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泊头清真寺
释义

§ 简介

泊头清真寺占地面积11200平方米,房屋近200间,建筑面积2919.78平方米。

泊头清真寺泊头清真寺是泊头回族穆斯林群众正常的民族宗教活动主要场所,也是泊头市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尤其是2004年电视剧《民族英雄马本斋》在泊头清真寺开拍以来,再现了马本斋烈士少年时期在泊头清真寺的成长经历,也再现了马本斋将这里作为主要根据地的战斗历程。[1]

泊头清真寺位于泊头市区清真街南端,北距沧州市40公里,京沪高速公路出”南皮”口西行5公里。始建于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明嘉靖(1521年-1567年)、万历年间(1572年-1620年)重修,特别是在崇祯年间进行了扩建,清嘉庆、咸丰、光绪及民国均有不同程度的修缮。据传,明朝末年,崇祯皇帝为修缮金銮殿,从南方伐来大批大料经运河北上,船经泊头冯家口时,李自成已率农民起义军攻下北京城。当时,泊头在朝的回族官员御史石三畏、礼部沿书余继登,用这批木料修缮了清真寺。

§ 概况

泊头清真寺坐西朝东,正门门楼阔三间,高十米,单檐歇山,古棚出厦,琉璃瓦顶,朱门铜饰,门媚楷书“化肇无极”,“清真寺”黑地金字悬于上方。另两侧各有便门一个,继之青砖布瓦,雕花围墙,门脸建筑颇有气势。

寺内院落分为前庭、中庭和大殿。

前庭院

前庭院左右有南北义学各三间,正面是一座高约20米的二层三蒙班克楼,灰墙红柱,石雕斗拱,攒尖绿顶,飞檐高翘。楼内下为阁,上为厅,四周装有祀字形花梭栏杆,顶部有木质遗雕裙腰板、垂花柱,木作精致。楼两侧各有便门一个,各建筑为重檐顶,相互映辉,华丽堂皇。

中殿由望月楼、南北便门、南北配殿、东耳房组成。望月楼为中院起点,下层为阁,砖砌石墙,饰圆窗,四周以12根方柱筑成围廊,上起四面飞檐,廊柱间加棱形花栏杆;上层为厅,全木结构,外有窄廊,可过人,四周围卐形花栏杆,顶部有木质浮雕腰板,垂花柱。此楼二层三蒙,重檐轿子顶(上层为重檐,下层为单檐),绿琉璃瓦罩顶。三层飞檐的饰物均为绿琉璃瓦制。

望月楼又称班克楼、邦克楼、宣礼楼。望月楼:取望月确定时间之意,逢伊斯兰教历9月1日,登楼望月,见新月进入斋月。班克楼:清晨由宣礼员叫穆民礼拜(邦答,即晨礼,俗称喊“班克”),现有钟表,按时间礼拜,不再宣礼。

中庭院

中庭院两则南北陪殿各六间,且与义学石在一线,面向后坐进数尺,留下较大空间以突出大殿。正面则为三四米高的彩画透雕三屏门—衣殿阁,出四跳斗拱层数多,出檐深度大,薄威华贵。

大殿庭院

大殿庭院(丹埠)两边各有汉白玉石桥通向南北讲堂,南讲堂为阿文小学,北讲堂为阿文大学。北讲堂东侧有北跨院,设有沐浴室、烧水间十六间。

礼拜大殿

丹择上为清真寺的主要建筑——礼拜大殿。大殿由前抱厦、前殿、中殿和后窑殿四部分组成,南北宽29米,东西长55米,呈凸形,号称“九九八十一间”,面积为1159平方米。大殿建筑分前文后武。前厦与前殿较高,中殿较低,后窑殿则以六角琐尖顶拔起,使之有所起伏。内部巨柱方梁,落架高大,且木质咬合,悬梁吊柱,雕花刻棱。后窑殿呈方形,墙壁饰有砖雕、花池。窑殿上起六角亭子,用木荡成藻井形,正中悬下一木雕莲花垂柱,六边扶栏,全部透雕彩画。大殿地面为800多块柏木长方板铺就,可容1200多人做礼拜。大殿两廊稍低,并有便门通向外边,节日期间两廊有几百名妇女听阿旬讲“卧尔足”。

