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漏刻 |
释义 | § 简介 漏刻 漏刻是古代的一种计时工具,不仅古代中国用,而且古埃及、古巴比伦等文明古国都使用过。漏刻的发明年代已不可考,据史书记载,西周时就已经出现了漏刻。漏刻由漏壶和标尺两部分构成。漏壶用于泄水或盛水,前者称泄水型漏壶,后者称受水型漏壶。标尺用于标记时刻,使用时置于壶中,随壶内水位变化而上下运动。 最早的漏刻也称箭漏。使用时,首先在漏壶中插入一根刻有时刻的标竿,称为箭。箭下以一只箭舟相托,浮于水面。当水流出或流入壶中时,箭杆相应下沉或上升,以壶口处箭上的刻度指示时刻。 漏刻是一种典型的等时计时装置,计时的准确度取决于水流的均匀程度。早期漏刻大多使用单只漏壶,滴水速度受到壶中液位高度的影响,液位高,滴水速度较快,液位低,滴水速度较慢。为解决这一问题,古人进一步创制出多级漏刻装置。所谓多级漏刻,即使用多只漏壶,上下依次串联成为一组,每只漏壶都依次向其下一只漏壶中滴水。这样一来,对最下端的受水壶来说,其上方的一只泄水壶因为有同样速率的来水补充,壶内液位基本保持恒定,其自身的滴水速度也就能保持均匀。 中国古代还出现过一些与漏刻结构原理类似的计时工具,如以称量水重来计量时间的称漏和以沙代水的沙漏等。但中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应用最广的计时装置还是漏刻。 § 工作原理 漏是指计时用的漏壶,刻是指划分一天的时间单位,它通过漏壶的浮箭来计量一昼夜的时刻。最初,人们发现陶器中的水会从裂缝中一滴一滴地漏出来,于是专门制造出一种留有小孔的漏壶,把水注入漏壶内,水便从壶孔中流出来,另外再用一个容器收集漏下来的水,在这个容器内有一根刻有标记的箭杆,相当于现代钟表上显示时刻的钟面,用一个竹片或木块托着箭杆浮在水面上,容器盖的中心开一个小孔,箭杆从盖孔中穿出,这个容器叫做"箭壶"。 随着箭壶内收集的水逐渐增多,木块托着箭杆也慢慢地往上浮,古人从盖孔处看箭杆上的标记,就能知道具体的时刻。漏刻的计时方法可分为两类:泄水型和受水型。漏刻是一种独立的计时系统,只借助水的运动。后来古人发现漏壶内的水多时,流水较快,水少时流水就慢,显然会影响计量时间的精度。于是在漏壶上再加一只漏壶,水从下面漏壶流出去的同时,上面漏壶的水即源源不断地补充给下面的漏壶,使下面漏壶内的水均匀地流人箭壶,从而取得比较精确的时刻。 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铜壶漏刻是公元1745年制造的,最上面漏壶的水从雕刻精致的龙口流出,依次流向下壶,箭壶盖上有个铜人仿佛报着箭杆,箭杆上刻有96格,每格为15分钟,人们根据铜人手握箭杆处的标志来报告时间。 § 计时方法 漏刻图解 另外,漏刻、弧刻,藏语chu-tshod直译为“水量”,由滴漏计时法而得名。在时轮历中有两种用法:一是作为计时单位。时轮历把一昼夜分为60个chu-tshod,因此每个chu-tshod相当于钟表上的24分钟,这是这个词的本义。24分钟离15分钟的“刻”比60分钟的“小时”近,比120分钟的“时辰”更近,因此译为“刻”较好。色多六世的《格登新历解》说:“时轮历中的chu-srang在汉译中名为‘分’,chu-tshod名为‘刻’”。《马杨寺汉历心要》第47节中也持此说。 chu-tshod也用来计量空间的弧度。现代天文学中1周天=360度,1度=60分,1分=60秒,这种分法是模仿时间的分秒而来的,时轮历计量空间的弧度也借用计量时间的一套单位:1周天=27宿,1宿=60chu-tshod,1chu-tshod =60chu-srarg。因此1 chu-tshod=4.5度。这是假借命名。为了区别计量时间的chu-tshod与计量空间的chu-tshod,往往把前者译为漏刻,把后者译为弧刻。