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王希玲
释义

§ 简介

王希玲

1955年进入郑州市豫剧团。现为国家一级演员,郑州市艺术创作研究院院长,郑州市政协副主席,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文化部命名的尖子演员,全国三八红旗手,河南省劳动模范,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

§ 个人荣誉

王希玲

河南省一、三、四届戏剧大赛表演一等奖

"梨园杯"全国豫剧演唱大赛金奖

文化部首届"金三角"交流演出"优秀表演奖"

"通美杯"大赛金奖

文化部第三届"文华表演奖"榜首获得者

她主演的电影戏曲片《我爱我爹》获电影华表奖。

§ 获奖历程

王希玲

1982年文化系统通令嘉奖,记大功一次;

1986年获河南省首届戏剧大赛表演一等奖;

1986年获四省十四市广播大赛一等奖;

1988年获道届“香玉杯艺术奖”;

1988年获全国“通美杯”盒式磁带现场决赛唯一满分,获得金奖;

1990年省第三届戏剧大赛特别奖;

1991年获全国“梨园杯”豫剧广播大赛金奖;

1992年获得省第四届戏剧大赛一等奖;郑州市一、二、三、四、五届戏剧大赛均获一等奖;

1992年获中国戏曲“金三角”大赛优秀表演奖;

1992年她领衔主演的《风流才子》获“河南省十年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戏剧类第一名;

1993年获中国戏剧政府最高奖“文华奖”表演奖。[1]

§ 参演电影

作为演员,曾经拍摄过的电影

1. 我爱我爹 (1999)

2. 鸳鸯戏水 (1988) .... 金书贤

3. 程咬金照镜子 (1983) .... 李世民

§ 个人影响

王希玲

在表演中,王希玲以"传人物之神"为最高境界。不拘泥程式的束缚,努力探寻程式与人物,程式与生活,古典戏曲与现代美的契合点,代程式为人物服务。她的创作方法和经验受到戏剧专家关注,并给同仁以启迪。由她主演的《风流才子》唱响城乡,轰动京城,风靡海内外,演出超千场。王希玲还多次赴香港、澳门、台湾、前南联盟,法国、意大利等地区、国家演出。

《人民日朝》、《北京晚报》、《工人日缔》、《中国青年》等二十多家报刊、杂志对王希玲的演技和艺德给予高度评价和赞誉,杨兰春说她是“一本耐读的书”,李淮称她 是“一块无瑕的美玉,宛若游龙,翩若敬鸿”。

1991年王希玲应文化部邀请赴京演出《风流才子》,轰动京华。并被破格邀请为“亚洲传 统戏国际研讨会”演出,受到国际专家、学者的 一致好评和高度赞誉。法团驻京大使说她:“你的表演不但是属于中国的,而且是属于世界的;你的表演,表达了人类许许多多的感情,真 是太美了,你真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一个绝 代的艺术家”。美国总领事讲:“你演的太好了, 我真希望在北京一星期两次看到你的演出”。 首都40多位专家、学者专门为《风流才子》召开 了座谈会,认为“风”剧是“好中之优”、“花开一 枝别样红”、“为戏剧改革开创了一条新路”、 “戏剧的高层次是美,《风流才子》是美、美、 美”!“创造出了一个‘空灵’的艺术境界”。专家 们赞誉王希玲的表演,达到了“出神入化、炉火 纯表、大趣、神趣、仙致”的新境界,“首都名角 如云,王希玲是雪中之彩”,“不工而工,易有化 工之美”,“情在态先,意超曲外,风度超人”, “豫剧王派小生”,“美小生王希玲”、“绝代的艺术 家”等等。 专家、名人为王希玲当场题诗、题词三十 多幅,高占祥题词“艺德双馨,再攀高峰”,郭汉 城题词“空高德艺重、德艺交辉”,赵寻题词“高歌 一曲满京城,切夫不负有心人”。曲六乙题词 “中原第一小生”,李准题词“含蓄蕴藉、儒雅风 流”,新加坡戏剧家王翰之题词“精彩之极”!专们认为她的表演“风流中不失纯真, 谈笑中具有风度”,表演艺术铬具一 格,自成一派,已形成了王派小生。

1993、1994年,王希玲应邀两次赴台演出、讲学,轰动宝岛,受到台湾观众和专家的高度赞誉。被台湾观众誉为“豫剧皇帝”,并颁以“豫 剧称帝”的奖牌。

§ 人物评价

王希玲

在40多年的艺术征途上,王希玲在70多个剧目、电影、电视剧中饰演不同个性的角色。她耻踪尘俗,大胆革新,团结同仁,追求豫剧的"真、深、新、美"。她以《风流才子》、《情断状元楼》、《春秋出个姜小白》、《金殿抗婚》、《陆逊拜帅》等为代表,形成了"自然淳雅、清新明秀、超凡脱俗"的艺术风格。以小生领衔主演,第一次把豫剧小生提到了与旦角齐肩的地位,使豫剧小生行当的发展步入新的阶段,被誉为"豫剧第一小生"。

更难能可贵的是王希玲德、艺双声,无论是台上台下,她在人们心 目中都留下了美好的形象。她品德 高尚、洁身自好、严已宽人,她是以 自己的全部身心、全部生命、献身于 戏曲艺术事业的,伴随着好在攀登 艺峰中所留下的每一串脚印,都有 一串生动感人的故事……[2]

