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湖北省博物馆
释义

§ 简介

湖北省博物馆

湖北省博物馆地处风景秀丽的武汉市东湖之滨,这里收藏了20多万件历史文物,举世闻名的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和吴王夫差矛等珍贵文物都是湖北省博物馆中的展品。

湖北省博物馆成立于1953年,收藏有各类文物20余万件(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千余件,位居全国省级博物馆前列。在综合馆建成以前,省博物馆仅由楚文化馆和编钟馆两部分组成,一共只展出文物1000余件,许多文物精品不得已“藏在深闺”。而投资过亿元的综合馆建成后,近1万件文物终于走出库房,在公众面前“一展芳容”。

目前省博展出的1万件文物中约70%是首次与观众见面,这些展品既包括百万年前的郧县人头盖骨,又包括近现代名人藏品,时间跨度长达百万年,完整展示了璀璨的荆楚文化,也体现了我省考古界的最新成就。[1]

馆内藏品多具有湖北地方特色,为了解研究古代楚国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提供了大量珍贵的资料,如新石器时代京山崛家岭文化的蛋壳彩陶纺轮;天门石家河文化的玉人、玉鹰;盘龙城商代遗址和墓葬出土的大玉戈及铜鼎、铜钺;随县战国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青铜器群及16节透雕龙凤玉佩、28宿天文图像衣箱;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代法律文书竹简等,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

§ 发展

地理位置

湖北省博物馆筹建于1953年,是湖北省唯一的省级综合性博物馆,也是全省最重要的文物收藏、研究和展示机构,是国家旅游局4A级旅游景区(点),其前身是建国之初成立的湖北省人民科学馆,1953年3月16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原科学馆的基础上,成立湖北省博物馆(筹备处),筹备处位于水陆街,1956年迁至武昌水果湖,1960年迁至风景秀丽的武昌东湖之滨,1963年1月正式更名为湖北省博物馆,3000平方米的陈列楼建成并对外开放;1999年1月,建筑面积5717平方米的编钟馆建成开放;2005年12月,楚文化馆建成开放;2007年9月,新馆综合陈列馆建成开放。

§ 布局风格

馆区内绿荫掩映,综合陈列馆、楚文化馆、编钟馆等高台基、宽屋檐、大坡面屋顶的仿古建筑三足鼎立, 构成一个硕大无朋的“品”字。其总体布局高度体现了楚国建筑的中轴对称、“一台一殿”、“多台成组”、“多组成群”的高台建筑布局格式。整个建筑风格突出了楚国多层宽屋檐、大坡式屋顶等楚式建筑特点,建筑外墙为浅灰色花岗石装饰,屋面采用深蓝灰色琉璃瓦铺装。室外环境按景观式、园林式的特点进行布局,通过雕塑小品、休息庭院、园林绿化、配套的综合服务设施等形式,营造出与博物馆主体建筑和谐配套和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给观众提供一个休闲、舒适、幽雅、公园式的室外游览空间。是风景秀丽的东湖之滨的一颗灿烂的明珠,也是武汉市一座光彩夺目的标志性建筑和对外开放的一大精品名牌景观。丰富并且有着地方特色的珍贵藏品和不断取得的科研成果,以及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显著成就,使本馆在海内外享有一定声誉。世界上最庞大的青铜乐器曾侯乙编钟、中国冷兵器时代的翘楚之作越王勾践剑、地质年代早于北京人的郧县人头骨化石等,都在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有着极高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并具有世界意义。

§ 举办展览

湖北省博物馆举办有《楚文化展》、《郧县人——长江中游的远古人类》、《屈家岭——长江中游的史前文化》、《盘龙城——长江中游的青铜文明》、《曾侯乙墓》、《九连墩纪事》、《书写历史——战国秦汉简续》、《秦汉漆器艺术》、《梁在王墓——郑和时代的瑰宝》、《土与火的艺术——古代瓷器专题展》、《荆楚百年英杰》等十多个展览,以其精美丰富的展品、精良的陈列布局、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宜人的观赏环境,向观众介绍湖北地区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深受海内外游人欢迎。每年接待观众达十几万人次,成为我省重要的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对外开放窗口,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等曾给予高度评价,国际友人基辛格等曾多次来馆参观,留连忘返。

