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流行性乙型脑炎
释义

§ 简介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经蚊传播的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潜伏期一般在10-14天左右。患者主要表现发烧、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嗜睡不醒等症状,重者可出现抽搐、昏迷,甚至出现呼吸衰竭而死亡。传染源是被感染的人或动物,通过蚊子叮咬而传播。人尤其是儿童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1]

§ 病原体

乙脑病毒属于虫媒病毒黄病毒科黄病毒属。毒粒为球形,有包膜,直径20-30nm,为二十面体结构。基因是正链单股RNA,包装于病毒核衣壳中,外层为脂膜(包膜)。包膜中有糖基化蛋白E和非糖基化蛋白M。E蛋白是主要抗原成分,具有特异性中和以及血凝抑制抗原决定簇。表面有含血凝素刺突,能凝集鸡、鸽等红细胞。

在4℃冰箱中能保存一年以上。能在小白鼠脑组织内传代,也能在鸡胚中生长。

乙脑病毒加热至56℃30分钟即可灭活。来苏水对该病有很强的灭活作用(1% 5分钟,或5% 1分钟即可灭活)。对去氧胆酸钠、乙醚、氯仿等均很敏感。在地鼠肾、C6/36和BHK-21等有明显致细胞病变作用;乳鼠脑内接种敏感,一般2-3天即可发病死亡。[2][1]

§ 流行病学

传染源

主要来自于动物宿主,故为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蚊虫、鸟类、蝙蝠、家畜均可感染。蚊虫可携带病毒过冬,并经卵传代,为重要储存宿主。由于猪的感染率极高(仔猪在流行季中感染率可接近100%),病毒载量大,病毒血症持续时间长,猪的饲养面广,故为主要传染源。乙型脑炎病毒在猪间传染常早于人间传染1~2个月,故监测猪的感染率有助于预测人群的流行趋势。人感染乙型脑炎病毒后病毒载量少,病毒血症持续时间短,故感染者不是主要传染源。  流行性乙型脑炎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库蚊、伊蚊、按蚊中均有一些种可以传播本病,但以三带喙库蚊为主要传播媒介。蚊虫叮咬宿主后,乙型脑炎病毒进入蚊虫体内繁殖,随后移行入唾液腺,大量分泌到唾液中,叮咬易感宿主时可导致传播。

易感人群

未感染过乙型脑炎病毒者普遍易感,但大多数为隐性感染(隐性感染/显性感染=300~2000),发病者以轻型和普通型居多。存在持久感染后免疫。因为婴儿可从获得胎传抗体,成人常经历隐性感染而获得免疫力,故发病者多为2~6岁儿童。

流行病学特征

主要流行区:东南亚、西太平洋地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除东北、青海、新疆、西藏外均有报道。

农村高于城市:主要是城市限制猪的饲养,而感染者不是主要传染源。

时间:与蚊虫数量相关,热带地区全年发生,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多为7~9月。

呈高度散发状态:因为隐性感染率高。同一家庭,甚至同一自然村同时出现两个病患的例子很少见。[3]

§ 发病机制

携带乙型脑炎病毒的蚊虫叮咬易感者后,病毒随蚊虫唾液进入人体,先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中繁殖,随后形成病毒血症,之后的转归取决于病毒的数量、毒力以及人体免疫系统,以免疫功能为主要影响因素:

免疫力强者迅速消除病毒血症,病毒无机会通过血脑屏障,形成隐性感染或轻型病例。

免疫力弱,或者因高血压、脑寄生虫病等原因削弱血脑屏障,病毒容易侵入,形成显性感染。由于病毒经血流播散,若侵入血脑屏障则将引起广泛脑实质炎症。 [3]

§ 病理学

大体观

乙脑病毒

脑膜充血。

脑水肿:脑回宽,脑沟窄。

切面见大脑(顶叶、额叶、海马回)皮质深层、基底核、视丘等部位针尖~粟粒大小境界清楚的半透明软化灶,弥散或聚集分布。

镜下观

血管反应:高度扩张、充血,管腔内血流明显淤滞;血管周围间隙增宽、脑组织水肿;炎症细胞(见下)围绕血管周围形成血管套。偶见环状出血。

炎症反应:浸润的炎症细胞早期是数量不多的中性粒细胞;随后是大量以淋巴细胞、浆细胞、单核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在脑实质中,炎症细胞以变性坏死的神经元为中心灶性浸润;在脑间质中,炎症细胞围绕血管周围形成血管套。

