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海南岛
释义

海南岛 - 岛屿概况

海南岛的卫星图

海南岛是海南省的主要组成部份,又称琼州,位于中国雷州半岛的南部。从平面上看,海南岛就像一只雪梨,横卧在碧波万顷的南海之上。海南岛的长轴呈东北一西南向,长约300余公里,西北一东南向为短轴,长约180公里,面积3.39万平方公里,是中国仅次于台湾岛的第二大岛。海南岛北隔琼州海峡,与雷州半岛相望。琼州海峡宽约20公里,是海南岛和大陆间的海上“走廊”,又是北部湾和南海之间的海运通道。由于邻近大陆,加之岛内山势磅礴,五指参天,所以每当天气晴朗、万里无云之时,站在雷州半岛的南部海岸遥望,海南岛便隐约可见。[1]

其气候属于海洋性热带季风气候,地处热带北缘,占中国热带土地面积的40%强;光照充足,年日照时数大于2000小时,活动积温达8400至9200摄氏度;夏热冬暖,最热月均温在25~29摄氏度,最冷月均温大于16摄氏度。 降水:受夏季风影响,岛上降水从东向西减少;受地形影响,降水广泛集中于东部,西南部降水少,因此位于岛内西南部有个著名的莺歌海盐场。海南省于1988年建省,同时成立海南经济特区,海南岛是中国第23个省和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人口将近800万。

海南岛 - 历史沿革

海南岛地图

历史上海南岛有三种古称:珠崖、儋耳、琼台。据文献资料,“珠崖”源于“郡在大海崖岸之边,出珍珠”,故名“珠崖”;“儋耳”源于海南岛古部落的绣面习俗〔在脸面上刻上花纹,涂以颜色,耳朵上戴有装饰用的耳环而下垂〕,因而得名;“琼台”源于“境内白石有琼山,土石皆白而润”,宋神宗熙宁年间琼州置琼管安抚都监台,遂称为琼台。而根据考古工作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200处遗址和历史文献来推断,至少在6000年以前就有海南岛,并有人类活动。据《琼州府志》记载,秦代海南属其遥领的范围。

据史书记载,远在2000多年前,海南岛就以出产珍珠、玳瑁等奇珍异物而出名。在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就在海南岛建立珠崖、儋耳两郡。从此,海南岛正式纳入我国版图,成为我国的神圣领土。据说,之所通知珠崖、儋耳之名,是因“崖岸之边产珍珠”和当地黎民的耳朵上戴了许多大耳圈之故。在汉武帝时代至南北朝期间,海南岛的郡县设置变动很大,并一度由合浦郡兼管。三国时海南岛归吴国管辖。至梁代大同中叶(540~541年)又在海南岛重建崖州。

隋朝一统中国后,将崖州改为珠崖郡,且在海南岛的西南部新建了一个临振郡。唐朝时,在海南岛建立5个州和22个县,许多名称至今仍沿用。五代以后,战事频繁,大批汉民迁居海南岛。至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曾被谪居到海南岛;元代又称为琼州路,领三州、十三县;明朝称海南岛为琼州府。

清代又将琼州府改称琼州道,清末又改三州十三县。“琼为都会,居岛之北,儋居西陲,万居东陲”。因而,海南岛又有琼岛之称。 [1]

民国初期,海南废道设公署,后经改行政督寨区、特别行政区。解放后,海南改为行政区,设行政区公署,1988年建省,称为海南省。 海南建制的演变,自汉初在琼崖置郡县到1988年建省,历时2098年。随着朝代变更,地名也常有改变,故海南地名有称“崖州”、“琼州”、“琼崖”。在诗文和题词中,有称“海外”、“南极”、“天涯”、“海角”、“南天”等。“海南”一名在宋代才常有出现,民国之后普遍使用,其正式作为海南地方政区的称谓是解放后的1951年,称“海南行政公署”,1988年建制升格为省,称“海南省”,简称“琼”。

海南岛 - 相对位置

在北回归线以南,东经110度左右,海南岛也是中国最南方的省,北隔琼州海峡与雷州半岛相望,距离大陆的雷州半岛最窄处约18公里。西临中国南海的北部湾,东面和南面濒中国南海。

相邻省份:广东、广西

相邻国家:越南

海南岛 - 自然环境

海南岛环境

海南岛的地形,以南渡江中游为界,南北景色迥然不同,南渡江中游以以地区,和雷州半岛相仿,具有同样广宽的台地和壮丽的火山风光。据地质学家的考证,海南岛与雷州半岛本来连成一片,只是到了距今1万年前以来,海面上升,海浪冲刷,形成一条长达80公里,宽约20公里的琼州海峡,才使两者南北分居,隔海相望。在南渡江中游以南地区,五指山横空出世,周围丘陵、台地和平原围绕着山地,环环相套,南部沿海,山地直逼海岸,气势十分雄伟。[1]

海南岛,是一个“四时常花,长夏无冬”的地方,气候条件特殊。年平均气温在24℃左右,为全国之冠。7月份是最高气温的月份但平均温度只有28.4℃,由于海风吹拂,并无十分闷热的灼人之感;1月份是最冷月份,但平均气温为17.2℃,更是温暖如春。海南岛雨量充沛,年雨量在1600多毫米左右,其中以8、9月份降雨量最为充沛,时见暴雨出现,也常有台风侵袭。[1]

海南岛 - 地形地貌

海南岛与华南大陆有着不可分割的“母子关系”和相同的地质构造,是地壳上升后又发生断陷形成的岛屿。 海南岛

早古生代时(距今5.7亿年前—4.4亿年前),雷州半岛与海南岛地区是一个沉降带。加里东造山运动使雷琼地区上升成陆,形成以北东方向为主的一系列断裂褶皱带,使早古生代沉积的地层发生了质变。到晚古生代(距今4.4亿年前— 2.3亿年前),海南岛陆块相对稳定。但印支运动又促使岩浆活动强烈,形成现在海南岛广泛分布的花岗岩体,构成了山地,也筑成了海南岛的基础。后来的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又使这个花岗岩穹窿发生强烈的断裂,形成几条大的东西向断裂带,使断裂以南大约三分之二的区域抬升,称为海南构造隆起,且1亿多年以来一直在上升;断裂以北发生下陷,称为雷琼凹陷。然而,在第四纪以前(250万年前),海南岛和雷州半岛还连在一起,在地质构造上属华夏地块的延伸部分。到了大约更新世(距今250万年前—l.5万年前)中期,由于火山活动,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发生了断陷,变成了琼州海峡,才使海南岛与大陆分开。以后海平面多次升降又使海南岛与大陆多次分离和相连,到第四纪冰期结束,海平面大幅度上升,才形成琼州海峡和海南岛现在的形态。

地质构造运动引起的海南构造隆起是海南岛中部不断抬升,逐渐形成了现在海南岛的地貌特征;山地位于中央,丘陵、台地、平原依次环绕四周。海南岛平均海拔 20米。500米以上的山地占全岛的25%,100米以上的平原、台地占三分之二。