§ 承载研究

迄今,湖北省博物馆总占地面积达81909平方米,建筑面积49611平方米,展厅面积13427平方米,馆藏文物20万余件(套),其中一级文物近千余件(套),位居全国省级博物馆前列。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1989年自湖北省博物馆分离,成为隶属于湖北省文化厅的独立法人单位,具备国家文物局认可的考古发掘团体领队资格,在湖北省文化厅(文物局)的领导下,主要担负湖北省境内的文物保护、考古发掘、文物建筑保护设计维修等项工作,承担配合大、中型基本建设的文物保护与考古调查、勘探、发掘任务,组织编写考古报告,开展科学研究。自考古所成立以来,一直把配合大、中型基本建设工程的文物保护与考古发掘工作放在首位,十多年来,相继和正在完成配合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北)京九(龙)、合(肥)九(江)、焦(作)柳(州)、长(江埠)荆(门)、西(安)南(京)等项铁路工程;(北)京珠(海)、黄(石)黄(梅)、襄(樊)十(堰)、襄(樊)荆(州)等项高速公路工程;清江高坝洲、隔河岩、水埠垭等项水库工程的文物保护与考古发掘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目前,配合南水北调工程的文物保护工作正在紧张进行。

§ 机构设置

2002年10月馆所合并,对外两块牌子,对内一套班子。属全民事业单位。主要部门16个:其中湖北省博物馆业务部门有社教部、保管部、陈列部、文保中心,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业务部门有史前考古部、历史时期考古部、地上文物研究室、信息中心、考古协调部,综合部门有办公室、人事部、财务科、保卫部、后勤部、基建办、市场部。

§ 历史沿革

1953年3月16日,省委、省政府批准省文化局关于撤消湖北省人民科学馆,成立湖北省博物馆筹备处的请示报告,省博物馆筹备处由省文化局领导,省文化局社文科科长陈国钊兼主任,李振凡任副主任。

1953年9月,省政府领导的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与省委统战部领导的省文物整理保管委员会合并成立湖北省文史研究馆。办公地址暂设武昌水陆街省博物馆筹备处内。

1954年4月,省人民政府决定恢复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划归省文化局领导,与省博物馆筹备处合署办公。

1957年春,中共湖北省博物馆党支部成立。

1958年2月,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更名为湖北省文物管理处,办公地址武昌姚家岭农业展览馆内。

1959年春,博物馆筹备处迁址武昌东湖风景区,省政府拨款兴建省博物馆陈列展览大楼。

1960年原国家副主席董必武同志为湖北省博物馆题写了馆名。

1963年1月,经省文化局党组批准,省筹备处与省文物管理处合并,正式更名湖北省博物馆。

1981年,武昌辛亥革命纪念馆从省博物馆分离,成为独立的文博机构。

1987年,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本馆“文管部”从馆内分离,成立独立的“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2002年湖北省博物馆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并。

§ 历任领导

陈国钊(1953年3月16日--1954年4月) 湖北省博物馆筹备处主任

谭维四(1982年--1985年)年湖北省博物馆馆长

陈乃成 (1987年--1989年)湖北省博物馆馆长兼党委书记

舒之梅 (1989年--1997年)湖北省博物馆馆长兼党委书记

陈中行 (1998年1月--2002年10月)湖北省博物馆馆长

王红星 (2002年10月--现任)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

§ 参观向导

湖北省博物馆

观众参观须知

一、请勿大声喧哗,追逐嬉戏;请关闭移动电话。

二、请保持环境卫生,勿在展厅饮食、吸烟、乱丢废弃物。

三、衣冠不整者谢绝入馆参观。

四、请听从工作人员的安排,保持参观秩序。

五、部分展厅开放拍摄,但禁止用闪光灯、立架,并禁止用于商业和出版使用。

开放时间

湖北省博物馆日常开放时间:9:00~ 17:00  (15:30停止入场,每周一闭馆)

