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涡阳
释义 涡阳县

§ 基本概况

安徽涡阳

“老子”故里安徽省涡阳县位于淮北平原,地处亳州市中心地带。位于北纬33°27′至33°47′,东经115°53′至116°33′之间。全县国土面积2107平方公里,其中城区规划面积12.4平方公里。涡阳处于淮北平原腹地,境内涡河横贯东西,将全县分为涡南、涡北两个自然区域。除东北部有龙山和石弓山外,其余均为一望无际的沃野。 涡阳历史悠久,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即诞于涡阳县闸北镇郑店村。涡阳汉为城父、山桑、至县地,北魏、北齐曾置涡阳、丹城、龙山县。隋改置肥水县。清同治三年(1864),由亳州、宿州、阜阳、蒙城析置涡阳县。因袭北魏涡阳县名而命名。是国务院批准对外开放县市之一,国家粮食生产百强县,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国家农业产业化试点县, 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安徽省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扩大试点县。2003年底,涡阳户籍人口138.78万人。

§ 历史沿革

涡阳历史悠久,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即诞于涡阳县闸北镇郑店村。涡阳汉为城父、山桑、至县地,北魏、北齐曾置涡阳、丹城、龙山县。隋改置肥水县。清同治三年(1864),由亳州、宿州、阜阳、蒙城析置涡阳县。因袭北魏涡阳县名而命名。

涡阳汉为城父、山桑、至县地,北魏、北齐曾置涡阳、丹城、龙山县。隋改置肥水县。清同治三年(1864),由亳州、宿州、阜阳、蒙城析置涡阳县,因袭北魏涡阳县名而命名。《水经注》:涡水“又东南迳涡阳城北”。可见涡阳在设县之初即在涡水之南。应名涡阴,取名“涡阳”名实不符。一九四九年三月,划雪涡、涡阳、涡亳合并为涡阳县,1979年,撤销地区革委会,恢复阜阳行政公署,仍辖涡阳县。2000年5月国务院批准新的地级亳州市成立,涡阳县由阜阳市划入亳州市。

§ 行政区划

涡阳行政区划

2000年,涡阳县辖22个镇、4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293192人,其中: 城关镇 92883 城西镇 42155 城东镇 31138 西阳镇 37261 双庙镇 52951 楚店镇 45717 高公镇 37651 闸北镇 50666 高炉镇 45198 曹市镇 59343 青疃镇 65125 石弓镇 47629 龙山镇 63864 义门镇 51996 新兴镇 51814 临湖镇 58073 丹城镇 54250 马店集镇 43978 花沟镇 50516 店集镇 33554 陈大镇 47658 牌坊镇 46789 耿皇乡 27674 公吉寺乡 44162 标里乡 50279 张老家乡 43668 单集林场虚拟乡 17200 。2003年底,涡阳县户籍人口138.78万人。全县国土面积2107平方千米,其中城区规划面积12.4平方千米。2004年底,涡阳县辖24个镇、2个乡。

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 交通设施

涡阳城区面积达25平方公里,居民13.7万人, 交通便利的水上输送  涡河新区街道“三纵三横”形成网络,配套设施基本完成,老区设施完善;电力供应充足,城区实施了“光明工程”,水力资源丰富,程控电话、微波通讯、电讯网络覆盖城乡,通讯方便快捷,信息走廊全面开通,餐饮娱乐业繁荣兴旺。涡阳交通运输便捷, 地处涡河中游,自古以来就有“梁宋陈楚之冲,齐鲁汴洛之道”之称,历代为商贾往来之所,永青、濉阜铁路纵贯南北,与津浦、陇海、台漯干线衔接,大京九铁路擦境而过,距阜阳机场仅70公里。S202、S307省道在县城交汇。50公里长的涡河岸线建有客货码头,可直入长江,四季通航。

§ 自然资源

涡阳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日照2140小时,年平均气温14.6度,无霜期218天,年平均降水量830mm左右,光、热、水资源丰富。涡阳自然资源、矿产资源丰富。盛产粮、棉、油、水果、蔬菜、药材和黄牛、山羊、家兔、鱼虾、河蟹等,不仅质量高,而且产量大,被列为全国产粮百强县、全国商品粮、优质棉、优质烟、山羊板皮、瘦肉型猪生产基地,跨入全国生态示范县、全国林业百佳县、秸秆养牛十佳县之列,与蒙城、利辛县一并被誉为“全国中部地区黄牛金三角”。尤其是义门苔干堪称食苑珍品、天下之最,因此涡阳又被命名为“中国苔干之乡”。涡阳地下优质煤蕴藏总量达到27亿吨,涡北煤矿已建成投产,刘店煤矿、花沟煤矿等12座矿井已经开工,预计2020年涡阳作为皖北新型能源基地的位置更加突出。 涡北煤矿此外涡阳大理石总储量780万立方米,石灰石总储量3720万立方米。

§ 社会发展

一 、各项社会事业进步快

一是教育事业进步快。“两基”教育工作提前一年通过省政府验收,普通、职业成人教育协调发展,教学质量明显提高,高考录取人数连年递增。

二是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加快。是全国科技先进县,黄牛改良、红芋脱毒、种子包衣三大技术取得显著效果。其中皖麦38、中涡一号杨荣获第七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后稷金像奖。

三是文化事业稳步发展。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涡阳老子文化广场的群众演出。群众性文化丰富多彩,广播电视设施得到加强,节目质量明显提高,广播人口覆盖率、电视人口覆盖率均达到100%。

四是卫生事业进步快。城乡医疗条件明显改善,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稳步推进。五是体育事业进步快。“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稳步实施,群众性体育运动蓬勃发展。同时,计划生育、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显著,被评为全国50佳生态示范县,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城乡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先后赢得全省卫生县城和全省安全文明小区建设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二 、依法治县进程快

