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王云根
释义

王云根 - 简介

王云根

王云根,“乡土作家”。他的作品多数采用绍兴本土题材,写的是本地的山与水、人与事,散发着相当浓郁的地方色彩。王云根又是一个“文坛多面手”,他的个人创作涉及戏曲、小说、影视、散文、书法等多方面,累计发表各类体裁的作品字数达350万字。王云根还是一个书法家,作为王羲之55世裔孙,他在书法方面也颇有造诣。在长期从事的专业文化工作中,他的“多产”是有目共睹的。绍兴莲花落《回娘家》,绍剧《双龙会》、《狸猫换太子》,越剧《卖画郎》、《醉公主》、电视剧《少年周恩来在绍兴》,中篇小说《越美人》、《织美人》以及长篇小说《超界》……他的每一部作品都让业界刮目相看。

王云根 - 经历

王云根(后排中立者)在《少年周恩来在绍兴》的开镜议式上浙江当代作家王云根,1952年出生在历史文化名城——绍兴,纯纯粹粹的土生土长。吴越文化源远流长,内涵十分丰富,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中,孕育出了独特的“越土”文化。王云根生在长在这块土地上,他的作品无不散发着浓郁的“越土”气息。

氛围

在采访王云根的过程中,最初引起我们兴趣的是他家周围的环境。

从王云根出生到如今,王家虽几次迁居,然而却一直未离开过鲁迅故居所坐落的那条街。这条长街具有极浓厚的文化气息,从古到今居住过很多文化名人,名人故居成为这条街的一大特色。

街的东头有一座江南园林式的宅院“沈园”——一生创作近万首诗词,尤以《钗头凤》、《沈园》而真挚动人的南宋大诗人陆游的踏青之地。王云根现在的家就在“沈园”的斜对面。街的西侧有一座古朴的大宅院,其偏院的一角就是著名的“青藤书屋”——明代的大画家、书法家、戏剧家,素以淋漓恣意著称的徐渭(徐文长)的出生地和读书处。清“扬州八怪”之一,擅兰竹、工书法、能诗文的郑燮(郑板桥)对其崇拜有加,曾说,如果能早生一二百年,他愿为徐渭磨墨、当书童;当代著名的书画家、篆刻家齐白石先生有一方石印,自称“青藤书屋之狗”。王云根小时候与“青藤书屋”为邻。鲁迅故居、“三味书屋”——鲁迅青少年时期读书生活的地方,坐落在街的中部……这条街附近还有:被毛泽东称颂为 “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教育家蔡元培故居;“和畅堂”——清末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秋瑾故居;“百岁堂”——周恩来祖居等……

绍兴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辈出贤俊,代有人杰,毛泽东曾有诗云:“鉴湖越台名士乡”。因此,绍兴素有“文化之邦”、“名士之乡”的美誉,从古到今史笔照耀,口碑沿递,这里流传着许许多多名人的故事。王云根从小就生活在这种浓厚的文化氛围之中,一直受着这种传统文化的教育,接受着传统的吴越文化熏陶。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造就他成为一名颇有成就的作家的外在因素。

熏陶

王云根最早的理想是当一名解放军战士,再后来想当飞行员。最终使他坚定地一心只想当作家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他在孩童时期就爱听故事,也爱讲故事。他的父亲是一位戏曲爱好者,又是一位能把一部《三国演义》讲得绘声绘色的书场老客,他讲故事的技能和表情,潜移默化地传给了小云根……夏夜,兄弟姐妹们围坐在父亲身旁,听他说古道今,讲家乡的人,家乡的事,家乡的传说;冬日,他们依偎在母亲的身边,说民谣、唱地方戏。那些不知道被父母重复了多少遍的故事,在小云根的心中早已记得烂熟。当王云根背起书包走进离鲁迅故居不远的章家桥小学的校门后,一个个光辉的英雄形象走进了他的心中: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在学校,他向同学们讲英雄的事迹;在家里,渐渐地父子易位,父母从小云根的口中听到了在茶馆、书场里听不到的崭新话题。

