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淋巴细胞间质性肺炎
释义 淋巴细胞间质性肺炎

§ 病因

本病病因尚不明了。目前LIP的发病机理尚不清楚,但提出三种观点:人类免疫缺损病毒1、免疫系统非特异性刺激:有学者认为人类免疫缺损病毒(HIV)的慢性感染刺激机体导致淋巴细胞增生和浆细胞及网状细胞浸润。

2、特异性HIV刺激:有人报道在伴有LIP的AIDS(获得性免疫缺损病)患者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中发现有HIV特异性抗原和抗体存在,而在其它肺部疾病或AIDS没有LIP的病人中未发现此种抗体,且一些病人用叠氮胸苷(zidovudine)治疗后,肺部病变得到改善。

3、HIV和EB病毒感染的协同作用:通过HIV阳性的LIP和非LIP病人的周围血液EB病毒血清学检查进行比较,发现前者有早期的EB病毒抗体和EB病毒表面抗原的特异性抗体滴定度显著升高。有人在AIDS有LIP表现的患者的唾液和肺组织内发现有EB病毒-DNA基因组,且有明显升高的抗体滴定度,均表明最近有EB病毒感染的复发。应用自身杂交技术研究确诊为LIP的病人作单克隆抗体测定,显示LIP中间质的浸润主要由淋巴细胞组成,病毒学研究发现B淋巴细胞带有EB病毒基因,支持了这一观点。

§ 流行病学

淋巴细胞间质性肺炎淋巴细胞性间质性肺炎在成人中罕见,但常见于儿童,为丙种球蛋白增多症。1987年观察到LIP儿童可最终发展为AIDS,因此美国CDC将HIV感染儿童所致的LIP,诊断为AIDS的一种。因LIP比其他AIDS确定性疾病转归好,所以在1994年修订的“小儿HIV感染分类”中列为B类,即“有症状的HIV相关疾病”。LIP和PLH二者仅能在组织学和病理学上区分开来,因此在临床上常混同,在小儿HIV感染分类中统称LIP。

LIP不伴发血管炎或坏死,见于免疫缺陷病人。主要是HIV感染小儿。随访过程中LIP发病率可达24%~25%,远较成人AIDS病人为多见,多见于男性。

§ 病理

淋巴细胞间质性肺炎  病理肺脏大体标本示弥漫性肺间质增厚并夹杂大小不等的直径小于5mm的黄棕色结节,坚实有如橡皮。结节有融合趋势。邻近气道和肺小动脉周围有明显的囊泡样或结节状浸润,沿肺静脉和淋巴管的肺叶间隔内也有结节。镜检:在肺叶间隔、肺泡壁、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血管周围见块状混合细胞浸润,以成熟的淋巴细胞为主,有时可见生发中心,未见核分裂。此外尚有浆细胞、组织细胞、大单核细胞及少量嗜酸性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在伴发血红蛋白异常的病例,以浆细胞浸润为主。细支气管处浸润的淋巴细胞聚集可引起局部支气管狭窄和阻塞,导致典型阻塞性肺炎表现,但气腔未受到浸润细胞的累及。在病变较严重区域,常见闭塞性动脉内膜炎。肺间质有多量网状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纤维化,最后进展为蜂窝状肺。极少数病例合并结节状肺淀粉样变。

§ 临床表现

LIP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最小者8个月,最大者72岁,多数在40~59岁之间。女性多于男性。所有患者均有明显的 临床表现 紫绀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干咳、进行性呼吸困难,发热、体重减轻。半数患者出现紫绀和杵状指。一般唾液腺、淋巴结及肝、脾肿大少见。肺部听诊可正常或在两肺底部听到细捻发音。病程长短不一。晚期常伴发蜂窝肺。

胸部X线检查:两肺呈弥漫性间质浸润,大多为对称的网状或细网状,结节状阴影,或粗网状、结节状阴影,或粗结节状阴影。网状阴影常呈线状或羽毛状,多分布于肺底。病变亦可位于肺上部或中叶。可见到支气管充气征。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少见、胸腔积液罕见。病变在肺边缘者,常见kerley线条阴影。粗结节阴影密度不甚致密,边缘清楚,有如实变。