海南岛 - 气候环境

海南岛美景

海南气候属于海洋性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在22℃一26℃之间,一月份,大部分地区平均温度仍在19℃以上;最热的七月平均温度在28℃一32℃之间。年均降水1600毫米以上,其中以8、9月份降雨量最为充沛,时见暴雨出现,也常有台风侵袭。终年常绿;四时花开,一年四季皆宜旅游。海南岛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有“东方夏威夷”之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冬都”。

海南是我国最具热带海洋气候特色的地方,全年暖热,雨量充沛,干湿季节明显,常风较大,热带风暴和台风频繁,气候资源多样。海南岛年太阳总辐射量约 110-140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为1750至2650小时,光照率为50- 60%。日照时数按地区分,西部沿海最多,中部山区最少;按季节分,依夏、春、 秋、冬顺序,从多到少。

各地年平均气温在23-25摄氏度之间,中部山区较低,西 南部较高。全年没有冬季,1至2月为最冷,平均温度16-24摄氏度,平均极端低温 大部分在5摄氏度以上。夏季从 3月中旬至11月上旬,7至8月为平均温度最高月份, 在25-29 摄氏度。西、南、中沙群岛属于热带海洋气候,长夏无冬,全年平均气 温 26.5 摄氏度。

海南岛大部分地区降雨充沛,全岛年平均降雨量在 1600毫米以上。东湿西干明显。多雨中心在中部偏东的山区,年降雨量约 2000至 2400毫米,西部少雨区年降雨量约1000至1200毫米。降雨季节分配不均匀。冬春干旱,旱季 自11月至翌年4、5月,长达6至7个月。夏秋雨量多,5至10月是雨季,雨季总降雨 量1500毫米左右,占全年降雨量的70-90% ,雨源有锋面雨、热雷雨和台风雨等。海南岛全年湿度大,年平均水汽压约23百帕(琼中)至26百帕(三亚)。

海南岛 - 山脉河流

五指山

海南岛的山脉多数在500至800米之间,实际上是丘陵性低山地 形。海拔超过1000米的山峰有81座,成为绵延起伏在低丘陵之上的长垣。海拔超过 1500米的山峰有五指山、鹦哥岭、俄鬃岭、猴弥岭、雅加大岭和吊罗山等。这些大山大体上分三大山脉,五指山山脉位于海南岛中部,主峰海拔1867.1米,是海南岛 最高的山峰;鹦哥岭山脉位于五指山西北,主峰海拔1811.6米;雅加大岭的山脉位于岛西部,主峰海拔1519.1米。海南岛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比较大的河流大都发源 于中部山区,组成辐射状水系。全岛独流入海的河流共154条,其中集水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的有38条。南渡江、昌化江、万泉河为海南岛三大河流,三条大河的流域面积占全岛面积的 47%。南渡江发源于白沙县南峰山,斜贯岛北部,至海口市、琼山市一带入海,全长 311公里;昌化江发源于琼中县空示岭,横贯海南岛西部,至昌化港入海,全长 230公里;万泉河上游分南北两支,分别发源于琼中五指山和风门岭,两支流到琼海市龙江合口咀合流,至博鳌港入海,主流全长163公里。

海南岛 - 自然资源

热带雨林

生物资源

山地丘陵地区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发育,多有珍稀物种:

药用植物:见血封喉、花梨木、砂仁、益智、槟榔等

用材植物:苦梓、坡垒、青梅、子京、野荔枝等

珍稀动物:孔雀雉、白鹇、长臂猿、坡鹿、云豹、水獭、猴子、水鹿、灵猫、穿山甲、巨松鼠等

地面上还生长着几乎所有的热带作物,出产橡胶、咖啡、可可、椰子、槟榔、胡椒等。从沿海至高山,相继分布红树林—热带常绿季雨林和热带雨林—山地雨林—山地矮林。植物种类成分复杂,层次杂乱,乔木高大,板根和茎花现象普遍,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丰富,植物花期很长。全岛维管束植物4200余种(其中海南特有种约600种),乔木近千种。被列为稀有珍贵材种有花梨(降香黄檀)、坡垒、青梅、子京、母生、艮珠、苦梓、油楠、鸡占、胭脂和荔枝等。药用植物千种以上,如海南粗榧(红壳松)和嘉兰(秋水仙素)、海南轮环藤。  荔枝

纤维植物百余种,各种油料、橡胶、染料植物30多种,糖料和饮料植物10余种,饲料植物200多种,芳香植物70多种。果树资源142种,其中野生76种,栽培66种。此外林中富有天然野生种质资源和种质生态型资源,如野生稻、野生茶等。由于长期砍伐,原始森林已为再生林、人造防护林和热带经济作物所代替。橡胶、椰子、咖啡、油棕、香茅、槟榔等遍布。天然橡胶种植面积约30万公顷,占中国橡胶种植总面积的一半以上,产量占全国的80%。海南岛水果种类繁多,菠萝、芒果、菠萝蜜、荔枝最为著名。

岛上鸟类有344种,兽类77种,爬行类104种,两栖类37种。主要的动物有鹿、猿、猕猴、麝猫、棕狸、云豹、□、獾、水獭、野猪、毒蛇、大蟒蛇、山蚂蝗、蝙蝠等。其中稀有的坡鹿、黑冠长臂猿等被列为一类保护动物。

渔业资源

附近海域上鱼类群聚,可以捕捉到热带海洋中的各种鱼类,以及龙虾、对虾等,渔业资源十分丰富。

在环岛的海域里,鱼、虾、 贝藻类多达800余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者有40余种。西海岸的白马井、南海岸三亚和东海岸的清澜港是 3个重要渔港。浅海滩涂面积约2.53余万公顷,文昌至崖县东南沿岸的浅海养殖业发达。

铁矿资源

海南岛之所以成为宝岛,除了丰富的生物资源和渔业资源,还有丰富的地下宝藏,如石绿富铁矿和羊角岭水晶矿等。[1]石碌铁矿:中国为数不多的富铁矿之一。

矿产有50多种,有开采价值的达35种。主有矿产有铁、水晶石、钛、独居石等。莺歌海盛产海盐,是中国南方最大盐场。

油气资源

海南岛周围海域,特别是莺歌海盆地有丰富的天然气和石油资源。

水资源

岛的北部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全岛已建有大中小型水库2807座,有效库容42亿立方米,以儋县的松涛水库最大。

海南岛 - 旅游资源

环海南岛四周,海滨风光旖旎秀丽,从琼岛门户的海口市,向东分别有东寨红树木、东郊椰树林、长坡海藻养殖场、东山岭、南湾猕猴岛、大东海、鹿回头、天涯海角、大小洞天等旅游点,以及岛内的兴隆温泉、鹿场、五指山、琼台书院、东坡书院、洑波古庙等名胜古迹。 [1]

东寨红树林

在海南岛北岸,沿着铺前港到东寨港10多公里长的海滩上,生长着一片茫茫无边际的红树林,它像一道绿色长城一般,出没在海水之中:当潮水上涨时,海滩被海水淹没,树干浸泡在水中,只有茂密的树冠飘浮在海面上;退潮后,泥泞的树干露出海面,盘根错节,好像一片原始森林,因而有“海上森林”或“海底森林”的美誉。这就是著名的海南岛东寨红树林。