二是他与大文豪鲁迅的“邻里关系”,尽管这种“邻里关系”仅仅是精神上的。小学时,王云根的班主任李老师非常尊敬鲁迅先生,他教导孩子们要称先生为鲁迅公公,并告诉他们,鲁迅公公虽然早已不在人世了,但他所留下的作品成为了后人宝贵的精神食粮。听了他的话后,王云根进一步认为作家所从事的工作是十分神圣的事业。

王云根对于文学的喜爱,引起了担任班主任的语文李老师的注意。为进一步培养他对文学的兴趣,李老师有意识地借一些文艺书籍给他看,并把自己发表的作品推荐给他阅读。老师的言传身教使王云根对文学的兴趣日益增长,他常常借书读,家里给的几个为数不多的零用钱几乎都用来买了书。读书多了,渐渐地,他喜欢上写作文了,而且,他在写作文时还有意识地学习一些作家的风格。他的第一篇被老师当作范文,推荐在全班朗读的作文“春天来了”,便采用的是富有浪漫主义的拟人手法,文中的小鸟、树木、花草被赋予了人的思想、语言和感情,文章生动鲜明。这期间,他的作文经常被作为范文在课堂上朗读,一些作文还刊登在学校的黑板报上。时至今日,王云根对上小学时的这段经历仍记忆犹新:“若不是小学语文老师在我年幼的心田播下文学的种子,我这一生也许不会踏上文学创作之路……”

1963年3月开始,全国掀起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热潮。王云根常常利用晚上的时间,将同学们在学习雷锋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先进事迹,写成一篇篇小通讯,编成一个个小故事。他的这些小作品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也可以说是他文学创作的最初尝试,是他文学才能的最初显露。

感应

想当作家就得多读书、读好书。然而,王云根刚刚升入初中不久,就爆发了“文化大革命”,学校停了课,没书可读了。但是,王云根并没有放弃当作家的理想,没有荒废大好的时光,他千方百计地寻找各种书来看,向熟人借一些文学名著,躲在家里读,边读边写了许多读书笔记。

就在他找来了鲁迅公公的书刚开始读,还未读懂读透的当口,全国兴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1969年的秋天,17岁的王云根被分配到绍兴市郊兰渚山下的兰亭公社转山头大队插队落户。在那块土地上王云根生活了整整6年。上山砍柴、下田插秧,劳动和生活都十分艰苦,然而,王云根却在这里又寻到了一种新的感受。

“兰亭”这块享有“书法圣地”美誉的土地,是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诞生之地,园内立有一块镌刻着“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御书巨碑。“文革”初期,有人曾想砸掉这块巨碑,当地村民就在它的表面厚厚地抹了一层石灰,并用红漆在碑的一面写上毛泽东诗词《送瘟神》,又在另一面写上四个大字:“造反有理”。就这样,谁还敢造它的反呢!那个年代,作为书法圣地的兰亭满目苍凉,看不到一个游人,只有当地的农民在劳动的间隙或路过那里时,在此落脚打歇。身为农民整日劳作的王云根自然是其中的一员,不过那时,连王云根都不曾想到,他们这一支王姓是王羲之第六个儿子王操之的后代。

有一年,为了治理洪灾,要打通一座小山头。王云根参加民工团,白天抬石砌,挖土挑泥,下工后就宿住在兰亭右军祠里。在那些日子里,他得以有空经常来到这块巨碑前,听当地人讲王羲之,讲《兰亭序》……深爱文学的他,心灵上好像得到了一种感应。有好多次,他伫立在那块巨碑前默想着那厚厚的石灰层里的精湛文字,想着想着……忽然间,仿佛听到石碑中有一个声音在呼唤:亲近我吧!