二十年来,我县不断强化行政执法和执法监督力度,并在全省率先建立和推行执法责任制,行政机关执法责任感增强,执法水平得到提高。“三五”普法和法制宣传工作成绩斐然,被评为全国学法、守法、依法治理先进县。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被评为全省村民自治工作示范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成效显著,被评为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县。

三 、涡阳的知名度提高快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涡阳的对外形象明显改善,随着老子庙天静宫遗址以及大批文物的发掘出土,老君殿的顺利修建,涡阳的知名度日趋提高,尤其2007年随着2007·中国涡阳首届老子文化节的成功举办,使“老子热”日趋升温,海内外人士前来拜谒老子故里,寻觅老子遗踪,在老子故里投资兴业的人越来越多。

目前,涡阳基本摆脱贫穷的面貌,开始走上腾飞之路;基本摆脱了长期的封闭状态,开始融入国内、国际的交流与循环;基本摆脱了计划经济时代的束缚,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框架。正在以东方道教圣地、华夏平原绿洲、中国苔干之乡、酒肉化机药的崭新形象,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 历史名人

老子 老子

老子(传说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中国古代思想家。姓李名耳,字伯阳,宋国相(今安徽省涡阳县闸北镇郑店村)人,有人说又称老聃。在传说中,老子一生下来时,就具有白色的眉毛及胡子,所以被后来称为老子。相传生活在春秋时期。老子著有《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始祖,他的学说后被庄周发展。道家后人将老子视为宗师,与儒家的孔子相比拟,史载孔子曾学于老子。在道教中,老子是一个很主要的神仙,被称为太上老君,尊为道祖。从《列仙传》开始,把老子列为神仙,还说老子重视房中术。东汉时期,成都人王阜撰《老子圣母碑》,把老子和道合而为一,视老子为化生天地的神灵。成为了道教创世说的雏形。而在汉桓帝时,汉桓帝更是亲自祭祀老子,把老子作为仙道之祖。

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深刻影响,其内容主要见《老子》一书。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韩奇峰

韩奇峰(?~1862),又名韩万峰,字万呼,当地百姓尊称韩老万,涡阳县曹市集西北大韩庄人。捻军蓝旗总旗主。咸丰初年,灾祸频仍,赤地千里,饥民结捻起义。韩奇峰不愿为伍,与兄弟商量,一致拒门谢客。咸丰二年秋,十八铺捻股起义,百姓云集响应。因韩奇峰经常倾囊抚恤穷户,在乡邻中极有声望,入捻百姓欲举韩奇峰为首,又恐其推托,索性将捻旗插在韩家门口,逼韩奇峰揭竿。咸丰五年(1855 年),捻军开始出境活动,攻城略地。夏,韩奇峰与张乐行、龚德树等捻军联合围攻蒙城,击溃团练,杀武举黄廷万。咸丰六年正月,捻军雉河集会盟后,韩奇峰正式成为捻军蓝旗总旗主。三月间,清钦差大臣袁甲三,率清将崇安、邱联恩、格绷额等分进合击捻军。韩奇峰和黑旗总旗主苏天福率捻军与徐州镇总兵傅振邦清军战于永城苗村桥,失利;五月,张乐行、韩奇峰指挥捻军迎战清军于白龙王庙,又失利。清军遂进而围攻雉河集。韩奇峰率蓝旗捻军与清军战于义门、雉河两集,遣其子韩广打头阵,捻军败,两集失陷,韩广战死。韩奇峰率部与张乐行部捻军星夜疾驰,南下攻克淮河沿岸重镇三河尖。清军尾追。韩奇峰与张乐行等转兵北上,收复雉河集。十一月,清军再攻雉河集,捻军战败,张乐行、韩奇峰等部捻军退走宿州临涣集(今属濉溪县),守浍河桥。清军崇安部追至,蓝旗捻军配合白旗捻军龚德树部夜半杀入崇安军营,大败清军。崇安仅以身免,率数骑连夜逃亳州。同治元年(1862 年)十月,清军进攻雉河集。张乐行调蓝旗驰援。刘天福等部按兵不动,唯韩奇峰率部前往,守下张桥,与舒通额、苏克金部大战。清军向圩寨内发炮轰击,下张桥圩破。韩奇峰率部突围,中弹牺牲,遗体葬于涡阳县城东北青羊沟岸。

张乐行(1810—1863) 张乐行

涡阳县城西北六公里张老家乡人。

张乐行出生于地主豪绅家庭,1852年,皖北饥荒严重,张乐行与龚得树等率捻众万余人起义,在苏鲁豫皖交界的广大地区活动,声势迅速扩大,各地捻众纷纷起义响应。1855年秋,各路捻军首领云集雉河集(今安徽涡阳县),成立联盟,推张乐行为盟主,号称大汉永王。组成捻军,建立黄、红、蓝、白、黑五旗军制,扩大队伍,积极活动。1857年,张乐行率捻军与太平天国陈玉成、李秀成部队会师,被封为成天义,任征北主将,后改封沃王。与太平军并肩战斗,使清政府大为恐慌,先后派胜保、袁甲三等人镇压捻军。1863年,僧格林沁围攻雉河集,捻军遭受重大损失,张乐行在涡阳义门遇害。

