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深州义仓 |
释义 | § 始建 前两通石碑均在,据深州市文管所康玉震笔记,1986年第一通碑在当地粮食局被当作了台阶,第二通碑被当作了饭桌,惟图记碑于1952年被运走后再无其下落,至今年6月深州市四胶厂基建时,该碑重被发掘出,运粮门、东北大门、进仓车道、办公区、明堂影壁、东西厢房、宴休厅、仓神祠、厕所、警卫室、仓储区、围墙等原始建筑依然清现其上。 建筑精巧盈亿仓 § 详述相关内容 盈亿仓占地面积4200平方米,房屋面积约950平方米,建筑形式采用我国北方传统四合院式,东西两院,东为门庭等辅助建筑,西为仓房,仓房27间,辅助房20间,可容纳谷物26000多石,折合约150多万公斤。最早介入调研的衡水市文物局局长沈明杰介绍,“当时这么大规模,是在粮食富足的情况下才建的。” 如今的盈亿仓已不扎眼于深州城区冷静的一隅。砖木结构,清大木小式的做法,只有西仓和南仓三间仓房原结构有所改变,余者大都保有原貌。而伫立在盈亿仓前的人们,总不免要遥想当年,让一些问题释解于怀。 依据清制,府州县设常平仓,市镇设义仓,作为民间公共粮仓,本应设在市镇而不应设在州治之所,盈亿义仓何以选在了深州治所呢?深州地处滹沱河故道,地势垲阜,洪患不能及,是建仓储粮的理想地,据专家介绍,深州盈亿义仓在选址、仓房通风、防潮、防火、防碱、抗震等方面科学合理的设计,恰恰正是因为吸取了我国历代建筑防护技术的经验和方法。 记者实地考察发现,盈亿仓1.1米高的台基为烧制火候较高的青砖垒砌,有直径15厘米的南北通风孔,通风孔可以供捉鼠的猫出入,防止鼠害;还有加设防潮垫层、防潮地板等措施。仓房的柱木一律用直径约26厘米的松木,柱与柱之间,完全由榫卯连接成为一个整体的框架结构,而7柱落地,开间减小,对增强梁架承重能力和稳定性、连续性起了重要作用,“框架结构的牵引力,木材本身一定的弹性以及榫卯严而不死的结合力,使整个建筑处于弹性状态,会有效地减轻地震造成的损坏程度。” 再例如仓房的墙壁外,都用了铁扒锯牢固,铁扒锯长25厘米,宽8厘米,每个山柱加上下两个,中柱加3个,由直径2厘米的铁棍穿过墙体固定在山柱上,使墙体与柱子结合为一体,“这样同样会有效地起到抗震作用。盈亿仓至今经历住了4次较强烈的地震,全无大恙,与此大有关系。” 盈亿仓屋顶上的百叶窗同样设计精巧,窗口五条通风板条都呈45度向外斜面垂直排列,既不影响仓内通风又可防止雨水溅进仓里;板条之间缝隙仅仅2厘米,也可防止鸟雀进入。“通风仍采用固定门窗自然通风的形式,前墙门窗与屋顶安装百叶窗相结合,并与前门巧妙地结合在一条斜线上,可使空气自下部门窗进入,由热压形成回流向上通过仓内从顶部百叶窗排出,达到通风解潮效果。” “盈亿仓在国内也属罕见。”沈明杰说,虽历尽沧桑,局部屡经修缮改造,盈亿仓仍保持了原建筑布局,主要结构形式和建筑特点仍不失清工程做法的基本规范,某些附属物和建筑装饰艺术,如门前两侧雕刻精美细腻的石墩和纯属装饰性的如意斗和墀头雕花等,都是晚清时期建筑所具有的典型特点。1993年,它被河北省列入重点保护文物。 深州义仓人与事 深州义仓始于何时呢? 据撰于1900年的深州风土记载,乾隆年间,直隶总督安徽桐城人方观承奏请朝廷设置义仓,“其制视州县幅员广狭均其道里择中为仓,使旁近村落四面而至仓”。当时深州有义仓12个,分设于榆科、陈二庄等村镇,积存谷子9882石。1768年,方观承因病去职,人去政废,义仓的建设于是停滞下来,已有的义仓也荒坏了。 至1816年,深州知州凌泰交改修义仓于城西北隅,把乡下的义仓中的储物运来储存,除了这个仓,在榆科还有一个,统共也就剩了这两个。 随后,曾两度出任直隶总督的那彦成下令重又兴复义仓,深州知州张范东、蒋兆璠重葺7个义仓,积谷6792石,但未几因为兵乱全耗空了。 50年后,直隶总督已改为李鸿章。1871年直隶省值得记录下的一件事情是,李鸿章和莲池书院院长黄彭年等人重修畿辅通志。但历史记录中没有发现李鸿章与深州义仓的关系。我们看到的是当时直隶布政使钱敏肃打算再把义仓的事提到工作议程,却遭到刚刚出任深州知州的吴汝伦阻拦,“不可复也。”31岁的吴汝伦和李鸿章同为曾国藩的得意门生,且李鸿章对这位师弟尤为倚重,所以吴汝伦说话和办事情透着干脆与硬气,没给顶头上司面子也就不值得大惊小怪了。 但这并非儒学深厚的吴汝伦说话干脆与硬气的全部原因。