红树林是一种海滩上生长的热带树木,由红树林组成的海滩,就叫红树林海滩。它与珊瑚礁海滩一样,都是生物海滩。在海滩的旅游景观中,具有特殊的魅力和风貌。

中国红树林海滩最北分布到福建省福鼎一带,不过生长状况不太好,因为随着纬度的增高,红树林有着种属变得单调、个体变得矮小和稀疏等趋势。因此,海南岛是全国红树林生长得最好的地方,尤其是铺前港至东寨港一带的面积达2534公顷的红树林海滩,是中国红树林海滩中的佼佼者,在1980年,被建立为中国唯一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东郊椰树林

东郊椰树林

在海南岛的所有地方,都生长着各种热带植物,尤其是哪子树,更是随处可见。

海南岛上的椰子树在南、北部有所差异,生长在岛的北部的椰子树杆干较粗而矮,而生长在岛的南部的椰子树则细而高。海南岛的东海岸椰子树生长得比西海岸好些,自文昌县到崖县数百公里的海岸带上,椰林无边无际,郁郁苍苍,十分壮观。尤其是有“椰子之乡”之称的文昌县境内的东郊椰林,是海南岛椰林中的佼佼者。游览东郊椰林,可尽情地领略热带海洋、椰林海滩之迷人风光。

在海南岛的热带作物中,以椰子树和像胶树为主,其它还有油棕、槟榔、咖啡、可可、胡椒、香茅、剑麻、海岛棉、腰果等。文昌县的农民根据热带作物的不同习性,进行立体种植,分层栽培:在最高层的是甜葡,果实若小灯笼一样,挂满技头;往下一层,是可可和咖啡,可可的叶子巴掌大,有的浅红,有的墨绿,果子形如苦瓜,散发着缕缕清香;咖啡比可可矮些,在茂盛的枝叶中,露出一簇簇咖啡子,像是一串串的珊瑚珠子;最下一层,是草本作物,有南芋、芝麻、香茅草等。当然,椰子树是最高层的作物,它与甜果等植物给底层植物蔗荫,底层植物给椰树保水、保肥、保土,互为利用,充分地发挥各种植物的特点和长处。

东山岭风采

位于海南岛东南部万宁县境内的海边,有一座山峰,山势不高险,然景物奇特多姿,素享“海南第一山”之美名,这就是东山岭。从东山岭东瞰,有一海滨泻湖(即是一个巨大的海边湖泊,它有通道与大海沟通),宛若一面明镜,镶嵌在南海沿岸海滨,人称“中国第一大泻湖”,这就是小海。

东山岭,又名“笔架山”,与文峰塔隔河相望,是游览避署胜地。山上巨石遍布,有数条小径穿行山间,沿之攀登,或进幽洞,或登怪石,或临峭壁,或见清泉,景物变化,随步移景。早在末代,东山岭就有“仙船系缆”、“瑶台望海”、“蓬莱仙窟”等八最景之说。

东山岭不仅美景古迹,名扬琼岛,更有“三宝”,誉满海南。当代著名剧作家田汉曾有一诗,盛赞东山三宝——羊、茶、泉,诗曰:“琼州多胜地,此岭独岿然。羊肥爱芝草,茶好伴名泉。”

东山羊,体壮肉嫩,肉薄膘少,没有膻味。当地人说,东山羊之所以长得如此好,是吃了东山岭上的灵芝草之故。灵芝草实是东山岭上漫山遍野的百草,加之岭上巨石累累,河涧流淌,东山羊是放在山岭之中,任其奔跑跳跃,自寻食物。因此,东山羊不像一般家中饲养的绵羊那样温顺,其肉质自然亦要活嫩鲜得多。据史书记载,东山羊的饲养在唐代就有一定规模。看来,东山羊的历史已是很久远的了。

东山岭地处热带海滨,海洋的调节,山中的岗气,丰沛的降雨,肥沃的土壤,蕴育了东山岭的名茶——鹧鸪茶,长饮此茶,可清脑提神,促食健身。若配东山泉水,味道更佳。

东山泉水,时而从石缝之中潺潺而泄,时而从地面上汩汩涌出,不断变换,损捉摸不定。水势较大而固定的三处:观狮台旁边“飞来石”上刻有“海南第一泉”五字,石下泉水,终年流淌,一泓泉池,鱼戏其中,池旁有石榻、石灶等。据传古代有个道人在此修炼成侧,故称“仙泉”。另两处:一处在“海眼里流丹”,又称“水流鼎”;一处在旅行社后侧。东山泉水,清洌甘甜,是为佳泉。

南海猕猴岛

从万宁县东山岭继续南行,便到了陵水县的南湾半岛。南湾半岛三面临水,一端有一狭窄地带与陆地连接,面积达933公顷,最高处海拔240米。半岛上的衡树灌丛中,栖息着大约25群猴子,总数约近1000只,是猕猴的天然乐园,素有“猴岛”美誉。南湾半岛是我国唯一驯养猴子的自然保护区。

登上猕猴岛,仿佛到了《西游记》中描写的“花果山”。这里猴子成群,追逐于树木山石之间,嬉戏于花草洞穴之中,喧哗吵闹,甚至打斗,千姿百态,任君观赏。岛上植物多样,果实丰美,椰子高挂,芒果正熟,菠萝清香,杨桃累累,荔枝、龙眼、葡萄、石榴……称之“花果之岛”,大概名副其实吧!

居住在南湾半岛的猕猴,体型较小,是一种叫做恒河猴或广西猴的猕猴,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猴群分居两地,各自为政,独霸一方,互不相犯。当然,有时难免发生争斗,则两群猴子的猴王,身先猴卒,英勇搏斗,赢得猴儿们的尊敬。故在南湾自然保护区内,有两处猕猴食场。

西食场在一个低矮的山坡上,那里有一些小石凳、小石桌之类,上有番薯干、稻谷、花生等,是驯养人员有意放的,因为猕猴除食岛睥 各种野果之外,极喜爱吃些薯、各类食物。东食场也有类似的驯养方法。现在,只要驯养员一声口哨,猕猴便会从四处奔来,开始一顿慧的美餐。据说,开始驯养猕猴时,猴群根本不来,后来经过耐心的等待,猕猴才逐渐吃食。不久,东、西两猴群就为争食大斗起来,互相水火不容,因此,就建立了东、西两个食场,才避免了猴群间的战争。

每年10月底至翌年2月初,是猕猴的发情交配期。此间,猴王往往三妻四妾地霸占着母猴,尽情恣意地享乐、引起猴儿们的嫉妒与仇恨。猕猴每年一胎,每胎一仔,6个月怀胎,5岁成熟,一般寿命约为30岁。猕猴不仅是珍稀的观赏动物,其经济价值也极高。其胆结石称“猴枣”,能治疗恶性肿瘤、头昏头痛和其他神经性疾病等,是十分贵重的药品。猴脑和猴肉早等滋补品和佳肴,在广东风味的餐厅里,仍可品尝到。