编钟复制件演奏时间:每年3月1日至次年11月30日 10:00 ;11:00;15:00;16:00

每年12月1日至次年2月29日11:00;16:00

§ 镇馆之宝

该馆的四大镇馆之宝为:郧县人头骨化石、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元青花四爱图梅瓶。

郧县人I号头骨化石:时期为旧石器时代。1989年郧县曲远河口学堂梁子出土,颅长26厘米,颅宽19厘米,颅高12厘米,是湖北省首次发现的最完整的古人类头骨化石,经科学测定为距今100万年的直立人。

曾侯乙编钟:时期为战国时期,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钟架长748厘米,高265厘米。全套编钟共六十五件,分三层八组悬挂在呈曲尺形的铜木结构钟架上。每件钟均能奏出呈三度音阶的双音,全套钟十二个半音齐奏,可以旋宫转调。音阶为现今通用的C大调,能演奏五声、六声或七声音阶乐曲。全套编钟共65件,它的出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越王勾践剑:时期为春秋晚期,1965年江陵望山1号墓出土,长55.7厘米。这把剑铸造精美,剑身中脊起棱、饰黑色菱形花纹。剑刃薄而锋利、毫无锈蚀,至今寒光逼人,可将二十一张白纸划破。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时期为元代。2006年钟祥市郢靖王墓出土,高38.7厘米,口径6.4厘米,底径13厘米。瓶身肩部饰凤穿牡丹;腹部饰青花“四爱图”,即王羲之爱兰,陶渊明爱菊,周敦颐爱莲,林和靖爱梅、鹤;足部饰仰覆莲纹。三层纹样以卷草纹、锦带纹为界。白釉泛青,色彩清脆艳丽,是罕见的经科学发掘出土的元青花精品。这件文物出土于朱元璋儿子的墓葬中,瓶身绘有王羲之爱兰图、林和靖爱梅爱鹤图、周敦颐爱莲图、陶渊明爱菊图,故名为“四爱图梅瓶”。

郧县人I号头骨化石

曾侯乙编钟

越王勾践剑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

§ 馆藏文物

湖北省博物馆

馆藏简介

该馆藏有反映湖北省从原始时期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制度、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各类文物、标本14万余件(套),其中一级文物近千余件(套),位居全国省级博物馆前列。这些藏品绝大多数来自考古发掘和各地征集,其中以出土文物为主,既有浓郁、鲜明的地方色彩,又具有时代特征,基本反映着湖北地区古代文化的面貌,并且,一部分器物即使在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史上也居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馆藏文物品类丰富,器类齐全,器类主要有陶、瓷器,青铜器,漆木器,简牍、兵器、古乐器、金玉器,古代字画,古钱币等。馆藏的郧县人头骨化石、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元青花四爱图梅瓶举世闻名。

珍惜藏品

在14万余件藏品中,不少是举世瞩目的稀有珍品和重要的科学资料。如新石器时代京山屈家岭文化的蛋壳彩陶纺轮;天门石家河文化的玉人、玉鹰;盘龙城商代遗址和墓葬出土的大玉戈及铜鼎、铜钺;随县战国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青铜器群及16节透雕龙凤玉佩、28宿天文图像衣箱;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代法律文书竹简等,都具有极高和极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一级文物

湖北省博物馆中一级文物主要有:战国时期的越王勾践剑,1965年在江陵望山1号墓出土,被誉为越王青铜剑之首。战国时期的曾侯乙编钟,1978年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编钟共65件,总重2500多公斤。战国时期的曾侯乙编磬,1978年随县曾侯乙墓出土,共32件,上面刻有乐律文字。战国的青铜尊盘,1978年随县曾侯乙墓出土,酒器,尊盘口沿的镂空附饰采用熔模铸造工艺制成。鹿角立鹤,战国时期青铜器,1978年随州曾侯乙墓出土,它是一种想象中的吉祥物。大玉戈,商代前期玉质仪仗器,1974年黄陂盘龙城李家嘴三号墓出土。铜鼓,商代打击乐器,1977年崇阳白霓出土,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皮鼓形铜鼓。还有商朝的陶鸡、大圆鼎,战国时期的虎座鸟架鼓、十六节龙凤佩、金盏,南北朝的青瓷莲花尊,唐朝的乐俑,明朝的金凤冠等。