关键还在于吴汝伦骨子里是一个鄙弃形式崇尚务实作风的学人,没有多少浮华的官僚习气;吴汝伦几年后又到毗邻的冀州做知州,他在这二地的主要功绩,公认的是使两地文教斐然冠畿辅。这都是后评与后话,1871年的吴汝伦还血气方刚,收回1000多亩学田归深州学院,以学田作为师生生活津贴的资金来源,选拔本州三县的才子来学习,1871年吴汝伦在深州知州任上的施政从教育开始,他认为复义仓扰民,以前方承观创制义仓正值国家全盛时期,上下丰足,现在用兵之后,仍岁水旱,民气未苏,旦夕不能自保,百姓饥贫,“何暇顾数年之后他人之急而为之,故复义仓不便”。 太平天国被彻底打压了,但皇朝的动荡日子并未就此断绝。1868年3月上旬,左宗棠统帅的清军在深州、献县等地与张宗禹率领的捻军激战,3月14日,捻军再次进入深州境内。吴汝伦所谓的用兵当指后者。 吴汝伦出面据理驳拦,让钱敏肃的义仓修建计划最终只落于口头或书面。钱敏肃的后任任道熔却不再犹豫,下教积谷,而此时的深州知州也已不是吴汝伦,换成了朱靖旬。朱靖旬面对上峰的指令不敢怠慢,很快积谷万石,但一时找不到建好的义仓,只能把这些积存的粮食分藏于富民家中。 又过去10年。到了1897年,钱敏肃的儿子钱溯耆做上深州知州,终于有了更为实质性的行动,“建仓36楹,名之曰盈亿仓,取朱靖旬所藏于民之谷万石者,悉以纳之仓中”。次年义仓落成,共花钱27900余缗,规模闳敞,一行省百余城所为仓廪未有能及之者也。 因为戊戌变法,1898年即光绪24年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同样因为盈亿义仓的落成,这一年在深州的历史上也别具风采。深州官民格外重视自不必说,从省城到京城的有关官员也被惊动,以各自特有的方式迎接了这一盛事。此时,王文韶已接替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孟夏之月王文韶撰书了深州新建盈亿义仓碑记,我们发现这时也是这位直隶总督离任的前夕,写了盈亿义仓碑记后他便进京任户部尚书去了。而我们面对的问题还有,深州义仓建成后,是否发挥过其应有的作用?目前也无从找到相关史据确切查证。 时任刑部外主事的贺涛撰写了深州义仓记,其中有“谋国者皆以救灾为兢兢”等语句。我们对贺涛的人品和才品有些把握,他是武强人,早年的一篇反离骚令吴汝伦刮目相看,视为奇才,从此两人订交,归于吴门;1886年贺涛考中进士,官居京城,后辞官。贺涛在此前后在深州书院做过院长,总之他是个在学林中口碑不错的文士,也是桐城派在河北最早的传人,还被与他同年中进士的徐世昌称为“矜炼生创,意境自成,不蹈袭前辈蹊径,独树一宗”。钱溯耆被贺涛誉为“廉能爱民”,想必他为官不会太差。 我们没有听到贺涛的老师吴汝伦的声音,1898年的吴汝伦也在直隶,他担任着保定莲池书院的院长,已经是无官一身轻,已经彻彻底底成为当时学人眼里的一代儒学大师,隶政的事情他似乎不愿再纠缠,似乎与他相去甚远了。 义仓小考 民以食为天。有明见的统治者是深谙“民贫则奸邪生”,“饥寒至身不顾廉耻”的道理的。 公元前54年,汉宣帝采纳大臣耿寿昌的建议,始设由政府直接管理的粮仓,粮食贱的时候购进储存,粮食贵的时候压价出售,以此来调节粮价,备荒赈恤,保持社会稳定。 但这代表的只是官仓的雏形,并不意味义仓出现。一般认为,到了北齐开始征义租,在州县设仓存储,才开了义仓之先河。 义仓真正出现,是585年。当时隋文帝采纳度支尚书长孙平的建议,设义仓,每年在秋天向民户征粮,每家出粟麦一石储藏以备凶年放赈济民。经过唐和宋,及至元明清,虽有社仓、预备仓等名称上的变化,义仓的实质性内容却一直承续了下来,有关专家向记者指出,“这类粮仓的设置和管理虽然由封建政府所控制,但从一定意义上看这类仓储制度对于赈灾济民、安定社会和发展封建经济等起到了积极作用。” 另一方面,科学合理的建筑样式是粮仓延续并发挥效用的基础,反映了劳动者的智慧和高超的工艺水平;同时,统治者在粮仓管理和制度建设上也是非常之严厉与严谨的,由此我们也发现了他们的重视程度,譬如康熙43年,清廷即规定,州县仓谷霉烂,相关官员革职留任,限一年赔完复职,逾年不完解任,三年外不完定罪,着落家产追赔,“这些严厉的管理办法历代不及”。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