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注音字母
释义

§ 注音字母

中国第一套法定的汉字形式的拼音字母。又称国音字母。1913年读音统一会制定,1918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公布。1919年又公布“注音字母音类次序”,重新排列字母顺序。字母共有39个。1920年审音委员会增加“ㄜ”字母,成为40个。即:ㄅㄆㄇㄈ万、ㄉㄊㄋㄌ、ㄍㄎ兀ㄏ、ㄐㄑ广ㄒ、ㄓㄔㄕㄖ、ㄗㄘㄙ、ㄧ(直行作一) ㄨㄩ 、ㄚㄛㄜㄝ、ㄞㄟㄠㄡ、ㄢㄣㄤㄥ、ㄦ。注音最初以读音统一会所定字音为标准,故有万、兀、广三个字母。后来以北京音为标准,万、兀、广3个字母用来标注方音。1922年教育部公布《注音字母书法体式》,改订标调法,废除四角点声法,改用标调符号。注音字母的特点是:字母选自古汉字,音节拼字法采用三拼制,主要用来标注汉字读音。1918~1958年在汉语拼音方案公布前一直通行,对统一汉字读音,推广国语,普及拼音知识有很大贡献。1930年南京国民党政府曾把注音字母改名为注音符号,在台湾通行,改称为国音符号。

§ 对照表

注音字母与汉语拼音字母对照:

ㄅ ㄆ ㄇ ㄈ 万

b p m f v

ㄉ ㄊ ㄋ ㄌ

d t n l

ㄍ ㄎ 兀 ㄏ

ɡ k ŋ h

ㄐ ㄑ 广 ㄒ

j q nj x

ㄓ ㄔ ㄕ ㄖ

zh ch sh r

ㄗ ㄘ ㄙ

z c s

ㄧ ㄨ ㄩ

i u ü

ㄚ ㄛ ㄜ ㄝ

a o e ie

ㄞ ㄟ ㄠ ㄡ

ai ei ao ou

ㄢ ㄣ ㄤ ㄥ

an en ang eng

er

§ 详细解释

有24个声母:ㄅ ㄆ ㄇ ㄈ 万 ㄉ ㄊ ㄋ ㄘ ㄍ ㄎ 兀 ㄏ ㄐ ㄑ 广 ㄒ ㄓ ㄔ ㄕ ㄖ ㄗ ㄘ ㄙ

(其中"万 兀 广"是拼写方言用的).

16个韵母:ㄚ ㄛ ㄜ ㄝ ㄞ ㄟ ㄠ ㄡ ㄢ ㄣ ㄤ ㄥ ㄦ ㄧ ㄨ ㄩ.