§ 旅游资源

人文旅游

涡阳天静宫

天静宫风景区

安徽涡阳县天静宫坐落在涡阳城北的闸北镇郑店(正殿的谐音)村,距县城中心五公里。是当地人为纪念我国春秋时伟大的思想家,道家创始人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 (今安徽涡阳)厉乡曲仁里人】而修建。此宫南临涡河,三面环绕武家河(古之谷水),北枕龙山之峰,可谓抚山枕水之地,钟灵毓秀之乡。天静宫始建于东汉延熹八年(公元165年),始称老子庙。盖因当地地方官为纪念老子建庙立祠,祀奉老子。并命陈相边韶撰《老子铭》碑。此后,曹魏黄初三年(222年),隋开皇元年(581年),都奉敕修建过,庙的规模渐大。李唐王朝,以老子为始祖,尊崇之极,屡加册封,并尊此庙为祖庙,大兴土木,隆重兴建。高祖武德三年(620年)、太宗贞观六年(627年)、高宗乾封元年(666年)、武周光宅元年(684年),曾相继于此营建宫阙殿宇,其金碧辉煌,宏伟壮丽,不逊于帝王之都。玄宗天宝二年(743年)钦封此宫为太清宫。唐末毁于兵火,几成废墟。北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至天禧二年(1018年)间奉敕重建,宫貌比唐时有加。翰林学士盛度撰碑。靖康之乱中,先遭兵劫,后遭火患,宫观面目全非。金代虽屡加修建,与唐宋盛时相比,规模差之甚远。元世祖以来,道教再度兴盛,此宫得之新建,并根据道教教义易名为天静宫。至顺三年再次大规模敕建,天静宫重现昔日宏观。翰林学士张起严为此撰文立碑,碑文载入多种典籍方志。明正德崇帧年间和清康熙八年均进行过装修。时至乾嘉年间,尚称殿宇弘深,规模整丽,中塑圣像,道气清严。清末战乱频仍,殿宇日趋颓废,始有"烧丹灶冷余荒草,问礼堂空剩石牛"之叹。

天静宫在唐宋鼎盛时期,规模宏大,建筑辉煌,布局恢廓,风光秀丽,环境清幽,海内无匹。元、明两代,宫观尚蔚为壮观,老君殿居中,高大崇隆为宫中主殿。其东有天齐庙、问礼堂,南有流星园、圣母殿、九龙井,西有太霄宫、玉皇殿,北有三清殿等。此外,灵官堂、诵经堂、钟楼、井亭、客房、道士舍、庖、库庾、厩,无不毕具。楹柱有一百多个。占地三千亩,食业数千人。宫中殿阁林立,松柏交翠,庄严肃穆,气势非凡,堪称中华道观之最。现在的天静宫尚存有天静宫、天齐庙、九龙井、老子娘坟等多处于老子有关的建筑和遗迹。天齐庙又称东岳庙、老子“老庙”,是元代天静宫建筑群旧址中保存至今、结构完好的地面建筑。

为了纪念一代哲人老子,弘扬道家文化,抢救和恢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扩大与世界文化交流,在港、澳、台和海外重德尊道人士的鼎力赞助下着手修复天静宫,于老子则为纪念圣地,于道学则为研究中心,于道教则为一景点。经过数年努力,老君殿、三清殿、灵宫殿、天师殿、重阳殿、财神殿、元辰殿、老祖殿、慈航殿、吕祖殿、东岳庙等十余座殿堂己相继展开和完成,天静宫又复屹于古相大地,重现昔日风采。天静宫建筑群是主体标志性建筑,目前已完成了老君殿、道观中轴线上的灵观殿、三清庙等殿堂的建筑。老君殿是天静宫的主殿,按照到焦祖庭的规模及宋代规制修复,九脊重檐,东西长47米,南北深28米,殿高23.75米,立于2米高的崇台上,堪称道观第一殿。殿内屹立老子、尹喜、东华帝君三尊青铜像,其中老子像高5.5米,重6000千克,目前为国内最大的老子铜像,堪称中华第一。九龙井是天静宫建筑群中的又一主要景观,现已探明九龙 天静宫风景区一角井位于天静宫围墙的东侧,其中一口井经考古鉴定,系春秋时期的“瓦圈井”,如今已修建了井亭,加以保护,九龙井堪称中华第一。说明涡阳当地在很久以前就开始纪念老子了。

气势辉煌,堪称华夏道观之首的天静宫今年拟上马三期工程,三期工程重点建设内容主要是保护九龙井,恢复古流星园,再现古时的情景。目前天静宫按照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的标准,不断完善各项基础设施,提升服务功能,不久的将来,天静宫将成为亳州市、安徽省乃至全国的著名旅游胜地。

红城子遗址(北平城遗址)

位于涡阳县曹市集北。汉代山桑城故址,夯土城墙,有东西二门。始建于春秋,时名垂惠聚。东汉建武四年(28年),王莽部将苏茂、周建被刘秀军打败,逃至垂惠聚。次年,刘秀率军攻打垂惠聚,围困月余,后用火攻之,城土皆烧为红色,因此得名红城子。 城址面积约1.3平方公里,长方形外城为夯土筑成,东西长约900米,南北长约1430米。西城墙今平整作大路,残高1.7米,上宽7米,下宽19米余。其余三面城墙均成农田。内城地势较高,俗名小城墙,面积约1897平方米。北面城墙残高1.5米余,于庄庄东200米处地势最高,当地群众呼为“金銮殿”。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岳庙

又称天齐庙,位于太清宫之东,为一独立庙宇,是道教宫观中唯一称“庙”的殿宇,也是太清宫庞大的建筑群中唯一幸存的古建筑,它是祭祀泰山神——东岳大帝的庙宇。东岳庙坐北朝南,有山门3间,东西厢房各7间,主殿5间,为砖木结构,灰墙圆窗。其主殿5间为宋代建筑,经元代重新修整,道光18年再次重修,是安徽省少见的宋代砖木结构殿宇。现已按原貌修复加固,在殿内陈列元至明清敕建和装修太清宫的石碑20余块,其中较为著名的元代翰林张起严的“敕建天静宫兴造碑”和明代方震孺的重修碑及“古流星园”石匾额、“敕建”、“混元降诞”残片、蟠龙碑帽、大型石桥拱圈、大批汉砖等。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乐行故居张乐行故居

位于涡阳县城西北张老家村,张乐行1810年诞生于此;在早期结捻活动中,张乐行常与龚德树、苏天福等人在家中聚会议事,计划如何起义抗清。张乐行故居属清式四合院,松柏掩映,有合瓦瓦房16间,其中前排堂层5间,后客厅5间,东西厢房各3间。客厅重梁起架,雕梁画栋,明柱走廊,花格门窗,建筑雄伟。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捻军会盟旧址