神经元变性、坏死:乙型脑炎病毒在神经元内增殖,可经直接细胞毒效应及病理免疫反应导致神经元损伤,轻则细胞肿胀、细胞质空泡形成、尼氏体消失、核偏位,重则神经元坏死(核固缩、溶解、消失)、少突胶质细胞环绕。可见卫星现象和嗜神经元现象。变性坏死的神经元周围可见炎症细胞浸润。

软化灶形成:(分布范围见大体观),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楚的筛网状镂空软化灶,实质为神经组织的灶性液化性坏死,对本病诊断有一定特征性。

胶质细胞增生:小胶质细胞(属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显著增生,甚至形成结节。少突胶质细胞(参与髓鞘形成)增生也很明显。在亚急性和慢性病例中,可见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和胶质瘢痕形成。[3]

§ 临床表现

人感染乙脑病毒后潜伏期为5-15天,病人症状以高烧、惊厥、昏迷为主要特征,病程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

初期

起病急,主要表现为全身不适、头痛、发烧、常伴有寒战,体温38℃-39℃。头痛常较剧烈,伴有恶心、呕吐(呈喷射状),此期持续时间一般为1-6天。

急性脑炎期

最突出的症状是持续高烧,体温高达39℃-40℃以上,几天后中枢神经感染加重,出现意识障碍,如神志恍惚、昏睡和昏迷、惊厥或抽搐,颈项强直,受影响肢体出现麻痹,有的出现呼吸衰竭而死亡。神经系统检查巴宾斯基征阳性,跟腱反射阳性。[1]

§ 并发症

呼吸道分泌物阻塞

重症昏迷病人气管分泌物增多,吞咽及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不能自行清除,致壅积于气管、喉、咽部,造成痰鸣,分泌物粘稠贴于管壁,阻塞气道,致呼吸困难、发绀,甚至窒息。

支气管肺炎

昏迷病人容易发生,有呼吸困难、紫绀、肺有湿性罗音等表现。 另外,尚可并发肺不张、肺水肿、褥疮等。[2]

§ 临床分期

流行性乙型脑炎

潜伏期

4~21天,通常为10~14天。

初期

病初1~3天。起病急,体温在1~2天内升至39~40℃,伴疲倦、嗜睡、头痛、纳差、恶心、呕吐,易与上呼吸道感染混淆,在乙脑流行季节遇到急性起病、发热、嗜睡、头痛、呕吐,而无明显上呼吸道感染征象者,应警惕乙脑。少数可出现神志淡漠、颈项强直。

极期

病程第4~10天。初期症状加重,脑实质损伤症状凸显。由于高热、抽搐和呼吸衰竭是极期的严重表现,三者常互相影响,且呼吸衰竭是主要死因,故又被称为流行性乙型脑炎要过的“三关”。

恢复期

上述症状日趋好转,部分患者可有恢复期症状,如持续低热、痴呆、失语、流涎、多汗、面瘫、吞咽困难、肢体硬瘫、肢体不自主运动、癫痫发作等。一般患者于2周左右完全恢复,重型患者可能需1~6个月时间逐渐恢复,如超过6个月仍无法完全恢复者,进入后遗症期。

后遗症期

约5%~20%的重型患者存有后遗症,主要为意识障碍、痴呆、失语、瘫痪、癫痫、精神障碍等,经治疗可有不同程度恢复,癫痫有时可持续终生。[3]

§ 诊断

直接诊断

(一)流行病学:在乙脑流行区居住,在蚊虫叮咬季节发病或发病前25天内在蚊虫叮咬季节到过乙脑流行区。

(二)临床症状和体征

1.急性起病,发热头痛、喷射性呕吐、嗜睡,伴有脑膜刺激症状。

2.急性起病,发烧2-3天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如昏迷、惊厥、抽搐、肢体痉挛性麻痹等中枢神经系统,或发展至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1]