仙境鹿回头

鹿回头在崖县三亚港南约5公里处。这里有一座山岭拔地而起,雄伟峻峭,气势非凡,因貌似一头金鹿伫立在海边回首观望,故得名“鹿回头”,且流传着一段动人的故事。

在这一岬角地带,世传居住着黎族百姓。相传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杂树丛生的无名荒滩,前无村寨,后无人烟。五指山区有一个英俊勇敢的年轻猎人,为了追赶一只梅花鹿,翻山越岭,涉过大河,一直追到这个海南岛最南端的半岛之上。前南南海茫茫,后面猎人追击,梅花鹿走投无路之际,不禁伤心落泪,回首看着后面追赶上来的年轻猎人,显得十分可怜又可爱。见此情景,猎人手中之弓箭不由得慢慢地滑落了下来,再亦不忍伤害梅花鹿。就在这刹那间,美丽而可怜的梅花鹿变成了一个如花似玉的俊俏少女,与好心善良的年轻猎人结成了夫妇,定居在这声风景秀丽的海滨。美好的传说,总表达出百姓无法实现的美好愿望。以后呢,就是子孙繁衍,人丁兴旺,形成了今天的椰庄。这个当年梅花鹿回头的地方,就有了一个美丽的名称——鹿回头。

鹿回头一带,别墅隐现在浓密的树荫之中。高高的椰子树挺拔地生长着,姿态优雅无比。在鹿回头的两侧海滨,有一处珊瑚礁平台,足有百余米宽,上有礁石突兀或凹坑隐没。平台之上的海滩上,全是珊瑚的残体,有的还保存着珊瑚形状,有的则已冲磨成珊瑚沙。迈步在白色的珊瑚沙滩上,远望着湛蓝的南海,令人心意坦荡,神采飞扬。

在鹿回头的东铡,有大小两小海湾,大者名曰“大东海”,小者名曰“小东海”。沙滩柔软,洁白细腻,海水清澈明静,一年四季,昼夜晨昏,男女老少,均可去畅游一番。比起海南岛北部的海水浴场如秀英海滨浴场,大、小东海的海水更为洁净,波浪更为平微,甚至在很大程度上,亦胜过著名的天涯海角一带的海滨浴场。因此,它可算是目前海南岛上最佳的海滨浴场了。最近报道海南岛又在开发一处更加美丽的海滩——牙龙湾。那里被人誉为“中国的夏威夷”。甚至赞之“不是夏威夷,胜似夏威夷”。估计不久的将来,海南当又添一个海滩胜景了。

东方夏威夷——牙龙湾

前几年尚名不见经传的牙龙湾海滩,如今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以“东方夏威夷”的美名,饮誉中外。

牙龙湾位于三亚市东边约30公里处,这里背依山峦,面临大海,海碧天澄,沙鸥翔集。洁白细软的沙滩,长达7000余米,宽100余米,滩面平坦,海湾外侧有五个小崖的蔽护,海湾内风平浪静,十分适宜于海水泳浴。这里长年无冬,年平均气温为25℃,夏天平均气温为28℃,而冬季平均气温亦不低于20℃,海水温度由于菲律宾暖流的影响,常年都保持20℃以上。因此,一年四季,牙龙湾都适宜于游泳。即使在降冬季节,祖国北方尚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之际,而牙龙湾海滩则可以赤露着身体,尽情享受着沙滩、海水与阳光,品尝椰子、西瓜和雪糕。

牙龙湾还是个海底花园,由于这里水温温暖,海水澄洁,透明度大,盐度适中,只要潜入几米水深处,就可看到绚丽多彩的海底珊瑚景观。活着的珊瑚点,宛若盛开的花朵,水流过处,随水起舞,姿态分外优美。珊瑚各种各样,有白玉般的菊花珊瑚,有粉红色的莲花珊瑚,有浅黄色的蘑菇珊瑚,有深红色的牡丹珊瑚,真是五光十色,蔚为奇观。

潜游海底,除观赏多姿多彩的珊瑚礁外,还可以捕捉龙虾等海生动物。身长体壮的龙虾,重可达数公斤,长可达六、七十厘米,甲壳坚硬,色泽鲜艳,行动缓慢,常在夜晚出来觅食,白天却在珊瑚礁丛中。在海南听专门潜水捉虾的渔夫说,捕捉龙虾是最有趣的事。

牙龙湾之名字,据说与一个民间传说有关。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南海深处栖息着两条龙,一条青龙,一条黑龙。它们为了争夺龙王之位,互相厮杀了十天十夜,弄得水波翻腾,乌云密布。有一天,青龙趁黑龙不备,捡起一颗巨大的珍珠,砸向黑龙。黑龙见势不妙,便张开巨嘴,欲把珍珠吞下,谁知巨珠正好打在黑龙的门牙上,击落了龙牙,黑龙忍痛逃遁。而那颗龙牙却落在了这进而的海滩,成为今日的“牙龙湾”了。

天涯和海角

在崖县三亚镇西24公里,有一处最负盛名的旅游胜地——天涯海角。

天涯海角,原名下马岭,南向三亚湾,海滩之上,奇石累累,或成群簇立,或孤石突兀,散布在数千米之长的海滩上。其中有一浑圆巨石上,刻着“天涯”两字,在其旁一块卧石之上,又镌有“海角”两字,构成天涯海角旅游区的主体。二石之左,拔地而起一石柱,大有擎天之势,上刻“南天一柱”四个大字。适逢潮水涨来,海浪拍击礁石,溅起层层雪浪,发出轰轰响声,游人亲临此境,确有到了天之涯、海之角的真切感受。

天涯海角附近绵长的海滩之上,还散布着许多奇石,有的像猛虎,有的如海龟,有的似青蛙,还有的若野猪……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在平坦阔远的海滩上,沙软潮平,波微流暖,终年无冬夏,水温适宜,是十分理想的海滨浴场。

这里海水洁静,透明度大,潜泳爱好者只要潜入几米深处,就可欣赏多姿多彩的海底景色。那五光十色的珊瑚丛中,白玉般的菊花珊瑚,粉红色的莲花珊瑚,朱红色的牡丹珊瑚以及淡黄色的蘑菇珊瑚等等,各放异彩,争奇斗艳。加上各种奇形怪状,却格外可爱的热带鱼虾和海藻等悠游生长其间,构成了一个神奇美丽的“海底花园”。

一曲“请到天涯海角来,这里四季春常在”,传遍神州大地,海角天涯忝了广大旅游者神驰心往的地方。随着海南建省,海南岛的开放与开发,琼岛将变得更加美丽可爱。在不久的将来,人们真切期待着那时的海南岛真正变成一个夏威夷般的旅游风景区,不但吸引着国内广大的游客,也吸引着国外游客,前来琼岛观光旅游。[1]

海南岛 - 名人故事

海南岛椰林沙影

苏东坡兴学

被流放海南的谪吏遣臣中,历代以来无已计数,其中宋代的苏东坡怕是名气最大的了。这位写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绝唱的大文豪,是携带幼子苏过来到海南岛的,当时他已是62岁的老人,“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但他面对困境,眼望山海奇观,感悟到“岂知俯仰之间有方轨八达之路”,退一步海阔天空,很快从忧郁苦闷中解脱出来。