位于涡阳县西关“山西会馆”院内。咸丰二年(1852年)张乐行等各路捻军聚集在山西会馆会盟,公推张乐行为盟主,进行武装抗清起义。 捻军会盟旧址之山西会馆,是山西商人集资所建,整体建筑雄伟。大门面向南,前后3排房屋,两进院落。大门两旁有石狮一对,门上石质匾额横刻“山西会馆”四字。二道大门两旁有石鼓一对,穿中堂可达后院;后殿5间,砖木结构,上覆五色琉璃瓦;大殿前置一铜香炉,捻军结盟时在此焚香立誓,祭告天地。旧房屋在清军剿捻时多次遭到破坏。1938年又遭日军轰炸,解放初期,仅剩有石刻匾额和石碑各一块,石狮子和石鼓各一对。1962年,安徽省人民委员会拨款在旧址重建房屋5间,作为捻军会盟起义纪念建筑。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色旅游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涡阳县新四军第四师纪念馆新四军第四师纪念馆

涡阳县新四军第四师纪念馆座落于涡阳县新兴集,距县城20公里,北与河南省永城市接壤,是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国防教育基地、省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亳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AA级旅游景区。 新四军第四师纪念馆原为新四军四师司令部旧址,1994年5月2日,中央军委副主席、原新四军第四师参谋长张震来新兴集故地凭吊,命名并题写了“新四军第四师纪念馆”馆名。纪念馆占地12亩,馆房34间,专职人员3名。 1939年月9月初,彭雪枫带领新四军游击支队来到新兴集,开创了以新兴集为中心的豫皖苏边抗日根据地,1939年11月6日,刘少奇同志化名“胡服”来此视察,1940年2月1日,接新四军命令,改番号为新四军第六支队;1940年6月底,与南下的八路军第二纵队黄克诚部合编为新四军第四纵队,1941年1月2日,新四军重建军部时改编为新四军第四师,1941年5月初,彭雪枫率队转移至津浦路东。 彭雪枫率部驻扎在新兴的一段时间里,与当地民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为了缅怀彭雪枫的光辉业绩,牢记新四军的不朽功勋,1992年在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和省、市、县的重视下,决定维修建设新四军第四师纪念馆。由省文物局、阜阳市委、涡阳县委、新四军老战士、各大企业集团及当地人民政府集资筹款16万元,修建新四军四师司令部作战室、机要室、彭雪枫旧居16间,面积320平方米。 1996年省、市、县政府共拔款28万元,修建了刘少奇旧居、张震旧居、参谋处、拂晓报社旧址,共18间,面积约350平方米,这期工程与92年工程分东西两个院子,新建了院墙和大门,使东西两院内分而外合。 1998年为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00周年和新四军游击支队东进60周年,阜阳市和县、镇政府共拔款50万元,重塑了高3.5米的彭雪枫将军骑马铜像,张爱萍将军为铜像题写了“彭雪枫同志”五个大字,同时,布置了历史图片和革命文物展,增设了栅栏、钢窗、铺设了院内水泥路石,院内进行了绿化。 2004年,为纪念彭雪枫将军抗日殉国60周年,涡阳县委、县政府号召党员干部和社会各界人士共捐款20余万元,对纪念馆和陵园进行维修,组织有关人员到西柏坡等地参观纪念馆建设及室内布展,对各展室进行了高规格的布展,充实了文物、安装了封闭窗、增添了围墙、对34间馆室全部整修、加固了水泥地面、完善了院内绿化,新的维修和布展结束后,每天前来观展的人员络绎不绝。 近年来,为建好新四军第师纪念馆这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涡阳县委、县政府以及新兴镇党委、政府多方筹措资金,现已完成了长期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目前在积极扩大纪念馆面积,充实展览内容,完善服务设施,增加景区内涵,提高接待水平,力争把新四军第四师纪念馆打造成国家AAA-AAAA级旅游景区,让这一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成为我省一道靓丽的风景区,让彭雪枫将军的光辉业绩和新四军的优良传统永远昭示后人。

辉山革命烈士陵园涡阳辉山烈士陵园

辉山革命烈士陵园位于涡阳县曹市镇辉山村境内,座落在辉山之巅,始建于1945年夏,安葬着新四军第四师十一旅及分区所属部队的300多名烈士,环境幽美,风景秀丽,总占地102亩。该陵园不是亳州及淮北、宿县地区最早、最大的抗日烈士陵园,也是一外重在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于2003年被命名为亳州市重点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7 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的第三届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原新四军第四师参谋长兼第十一旅旅长、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多次实地悼念并亲笔为辉山革命烈士陵园题写园名。 曹市镇是革命老区,2000年以来,镇党委、政府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关于加速红色旅游带建设的决定,投入50余万元实施修复扩建工程,新建了纪念牌坊、云梯等,改善了陵园内外部环境,先后承办了新四军东进六十周年暨刘少奇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亳州市纪念彭雪枫将军殉国六十周年大会、涡阳县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大会等重大活动,举办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实践活动、中小学生爱国主义传统教育等系列活动,发挥了积极的社会教育效果。常年入园参观爰教者近6万人。 建好基地慰先人,传统精神励后人,以史为鉴育新人。曹市镇决心乘这决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命名机遇,加大对陵园的开发和利用,进一步扩大陵园的影响与规模,积极融入红色旅游主线,努力把辉山革命烈士陵园打造成皖北红色旅游的新亮点。生态旅游

涡阳县龙山猫头鹰自然保护区

涡阳县龙山猫头鹰自然保护区是全省唯一的猫头鹰保护区,也是亳州市唯一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建立后,猫头鹰数量由40余只增加到500多只猫头 ,该鹰保护区1984年建立,以龙山南山坡为主体,以烈士陵园为核心,面积约0.26km2。是目前皖北地区猫头鹰繁殖、研究、观光、休闲于体的生态旅游区域。