江陵楚墓文物

博物馆中江陵楚墓出土的越王勾践青铜剑、吴王夫差青铜矛与彩绘木雕鸟兽座屏,荆门包山大冢出土的楚国“聘礼行迎图”漆画与楚国司法文书竹简,云梦睡虎地出上的秦代法律文书竹简,及武昌土地堂出土的南朝青瓷仰覆莲花尊等均有极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又如隋大业四年(公元608年)的敦煌写经,明清书绘大师江夏派吴伟,“吴门四家”沈周、文征明、仇英,松江派董其昌、陈继儒,“八大山人”朱耷,“扬州八怪”金农、郑燮、黄慎及张裕钊、杨守敬等诸家的墨迹,都属稀世珍品。如辛亥革命武昌首义时十八星军旗,著名革命先烈和革命领袖恽代英、陈潭秋、施洋、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董必武等人的遗物、纪念物,均为异常稀珍。

§ 主要陈列

湖北省博物馆目前举办有《楚文化展》、《郧县人》、《屈家岭》、《盘龙城》、《曾侯乙墓》、《九连墩纪事》、《书写历史》、《秦汉漆器艺术》、《梁庄王墓》、《古代瓷器专题展》、《荆楚百年英杰》等十多个展览,展品丰富,向观众介绍了湖北地区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现在的主要陈列有十三个:一为《楚文化展》。陈列于楚文化馆,楚文化馆作为湖北省博物馆展馆的一翼,于2005年12月建成开馆。楚,既是国名,又是族名。楚国在公元前223年被秦国灭掉,立国约有八百年。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湖北发掘了五千余座楚墓,出土的大量文物展现了楚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楚文化作为先秦时期的一个区域文化,独具一格、自成一体、博大精深,是构成先秦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展览分为八个部分,集中地展出湖北地区出土的楚文物精华,力求全面展示楚文化的辉煌。展品中有越王勾践剑、吴王夫差矛,还有复原的2002年在湖北枣阳九连墩发掘的楚国车马坑中的部分车马。

二为《郧县人》。郧县人是长江中下游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古人类,属直立人。1989年和1990年,先后在郧县青曲镇曲远河口的学堂梁子发现了2具人类头骨化石。遗址的年代距今约100万年。《郧县人》以“郧县人”的发现为主线,也展示了湖北境内旧石器时代遗存的发现。

三为《屈家岭》。屈家岭文化是1954年在湖北京山屈家岭最先发现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距今5100~4500年。这一时期的社会分层、宗教活动等现象加剧,出现了大量聚落群和古城,出现了一系列文明因素。《屈家岭》展示了江汉地区史前氏族社会的生活面貌和精神世界。

四为《盘龙城》。1954年发现的盘龙城遗址是商代早期城址。城址约建于公元前15世纪,在商代晚期衰落。盘龙城的建筑技术、青铜工艺、埋葬习俗、玉器风格、陶器特征等方面都与商代二里冈上层文化(约1500BC)一致。《盘龙城》展示了商代“南土”盘龙城城址的考古发现。

五为《曾侯乙墓》。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市)城郊擂鼓墩发掘的曾侯乙墓是一座2400年前的诸侯国君的墓葬,墓主人为战国早期曾国国君乙。此墓葬出土多种文物万余件,其数量之大,种类之多,价值之高,保存之好,轰动海内外。曾侯乙墓展览陈列了该墓出土的最有代表性的文物,展现了2400年以前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