苏东坡“躬耕自处”的同时,为生活计,对当地山川动植物进行研究,对日常食品和用品也有不少发明创造。他除了配方酿制“天门冬酒”外,还有“真一酒”,他以山芋为材料制作的“玉糁羹”色香味俱佳。另外,他还制作过椰子冠、松墨等。今天尚在市场上流行的东坡豆、东坡药、东坡帽等,可以说是苏东坡的“专利”啦。

然而,苏东坡对海南最大的贡献在于文化传播。《琼台记事录》有载:宋苏文忠公之谪居儋耳,讲学讲道,教化日兴。琼州人文之盛,实自公启之。”苏东坡在流放海南的三年中,不遗余力地推行文化教育,开辟儋州学府,在海南当时连书籍也不易看到的情况下,自编经义,自讲诗书,培养出一大批文化才子。宋代行科举制度,从其开国到苏东坡来海南岛前一百多年,偌大一个海南岛竟无一人登科及第,苏东坡到来后大力施教结束了这一空白历史。海南人民对苏东坡这位文化传播者怀有深厚感情,在他被流放的居地儋州市中和镇,至今尚存有当年的街巷、碑坊、庙祠等建筑,以东坡命名的企业、茶坊、店铺及产品随处可见。后人为纪念苏东坡,在他贬谪儋州和遇赦返经海口时的寓居客房,先是于南宋时题刻了“东坡读书处”,后由元代开设了“东坡书院”,再由明代万历年间改建为“苏公祠”,数百年来几经修葺,至今保存得完好如初。

唐宋五公谪居

海南岛

位于海口市东南郊的五公祠又称海南第一楼,是海南最著名的古迹。它是于清康熙45年(1706年)时,为纪念唐、宋两朝被贬谪到海南岛的五位名臣李德裕、李纲、赵鼎、李光和胡铨而建造的。主建筑为一座木质结构、朱柱巨梁、檐角飞翘的二层楼,辅之观稼堂、学圃堂、五公精舍等建筑群体。李德裕在唐文宗和唐武宗年代,两次出任宰相,曾统军击退回纥的侵扰,镇压了藩镇的反叛,勒令26万僧尼还俗,为国家安定立过大功。唐宣宗即位后,听信宦官谗言,将他一贬潮州,再贬南海,三年后贫病交加中忧愤而死。李纲是宋末抗金的主战派著名人物,不仅全力支持宗泽、岳飞等人的抗金壮举,还亲自带兵征战,宋高宗时曾出任宰相,不过在宰相的任上只呆了短短75天,便被投降派诬为“国贼”,先贬至澶州,继而贬往海南,不过他在渡海登岸后仅住了六天便遇赦北归,为五公在海南岛所呆时间最短者。赵鼎和李光都是宋室南渡后被贬的,赵鼎在绍兴年间曾两次出任宰相,李光曾任副相,都因痛恨秦桧等奸臣的弄权卖国,而遭其陷害。李光在海南的崖城住了十年后才得旨北归。赵鼎则是在海南的崖城居住三年后,为抗争南宋朝廷的腐败,绝食身亡。赵鼎临终前曾自书墓石,其铭文中有这样两句话“身骑箕尾归天去,气作山河壮本朝”,表达一代贤臣的赤胆忠心。胡铨为宋高宗时的枢密院编修官,曾冒死上书请斩秦桧等投降派,结果被秦桧等斥为狂妄凶悖,一贬再贬,在海南过了20年谪官生活,直至秦桧死后才得北归,为五公中在海南生活最久者。巧的是,胡铨在海南的住所正是他所景仰的赵鼎居住过的住宅。为此,胡铨曾亲笔题词“盛德堂”。五位名臣的高风亮节为当地民众所仰慕,他们在被流放之地做了许多有益的事情。为了纪念他们,当地民众除建有这座五公祠外,还保存有许多五位名臣的遗像。

黄道婆学织

三亚市古称崖州,位于海南岛的最南端,从北宋时期开始,历代的州、军、郡、县都曾先后在这里设置,除宋代的多名谪臣被流放于此地外,唐代的高僧鉴真和尚带领弟子第五次东渡日本时遭遇强台风袭击,所乘帆船漂流十四昼夜后,在三亚市的大蛋港登陆。有感于当地百姓的热情接待,鉴真和尚在这里帮助修建了大云寺,并留下了一批准备带往日本的佛教经典。元代女纺织家黄道婆少时因不甘当童养媳,搭上了一条商船飘泊于此,寄居这里长达40年。她在学习了当地黎族的纺织技术后,连同黎族的纺织工具一道带回故里上海广为传授。她在实践中又对这些工具进行了革新,使纺织手工业从轧籽到织布有了一整套系统,产量和质量及花色品种有了极大的提高,推动了内地纺织业的发展。

到海南岛来,一定要到三亚的海湾去走走。那里苍山、碧海、银沙、巨石、礁盘浑然一体,椰林、波涛、渔帆、鸥鸟、云霞相映生辉,旅游的五体要素阳光、空气、海水、绿色、沙滩一应俱全,满眼诗情画意。

范云梯立柱

古代那些贬逐到这里来的谪吏遣臣、文人墨客,但见山遮海阻,前路已尽,无不产生置身于天地之尽头的感觉。清代雍正年间崖州知府程哲在岸边一巨石上题刻下“天涯”二字,后有一文人触景生情,在其旁边的一块巨石上又刻下“海角”二字,“天涯海角”由此题名。距这两块题刻巨石不远处,便是共和国1980年发行的贰元面额人民币背面图案中的“南天一柱”石刻。它的作者是位在海南为官十余载、政德清廉、黎民拥戴的老先生,名叫范云梯。他在出任崖州知州时,正值列强疯狂瓜分中国之际,他期望着自己管辖下的海南岛能够成为一根支撑祖国河山的擎天玉柱,于是便在“天涯”、“海角”附近的一块巨石上,题刻下“南天一柱”四个箩筐口般大的字。两任知州和一位文人的题刻借石明志,为三亚海湾平添无限光彩。让他们始料不及的是,他们的题刻不但给后人留下一笔精神财富、一处人文景观,也为当地留下了一笔可观的物质财富。据此地的导游小姐介绍,每年专程来此观光、留影的中外游客数以十万计,仅门票一项当地就可收入数千万元。

海瑞归根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豪杰辈出,1514年诞生于海南岛琼山县下田村的海瑞便是海南的杰出之士。他为官后主张改革弊政,整顿纲纪,以刚直不阿、廉洁清正为世人所敬重,为民众办了不少实事,有“海青天”之誉。明朝末年,朝廷腐败,奸臣横行,民不聊生。海瑞愤然操笔,冒死上书,批评时政及嘉靖皇帝,直言“嘉靖,嘉靖,弄得家家皆净,天下的百姓,都说陛下的坏话!”他知道如此这般直言,等待他的会是什么结局,于是请人买了一口棺材,视死如归。嘉靖皇帝阅其奏章,果然怒不可遏,将海瑞打入死牢,幸得宰相徐阶等官员求情,他才捡得一命。直到嘉靖皇帝死后,他才出狱。1587年,74岁的海瑞病逝于南京任上,其行囊中仅存俸金八两及旧衣数件。据史书载:海瑞棺椁由南京启运回归故里时,“白衣冠送者夹岸,哭而奠者,百里不绝,家家绘像祭之。”