涡阳县兴华农业综合示范庄园

涡阳县兴华农业综合示范庄园始建于 风景宜人的乡村旅游景点1997年,地处安徽省西北部,涡阳县城西郊7.5公里处,省道307线南侧1.5公里处。该庄园总面积675亩,其中:一期工程395亩,投资135.5万元,现已完成,二期工程即将启动。目前涡阳县兴华农业综合示范庄园道路畅通,水面和园区绿化交错有致,现有可利用水面200余亩,已种植各类花卉苗木园圃65亩,数量达2.5万棵,收集地方土树种达16类,近2万棵,引进各类绿化苗木近5万棵,花卉13类,21个品种,近万株。现已经对游客开放的项目有:垂钓、休闲、餐饮、娱乐、采摘果实、游船等。多年来,涡阳县兴华农业综合示范庄园在地方党委的高度重视下,在市旅游局的大力支持下,奋力拼搏,艰苦创业,努力培育我市旅游业的新亮点。该庄园于今年9月份顺利通过省旅游局专家验收组的验收,填补了我市一项旅游空白。二〇〇六年十月二十四日我市涡阳县兴华农业综合示范庄园被省旅游局、省农委联合授予全省农家乐旅游示范点称号(皖旅计财字[2006]33号),这是我市首家获得省级农家乐旅游示范点的旅游景区。

§ 老子文化

老子与《道德经》 老子著《老子》

《老子》又叫《道德经》,作者老子。 《道德经》一书五千言,八十一章。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 老子的哲学是从宇宙到人生再到政治。“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是由人生论、社会论和政治论上升到本体论的高度概括。“德”则是道的展开,以及在人生、社会与政治生活中具体的指导和应用。 “道”这个字在《道德经》中总共出现七十三次,其含义前后差别比较大,但从总体上来把握,又可以看出意义上的连贯。 “道”同时也是一种有规律的东西。最突出的规律有二:对立转化,返本复初。老子认为事物是在对立关系中造成的。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事物的反面。并强调,只有把握住事物的反面,守住事物的对立面,才能够更深刻地显示出事物的正面含义,才能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对立面发展到极端,便发生对立转化,“物盛必衰”。返本复初是道表现出的一种循环运动的规律。然而,老子着重强调的是复初、归根、守静、复命。 再次是“有”和“无”与“道”的关系。“无”是万物的开始,“有”是万物的母体。常从“无”的角度,可以观照“道”的奥妙;常从“有”的角度,可以观照“道”的端倪。因为看不见道的外形,所以用“无”来形容,而不是没有。只是潜藏着,没有显现。然而就是这个“道”又能产生万物,所以又是“有”。“无”和“有”都是用来指称“道”的,两者同出异名,是一个从无形到有形到万物的持续展开过程。 “德”最本初的意义似乎是一套重大的政治行为,如以氏族部落首领为表率的祭祀、出征等等。它与传统氏族部落的祖先祭祀活动的巫术礼仪紧密结合在一起,逐渐演变而成为维系氏族部落生存发展的一整套的社会规范秩序,是“道”的显现,是“道”的作用。 以这样的道、德观去看待人生、社会、政治,便引出一系列重要的概念,其中主要的有:自然、无为、虚、静、柔、弱等等。关于自然,老子的名言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其实,这是要天、地、人都效法自然。也就是说,我们对待人生、社会要顺其自然,不要有不必要的作为,更不要强作妄为,把握虚、静、柔、弱的深刻含义,反而能使我们获得成功。当然,老子哲学思想也有值得批判的地方。 战国中期以后,老子开创的道家形成了两个主峰:一是楚之庄子学派,一是齐之稷下道家。这两大学派并行发展而又有着交互关系。就境界哲学而言,庄子的哲学成就空前绝后;而政治哲学方面,则是以黄老思想为主的稷下道家,成为战国中期至汉初的时代主流。庄学与稷下黄老学这两支道家的主峰,发展至战国末,便交相汇合到《吕氏春秋》学派中。《吕氏春秋》因此便成为一部以老庄与黄老为主,同时吸收阴阳、儒、墨、名、法各家观点的先秦时代思想总结的巨著。老子思想同孔子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主流。

2007·中国涡阳首届老子文化描述 涡阳老子文化节新闻发布会

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充分挖掘老子文化丰厚底蕴,由安徽省文化厅、亳州市政府主办,涡阳县政府承办,安徽省社科院、省社科联、安徽大学 、新安晚报社、安徽双轮集团协办的2007中国·涡阳首届老子文化节暨天静宫二期工程落成庆典于金秋十月隆重举 ,10月27日上午,在隆隆的礼炮声中,2007中国·涡阳首届老子文化节暨天静宫二期工程落成庆典隆重开幕。中国社科院、中国道协、安徽省政协、安徽省文化厅、安徽省道协、亳州市和涡阳县领导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道教界人士1500余人出席开幕式。香港道教联合会、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北京白云观管委会、重庆市道教协会等100多个单位或个人发来了贺电。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黄信阳在开幕式上说,涡阳天静宫是中国先秦伟大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道教鼻祖老子的诞生地,始建于东汉,鼎盛于唐宋,毁于清末战乱。为纪念一代圣哲老子,保护和抢救民族文化遗产,发展老子故里旅游观光事业,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港台道界尊道重德人士马炳文、谭兆、侯宝垣三位老人,多方募捐善款,为重修工程做出重大贡献。涡阳各界人士共同努力,10余年倾力相助,终于使天静宫复屹于古相大地,重展昔日风采,可喜可贺,功不可没。香港重建老子故里中太清宫(涡阳天静宫)筹委会谭志豪先生动情地说:“我的父亲谭兆先生一生致力于公益事业,广施善缘,这次为涡阳天静宫捐资重修,今日得以落成,收获了丰硕的善果,必将会使老子文化发扬光大。”谭志豪先生殷切希望,当地政府和有关方面要把涡阳天静宫继续建设好、管理好,使这一道家祖庭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更大贡献。

