇员呼吸,如此循环,以达空气再生的目的。这种空气再生装置通常还可用电解水来制氧,它分解出的氧气可供 70~100人呼吸数小时,但由于耗电过多,不适于常规潜艇。此外,还有一些预储氧气的方法,如再生药板、氧气瓶、液态氧和氧烛等。再生药板是一种由各种化学物质及填料制成的多孔板,空气流过时,就能产生化学反应,生成氧气。一般潜艇上带的再生药板,可使用500~1500小时。氧气瓶是将氧气储存起来的一种高压容器,使用时打开阀门即可放气,主要供潜水钟、深潜器等使用。液态氧也是一种与氧气瓶类似的高压容器,它可供 100 名艇员使用 90天。氧烛是一种由化学材料等制成的烛状可燃物,点燃后即可造氧。一根 1尺长、直径3 寸的氧烛所放出的氧气,可供40 人呼吸 1小时。

4.空气净化装置是将艇内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杂质控制在允许标准值以下的一种处理装置,常用的有以下四种:一是消氢燃烧装置,它主要是用电加热器将流过的空气加温,然后在催化燃烧床的催化作用下使氢、氧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水蒸气,氢就被燃烧掉了。二是有害气体燃烧装置,其工作方式与第一种基本相同,只不过它所燃烧掉的是有害气体。三是二氧化碳净化装置,它通过一种特殊药液来吸收二氧化碳。四是活性炭过滤器,它是用活性炭作滤料,是由特制的炭组成的多孔性吸附剂来吸收各种有害气体,进而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救生设备

有失事浮标和单人救生器等。潜艇失事时,放出失事浮标以标志潜艇失事的位置,并与外界取得联系。单人救生器可供艇员通过鱼雷发射管、指挥室或专为脱险用的救生闸套离艇出水。在潜艇主压载水舱内还装有应急吹排水系统,潜艇失事时,可由潜艇或救生艇注入高压气体排出主压载水舱内的水,使潜艇浮出水面。

§ 类别

陈列于夏威夷Bowfin潜艇博物馆的回天人操鱼雷

军用潜艇和民用潜艇之分

一.军用潜艇

可以按照潜艇大小分类为:大型(排水量在2000吨以上)、中型(排水量在600-2000吨)、小型(排水量在100-600吨)和袖珍(排水量在100吨以下)潜艇。若按照使命分类,则可分为攻击型潜艇、巡航导弹潜艇和弹道导弹潜艇。按船体结构分类的话,有双壳潜艇及单壳潜艇(详细参见结构一段)。若按潜艇动力分类,则可分为柴电潜艇、核潜艇。

攻击型潜艇

所谓攻击型潜艇其实是区别战略型潜艇而论的。这种潜艇主要的是以攻击敌方船只,潜艇等海上及海下目标为主要任务。通常很少具备,或仅仅拥有很少量级的对陆对空能力。这些潜艇主要的武备从早期的“凿船钻”,“触爆炸药”逐渐发展,直到一战前,鱼雷、水雷、以及甲板炮成为了潜艇的标准配备武器。随着二战后其德国U-潜艇的水下高速化发展,甲板炮自U-XXI型之后退出了历史舞台。

巡航导弹潜艇奥斯卡级核潜艇随着潜艇的发展,而另一种武器——导弹则成为了潜艇发展的另一个方向。V-II导弹成为了德国人理想潜艇的利器,二战后期德国人曾开始研究将潜艇安装上导弹,而这个研究项目的资料也随着战争的发展而成为了美国人的战利品。1964年2月,美国在SS-348鳕鱼号上安装“天狮星”巡航导弹,进行了发射试验并取得成功。然而,随着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至70年代这一时期潜艇弹道导弹的迅猛发展,潜艇巡航导弹研制随之放弃。随着冷战的结束,大规模核对峙结束以及战争局部化的趋势使得美国也认识到了巡航导弹潜艇的重要性。2002年9月,美国开始为四艘俄亥俄级核潜艇改装为巡航导弹发射以及特种部队投放艇。并且随后发展的维基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也安装了12个巡航导弹发射筒。

弹道导弹潜艇台风级核潜艇弹道导弹潜艇是冷战“相互保证毁灭”思想的重要工具。旨在当我方遭受到敌方毁灭性的核打击,陆基弹道导弹和空基战略轰炸机等核子武器投射力量已经被毁灭之后,弹道导弹潜艇作为隐蔽的核攻击力量给与敌方毁灭性的打击,这被称作“第二次核打击”。