陈列分祭厅、青铜器、兵器、车马器、竹简、漆木器、金玉器和乐器八大部分,共展出最具代表性的文物360件。其中,造型奇妙、工艺精湛、纹饰华美的青铜鹿角立鹤、联襟大壶、尊盘、鉴缶;迄今仍很锋利的多戈戟和三角剑形的殳;包容文字资料颇多、又系我国最早的竹简;重达2156克的特大金盏;制作方式与风格迥异于楚、秦的漆木竹器等,均是考古中所罕见的珍品。尤其是乐器展品中的一套青铜编钟,更是无价之宝。音域宽广,音色优美,可以演奏中外各种乐曲,被誉为世界音乐史上的一大奇迹。

六为《九连墩纪事》。九连墩墓葬群位于湖北省枣阳市吴店镇。2002年9月至2003年1月,为配合湖北省孝感市至襄樊高速公路的建设,文物考古工作者对九连墩1、2号墓及陪葬的车马坑进行了科学发掘。《九连墩纪事》展示了墓葬发掘的过程和楚国高级贵族墓的墓葬文化。

七为《书写历史》。二十世纪初七十年代以来,全国各地陆续出土了一些战国秦汉简牍,湖北是出土战国秦汉简牍批次和数量最多的地区之一。《书写历史》展出湖北省出土的战国秦汉简牍和书写工具实物,旨在使观众对古代先民的“书籍”有一个直观地感受。

八为《秦汉漆器艺术》。漆器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秦汉时期的漆器达到鼎盛期。自1950年代以来,全国各地陆续有大量考古发掘出土的漆木器。而湖北出土秦汉漆器最具代表性。《秦汉漆器艺术》将馆藏的最具特色的秦汉漆器集中展示。

九为《梁庄王墓》。明梁庄王墓是明仁宗朱高炽的第九子朱瞻垍与魏妃的合葬墓,文物工作者于2001年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金器、玉器、瓷器等珍贵文物5300件。在展出的梁庄王墓出土文物中,一件来自“西洋”的金锭是郑和下西洋的重要见证。

十为《古代瓷器专题展》。展览分为两个专题,第一专题以出土瓷器为主,介绍元代以前湖北地区的单色釉瓷器的发展脉络;第二专题以馆藏传世瓷器为重点,展示元代以后瓷器的发展面貌。其中多数文物是第一次系统地向公众展示。

十一为《荆楚百年英杰》。近代以来,荆山楚水英杰辈出。其中,有指点江山的国家元首,有救国救民的革命先烈,有领兵杀敌的军旅名将,还有建功立业的科技精英、学术大师、艺术泰斗……《荆楚百年英杰》展示了董必武等100余位代表人物。以200余件典型的文物、史料、图片,通过祖国腹地湖北这一侧面,展示了中华众多仁人志士,从鸦片战争至新中国建立百余年间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

§ 研究与学术出版

湖北省博物馆还有着较强的研究力量,历年来出版了一系列研究著作,主要有《云梦睡虎地秦墓》、《睡虎地秦简文字编》,《曾侯乙墓》、《曾侯乙编钟研究》、《曾侯乙墓文物艺术》、《中国文物考古之美--地下乐宫》、《中国湖北出土文物》、《湖北省博物馆》等。在文物保护的研究方面也较为突出,如饱水竹简脱水处理、饱水漆器脱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 参观信息

参观须知

一、请勿大声喧哗,追逐嬉戏;请关闭移动电话。

二、请保持环境卫生,勿在展厅饮食、吸烟、乱丢废弃物。

三、衣冠不整者谢绝入馆参观。

四、请听从工作人员的安排,保持参观秩序。

五、部分展厅开放拍摄,但禁止用闪光灯、立架,并禁止用于商业和出版使用。

展馆信息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156号。

参观时间:9:00—17:00(15:00停止入场),星期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乘车路线:乘14、108、402、411、552、578、701、709路公交到省博物馆站下车,乘605、712、777路到黄鹂路下车即到。

票价:基本陈列免费,但每半个小时放500人入场,每天限制参观人数为5000人。

§ 馆所专家

万全文万全文,男,1962年9月出生。湖北仙桃人。1984年7月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系博物馆学专业,分配至湖北省博物馆;1986年9月考入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攻读楚国文化史方向的硕士研究生,1989年6月毕业并获历史学硕士学位。毕业后留该院楚史文所工作, 1991年10月调回湖北省博物馆。1994年晋升副研究员,1999年晋升研究员。2001年4月任湖北省博物馆副馆长,2002年10月任湖北省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湖北省考古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兼任湖北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兼职教授。湖北省第十届政协委员会委员。