历史记载

大殿正门两侧有楹联一副;原有明清两代皇帝、太子太保衍圣公等达官显贵的题匾18块,现仅存“清真光明”匾一块,藏于班克楼内,其他均为1982年以后所书。其中“圣旨”系康熙帝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为北京牛街礼拜寺所颁,文革中丢失,1982年后修寺时又到北京牛街礼拜寺抄录了原文,刻制成匾;“清真光明”匾系孔子75代孙孔祥珂所书;“清真垂教”匾系清朝重臣张之洞之兄张之万所书;“清真”匾系康熙或乾隆的七皇子所书;“清真寺”匾系著名书法家陈叔亮1984年所书;“万古长青”匾系全国政协六届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孙轶青1992年所书;其余题匾者有:张之洞、纪晓岚、民国总统黎元洪(一说北洋军阀吴佩孚),交河县的四任知县及沧州人刘佩臣等。[2]大殿南侧有女寺宅院一座,坐北朝南,大殿3间居中,东西两侧为水房和宿舍、大殿北侧为阿訇院,设计精巧,建筑别致,为阿訇诵经、食宿及“海立几”学习的地方,环境甚是幽雅安静。易州清真寺不仅以其历史悠久、建筑别致而著称,更以教民重教爱国、团结友善而为人称颂。老阿訇马世元(1875一1949年),人称京西马三爷,为人正直,深明大义,曾于“八国联军”入侵易州地界时,将清真寺当作避难所,不分回汉,广收乡民,为人称颂时有汉族绅士朱兆丰为表谢意,曾撰刻抱柱匾悬于寺内,上书“淬来五国雄兵,叹浩劫*人,孰克拯难水火”;“幸托一方福地,乐善怀无我,同钦谊薄云天”。在两竖联之间题“洞天福地”匾文1篇;

“庚子之变,洋兵来易,其不守约束者,不免肆扰,妇孺无所逃避,幸清真寺内有隙地一方,经执事结庐覆庇,赡以糜粥,夜则支更,昼则环卫,訇余无稍懈。其尤难者,人声鼎沸,恐被知觉一墙之蔽,掌教诸君苦心劝止,甚至环拜跪泣,俾数千众保命全节,其德甚莫大焉,不仅身受者眷结图报,即局外人亦感德无极矣。丰寄居兹之,眷口亦得庇其间,故谨记其事,亦酬其德於万一云尔”。

结构与艺术

泊头清真寺规模庞大且配置齐全,除具有清真寺的功能外,还强调了结构和艺术的协调统一,是典型的民族化了的伊斯兰教建筑群。该寺在明万历、嘉靖年间进行了扩建,清代康熙、嘉庆、咸丰、光绪,以至民国时期均有不同程度的修缮。寺内现存有康熙四十一年重修时的匾额,另有光绪三十四年,民国19年重修的砖刻。寺内还存有一个乾隆四十九年的“清真寺恩功记”碑等。[2]

§ 书画

泊头清真寺收到书画作品多件,择其要者有:著名画家徐悲鸿夫人廖静文书法一幅,随赠徐悲鸿所做国画(马)一幅,画上附诗:静文爱妻存 伏枥宁终古 穷追破寂寥 风尘动广漠 霜草识秋高 定溯河源住 马夷会见招 微能奔走耳 未死未辞劳 廿八年五月星海客中;著名回族画家梁崎(泊头西南曹庄人,曾任天津市画院画师,天津市美协会员,天津市文史馆馆员)赠该寺对联一副,另作国画(山水、花卉)四幅;孙轶青(曾任国家文物局长,全国政协六协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书法二幅;红枫(中国书法研究院研究员)书法二幅;沈鹏(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书法一幅等。[2]

§ 声誉

泊头清真寺无论是占地面积、建筑规模,还是历史年代、艺术价值,在整个华北地区来说,都堪称是清真第一寺。1982年7月,泊头清真寺被列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成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泊头清真寺也是2A级景区。

泊头清真寺不仅驰名国内,且在国外伊斯兰教界亦享有一定的声誉。1935年,土耳其一中学校长麦尔稣穆曾来传教考察。解放前,清真寺还是中共地下党组织的活动场所,先后建立过“贫民夜校”、“工人夜校”等党的外围组织。“文化大革命”中,该寺遭到破坏。自1982年起,国务院宗教局、省文化局及泊头市政府共拨款30多万元,对该寺进行修缮,现主要建筑已按原样修葺一新。2005年,国家将投资700多万元维修这座有600多年历史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工期将历时三年。[2]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5:4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