海南岛 - 民俗风情

海南岛是中国唯一的热带海岛省份,被称为世界上“少有的几块未被污染的净土”。岛上四季常,森林覆盖率超过50%。海南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阳光、海水、沙滩、绿色、空气五大旅游要素俱全,具有得天独厚的热带海岛自然风光。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

民族风俗

海南省的居民,分属于汉、黎、苗、回、藏、彝、壮、满、侗、瑶、白、泰、佤、畲、水、京、土、蒙古、布依、朝鲜、土家、哈尼、僳僳、高山、锡伯、门巴、纳西、仫佬、哈萨克、鄂伦春等30多个民族。世居的有黎、苗、回、汉等族。千百年来,古朴独特的民族风情使本岛社会风貌显得更加丰富多彩。其中最具有特色的便是黎族与苗族的生活习俗。 据历史记载,黎族是海南的土著民族。 早在远古时代,黎族同胞就在这块土地上刀耕火种,民族风情质朴、敦厚,长久以来就以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绚丽的织锦工艺著称于世。黎族同胞主要聚居在五指山区地势较平的山麓或临河的盆地,村寨大小不等,错落有致。低矮的茅草房掩映在严严实实的椰子树与槟椰树间,树的空隙间用竹篱笆围成小块菜地,各色蔬菜娇嫩欲滴。清澈的小溪淙淙流过房前,让人有“走进山间别墅”的感觉。槟椰是黎胞走亲访友的贵重礼物,以数目多少表示情意厚薄。

特色活动

海南民俗节庆活动:海南省的居民包括汉、黎、苗、回、彝、侗、瑶等30多个民族。世居的有黎、苗、回、汉等族。千百年来,古朴独特的民族风情使本岛社会风貌显得丰富多彩。其中最具有特色的便是黎族的生活习俗。

黎族是海南的土著民族,他们世代聚居在海南岛中部五指山区及西南部,现有人口130余万。黎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黎语支,文化特征与我国南方的壮族和布依族有着密切的渊源。黎族又分杞、孝、润、赛和美孚五个支族。

黎族村落多位于山谷坡地或山间盆地之中,村寨周围长有茂密的树木或刺竹。黎族传统住宅以茅舍为屋,称为“船形茅草屋”,传说黎族的祖先是乘船渡海而来的,所以住船形屋被作为传统保留了下来。黎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每逢喜庆佳节,黎族男女要相互对歌或载歌载舞通宵达旦。每年农历“三月三”是黎族的传统节日,黎族人民都要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

黎族人很早就掌握了纺织技术。元代女纺织家黄道婆就是从黎族人那里学到了先进的棉纺技术。黎族人织的黎锦一般以黑、棕为基本色调,青、红、白、蓝、黄等色相间,花纹图案有人物、动物、植物、山水和吉祥物等等。黎族的传统服饰为男子缠红色或黑色头巾,上衣开襟,布巾缚腰;妇女的服饰各支系不同,但筒裙是她们共同的服饰。

海南岛有丰富的民间文化,衍生了许多独特的民间节庆活动。 每逢农历正月十五的晚上,在海南琼山市将举行一年一度风情独具的换花节。

每年农历二月初九至十九,琼山市新坡镇和全省不少地方,举行一次为期四天的“军坡节”。这是纪念冼夫人而举行的民间奉祀活动。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黎族青年男女追求爱情和幸福的传统佳节。海南黎族、苗族都有欢度“三月三”的习俗。每逢丰收、新春佳节、“三月三”,黎苗同胞不约而同携妻带子,来到村寨开阔之地共同燃起火把,敲响铜锣,舞起“打鹿舞”、"鹿回头"、“椰壳舞”等欢庆舞蹈,自娱自乐,唱也融融,舞也融融。其中《跳柴舞》被评为全国优秀舞蹈节目,并被定为全国少数民族舞蹈保留节目之一。

每年3月下旬或4月上旬(农历“三月三”期间)均举行海南国际椰子节,它是融旅游、文化、民俗、体育、经贸于一体的大型旅游文化节庆活动。 每年中秋为儋州民间歌节。歌节的主要活动内容是儋州山歌、调声对歌比赛和“赏月”等项目。每年十一月下旬举办的“海南欢乐节”。 换花节

换花节

换花节是海口市琼山区府城镇一年一度的独具风味的节日盛会。 换花节是原琼山市特有的民间节日,历史悠久,但是以前换的是香,而不是花,意在香火不绝,如今传统的换香变成了换花,其活动的形式、规模、范围、区域也逐年扩大,形成了凝聚着友谊、美好、幸福、欢快为一体的新的娱乐。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海南一些地方的仍保留着换花节这类民俗节日,其中尤以府城的庆典热烈而令人难忘。换花节的高潮出现在当日夜晚,最壮观的场面出现于海口市海府路至琼山市府城镇地段。如今的换花节来自以前海南的元宵换香习俗。盅盘舞

盅盘舞是文昌市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舞蹈。在民间,每逢元宵佳节,随着送灯游村到各家各户贺年取乐的文艺小队伍,活跃在农村各个角落,热闹非常。

盅盘舞,以盅、盘、筷、匙为道具,把使用盅、盘、筷子、匙的姿势做为舞蹈的基本动作,加上撞击盅、盘、匙声节奏,配着民间小曲,频频起舞。舞蹈演员:生、旦、丑3人。道具使用:主角每手各拿小酒杯2个,生角一手拿盘、一手握筷子,丑角每只手各握匙4至6个。元宵节

正月十五元宵节,海南文昌民间的一种风俗——送灯。送灯,即把代表自己后代的大灯送到祖庙,有继传香火和让祖宗保佑子孙平安顺利的意思。海南省文昌市谭牛镇上山村,每年正月十五, 元宵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挂上纸灯笼,杀鸡宰羊,祭拜祖先,然后敲锣打鼓举行送灯仪式。据说文昌口音中“灯”和“丁”是谐音,送灯的习俗表示送去“人丁兴旺,家景兴隆”之意。这挂灯笼也十分讲究,各家各户所挂彩灯,是以当年这一家所生几个男孩为准,一般是生多少男孩挂多少彩灯。所以,外面的人一看,哪家挂了多少个彩灯,就知道这家有几个男孩。到了晚上,村里还请来戏班,演木偶戏,敲锣打鼓,热闹非凡。如此热闹的场面,最开心的就是孩子们了。祭拜祖先之后,各家各户将纸灯笼集中堆放,一起点燃。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一切都化为灰烬,但乡亲们的心愿和美好祝福已经燃起。家家户户用祖庙里的灯火点燃各自的煤油灯,带上灯火回家,预示把美好的祝愿和平安吉祥带回家,保佑子孙后代平安幸福。

海南岛 - 历代名人

丘浚(公元 1421年~公元 1495 年) 海南琼山人。中叶著名的学者和政治家、经济学家,著有《大学衍义补》等著作。他为官40年,历任编修、经筵讲官、侍讲、侍讲学士、翰林学士、国子临祭酒、礼部 侍郎、尚书、纂修《宪宗实录》总裁官、文渊阁 大学士、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等职。是一位从边陲海南岛到京城的布衣卿相,史称海南四大才子之一。其主要成果在经济理论方面,他提出的劳动决定价值的观点,比英国古典经济学派创始人威廉·配第17世纪60年代提出的“劳动价值论”还要早170多年,被现代经济理论界称为“15世纪卓越的经济思想家”。 海瑞刚正不阿