肺功能检查呈限制型通气功能障碍及气体交换异常,一氧化碳弥漫量降低。

实验室检查:患者常有中度贫血。周围血液和骨髓液检查示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嗜酸性细胞增多。蛋白异常血症(dysproteinemia),常为多克隆高和低丙球蛋白血症(hyper-and hypogammaglobulinemia)。多呈IgM型,有时为IgG型。血T4绝对值降低,T4/T8比例倒转。

§ 诊断及鉴别诊断

淋巴细胞间质性肺炎LIP的临床和X线表现均缺乏特异性,诊断有赖于组织学检查。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支气管肺泡灌洗(BAL)和剖胸肺活检是确诊的主要方法。Broaddus等对171例病人作了276次纤支镜检查,包括BAL和活检,其敏感性各为86%和87%。认为纤支镜检和BAL同样能正确诊断,并可避免活检引起并发症的危险。即使有严重的血小板减少症的病人,也没有因BAL检查而引起出血需要输血者;也无死亡病例发生。推荐在怀疑有间质性肺炎患者,首选经支气管镜作BAL检查,而肺活检仅在BAL不能确诊以及病情恶化需要进一步明确诊断时才考虑。剖胸活检虽然诊断率高,但并发症多,有手术死亡病例报道,故应严格掌握指征。.诊断依据为:

1、病史发病年龄在1岁左右多有HIV感染史。

2、临床表现症状起病隐匿、缓慢常见症状为咳嗽呼吸困难和体重下降。少数有发热无力和胸痛。

3、体征可见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唾液腺增大、发绀、心率快呼吸增快。肺部听诊可有喘鸣音或吸气末湿啰音,部分患儿可有杵状指趾及肝脾肿大。

以上特点并结合实验室辅助检查可明确诊断。

§ 鉴别诊断

需与LIP相鉴别者为恶性淋巴瘤和其它免疫功能异常疾病,如变态反应性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像AIDS(艾滋病)的免疫缺损病等。特别需要鉴别的包括是沿淋巴道分布的单纯性淋巴组织样增生病(滤泡性支气管炎或细支气管炎)、变态反应性血管炎(农民肺)、淋巴细胞性淋巴瘤及淋巴细胞浆细胞性淋巴瘤。另外,还需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鉴别诊断 卡氏肺囊虫感染1、与有明显淋巴浸润性疾病鉴别如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瘤弥漫性淋巴增生和滤泡性毛细支气管炎。

2、在免疫损伤的病人(如AIDS),卡氏肺囊虫、分枝杆菌感染以及CMV感染应注意鉴别。

3、与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的淋巴瘤鉴别,原发肺脏的淋巴瘤95%是低度恶性的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的B细胞淋巴瘤,多为局限性可手术切除,局限于肺脏者预后较好,有肺外表现者预后较差。

§ 治疗

治疗 泼尼松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吸氧和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可以改善呼吸困难。可用大剂量糖皮质类固醇治疗,用药时间及剂量应根据临床情况的严重度而有所不同。一般选用大剂泼尼松口服,60mg/d。治疗后平均肺泡动脉氧梯度(AaDO2)和动脉血氧分压改善,症状好转,X线示肺病灶吸收。Bach报道用叠氮胸营(Zidovudine)治疗LIP,成人每次200mg(儿童每次3~5mg/kg),每四小时一次口服,6周后呼吸困难和咳嗽症状消失,体重增加,氧分压升高,CD4计数升高,CD4/CD8比例正常、X线无异常发现。最近有报道在对激素治疗2个月后失败的LIP婴儿中使用氯喹治疗,100mg/kg/d,反应迅速,几天到一个月临床改善,并保持稳定,故推荐氯喹作为LIP的试用性药物治疗。环磷酰胺和长春新碱等抗癌药物治疗的效果尚不确定。

§ 相关词条

腹腔脓肿视神经炎大骨节病急性腹膜炎脉络膜炎

肋骨骨折小舞蹈病溶血性贫血虹膜睫状体炎结核性腹膜炎

§ 参考资料

1、http://www.huoguan.com/disease/d4_d0/37696/summarize.html

2、http://www.chinabaike.com/article/baike/1002/2008/200806221510095.html

3、http://www.shoyao.com/Article/D/20061023/7FF0A62E709FD709694788D0F3E57118.htm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0 2:3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