学术研究方向主要为中国古代青铜文化、楚国历史文化。学术专著有:《文明之光——楚国青铜器》、《铄石镂金——长江流域青铜冶炼与铸造》、《长江中游先秦考古学文化》,主编或参与主编《湖北出土文物精华》、《图说楚文化》,参加了《长江文化史》的撰写。发表有《徐、楚青铜文化比较研究》、《徐国青铜器略论》、《商代长江流域青铜文化初论》、《商周王朝南进掠铜论》、《春秋时期楚鼎研究》、《盘龙城与商代青铜文化》、《长江上、中、下游青铜文化比较研究论纲》、《商代长江中游青铜器研究》、《西周时期长江流域青铜文化》、《湖北省博物馆馆藏青铜器研究》、《巴人与錞于》等论文数十篇。其中,《铄石镂金——长江流域青铜冶炼与铸造》获2005年湖北省文化艺术科研成果二等奖。

主持过多项展览,其中大型展览《楚文化展》为湖北省博物馆基本陈列之一。王红星

王红星,1957年生,籍贯湖北。1980年1月毕业于武汉大学考古专业,并分配到湖北省博物馆考古部工作,1982 年任考古部副主任,1983年任馆员。1989年馆所分家,调考古所任研究室副主任,1991年任副研究员,1992年任业务副所长,1995年任研究员,2001年任所长,2002年兼任湖北省博物馆馆长。现任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湖北省文物保护中心主任。主要从事早期文明研究和楚文化研究。曾主持荆门包山楚墓、枣阳九连墩楚墓、天门石家河遗址等重大考古发掘项目。

1995年,所著《包山楚墓》获夏鼐中国考古学研究成果二等奖。出版著作及论文有:《包山楚墓》、《包山楚简--序言》、《包山楚墓墓地试析》、《荆门包山二号墓部分遗物的清理与复原》、《包山二号墓的年代与墓主》、《楚文化研究论集》笫二集、《包山二号墓用鼎制度的推定》、《楚文化研究论集》笫二集、《楚国高级贵族墓用鼎制度分析》、《由包山二号墓看楚系高级贵族墓的用鼎制度》、《包山楚墓--附录一五》、《包山简牍所反映的楚国历法问题》、《包山楚墓--附录二O》、《包山二号墓漆器群研究》、《楚文艺论集》笫二集、《楚国贵族家庭墓地》、《略论包山墓地发掘的考古学价值》、《荆沙铁路考古发掘取得重大收获》、《关于探索早期楚文化的反思》、《楚文化研究论集》笫四集、《包山楚简研究评述》、《包山楚墓研究述评》、《秭归官庄坪周代遗址初析》、《江汉地区龙山时代遗存的命名问题》、《龙山时代遗址的分类问题》、《屈家岭遗址分期研究》、《石家河文化初论》、《石家河文化形成和发展中的外力作用问题》、《长江中游地区早期城址管窥》、《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规律、文化中心的转移与环境变迁的关系》、《驯化水稻和稻作农业源地研究》、《谈实物史料的鉴别和运用》、《荆门市包山楚墓发掘简报》、《荆门胡家岗遗址发掘简报》、《荆门铁匠湾遗址发掘简报》、《沮漳河中游考古调查》、《当阳冯山、杨木岗遗址试掘简报》、《秭归官庄坪遗址试掘简报》、《湖北省博物馆》(日文版)、《楚文物图录》、《中国美术全集--漆器》中的包山楚墓器物部分、《长江中游考古研究三题》、《关于楚郢都探索如何深化的思考》、《从应城门板湾城濠聚落看长江中游早期城址的源起与功用》、《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环境考古信息》。 孟华平