道家文化的始祖——老子,仅有一本五千言《道德经》留存于世,留下了许多难解的文化谜团。为揭开老子故里神秘面纱,文化节前夕,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文化报、安徽日报、安徽卫视、新安晚报等媒体相继派出记者进行实地考察,觅道求源。史书记载,老子故里“在濑乡之东,涡水处其阳”、“涡水北有老子庙”、“距谷水流汇涡河处附近”。许多记者从涡河上游的河南太康、鹿邑,至安徽亳州、涡阳、蒙城,徒步百余公里,沿途考对了涡河中下游多处地理方位,发现涡阳天静宫地处涡河北岸,并有涡河与谷水(武家河)在此处交会,地域方位与史书记载完全一致。《大明一统志》、《大明中都志》、《大清一统志》、《钦定四库全书·江南通志》、多版《亳州志》、 大明·一统志《涡阳县志》等典籍方志均明确记载:“天静宫在亳县东120里,老子所生之地,后人建宫以尊奉之。元至顺三年重建,张起严撰碑。”1990年以来,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安徽省文物局、省考古研究所等多批专家对涡阳天静宫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收集元代以来敕建碑、敕修碑20余块,其中包括元翰林学士张起严所撰《天静宫兴造碑》,出土了汉、唐、宋各代建筑构件千余件及垫基“祥符元宝”铜钱。 1992年6月,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对涡阳天静宫遗址进行发掘后的考古小结指出:涡阳天静宫遗址范围包括郑店村在内约200万平方米,地面散见自史前大汶口文化晚期、龙山文化及东周、汉至宋、元诸时期遗物。将此处视为老子故里建祠奉祀已延续近两千年,足以使该遗址成为一处历史文化胜迹,“从继承、弘扬中国古代著名哲人老 老子故里安徽涡阳子思想精华的角度来看,今日重修老子纪念性建筑是有积极意义的。”遗址内出土文物万余件,许多瓷器底部墨书“宫”字款识,表明属天静宫宫中用品;“敕撰”和“混元降口”等铭文表明了古代天静宫的重要地位。 史料记载的老子故里四大特有标志景观,一是流星园,相传老子降诞时,有流星飞降成园,1991年2月,发现古流星园遗址,出土“古流星园”和“老子故里”古石匾额各一块;二是九龙井,1992年8月,九龙井在古流星园遗址周围相继出土,专家确定,其中一眼为春秋时期的瓦圈井,共17层,其余八眼曾在汉、宋时修整过,印证了“万鹤翔空,九龙吐水,以浴圣姿,龙出之处,因成九井”的古籍记载;三是圣母墓,在涡阳天静宫东一里许、郑店村东北角,有一座高大坟丘,这里埋葬着老子的母亲,涡阳人因忌讳老子姓,至今仍称李子为“辉子”; 涡阳县出土的历史文物四是尹喜墓,天静宫向东约两公里,有一高9米、占地1000平方米的坟丘,俗称尹子孤堆;解放初,涡阳人曹林带头扒墓,后被强行制止,此事成为典故,“曹林扒墓”曾入选《新华字典》词条。  2007中国·涡阳首届老子文化节期间,组委会举行“老子文化高端论坛”。本次论坛收到论文近百篇,12位专家学者围绕“传承·共享·和谐——老子思想及其应用价值”主题发表了精彩的演讲。

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胡孚琛教授,以《全球化浪潮下的民族文化》为题,阐述了道家文明是“龙的文明”的观点,认为:道学的生态文化是人类最初的文明,也必将是人类最题。上海市宗教学会会员王振川以《我说老子故里》为题,详尽介绍了自己10余年潜心研究考证老子故里之谜的心得,得出了“涡阳天静宫即老子出生地”的结论,认为,中国有个“道文化圈”,沿涡淮、北起亳州、南至寿县、涡阳(老子故里)、蒙城(庄子故里)是道家文化圈的中心,涡阳如期举办首届老子文化节是正当其地,恰逢其时,盼能担当大任、长办不衰。中国道教协会副秘书长袁志鸿,以《老子思想在道教及社会的价值和体现》为题,分析了老子思想在道教和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认为:当今社会人们物质生活丰富多彩,但精神生活非常需要用老子思想进行熏陶,老子思想在社会历史的进程中应用广泛,为社会的文明进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古代亳州是中华文化辉煌的区域,是老子、庄子、彭祖、范蠡等著名历史人物的故乡,安徽涡阳举办“老子思想及其应用价值”研讨会很有必要。安徽大学哲学系主任李霞教授以及香港道教联合会博士汤伟侠、湖北武当山道教协会会长李玄辛、四川成都大学张粹然教授等也发表了精彩的演讲。

§ 历史文化

涡阳县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曾为“梁宋吴楚之冲,齐鲁汴洛之道”,老子出生于此,尹喜、伍子胥、范蠡、黄石公、张良、嵇康等灿若星辰的历史名人,先后在涡阳活动过,创造了不朽的古代文化,尤以名胜古迹闻名遐迩。位于老子故里的天静宫老君殿,规模宏大,建筑辉煌,庄严肃穆,气势非凡,大殿正中供奉着道家文化的创始人老子、文始真人尹喜和东华帝君三位先哲的巨型铜像。天静宫周围有老子出生地古流星园和九龙井遗址,有被称为圣母亲尹氏的墓冢,还有恳请老子著书立说的函谷关关令尹喜之墓。位于西阳集西侧的范蠡墓,高若土山,古柏翠绿,湖水环绕,是越国大夫范蠡与西施合葬之所。三国时,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墓,位于石弓镇东嵇山南麓。而石弓山附近的遗履桥,则是黄石公为考验张良气量,三次将鞋丢于桥下,均被张良拾起,为其穿上。黄石公将《阴符兵法》授于张良的故址。涡阳县境内还有陈抟老祖的卧迹,捻军首领张乐行故居和捻军会盟旧址、城隍庙、英公祠、马家公馆、嵇康阁等文物古迹。刘少奇、彭雪枫为代表的革命先贤,在涡阳这块红色的热土上,创下了丰功伟绩,留下了珍贵的革命文物——新四军第四师司令部、刘少奇旧居、报晓报社旧地、彭雪枫德政碑。六.一战斗革命烈士纪念碑、辉山烈士纪念塔等。