现在藏语中一般把小时叫做chu-tshod,这本来是不妥当的,既然已经约定俗成,也很难再改正了。不过还是应该知道它的本义和假借用法,不能把chu-tshod与小时完全等同起来,不能一见到chu-tshod就理解为“小时”。 § 历史 漏刻最早记载见于《周礼》。已出土的最古漏刻为西汉遗物,共3件,在河北满城、内蒙古伊克昭盟和陕西兴平发现。比较完整的传世漏刻有两件,均为受水型。藏于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的是元代延祐三年(1316)造的;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是清代制造的。 古计时器。即漏壶。因漏壶的箭上刻符号表时间,故称。《六韬·分兵》:“明告战日,漏刻有时。”《汉书·哀帝纪》:“漏刻以百二十为度。” 颜师古 注:“旧漏昼夜共百刻,今增其二十。” 南朝梁慧皎 《高僧传·义解·释道祖》:“山中无漏刻,乃於泉水中立十二叶芙蓉,因流波转,以定十二时,晷影无差焉。” 宋彭乘 《墨客挥犀》卷七:“国朝置天文院於禁中,设漏刻、观天臺、铜浑仪,皆如司天监,与司天监互相检察。” § 西汉漏刻 满城铜漏 漏刻 满城铜漏1968年出土于河北省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墓中。刘胜是西汉景帝之子,史记卒于元鼎四年(即公元前113年),故认为此铜漏应该制造于公元前113年之前,作为陪葬品,现在该铜漏收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该铜漏“作园筒形,下有三足,通高22.4厘米,壶身接近壶底处有一小管外通,小管已残断)。壶盖上有方形提梁,壶盖和提梁有正相对的长方形小孔各一,作为穿插刻有时辰的标尺之用,壶中的水从小管逐渐外漏,标尺逐渐下降,可观察时辰之变化。这就是前面提到的单壶泄水型沉箭漏。从壶的高度分析该壶很小,从一壶水装满到泄放结束估计不足一个时辰或一、二刻钟,壶中水量排放从满壶到浅,先后流量不一,故其计时精度不会高,它不能做为天文仪器,只能在日常生活中作为粗略的时段计时工具。 兴平铜漏 1958年大跃进期间,陕西省兴平县砖瓦厂工地上挖土制瓦时发现了这件铜漏壶,同时还有铜带钩、五株钱、陶器等物,据专家考证,认定西汉中期之物。故称“兴平铜漏”。 兴平铜漏壶现收藏于陕西省茂陵博物馆。 兴平铜漏,园筒形、素面、上有提梁盖,下有三足,壶底端突出一个水嘴(见图4)。通高32.3厘米,壶盖直径11.1,盖沿高1.7厘米。梁、盖的中央有正相对应的长方形插孔各1个,用以穿插时辰的标尺。壶身口径10.6厘米,高23.8厘米,嘴长3.8,口0.25厘米,其内径园筒形,外园柱形,与壶壁连接呈漏斗状,水从嘴孔流出。此外,在筒内出水嘴处有一紧贴在筒壁 上的云母片,直径约4厘米,呈不规则的园形。 千章铜漏 千章铜漏是1976年在内蒙古伊克昭盟杭锦旗沙丘内偶然发现的,现收藏于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内。该漏壶的壶内底上铸有阳文“千章”二字,壶身正面阴刻“千章铜漏”四字。此漏壶是西汉成帝河平二年(公元前27年)四月在千章县铸造的。后来又在第二层梁上加刻‘中阳铜漏铭’。中阳和千章在西汉皆属西河郡。 千章铜漏,通高47.9厘米,壶身作圆筒形,壶内深24.2,径18.7厘米。近壶底处下斜约23度的一断面圆形流管,管上斜长8.2,下斜7.2,根径2.4,端径1.8厘米,近管端处有一凹槽,管端有径0.31厘米小孔。壶身下为三蹄足,高8.8厘米。壶盖高3,径20厘米。盖上有双层梁,通高14.3,边框宽2.3厘米。第一层梁、第二层梁及壶盖的中央有上下对应的三个长方孔,壶身总重量6250克,壶盖2000克,全壶总重8250克。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