那些年,王云根在花街村对面长着一片古松的青山坡下割稻、插秧、车水抗旱。劳动之余,乡民们不倦地向他们这些知识青年讲述安息在那片古松林中的一位古代著名学者的故事。王云根第一次知道王阳明这个名字,不是在学校的课堂上,不是在历史书上,而是在广阔的天地里,从农民的故事中。

乡民们还经常给王云根讲述长眠在木客山麓的古代文人徐文长的有趣故事。虽然他的墓碑在那个年代已不复存在,但他的口碑牢牢地树立在民间。

王云根似乎发现了一个道理: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优秀作品的生命力是绵长的,它在人们中间一代代地流传着。这种来自于民间的、切身的感受,更坚定了王云根当一名作家的决心。

起步

王云根下决心拿起笔,尝试着把他在劳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在昏黄的煤油灯下,以周围人和事为素材,他写出了《贾大伯》、《库保管员》、《管水人》等一篇又一篇的小说,王云根希望通过他的笔,使人们了解这些生活在最基层的劳动人民。但是王云根寄出去的稿子,一篇又一篇地被退了回来。想当个作家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单凭热情和兴趣是不行的。他一时陷入了迷惘之中,不知道报纸杂志需要什么样的作品,不知道怎样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使王云根又建立起信心的是,他写的稿子被公社广播站采用,接着县广播站也播发了他写的稿子。王云根来了劲,县广播站采用他的稿子也越来越多。他要从打基础做起,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

有一天,公社的宣传委员来找王云根,说公社广播站需要增添一名专职线务员,公社领导考虑到王云根既懂电工,又会写文章,决定调王云根去广播站工作。王云根十分高兴。

在公社广播站,读书和学习、写作的条件有了改善。在那段时间里,王云根重新阅读了一批古典文学名著。同时,王云根成了一位受当地村民欢迎的故事员,经常走村入庄,为群众演讲故事。讲故事的实践,对王云根后来搞戏剧、小说创作和影视创作注重故事性影响甚大。

1975年,绍兴地区学校到兰亭公社招生,王云根被推荐应试。他的志愿是读文科,结果却被师范学校数化专业录取了。当时,他甚至怀疑自己的命运是否与文学有缘了。但他还是坚定了从文的决心。既要认真学好专业课,又兼学中文,只要课程安排得开,他就去听中文专业的课;文科班举办的文学讲座,他场场不落地都去听。几乎是同时学两个专业,自然比较辛苦,但他乐意,数化教师和文科老师见他两门课都能兼顾,而且学习也不错,对他都很支持。

立业

毕业分配时,正好赶上绍兴县政府充实和加强一些县属单位,除抽调一部分县机关干部下去帮助工作外,还决定从师范学校抽调数名应届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王云根不但被选中,而且有关领导还根据他有爱好文艺的特长,把他派往当时的绍兴绍剧团。

在剧团,王云根的创作爱好和特长得到发挥。文教局和剧团领导认为他很有培养前途,就安排他当了剧团的专职编剧。王云根正沉浸在终于圆了作家梦的喜悦中,一位老资格的剧团人员悄悄对他说,先别高兴得太早了。作为一名剧团专职编剧,如果一年拿不出作品,大家会原谅你的;如果两年拿不出作品,就会看不起你;到了第三年,你还拿不出成功的作品,就只有“卷起铺盖”回家的份了。“作家梦”还没做完,压力就接踵而至。不行,苦熬了几年,好不容易得到了当专职作家的机会,决不能让这种结果发生。

王云根把当时所能找到的剧本全都找了来,系统地研究剧本写作的规律和技巧,同时,他主动兼职管理舞台音响,熟悉舞台调度。在此基础上,凭借曾经当过故事员,凭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阅历,当年,王云根就创作出了绍剧小剧本《初相会》、《坐勿牢》等,并推上舞台。1978年和1979年,他同戏剧界前辈两次合作,根据鲁迅著名小说改编了绍剧《阿Q正传》,创作了大型新编历史绍剧《斩魏征》,新编传统绍剧《狸猫换太子》,越剧《九斤招亲》、《倪凤煽茶》等。

三年不到,王云根就在戏剧界站住脚,并且得到浙江省文化厅领导和浙江省戏剧家协会专家的关注。1980年,在浙江省文化厅的推荐下,王云根作为全省惟一的一名剧作者,前往北京中国戏曲学院编剧系进修。