海瑞(公元 1514 年~公元 1587 年) 海南琼山人。明朝名臣、政治家。曾任浙江省淳安县(今属杭州,故时为严州)知县、云南司主事、兵部武库司主事、右佥都御史、应天巡抚等职,后辞官闲居。他一生刚正不阿,被人产称为“南包公”、“海青天”,史称海南四大才子之一。

邢宥(公元1416~公元1418年) 海南文昌人。明代的政治家、学者。为官20余年,历任四川站定临察御史、浙江台州知府、浙江布政司左参政、右佥都御史、都察院左佥都御史等职。著有《湄丘集》。他与丘浚、海瑞齐名,合称海南“一鼎三足”。

钟芳(公元 1476 年~公元 1544 年) 海南三亚人。明代著名的学者、政治家,是一位在明代当过文官、武官、法官、学官和财官的著名人物。他“上继文庄(丘浚),下启忠介(海瑞)”,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著有《春秋集要》、《学易疑义》等著作,被人尊称为“岭海巨儒”。

唐胃(公元1474年公元~1359年) 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学者,历任户部山西司主事和河南司主事、员外郎、广西提学佥事、云南按察司副使、云南右参政、云南右布政使、广西左布政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南京户部右侍郎等职,后调任北京户部右侍郎,又转为右侍郎。著有《琼台志》等。

宋庆龄(1893年~1981年) 海南文昌人。孙中山夫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邓小平在宋庆龄追悼大会上的悼词中说:“她跟随历史的脚步不断前进,从伟大的革命民主主义者成为伟大的共产主义者。”被誉为“20世纪伟大的女性”。

张云逸(1892年~1974年) 海南文昌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事家,参加过辛亥革命、北伐战争、万里长征,与邓小平一起指挥百色起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先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八大中央委员、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书记等职。

周士第(1900年~1979年) 海南琼海人。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参加过北伐战争、南昌起义、二万五千里长征。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先后为中国共产党的七大、八大代表,第一、第二、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解放军总参谋部顾问。

冯平(1899年~1928年) 海南文昌人。历任琼崖高级农民军事政治训练所所长、琼崖工农红军总司令兼西路总指挥等职。29岁时在澄迈县金江镇被害。

王毅 原琼崖守备司令,国民党陆军中将海南省澄迈县人,奉命调入陆军大学将官班受训。其离职呈文中,建议说,欲巩固国防,应依照孙中山先生之旨意,将海南改为行省,直隶中央。当时一些海南军、政、学、商知名人士集会重庆,为此共商计议,谋求琼崖发展,准备做两件大事:一是筹建企业公司;一是筹建私立海南大学。

王俊(1900一1948) 国民党陆军中将。海南省澄迈县北雁村人,(王俊胞弟)。西江讲武堂、黄埔军校第一期步科、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工兵科及南京陆军大学将官班第二期毕业。历任军职。1930年任中央陆军工兵学校筹备委员、中校教官。1932年后任蒋介石侍从副官,洛阳航空学校教务处长,上海保安总队参谋长。1936年12月授陆军少将,任广东绥靖公署参议。抗日战争时期,任广东保安第十一团团长,琼崖保安副司令,广东保安第五旅旅长,广东第九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1945年9月授陆军中将。l947年任军事委员会华北战地视察组长、中将监察官。1948年冬派赴海南任第六十四军副军长,同年12月30日途经舟山群岛时遇难。

丘宗武 1899年生 初名余秀,号发堂,海南省澄迈县长安人。(丘卓云 丘海云堂兄)澄迈县立高等第一小学校毕业、广东海军学校肄业。黄埔军校一期毕业,陆军大学特别班第四期毕业。1924年春由中央直辖西路总司令刘震寰介绍投考黄埔军校,同年6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编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一队学习。1924年9月12日,孙中山先生率部赴韶关督师北伐,作为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一队135名学生之一,在队长文素松带领下,随军并侍卫孙中山大元帅府大本营北上韶关。毕业后历任入伍生队排、连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警卫团营长,预备第四师团附。1933年任南京中央军校第十期第一总队上校总队附、代理总队长。1940年初入陆军大学特别班第四期学习,同年秋毕业,任江苏省保安司令部少将参议。苏鲁战区第四游击挺进纵队副司令 第十一战区干训团教育处长。1949年任海南防卫总司令部南部防守区副司令。

丘海云,初名余德 海南省澄迈县长安人 丘卓云长兄、丘宗武堂兄。早年加入同盟会及国民党从事革命活动。1913年,毕业于广东法政专门学校,后任广州潮梅地方审判厅书记官推事。1914年,袁世凯窃国,弃官参加讨袁工作。1919年,龙济光部袭掠琼州,他组织讨龙军,直捣其巢。1921年,桂系粤督莫荣新阻挠革命,奉命在琼崖组织护法军,驱逐桂系驻琼部队。后奉令讨伐陈炯明,与邓本殷部力战于琼崖各地。1938年被任命为白沙县县长。1940年,日军攻占琼州,澄迈告急,改调澄迈县县长,兼澄迈、临高、儋县、昌江、白沙五县上校游击指挥,编练团队,攻击敌人。1941年春,敌人集中主力进攻儋县重镇那大市,他率部抗击敌人,敌不支溃退。旋白沙县告急,遂出奇制胜,白沙得以转危为安。

丘卓云 字越卿。海南省澄迈县长安人。丘海云胞弟、丘宗武堂兄。法国巴黎陆军大学毕业。历任中央军校第六期战术教官,陆海 空军总司令部宪警教导处上校大队长、少将处长,中央宪兵二团少将团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陆军第五师十五旅旅长,暂编第五十二师副师长、师长。后任军政部第十五军官总队少将总队长,陆军训练司令部军务处长、国防部装备征订司少将副司长、中将司长、“ 国防部”参事室中将主任。1978年5月20日在台北逝世。

丘岳宋 1904-1987 又名丘敌,中国国民党籍,海南省澄迈县长安人,黄埔军校二期,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 海南特区长官乡署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

冯白驹(1903年~1973年) 海南琼山人。海南革命领导人代表、革命家,琼崖革命武装和根据地创建人之一。历任琼崖抗日独立纵队司令员兼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琼崖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他始终是琼崖党组织、军队和海南革命的主要领导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历任中共海南区委书记、海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海南行政区公署主任、广东省副省长、浙江省副省长等职。是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周恩来赞誉“冯白驹同志是琼崖人民的一面旗帜”,邓小平为他的雕像题写“冯白驹将军”五个大字。

庄田(1906年~1992年) 海南万宁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参加过第四、第五次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后任琼崖抗日游击队独立纵队副司令员,与冯白句司令员一道,领导琼崖人民的抗日斗争,后任桂滇黔边给队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海南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广东省副省长等职。

