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海鸥级导弹快艇
释义

§ 性能特点:

1.航速高。该艇试航时,最高航速每小时达45节,超出主战舰艇1/3,行动突然。

2.反舰能力较强。该艇配装2枚雄风1型反舰导弹,可以打了就跑的战术与大型舰只对抗,较之于一般鱼雷艇,作战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

3.目标小,便于利用自然条件隐蔽行动。该艇尺寸小,雷达反射面积不大,一般舰载武器命中概率较低。

4.航程小,作战范围受限。缺乏防空能力,难于防范机载武器攻击。

§ 主要改型:

海鸥级导弹快艇是中山科学研究院(中科院)仿以色列毒蜂级导弹快艇(Dvora)的设计,中国造船公司高雄厂建造的中华民国海军导弹快艇,于1979年完成两艘原型艇。1979年5月16日以12艘海鸥级艇成立自强中队,1979年11月16日自强中队扩编成立海蛟大队;随着海鸥级新艇陆续完工成军,1980年10月1日第二中队成立;1981年3月16日第三中队成立,1981年6月1日第四中队成立,1981年8月1日第五中队与支援中队同时成立。

2艘海鸥级导弹快艇靠泊淡水港

2艘海鸥级导弹快艇靠泊淡水港

海蛟大队下的每一个快艇中队都辖有两个分队(番号为一至十分队),每分队各辖5艘导弹快艇。整个海蛟大队共拥有48艘海鸥级、2艘以色列毒蜂级导弹快艇。支援中队下辖一至五分队,每分队各支援一个中队之保养维修。海蛟大队原尚辖有两艘龙江级巡逻艇,但在1996年此二舰已拨归131舰队的212战队。海蛟大队长为上校(旅长)编阶,中队长为少校(副营长)编阶,海鸥级艇艇长则为上尉(连长)编阶。

海鸥级导弹快艇为铝合金艇身,排水量47吨,艇身长75呎、宽18呎,至桅顶高22呎,吃水6.6呎。3部12汽缸MTU331TC92型柴油主机,马力2,605匹,三车双舵极速达36节,32节巡航速度之续航力为700浬。艇尾装备一门国造T-75 20毫米机炮(1994年后方陆续加装),以及两具雄风一型反舰导弹发射箱,舰桥两侧尚装配有两挺12.7公厘机枪及4管AV-2干扰火箭发射器。射控系统为中科院的海鸥二型射控系统(使用中科院的SPG-21射控雷达),并有Mk35Mod3光学指挥仪,供导弹在发射升空后进入雷达导引阶段前的初期光学导引阶段下使用。

海鸥级艇编制乘员军官2人、士官6人(分别是上尉艇长、中尉副艇长、导弹士官长、油机士官长、导弹士、电子士、雷达士、电机士)。海鸥级艇是大部份海军官校毕业生第一次担任舰艇主官的资历,毕业后约4~5年即可当上艇长。

海鸥级艇只有编号而无艇名,编号至"59"号,中间扣除传统禁忌的4、13、22、31、40等号。本级艇最初是称做"FAB",并将"FAB-XX"的编号以牌子悬挂在舰桥后方的两侧;现在则改称"FABG-XX",并将编号以极小的反白字漆于艇艏,另将单独阿拉伯数字编号的大字漆于艇尾;水线部份则是漆成红色。

海鸥级艇除了驻守各军港基地担任快速打击部队外亦分驻在各渔港协助巡防工作,驻守澎湖的第三中队尚且担任反快艇操演的“假想敌中队”。除自制的海鸥级外,海蛟大队尚有两艘以色列制的毒蜂级导弹快艇("FABG-5"与"FABG-6",主桅为较低的A字型)。因当初中科院在仿制过程当中曾发生问题,所以引进两艘原装货回来研究便留下服役,时至今日两艘毒蜂级都已除役。

此外,海鸥级的两艘中科院原型艇并未真正服役(原型艇的主桅是方柱型,与量产艇的格架型桅杆不一样;并且导弹发射箱的位置也比较靠近艇尾)。

由于当初采用铝合金材质,服役已久海鸥级的艇身已经出现无法修补的金属疲劳,舰身寿限问题海蛟大队面临换装压力。目前取代海鸥级的新船为2009年开始服役的光华六号导弹快艇,已于2011年12月2日完成,全面汰换现有服役逾20年的50吨级、海鸥级导弹快艇3个中队,原有海鸥级导弹快艇2个中队共20艘则仍继续保留。

2011年,53号与59号艇参与中科院匿踪测试实验,53号艇为测试艇,艇身涂上吸波涂料,机枪、雄一导弹与船舱仪器用吸波布料盖住,雷达另经处理;59号艇未改良,为对照组。二艘快艇同日海上测试,先是由海军陆基雷达站观测二艇的雷达轨迹,当雷达从船艉扫描时,测试艇比对照组提早一半时间从屏幕上消失。当雷达改从船艏扫描,测试艇比对照组更晚出现在雷达幕上,而且时有时无,无法确定是否有船。

接下来由另一艘较大型军舰从海上对二艘快艇测试,当二艇航行接近大船时,对照组在10公里外就被找到,测试艇直到肉眼目视距离,才被雷达发现;接着两艇航行远离大船,当肉眼还可勉强辨识时,测试艇已从屏幕上消失,对照组到了10公里外,却依然清晰可见。

1998年7月11日18:00,FABG-46导弹快艇与其它3艘快艇在澎湖县湖西乡龙门村外海东方约2浬处操演时触礁进水半沉,渔船及保七总队警艇救起13名官兵。

2008年10月17日,FABG-3导弹快艇在海军基隆后勤支援指挥部的干船坞内完成例行性检修,驶离干船坞时,未注意航道上原有的用以固定干船坞的钢缆,导致该艇顶端的雷达被钢缆扯断、坠入海中;海军司令部随即要求该艇立即进坞修护,并在最短时间内安装新雷达。当时中华民国国防部军事发言人池玉兰少将说,该事件完全是人为疏失所致,国防部已要求海军检讨,并依规定议处相关失职官员。当时海蛟大队大队长何光伟遭记过并调离现职。海军官员说,该艇进坞时没碰撞钢缆,出坞时却碰撞钢缆,是因为潮差与人为疏失所致。

海鸥级导弹艇主要有以下二种基本型号。

早期生产型:采用柱状桅杆,雄风导弹位置靠后,艇上没有配备火炮。

后期生产型:采用网格式桅杆,雄风导弹配置位置前移,艇艉配备了1门小口径火炮。

基本数据:

标准/满载排水量 47/88吨

长×宽×吃水 21.6米×5.5米×1.1米

巡航/最大速度 30/40节

续航力 300海里

动力装置 2×柴油机 双轴2000千瓦

人员 10人

导弹 2×雄风1

火炮 1×20毫米

机枪 2×12.7毫米

雷达 LN-66对海,HR-76C火控USP-60导航,MK-36指挥仪

识别特征:

1.艇型较小,前甲板没有配备武器,艇楼低矮,为封闭式。

2.艇楼后方设桅杆1座,早期型号艇采用柱桅,2座单联雄风1型反舰导弹发射筒位于艇艉。后期型号采用网格状桅杆,雄风弹位置靠前,艇艉设1门20毫米口径机关炮。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1:5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