涡阳县省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一览表

张乐行故居(张老家乡)捻军会盟旧址(城关镇)

新四军第四师师部旧址新兴镇)

北平城遗址(闸北镇)

老子故里天静宫(闸北镇)东岳庙(闸北镇)

涡阳县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一览表

马玉昆帅府 县级 清 城关镇英公祠 县级 清 城关镇

华祖庙城关镇城隍庙 县级 清 城关镇

马庄遗址九龙井闸北镇

辉山烈士陵园曹市镇杏花村城关镇

遗覆桥石弓镇柴村庙明 曹市镇

天齐庙曹市庙

石佛寺 明 曹市镇

袁大化祠堂故居  清 青町镇范蠡墓 县级 春秋

东太清宫 东汉 太清宫集

清真寺 县级 元 义门集

陈抟卧迹 县级 唐 石弓镇万宝泉 县级 春秋 石弓包河桥

稽康墓 县级 晋 石弓集稽山尹喜墓 县级 春秋

双孤堆 县级 汉 高炉柘王宫遗址 县级 唐 店集西

张乐行就义处 县级 清 义门侯家孤堆遗址 县级 春秋 曹市东

老盐店 县级 清 曹市集 侯家孤堆遗址 县级 春秋 曹市东

台寺古遗址 县级 龙山文化 闸北镇天主堂 县级 清 城西

§ 名优特产

涡阳苔干

涡阳苔干是我国一个稀有珍贵的天然绿色食品,在当地加工种植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清朝康熙和乾隆年间均作为贡品纳入皇宫,帮又名为“贡菜”;1958年周总理品尝此菜时,因清脆有声,被他命之为“响菜”;83年首次出口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国家,吃起来又有海蜇的响脆志,又以“山蛰菜”名扬海外。 自八五年至今,涡阳苔干连续多次获得国内、国际展销大奖。八六年获深圳展销会畅销商品;八八年获北京农业博览会金奖;九一年被国家农业部、财政部列为“八五”期间全国最大的名、特、优项目进行开发;九二年获香港国际食品博览会特别奖;九五年被列为北京第四届世好会“专用贡菜”,同时涡阳县被国家命名为“中国苔干(贡菜)之乡”;九九年获安徽省和国家级名牌家产品,其“义门牌”和“真源牌”苔干相继被国家命名为“绿色产品”。 涡阳苔干虽系干品,但经清水泡发后,具有“色泽翠绿,响脆有声,味甘鲜美,爽口提神之特色,故以“清新素雅”著称于世,倍受海内外消费者青睐。据中国农科院蔬菜所分析化验,该菜具有较高的营养和医疗价值,含有20多种人体必须的矿物质及氨基酸,具有降血压,通经脉,活血健脑,开胸利气,壮筋骨,抗衰老,清热解毒,预防高血压,冠心病等功效。此菜吃法多样,它既可单独成菜,又可以拼盘成菜,既可以凉拌,又可以热炒;既可以制作中餐,又可以调西餐。咸甜麻辣均可,晕素煎煮皆宜,是其它蔬菜所无法比拟的。

高炉家酒  高炉家酒

“汉三杰闻香下马,高炉酒十里飘香”,千年古镇高炉自古就以“酒乡”著称。悠悠涡河发源于河南鹿邑,流经安徽亳州、涡阳、蒙城,于蚌埠汇入淮河,经流长江、奔涌入海。八百里涡河滋润了两岸的沃土,在高炉这个地方拐了个大弯,就像母亲温暖的双臂把这里的人们温柔的拥抱。这里的水质和气候十分有益微生物菌的繁殖,并且采自地下300米的优质矿泉水,甘甜纯净,四项矿物质达标,当地的老百姓因常饮用此水,人均寿命也比全国平均寿命延长10岁左右。这里土质肥沃,富含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盛产高粱、玉米、大麦、小麦、碗豆等酿酒原料,加上雨量充足,日照均匀,为高炉美酒的出品提供了天然的地理环境,可谓“美酒自然天成”。

高炉的酿酒史可上溯2000多年,早在春秋时期,道教鼻祖老子曾沿涡河顺流而下,行至高炉,见此处土肥水美,民风淳朴,于是欣然驻足,开坊烧酒,诚招天下文人骚客,把酒临风,共叙人生、宇宙,而“老子家酒”的美誉也随着多情的涡河水广为流传。

此后,一代枭雄,魏武大帝曹操胸怀一统江山之奇志,在高炉潜心练兵,为犒赏三军,特建高炉数座,酿出美酒以解将士训练、征战之疲劳,高炉古镇也由此得名。

一代又一代的酿酒人造就了高炉“酒乡”的经典,给了双轮酒业享用不尽的财富。

双轮是幸运的,幸运在于它注定要吸收多种文明的滋养,高炉所在的涡阳县乃至皖西北,历史上就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商汤曾在亳州建都,蒙城的尉迟寺遗址被誉为“中国原始第一村”,这里还出土了五千年前的酒具等原始人生活、生产用品,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位于老子故里涡阳的太清宫是世界最大的道观,朝圣者络绎不绝,是全世界信仰道家文化的人们心目中的“圣地”。

这里处于中原文化和徽文化的交汇地带,并且融汇了建安文化、道家文化、中医药文化、涡河文化,沿涡河水系诞生了曹操、华佗、老子、庄子、管仲等享誉世界的政治家、文学家、哲学家、医学家。道家“清静无为”、“道法自然”的深遂哲学思想赋予这里的人们以淳朴。远古时,这里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安居乐业。曹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气度给了人们以珍惜生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数千年的历史人文积淀使高炉酒畅销不衰,自古就有“畅饮高炉老君酒,神仙相陪天上游”的美誉。