王文儒 琼崖独立师师长海南省澄迈县文儒乡良田村人,1898年出生在一个贫农家庭,幼年参加革命,是早期。在战斗中中弹负伤,转移时在琼海县佳寮村不幸被捕,1933年7月在海口慷慨就义。

王弼(1912一?) 又名兴宗,字辅军。海南省澄迈县文儒镇北雁村人。王俊之侄。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七期步科及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科毕业。历任第十集团军九十七师排、连长,营附。1945年任琼崖守备司令部第二团上校团长。1947年调任台湾警备司令部保安处副处长,1949年升任少将处长。1956年退役从商。著有《日军侵略海南作战沿革志》,《琼崖守备第二闭作战纪要》。

马白山(1907年~1992年) 海南省澄迈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被授予少将军衔。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游击队独立纵队参谋长、支队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琼崖纵队参谋长、总队长、副司令员兼总队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海南军区副司令员、军区党委常委。

吴克之(1911年~1985年) 海南琼山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琼崖游击队独立纵队参谋长、支队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琼崖纵队参谋长、总队长、副司令员兼总队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海南军区副司令员、军区党委常委。

王国兴(1894年~1975年) 海南琼中人。海南黎族人民领袖。1943年8月12日领导黎、苗族同胞举行了震撼海南岛内外的白沙起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担任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第一任主席和自治州第一任州长。

刘秋菊(1899年~1949年) 海南琼山人。琼崖女豪杰。先后担任过中共琼崖特委委员,琼崖临时人民政府委员、特委妇委书记等职务。

陈理文(1928年~1986年) 黎族,海南保亭人。全国特级战斗英雄。在他参加的大大小小100多次战斗中,先后负伤4次,立大功4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被授予“海南特等功臣”、“全国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

李向群(1978年~1998年) 海南琼山人。1996年12月入伍,广州军区某集团军“塔山守备英雄团”九连一班战士。1998年8月5日,他随部队赴湖北省荆州抗洪抢险,14日在抗洪抢险一线光荣中入中国共产党。在公安县南平镇堤段的抗洪保卫战中,他带病坚持抢险,先后4次晕倒在大堤上,终因劳累过度,抢救无效,于1998年8月22日壮烈牺牲,年仅20岁。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签署命令,授予李向群“新时期英雄战士”荣誉称号,并亲笔题词:“努力培养和造就更多的李向群式的英雄战士”。

海南岛 - 海南四大名菜

文昌鸡

文昌鸡——号称“海南传统四大名菜之首”。因产于文昌而得名,而且还是驰名中外的一道名菜。据传,文昌鸡最早出自该市潭牛镇天赐村,村外多榕树,树上古枝参天,浓荫遮日,树上绿草如茵,鸡雏成群,鸡食榕籽、觅昆虫,追逐嬉戏,繁衍生栖,文昌鸡的特点是个体不大,重约1.5千克左右,毛色鲜艳,翅短脚矮,身圆股平,皮薄滑爽,肉质肥美。一般现在当地人养鸡方法:将纯种鸡苗交给农户放牧饲养120天,回收后喂大米、番薯、花生饼、椰蓉等熟饲料,集中育肥50天。 文昌鸡

在海南素有“没有文昌鸡不成席”之说。海南人吃文昌鸡,传统的吃法是白斩(也叫“白切”),是中国最佳食用型鸡种之一,最能体现文昌鸡鲜美嫩滑的原质原味。如果你夹一块金黄色的鸡肉放入你的口中,一定会脱口而出的一句话“棒!”同时配以鸡油,鸡汤精煮的米饭,俗称“鸡饭”。 吃文昌鸡的佐料很讲究,蒜泥+酱油+桔子汁,海南人没有吃醋的习惯,桔子汁是必不可少的。白斩文昌鸡在海南不论筵席、便餐或家庭菜皆派用场。在香港、东南亚一带出备受推崇,名气颇盛。

加积鸭

加积鸭盛产于海南琼海市加积镇,为海南四大名菜之一。相传加积鸭是300多年前由华侨从马来西亚引进的良种鸭,故称“番鸭”。其长相别于本地的草鸭和北京鸭。它形体扁平,红冠黄蹶,羽毛黑白相间。由于加积地区饲养番鸭的方法与其他地方殊异,故其脯大、皮薄、骨软、肉嫩、脂肪少,食之肥而不腻,营养价值高,故人们把加积饲养的番鸭称为加积鸭。据测定,加积鸭肉含蛋白质34%,比鸡和猪,牛肉含量都高,脂肪则占12%左右,比北京鸭的含量少8%,比鹅和草鸭更少;而胸、腿的肌肉占全部肉量的六成左右,是一种肥美多肉,高蛋白、低脂肪、富含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的健康美食,可补虚暖胃,强筋壮骨,活血行气。

东山羊

东山羊自宋朝以来就已享有盛名,并是“贡品”,为海南四大名菜之一。

东山羊产于万宁县东山岭,毛色乌黑,肉肥汤浓,腻而不膻。东山羊通体呈黑色,它的性成熟较早,三至六月龄即性成熟,母羊5至8月龄即可配种,公羊十至十一月龄可开始利用。母羊年产1至2胎,产羔率150%-200%。东山羊适应性很好, 既可以适应放牧, 也可以适应舍饲。尤其对温热条件比较适合, 它主要适合在我国的南方, 气候比较温暖的地方饲养,尤其是在长江以南地区饲养。 和乐蟹

东山羊是在海南特殊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条件下而形成的一个地方优良肉用品种.在体型外貌方面, 它在山羊当中是属于体型比较大的一种. 成年体重可达40到50公斤, 外貌特点是它的公羊母羊都有角都有胡须, 颈部比较细长, 体质比较结实,毛色短而发亮。

和乐蟹

和乐蟹是海南最负盛名的传统名菜之一,与文昌鸡、加积鸭、东山羊并称为“海南四大名菜”。和乐蟹产于海南万宁县和乐镇,以甲壳坚硬,肉肥膏满著称。和乐蟹得烹调方法多种多样,蒸、煮、炒、烤,均具特色,尤其以“清蒸为佳,既保持了其原味之鲜,又兼原色形之美。

“清蒸和乐蟹”的特点是:突出了和乐蟹的原汁原味,其蟹肉鲜嫩,蟹膏为黄色,似咸蛋黄,配姜醋佐料而食,味极鲜美,极富营养。而且,它还有“补骨髓,滋肝阴,充胃液,舒筋活血,治疽愈核”的药用功效。对人体可谓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海南岛 - 简单介绍

美丽无比的海南岛位于中国的南海西北部,面积大约为32200平方千米。自古以来海南岛拥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尤其是椰子树的大量生长,使其成为椰子的故乡。热带雨林之地的海南岛将大陆作为自己的母亲,深深地想念着大陆。琼州海峡分开了大陆与海南岛,雷州半岛与海南岛遥遥相望。不大宽阔的海南岛中央的地势高于四周,位于东南部的五指山是岛上最著名的山地。岛屿大部分在北纬20度以南,属于热带海洋季风气候。这儿全年高温,热量非常充沛,而且降水特别多,年平均降水量在 1500毫米以上,是中国最大的热带作物基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6: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