§ 代表剧目

《风流才子》、《巧配鸳鸯》、《胭脂》、《情断状元楼》、《春秋出个姜小白》、《金殿抗婚》、《陆逊拜帅》、《大河奔流》、《花木兰》、《红灯照》等。

参加了影、视片《程咬金照镜子》、《鸳鸯戏水》、《巧配鸳鸯》、《带枷的钦差》的拍摄。[3]

§ 发表文章

《舞台生活随想》、《傲霜秋菊花更艳》、《拍片回来话唐王》、《让眼睛说话》、《寻找另一个我》、《寻求美的支点》、《豫剧表演要在继承的前提下创新》、《浅滩拾贝》、《我的追求与探索》、《戏曲艺术浅析》等。

§ 王希玲艺校

小演员摘回“小梅花”第十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日前在苏州隆重举行,来自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的79位小选手荣获中国戏曲“小梅花”称号。河南省共有12名小选手榜上有名,其中朱旭光、李朋杰、刘龙龙三人来自河南省王希玲艺术学校。至此,河南省王希玲艺术学校已经获得18个小梅花奖,超过了当年大名鼎鼎的南街村艺术学校。

教学基地成了“擂主基地”

2006年8月16日,记者来到王希玲艺术学校,因为正值暑假,校园里静悄悄的,一些工人正在对练功房、演出厅进行重新装修。这个由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王希玲出任名誉校长的学校是1999年开始和河南省艺术学校联办的,是省艺术学校的郑州教学基地。在教学楼下的黑板上,写着“热烈祝贺我校学生王飘飘荣获《梨园春》赴澳之星选拔第一名,预祝王希玲名誉校长在悉尼演出成功”。而在另一侧的黑板上则写着“祝贺王晓霞同学成为《梨园春》三连冠擂主”。发现记者对这些喜报感兴趣,王希玲对记者说:这些对我们来说都是很平常了,有人说我们这儿不是教学基地,快成“擂主基地”了。

在少儿戏曲全国最高奖——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中,河南省王希玲艺术学校的学生2002年开始参加,当年就有席超等学生以优异的成绩摘得小梅花奖,到今年已经获得了18朵“小梅花”。这对一个成立仅仅几年的学校来说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除了小梅花的奇迹外,艺术学校的学生们还创造了很多的奇迹。不仅在全国比赛中拿奖,还有多名学生连任《梨园春》擂主,2005年 “擂响中国”全年擂主总决赛的金奖、银奖,均有该校学生获得。央视11频道、3频道两次邀请李朋杰赴京参加节目,受到了欢迎。

“点石成金”成了“小香饽饽”

小小年纪,就登上了舞台,有些甚至成为了小有名气的明星。是什么秘诀让这些农家孩子“点石成金”了呢?王希玲告诉记者,梨园界有“严师高徒”、“戏是打出来的”之类的说法,现在办学不能打了,只有延请名师、科学教学、严格管理了。学校从一开始就定下了“名师亲授、高徒成才”的方针,艺术界著名专家、艺术家常年担任客座教授,经常来学校进行艺术交流。有好老师才有好学生,不能糊弄学生。老师要能把戏里的道道儿点给学生,这样他们才能学得好,学得快。一般每个学期至少给每个学生排一个折子戏,但对学习好悟性高的要排两到三个,排戏先排名家大师的精彩折子,谁教得好请谁来教,然后学习经过改良的剧目和新戏。

王希玲告诉记者:好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我们的一个学生分配到菏泽戏剧院,他们院里有个青年演员看到了那个学生的水平,马上辞掉工作来郑州上学,我们给她排了几个戏,她很感叹,说学不学真是不一样啊。还有河北的一个学生,也是辞掉剧团的工作来的。现在学校里连青海、新疆的学生都有。现在来学校挑人的单位也很多,裴艳玲挑了20多个去了新加坡。济南市豫剧团有15个进人指标,10个演员,5个乐队,在全国挑学生,结果在我们学校挑走了8个女孩,还想要男孩子。我们告诉校方男学生都让苏州昆剧院、珠海市文工团挑走了。

一片爱心关注贫困苗子

曲艺人才严重匮乏、青黄不接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当年,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教育家赵铮曾办了三届曲艺班,培养了一批人才,其中不少人已成为我省曲艺界的骨干。

从2004年开始,王希玲艺术学校有了曲艺班,这是目前我省唯一的一个曲艺学历教育班。我省曲艺界对这个班非常重视,老艺术家余文光亲自坐镇,范军、于根艺经常来此进行指导。

曲艺班的人数不多,也就二三十个人。王希玲说:尽管很困难,我们也要坚持办下去,为河南的曲艺留点薪火儿。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艺术学校内学声乐、舞蹈的以城市学生为主,而学戏曲的则以农村学生居多,而且不少学生家庭条件非常一般。

王希玲介绍说:现在学戏的孩子不少都是家庭困难,我们看是棵好苗子就适当减免一些学费,参加一些大型的比赛活动也是学校出钱组织。学校还收养了几个孤儿,很多媒体报道过的郭欢欢,从三岁就来我们学校了,还给他爷爷在学校找了份管后勤的工作,如今小欢欢已经是擂主了。还有一个周金刚,也是学校收养的,现在已经毕业到珠海工作了。只要是真爱戏,我们都会给孩子机会。 [4]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3: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