在北京学习这段时间里,几乎每天晚上都观摩中外戏剧电影,由全国著名的作家、艺术家给他们上课,王云根的视野为之开阔,鉴赏能力得到提高。

寒假到了,校园里一片寂静。王云根感到自己的写作能力亟待提高,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对他来说太宝贵了,没有了往日的喧闹,正好可以利用这段清静的时间埋头写作,在毕业前将他构思已久的剧本写出来,这样他就可以请老师和专家们针对自己的作品做具体的指导了;再说,假期往返一趟的路费,会给本来就不宽裕的单位增加很大的开支。于是,他决定不回家了,留在学校里专心致志地写作。大年三十,班主任老师邀请王云根到他的家中吃年夜饭。回宿舍后,王云根就立即伏案写作,剧本已经接近尾声,他要赶在新的一年到来之前把它写完。当新春到来的鞭炮响彻首都夜空时,大型传奇绍剧《乌纱梦》剧本的初稿刚巧画上最后一个句号。

临近毕业,学校找了王云根等几个未成家的学员谈话征求他们的意见,愿不愿意留在首都工作。王云根确实想留在北京工作,这里的天地比绍兴要广阔得多;但他仔细地想了又想,是故乡养育了我,我的根已深深地扎在了家乡,家乡有我熟悉的一切,这是我创作的源泉所在,我应该回故乡去报效父老乡亲。

王云根满载归来,《乌纱梦》很快被搬上舞台,先后在杭州、上海等地演出获得好评。这部作品问世至今,已有十七八年,仍具有生命力。1982年,王云根又创作了一部古装大戏《卖画郎》,由绍兴越剧团搬上舞台。

在此期间,王云根还改编了传统莲花落《回娘家》,由绍兴曲艺团演出,参加全国曲艺会演获得成功。十余年后,王云根又与绍兴市有线电视台合作,将它扩展为三集莲花落电视剧《翠姐姐回娘家》。这部作品后来获得了全国第11届戏曲电视剧优秀编剧奖,它的成功应该与王云根那六年插队的生活积累有关系。

王云根在专业作家的岗位上辛勤工作了6年,这6年,又是成果颇丰的6年。

勤奋

1983年12月,王云根被任命为绍兴县文化广播电视局副局长。走上领导岗位后,每天都有许多日常事务要他处理,八小时之外还有许多接待、应酬之事。王云根花在行政事务性工作上的精力多了,能够投放在个人创作上的精力就大大地减少了。但王云根认为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担任文广局副局长的8年间,在履行好自己肩负的行政管理工作之余,主要利用节假日休息时间,他创作了各种题材和体裁的作品四五十种:1988年11月出版了《王云根戏曲集》,1990年3月出版了中篇小说选《机器人引起的风波》(收入7篇),1991年3月出版了小说集《第二时间隧道》(收入17篇),1992年5月出版了“莲花落”专集《花开花落》(收入26篇曲艺作品和4篇曲艺论文)……多年来,他坚持参加多种类型的工作组下到有关乡镇,每年都组织文艺骨干下乡下村下厂采风,这些工作和生活经历,都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王云根作品多产的“秘诀”就在于勤奋和珍惜时间。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感觉到王云根是个一刻不闲的“大忙人”,他的作品大多是吃饭时、上下班的路上,或出差的旅途中构思,然后,在别人看电视、聊天、逛街,或酣睡的深夜走笔疾书而成。

1987年,他写八场神话越剧《醉公主》的过程,就是凭着他多年来从事乡土文学的积累和他了解的绍兴酿酒的传说,只用了一个下午酝酿出写作提纲,又苦干了三个晚上写出了剧本的第一稿。绍兴小百花越剧团马上赶排了这出戏,上演后,在绍兴、杭州反响热烈:满台酒戏满台香。1988年该团携带《醉公主》到京、津、宁、沪等大城市巡回演出受到好评,一位圈内人士看罢戏后说:“像是饮了一大杯绍兴老酒,叫人酩酊大醉……”1997年,越剧团又携带该剧赴台公演。

1991年4月,王云根当选为绍兴县文联主席。从那时起到现在,他已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十余年。

王云根常常这样同朋友们说:“我们每个人如能根据自身的实际,在社会的坐标中找准自己的位置,那么都能够有所作为。”