而在更之前的1959年,美国第一个弹道导弹核潜艇华盛顿号投入服役。安装的是射程为2200千米的北极星导弹。

2007年,中国政府公开了新研制的093型核潜艇,而非官方渠道也公布了一些094型核潜艇消息,该潜艇使用的是巨浪-2型导弹。

二.民用潜艇

科研用潜艇海下科研潜水器潜艇最早原本就是用于水下探秘的一种工具。最早潜艇则是由潜水钟发展而来,潜水钟通常自身没有动力,需要水上船只托拽行进。但后来潜艇的军事化使得潜艇的民用用途一度停滞。

随后伴随二战结束以及对于海洋科学研究的兴起,民用科研潜艇复兴。在民用科研潜艇上,美国和日本的技术发展最为先进。1960年1月23日,美国人皮卡尔和沃尔什乘“里亚斯特—2”号,在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潜到了10916米的深度,创下了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的世界纪录。1995年,日本“海沟”号在世界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进行了水深达10970米的潜航,创下了无人潜水器的最深下潜纪录。

观光用潜艇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潜艇市场的开放,观光潜艇成为了一些富人的新式“移动豪宅”,同样也成为了一些靠海的热门旅游地的海峡观光设备。

红宝石设计局设计制造了一种海下观光潜艇。这种潜艇被命名为“沙多克”(Sadko)。这种潜艇能装载40名乘客,安全下潜深度为100米,极限深度为200至250 米,而通常则只在40左右米的深度潜行以保证安全,而且为每名乘员都配备了水下逃生设备。艇上有三名工作人员负责操控潜艇和乘客服务。自2001年开始这种潜艇在塞浦路斯投入观光服务。

§ 设计师

现代潜艇的发展作出过最大贡献的,当属美国潜艇设计师――约翰·霍兰。

约翰·霍兰1841年出生在爱尔兰利斯凯纳镇,父亲是英国海岸警卫队的一名雇员。父亲的职业使霍兰从小就对海洋及战舰充满了好奇。中学尚未毕业时,父亲不幸病故,年轻的霍兰被迫结束学业,到一所学校担任理科教员,以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在此期间,霍兰一边工作,一边设计潜艇。1873年,霍兰辞去了教师工作,带着他的潜艇设计图纸到了美国。在美国,他一边在一个都教会学校教书,一边完善着他的潜艇设计图。

1875年,霍兰将建造新型潜艇的计划送交美国海军部。该潜艇被命名为“霍兰-Ⅰ”号,是一艘单人驾驶潜艇。艇长5米,装有1台汽油内燃机,能以每小时3.5海里的速度航行。

§ 中国潜艇的级别与历史

中国宋级潜艇

除新采购的Kilo(基洛)级,以及早期的031型、033型仍以原北约俄制Golf(“G级”)级与Romeo(罗米欧,简称“R级”)级命名外,其他则是以中国古朝代命名,目前有夏、商、汉、晋、宋、元、明级这几个级别。唯一例外的是由R级改装(可在水面发射反舰导弹)、单舰成级的“武汉”级潜艇351号。

1950年8月,解放军海军的建军方针就明确指出:以现有力量为基础,重点发展鱼雷快艇、潜艇和海军航空兵等新力量(简称“空、潜、快”),逐步建设一支强大的国家海军。选择优先发展潜艇,对解放军海军来说无疑是英明之举。1951年4月,解放军海军成立了275人的潜艇学习队,到苏联海军太平洋舰队驻旅顺老虎尾的潜艇分队学习。1954年6月,解放军海军第一支潜艇部队——海军独立潜水艇大队成立,下属2艘老式的小型潜艇——“新中国11号”和“新中国12号”。虽然这两艘潜艇又老又小,意义却很重大,因为这自清末以来,中国海军人员为之奋斗多年的潜艇梦首次成真。中国海军史上,海军人员曾一再要求拨款购买潜艇以保卫国家。据台湾军事杂志上未经证实的消息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中国海军曾订购当时非常先进的德国潜艇,以对付日本的野蛮入侵。但很不幸的是,潜艇被德国扣留,后来用于大西洋潜艇战。二战后,美国为制止中国海军崛起,在向国民党海军提供海军装备时规定:水面舰艇最大只给护卫舰,决不给驱逐舰以上级别的舰艇;舰炮最大只给4英寸炮(105毫米),决不给5英寸(127毫米)以上的舰炮;当时尚属尖端武器的潜艇更是绝对不给。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3 17:3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