§ 明星乡镇

' >在此处添加文字

曹市镇

位于涡阳、蒙城、滩溪三县交界处,涡宿公路横贯境内。镇辖总面积16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551公顷,人口6.6万人,为毫州市第一农业大镇。曹市镇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地势平坦,河流密布, 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境内北肥河、渡江沟、曹青河、殷家河等河流纵横交错密如蜘网,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曹市镇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光荣的革命传统。境内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殷家河畔的侯氏孤堆为仰韶文化的历史遗迹;东大清宫为道家鼻祖老子故里;红果城为三国魏武帝曹操屯兵之所;北肥河为赵宋时期主要运粮河道;石佛寺、柴村庙等古迹久负盛名;牛氏宋词是新四这游击队第一次党代会胜利召开的地方;彭雪枫、张震等将军曾在这里留下英勇战斗的足迹;辉山烈士墓下长眠着三百多名光荣殉国烈士的英灵;1994年军委副主席张震同志故地重游,感慨万千。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孕育了纯朴善良的曹市人民;使曹市这块风水宝地成为知识的沃上、智慧的海洋、文化圣地、道德之乡曹市镇物华天宝,资源丰富,盛产粮食、棉花、肉食、皮革。油料等农副产品,是国家商品粮及化质棉生产基地。近几年来,镇党委、政府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带领全镇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胆改革,锐意进取与时俱进,抓农田基本建没和产业结构调整,修通了柏油路,新建了变电所,开通了程控电话,改造了老集镇发展了镇办企业,农业基本实现种养加、农工贸、产供销一体化的现代生产模式。镇办轧花厂、肉联厂、铸造厂、波尔山羊养育基地等企业已成为曹市镇经济建设的支柱产业。酱醋厂、饲料厂、面粉厂、养鸡厂、水泥预制厂等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矗立在工业小区内。粮食、蔬菜、黄牛、肉食、针识等一个个规范化的大市场倍受消费者青睐。商业街,城市型道路两侧一幢幢新颖别致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建筑拔地而起,集镇建设日新月异,方兴未艾。曹市集、辉山集、)烦河集、长营集、大清集在境内错落分布,方便了群众生活,繁荣了市场经济。文化广场,梆剧团等设施大大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曹市这座古老美丽而又富饶的集镇正焕发出新的青春,孕育着勃勃生机,宛如一颗范灿的明珠镶嵌在涡北大地上,现已成为商贾投资的沃土、云集的海洋。曹市镇党委书记牛泉、镇长孟杰携全镇人民竭诚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光临曹市。

龙山镇

龙山位于涡阳县城东北二十五华里处,因其境内有一龙山而得名,龙山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交通便利,资源丰富,自古以来一直是皖北重镇。龙山镇南临闸北,北临马店集,东临青町镇是全县三个重点乡镇之一.

历史延革龙山辖三山,东四华里为东山(以称独山),西三华里为西山(又称西塔山),龙山居中,古代因龙山起伏蜿如龙状,名曰龙山。秦时属泗水郡的至县,汉高祖起义在沛,至县属沛,龙山仍属至县,历代多有变迁,至清属涡阳县。龙山人民勤劳朴实,人才辈出,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特别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涌现出大批革命志士,他们的光辉业绩为后人所传诵。一九四零年新四军第四师在师长彭雪枫的率领下在我镇领导人民开展抗日斗争,于同年四月二十二日发起了著名的“龙山战役”,我军攻克龙山,乘胜向东南推进数公里。一九四四年组织著名的“曹圩战役”,击毙击伤日寇重北旅团和伪十五师一百三十余人,伏敌五百人,有力地打击了敌寇和蒋匪的嚣张气焰。尤其是在一九四八年著名的淮海战役中,龙山人民肩负着支前任务,涌现出不少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在中国革命的斗争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在龙山南麓建有为纪念此次战役而建的龙山烈士陵园,也是目前安徽省内惟一的猫头鹰自然保护区.

龙山概况龙山镇现有人口6.56万人,拥有耕地9.4万亩,境内有S202线和徐阜铁路,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白洋河从龙山镇中心穿过,龙山镇依山傍水,受中原,齐鲁文化和江淮文化的影响,融合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皖北文化.境内居民多喜欢听豫剧,坠子,泗州戏等地方戏曲.龙山镇教育配套设施齐全,有幼儿园一座,龙山小学,龙山二小等优秀基础教育学校.现有涡阳县境内惟一的一所农村完全高中----龙山中学,多年来以其扎实的办学作风,输送了大量的社会有用之材.龙山镇通讯网络健全,移动、联通、电信覆盖全镇,通达各村,大大加强了与外界的信息交流。利用每年冬、春农闲时节,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红芋、黄豆为主,经济作物有大蒜、西瓜、辣椒、薄荷、棉花等,多种蔬菜和中药材。龙山镇街道以三纵三横为主要形式,近期开发的白洋河西商业步行街更使古老的集镇焕发了新的青春,集镇上医院,邮电,金融,商业齐全,方便了群众进行农副产品交易;各类批发、零售门市部,餐饮服务、肉类经营、干鲜果品、蔬菜摊点数百家,大大活跃了商业贸易。龙山有名的小吃有老队长烧鸡,胡四麻糊,张久廉割花烧饼等.

陈大镇

陈大镇位于涡阳县城西部,北依涡河,西临礁诚,东靠城西镇,5307省道横穿全境东西。本镇现有20个行政村,147个自然村,51831人,占耕地66174百。本镇历史悠久,交通便利,市场繁荣,商品经济发达,对外开放程度高,是国家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和黄淮海治理区,农业综合开发成效显著。截止到2002年底,实现工农业产值1.8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268元,部分居民实现了小康目标。近年来,镇党委政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立足本地资源和区位优势,狠抓结构调整,实施精品战略,加快招商引资,坚持务实创新,取得了工农业生产和社会进步事业的一系列重要成就. 尤其是前于楼这几年经济迅速发展,先后建成3家乡镇加工企业,4家商品批发点,6家蘑菇种植场,此外前于楼还是我县重要皖麦38的种植示范基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5: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