特色

每当人们阅读和观赏王云根的作品时,都会有一股浓郁的地方气息迎面扑来,沁人心脾。作品浓郁的地方特色,与作者深深植根于绍兴这块肥沃的土壤有着密切的关系,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山清水秀、鱼米之乡……他熟悉这里的现实生活,熟悉这里的风土人情,熟悉纯朴风趣的乡土语言。

浓郁的地方特色在王云根的作品中处处可见,小桥、流水、青砖、黛瓦……一幅幅画面,折射出一种历史的和现实的,如诗如画般的美感。比较典型的是他的三部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越剧《醉公主》唱出了绍兴酒文化的醇香,剧中的三江海龙王的女儿白鳞是酒文化的代表人物;莲花落《茶仙女》说出了绍兴茶文化的清幽,篇中会稽山神的孙女春茶是茶文化的创始者;中篇小说《织美人》讲述了绍兴丝绸文化的飘逸,文中越州土地神的外甥女凌罗是丝绸文化的发扬者。三个作品,三种题材,却都采用了神话这一浪漫主义手法反映现实,在古越文化这一背景下,演绎出绍兴酒、茶、丝绸的历史,并通过从现实生活中撷取的细节描绘,折射出新旧事物更替的矛盾冲突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嬗变渐进。

会稽山、卧龙山、三江海、鉴湖、富城镇、华舍、府横街、府桥头、古轩亭、乌篷船……也许是王云根作品中的地域传统文化太深太厚太博太美,也许是人们从他作品中嗅出了“女儿红”、“状元红”、“香雪梅花”、“加饭福寿”等绍兴老酒的醇香馥郁、沁人醉意,品味了“平水珠茶”、“仿龙井”、“烘青”、“功夫红茶”、“花茶”等绍兴茗茶的清纯碧翠、幽香淡雅,触摸到了绫、罗、绸、缎、绢、纱、绉、绨等绍兴丝绸的轻薄柔软、滑爽飘逸……不少诗、书、画家以及企业家们都相中了王云根这浸透着浓浓古越文化的作品。诗人为他的作品赋诗:“满篇妙语说清茶”、“一台醉酒戏,满座听醇香”;书家为他的作品题字:“奇笔描述丝绸路”;画家为他的《织美人》写意;制扇厂将故事浓缩成彩色扇面;工艺品厂将故事中的人物做成雕塑、陶瓷;丝织厂要将神话编织进绸缎里,以增加绸缎的花色,提高产品的文化含量……

王云根作品浓郁的地方特色,更主要地体现在语言及人物塑造上。绍兴方言是一种颇具特色的语言,纯朴、风趣、诙谐、简练,富有表现力和感情色彩。王云根善于将提炼加工的方言运用在自己的作品中。

看《茶仙女》中对富盛街市的描绘:“……嫩鸡婆,一笼笼;老板鸭,嘎嘎嘎。鲫鱼河虾活洁洁,胖头鲢鱼剖开卖。一串一串大河蟹,泡泡吹吹脚会爬……”《茶仙女》的开头,由一位外婆讲茶的故事作为引子,王云根在介绍这位外婆时,运用了这样的语言:“伢外婆今年年纪一百零八岁,耳朵勿聋眼勿花,牙齿勿缺背勿驼。伊格胃口交关好,吃一日, 要吃一段蹄,两只脚爪,三碗冷饭,四瓶药烧,五只麻糍,六个艾饺,七只月饼,八根油条,九只馒头,十块条头糕,还一日到夜叫刮心饿!”这段语言,以夸张的手法运用绍兴方言,称赞外婆由于常年饮茶而使身体非常健朗,其效果显而易见。

在《阿Q正传》中描写阿Q向往“革命”时,他眉飞色舞地对庙祝说:“若想夹袄有夹袄,若想毡帽有毡帽,若想老酒有花雕,还有大饼加油条;寒冬腊月穿棉袄,肚皮饿了吃香糕!”毡帽、花雕、香糕都是绍兴的土特产,也是阿Q“革命”所向往的目的,因而增添了不少乡土味道。

《醉公主》第八场中,三江龙王连饮三大碗公主酿制的鉴湖美酒后,乐不可支,飘飘欲仙:“……老酒本是糯米做,吃了下巴糯拖拖。吃的味道有介好,情愿龙王勿要做。”