孟华平:男,1965年10月出生,湖北省天门市人,汉族。1983年至1990年在吉林大学考古学系学习,获硕士学位。现任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馆长、副所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1990 年工作以来,长期从事湖北省的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发掘天门邓家湾、江陵朱家台、宜昌白庙、秭归庙坪、东门头、随州金鸡岭、天门龙嘴等重要遗址,参与完成三峡库区湖北文物保护规划、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文物保护规划,参与完成天门邓家湾、武昌放鹰台、香港东湾仔北等遗址的整理研究工作,主持完成秭归庙坪、东门头、随州金鸡岭遗址的整理研究工作。工作过程中,重点研究长江中游地区的史前考古学文化。

出版《长江中游史前文化结构》、《秭归庙坪》、《邓家湾》、《武昌放鹰台》等著作,发表《论大溪文化》、《峡江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存的谱系研究》、《三峡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分析》、《长江中游早期文明初步研究》、《试论长江中游古城的兴起》、《中国礼乐文明之源》等30余篇论文和简报。其中,“长江中游史前文化结构”、“武昌放鹰台”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长江中游史前文化结构》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1994~1998年)三等奖。《秭归庙坪》获湖北省文化艺术科研成果一等奖。

§ 餐饮

武汉比较著名的家常菜有排骨汤和清蒸武昌鱼,前者是用那种黑黑的大瓦锅,将新鲜的排骨和莲藕、海带一起煨几个小时,在没有藕的季节则以土豆代之,这种汤醇白鲜香,十分好喝;吃武昌鱼时请注意一定要吃清蒸的活鱼,那样才能品出正宗武昌鱼的鲜味。

§ 住宿

武汉市 湖北新大地酒店★★★

武汉市 武汉宝丰宾馆★★★

武汉市 武汉中亚大酒店★★★

武汉市 湖北猴王大酒店★★★

武汉市 武汉富苑集团有限公司富苑假日酒店★★★

武汉市 武汉金三九酒店★★★

武汉市 武汉迎宾馆★★

武汉瑞安城市酒店(乘坐605路,抵达三官殿. 约1.9公里)

§ 购物

薇菜

薇菜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无机盐、脂肪、鞣酸、铁、钙等。可鲜食或制干菜,具有独特香味,清脆可口,久食不厌,又可入药。卷曲未展的嫩味尤为食用上品,开水浸烫、漂洗、去土腥味后,可炒、可煸、凉拌、做汤、加内炒食等,有病治病,无病防病。所以,正常人经常食用大有益处。薇菜还含有皂甙。

蕨菜

蕨菜为凤尾蕨科,凤尾蕨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商芝、蕨儿菜、火蕨菜、拳菜、拳头菜、蕨薹、米蕨菜、狼萁、龙须菜、龙头菜、如意菜、鹿角菜等。我国蕨菜资源丰富,食用历史悠久。蕨菜的营养价值很高,其嫩叶可鲜食、盐渍或做干菜。蕨菜有药用功效,蕨菜性寒味甘,具有驱虫、清热解毒、补气升阳、利尿消肿、托疮排汗。

香椿

香椿又叫红椿,为楝科植物香椿的嫩枝叶,含胡萝卜素、维生素B、C。食香椿可清化湿热。凡肠胃湿热内蕴所致痢疾、小便短赤涩痛、食欲不振者宜服之辅助治疗。[2]

§ 贴士

交通

乘公汽14、552、578、605、701、709路、电车1路、市内旅游专线1路

最佳游览时间

春秋季

§ 对外交流

华人民共和国出土文物展览

1973.06.09--1973.09.30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日本京都博物馆

湖北出土战国秦汉漆器 1989.11.02--1990.01.06 香港中文大学

杨守敬及其交友书法作品展 1990.09.18--1990.09.23 日本东京日中友好会馆

曾侯乙墓特别展 1992.03.17--1992.05.10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战国楚文物展 1993.08.11--1994.08.21 新加坡文物馆