ㄅ:“包”之古字,说文解字:“勹,裹也,象人曲行,有所包裹。”读“ㄅㄠ”,取其“ㄅ”声。

ㄆ:说文解字:“攵,小击也。”即手执竿轻敲。读“ㄆㄨ”(扑),取其“ㄆ”声。

ㄇ:“幂”的本字。遮蔽覆盖之意。古音“ㄇㄧˋ”,取其“ㄇ”声。

ㄈ:说文解字:“匚,受物之器。”古代一种盛物的器具。读“ㄈㄤ”(方),取其“ㄈ”声。

ㄉ:古之“刀”字。读“ㄉㄠ”,取其“ㄉ”声。

ㄊ:古之“突”或“凸”。读“ㄊㄨ”,取其“ㄊ”声。

ㄋ:古之“乃”字。读“ㄋㄞˇ”,取其“ㄋ”声。

ㄌ:古之“力”字。读“ㄌㄧˋ”,取其“ㄌ”声。

ㄍ:说文解字:“巜,水流浍浍也。”川之小者,田间的水道。读“ㄍㄨㄥ”(工), 取其“ㄍ”声。

ㄎ:说文解字:“丂,气欲舒出,勹上碍于一也。”气受阻碍而无法舒出或行而不利。读“ㄎㄠˇ”(考),取其“ㄎ”声。

ㄏ:古之“ㄏ”字,山侧避风雨之居处。读“ㄏㄢˇ”(罕),取其“ㄏ”声。

ㄐ:古之“纠”字。说文解字:“丩,相纠缭也。”读“ㄐㄧㄡ”,取其“ㄐ”声。

ㄑ:水小流。同\\'畎\\'、田间沟渠。读“ㄑㄩㄢˇ”(犬),取其“ㄑ”声。

ㄒ:古之“下”字。读“ㄒㄧㄚˋ”,取其“ㄒ”声。

ㄓ:古之“之”字。读“ㄓ”,取其“ㄓ”声。

ㄔ:明张自烈《正字通》:“左步为彳,右步为亍,合彳亍为行。”彳为左脚的步伐。读“ㄔ”(吃),取其“ㄔ”声。

ㄕ:古之“尸”字。读“ㄕ”,取其“ㄕ”声。

ㄖ:古之“日”字(象形)。读“ㄖ”,取其“ㄖ”声。

ㄗ:古之“节”字,误读或借作“ㄗ”音。读如(早)之声,取其“ㄗ”声。

ㄘ:古之“七”字,误读或借作“ㄘ”音。读如(草)之声,取其“ㄘ”声。

ㄙ:古之“私”字。读“ㄙ”,取其“ㄙ”声。

ㄚ:古之“ㄚ”字。广韵:“丫,象物开之形。”物之歧头曰“ㄚ”。读“ㄧㄚ” (押),取其“ㄚ”韵。

ㄛ:古之“呵”字。说文解字:“ㄛ,反丂也。”读如(或)之韵,取其“ㄛ”韵。

ㄜ:“ㄛ”之转化,由\\'ㄛ\\'添笔而成。读如(峨)之韵。

ㄝ:古之“也”字。读“ㄧㄝˇ”,取其“ㄝ”韵。

ㄞ:古之“亥”字。读“ㄏㄞˋ”,取其“ㄞ”韵。

ㄟ:“流”也。读“ㄨㄟ”(威),取其“ㄟ”韵。

ㄠ:说文解字:“麽,小也。”“麽”的本字。小也,细也。读“ㄧㄠ”,取其“ㄠ”韵。

ㄡ:握于手之象形字。读“ㄧㄡˋ”(又),取其“ㄡ”韵。

ㄢ:说文解字:“ㄢ。艹木之华未发然”。花苞之象形,其意“含”也。读“ㄏㄢˊ”,取其“ㄢ”韵。

ㄣ:古之“隐”字,又作“?amp;#93;”,匿也。读“ㄧㄣˇ”,取其“ㄣ”韵。

ㄤ:《玉篇?尢部》:“尢,跛、曲胫也。”脚跛也,读“ㄤ”(肮)。

ㄥ:说文解字段玉裁注:“ㄥ,古文厷,象形,象曲肱。”厷读“ㄍㄨㄥ”(供),取其“ㄥ”韵。

ㄦ:“儿”的简化字。读“ㄦˊ”。

ㄧ:“一”是数字之始;读“ㄧ”。

ㄨ:古之“五”字。读“ㄨˇ”。

ㄩ:说文解字:“凵,饭器,以柳作之。”古盛饭之器。读“ㄩ”(淤)。

§ 语调

采用黎锦晖的提案,调号标在最后的韵母上。 阴平声不标号,重读或延长时可用“-” 阳平声标为“ˊ” 上声标为“ˇ” 去声标为“ˋ” 入声标为“·”(注:自国语定了以北京音为标准后,已取消入声) 一般而言注音标号标在最后一个字的右上方;横写时则是左上方或是最右侧(方便电脑输入)。

另有轻声,标为“˙”,标在最上方(横写时最左方);轻声只是将字轻读,一般而言不列入四声当中。

§ 注音符号与汉语拼音的转换

注音符号和汉语拼音都能表示汉字的读音,因此它们是可以互相转换的。一般来说,从注音符号转换为汉语拼音,可以直接将每个注音符号转换为对应的汉语拼音符号即可,具体的对应可参见注音符号的表格,其中括号内即为对应的汉语拼音符号。

但是有几点需要注意:“ㄜ”和“ㄝ”同时对应于汉语拼音中的e,尽管它们的发音并不相同。在汉语拼音的写法中,“ㄝ”永远是复韵母的最后一个,这点可以用来根据汉语拼音辨别两者。另一个特殊情况是“ㄦ”汉语拼音写作“er”,但作韵尾时仅写“r”当既作声母又作韵母的“丨”、“ㄨ”不作声母时,“ㄨㄥ”在汉语拼音中写作“ong”,“丨ㄡ”写作“iu”,“ㄨㄟ”写作“ui”,“ㄩㄥ”写作“iong”,“丨ㄥ”写作“ing”,“ㄨㄣ”写作“un”。单成音节的“丨”、“ㄨ”、“ㄩ”分别写作“yi”、“wu”、“yu”。“ㄩ”在很多情况下写成“u”,详见汉语拼音方案。在注音符号中,“ㄓㄔㄕㄖㄗㄘㄙ”等声母可以单独成音节。但汉语拼音中必须添加韵母“i”方可组成音节。故这些音节在汉语拼音中写作“zhi chi shi ri zi ci si”。附注:zhi在旧式注音中需加空韵“ㄭ”注成"ㄓㄭ",新式中则不需,注成"ㄓ",故汉语拼音以类似旧式的拼法,zh要加空韵i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1 22:4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