王云根作品中的语言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使人物形象富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因而,给观众以亲切感,被寻常百姓广泛接受,使他的作品达到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且又回归于生活的艺术目的。

立足于生活的基点,运用丰富的想像,构筑出一个个绚丽多姿的世界,这是王云根作品的又一个显著特色。

《超界》是一部奇特的长篇小说,文中展现出虚虚实实的两重世界——灵魂世界和现实世界。小说讲述的是:一位正直的、一心为民的好局长,在与他的两位同事出差的路途中遭遇车祸身亡。他的肉体死亡后灵魂不散,随着自己的遗体回到了家。他的灵魂在市政府的门口看到了要为与他一起遇难的两位同事开追悼会的讣告,可是讣告中却未提及他。在单位,灵魂又看到了一个通知,说检察院要来调查他的“贪污受贿”、“公款旅游”、“男女关系”的问题……小说描绘了人与人之间的恩恩怨怨,淋漓尽致地揭示了生与死、事业与家庭、光明与黑暗的矛盾冲突。小说描绘的是灵魂世界,即使在人间发生的事情,也是通过“鬼魂”的眼睛发现的,其中又反映出发生在人间的“鬼事”,作者可谓是匠心独运。正如一位读者看完《超界》后所言:“满篇鬼话,一片人情。”

《超界》一书于1996年出版,问世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报刊上发表评论,给作者写信,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意见。1998年3月,绍兴鲁迅文学院专门将具有代表性的意见和文化界知名人士的评论结集成《长篇小说〈超界〉漫评》一书。其中一封写给王云根的来自内蒙古的信上讲:“《超界》实在是一部难得的鞭笞世态的长篇力作,你在不动声色中把个龌龊而丑陋的伪装撕开了,在娓娓低诉中把个还不如幽界干净的人间薄雾驱散了……”《超界》的成功,一方面在于它采用了奇特的表现形式,借“鬼魂”演绎了现实;另一方面在于它使用了巧妙的写作手法,展示了王云根艺术功底和不凡的文学才华。

王云根(左)在部队体验生活王云根创作的再一个显著特点是通俗化、大众化,有人说他是“土气灵气神气大气”的越地作家。他的创作确实是为人民大众的,都是绍兴这方水土上的生灵的再现。他写小说、写散文、写影视作品,更多的是为老百姓写绍剧、写越剧、写莲花落,通俗易懂、返朴归真、朗朗上口。他的作品传承了我国民族文化传统的精粹,深深地扎根于祖国的大地,适合我国的民情民意,是为中国最众多的农村群众和普通市民“煮”的几碗鲜美的“阳春面”。他所拥有的诸多头衔也能说明问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会员、浙江电影家协会会员、浙江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等。

硕果

独特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成为王云根在小说、故事、散文、戏剧、曲艺、影视等诸方面都有所成就的重要外部条件,造就了他的作家素质。如此众多的文艺式样和现实、历史、神话、科幻等创作题材,他都能触类旁通,得心应手地把握,并以显著的成果在绍兴籍作家群中出类拔萃。截止到今年,王云根创作了小说30部(篇);戏剧25出;曲艺28场;影视25集;散文165篇,出版个人专集8本。他的作品曾多次获奖:中国电影童牛奖评委奖、全国戏曲电视剧优秀编剧奖、全国优秀曲艺节目观摩演出创作一等奖、《山海经》优秀作品奖、浙江电视剧牡丹奖、绍兴鲁迅文艺奖…… [1]

王云根 - 作品

著有长篇小说《超界》,中篇小说集《王云根中篇小说选》、《第二时间隧道》,曲艺作品集《花开花落》,散文集《当兵三日》、《驿记》和文史专著《王羲之家世》等,另有《王云根戏曲集》、《王云根电影电视剧本选》。电影文学剧本《风雨故园》获第五届童牛奖评委奖,戏曲电视剧剧本《翠姐姐回娘家》获全国第十一届戏曲电视剧优秀编剧奖,电视剧剧本《少年周恩来在绍兴》获浙江省第五届牡丹奖。 [2]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0 3:3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