中国周代艺术珍品展 1995.04.07--1995.05.07 卢森堡市维克多.雨果大厅

中国帝王陵墓展 1995.04.18--1997.10. 美国巡回展

中华五千年文明艺术展 1997.10.--1998.12.  香港

湖北省博物馆藏品精华展 1997.11.9--1998.03.21 台北鸿禧美术馆,台湾高雄美术馆

中国历史文物精华展 1997.12.15--1998.03. 美国

用漆描绘的神秘的世界.中国古代漆器展 1998.07.22--1998.09.06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江汉地区先秦文明展 1999.01--1999.04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

龙凤共舞----湖北出土文物展 1999.06.12--1999.08.31 美国圣地亚哥美术博物馆

99巴黎.中国文化周----中国古代文物展 1999.08.21--1999.09.17 法国巴黎

中国考古黄金时代展 1999.09--2000.09

美国华盛顿(巡回展)

孔子时代的音乐展 2000.04.29--2000.09.17 美国华盛顿沙可乐博物馆

龙之声----中国钟铃艺术展 2000.11.20--2001.02.25 法国巴黎音乐城

中国国宝展 2000.10.24--2000.12.17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世界四大文明.中国文明展 2000.05.--2001.07. 日本

93湖北省暨武汉市(香港)对外经贸洽谈会.曾侯乙编钟音乐会 1993.07. 香港湾仔华润大厦香港展览中心

香港回归庆典《交响曲1997:天.地.人》 1997.07.01 香港会展中心

湖北省编钟乐团在美国纽约演出 1998.03. 美国纽约

湖北省编钟乐团在英国伦敦演出 1998.07. 英国伦敦

《天.地.人》湖北编钟乐团赴英演出 1998.08 英国伦敦

湖北省编钟乐团在美国波斯顿演出 1998.10. 美国波斯顿

"中国考古的黄金时代展"展演 1999.09 美国华盛顿

"龙腾凤舞----湖北出土的先秦文物展"展演 1999.04 美国圣迭戈

"中国福祉的期盼"展演及学术交流 2000.10.--2000.11. 德国科隆

§ 藏品精萃

青铜器

鹿角立鹤

战国

随县曾侯乙墓E37

高143CM,重38公斤  兽面纹铜鼓

崇阳白霓

高75,鼓面直径39CM 小臣作父乙铜尊

西周

江陵万城

高20.1,口径18.5CM

人灯

战国

荆门包山

高16CM,盘口径8.6CM

嵌绿松石菱形花纹镜

战国

原藏

直径10,厚0.4CM

曾仲游父铜方壶

春秋

京山苏家垅

高66.7,口径23.1-16.3CM

象首龙纹铜方

春秋

京山苏家垅

高52,口长36,宽22.3CM

鎏金铜玄武

明代

武当山

纵63,横44.5,高47CM

玉器

玉琮

战国早,玉

随县曾侯乙墓

高5.4cm

玉握

战国早,玉

随县曾侯乙墓

长4.8cm 玉环

战国早,玉

随县曾侯乙墓

长7.4,高1.5cm

云纹玉壁

战国早,玉

随县曾侯乙墓

径8cm

鸟形玉饰

战国早,玉

随县曾侯乙墓

长9.3cm  玉剑

战国早,玉

随县曾侯乙墓

长33.6cm 玉梳

战国早,玉

随县曾侯乙墓

高9.6cm

四节玉挂饰

战国早,玉

随县曾侯乙墓

长9.1,宽7.2cm

漆器

彩漆盖豆

战国

随县曾侯乙墓E98

高24.8,盘径18.9*17.0 彩漆排箫

战国

随县曾侯乙墓

最长管22.1,总宽度11.5CM

彩漆虎座鸟架鼓

战国

江陵望山1号墓

高116CM

彩漆镇墓兽

战国

江陵雨台山18号墓

高52CM

彩漆凤形勺

前汉

云梦睡虎地47号墓

高13.3,勺高3.7CM 彩漆菔

江陵沙冢1号墓

战国

高21.2,宽20CM

彩漆鹿

战国

随县曾侯乙墓E13

身长50,高25.5CM 彩漆壶

前汉

荆州市毛家园1号墓

高33.7CM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0 1:3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