实验室诊断

血常规

白细胞数在(10~20)×109/L,少数可更高;中性粒细胞数常>80%。部分患者血象可一直正常。

脑脊液

压力增高,呈非化脓性炎症改变(外观清亮,蛋白轻度增高,糖与氯化物正常,白细胞增高,多在50-500×106/L,早期多核细胞为主,后期单核细胞为主。

血清学流行性乙型脑炎病变脑组织

特异性IgM抗体测定:脑脊液中最早在病程第2天即可测得,血标本则在病程第3天出现。

补体结合试验

补体结合抗体为IgG型抗体,多在发病后2周出现,5~6周达峰,可维持1年左右。主要用于回顾性诊断或流行病学调查。

血凝抑制试验

病后第4天开始出现,2周时达峰,维持1年左右。因操作简便,常用于临床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乙型脑炎病毒血凝素抗原与黄病毒属其它病毒有弱交叉反应,应予注意。

病原学

病毒培养:病毒主要存在于脑组织,在血及脑脊液中浓度很低。

病毒抗原检测:可从血液、脑脊液、脑组织中取材行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乙型脑炎病毒抗原。

病毒核酸检测:可从血液、脑脊液、脑组织中取材行PCR法检测乙型脑炎病毒核酸。

影像学

对本病鉴别诊断有一定帮助。MRI成像敏感度比CT好,尤其是采用FLAIR、弥散加权成像和T2加权成像。

鉴别诊断

其它病毒性脑炎:仅凭临床症状、体征较难鉴别,确诊有赖于血清学检查和病原学检查。部分病毒性脑炎有特殊的抗病毒治疗方法,如有条件应尽量完善病原学检查。

化脓性脑膜炎:以脑膜炎表现为主,脑炎表现不突出,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脑脊液涂片或培养可得病原菌。流行性脑膜炎为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冬春季,大多伴发皮下出血、粘膜下出血。早期治疗的化脓性脑膜炎,其脑脊液改变可酷似流行性乙型脑炎,应予注意。

结核性脑膜炎:起病较慢,病程长,脑膜刺激征明显,脑实质病变较轻,常合并颅神经损害,脑脊液蛋白显著升高、葡萄糖降低、氯化物显著降低,脑脊液薄膜涂片或培养常可得到结核分枝杆菌。胸片、眼底检查常可发现结核灶。

中毒性菌痢:亦多见于夏秋季,10岁以下儿童好发,且首发症状为高热、意识障碍、抽搐,故极易与乙脑混淆。中毒性菌痢起病更急,无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多正常,循环衰竭出现较早(因感染性休克),可做肛拭子或生理盐水灌肠后查大便常规,有大量白细胞、脓细胞,细菌培养得痢疾志贺菌,借此鉴别。

上呼吸道感染:易与乙脑初期混淆。在乙脑流行季节遇到急性起病、发热、嗜睡、头痛、呕吐,而无明显上呼吸道感染征象者,应警惕乙脑。[3]

§ 治疗

治疗原则

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是对症、支持、综合治疗。必须重视对症治疗,要认真把好“三关”,即高热关、惊厥关和呼吸衰竭关。具体办法如下:

(一)降温:高烧易发生惊厥,可加重脑水肿,诱发呼吸衰竭,故必须及时降温,最好把体温控制在38.5℃以下(肛表),头部温度力争降到36℃左右,其方法有物理降温、药物降温和激素等。

(二)镇静:乙脑患者因头痛剧烈,常有烦躁不安,因颅压增高易发生惊厥,故应给以适量镇静剂以防止发生惊厥。如果遇抽搐患者则应尽快地用镇静剂予以控制。

(三)防止呼吸衰竭:重症病例早期可发生颅压增高。在防治颅压增高上首先要防止痰堵造成换气不佳的缺氧,故应多让病人侧睡,防止昏迷时舌根后坠。若已出现痰堵,可考虑气管插管或切开,以改善肺部的换气功能。当出现脑水肿或脑疝,引起呼吸衰竭时,应立即给以脱水剂。如病人有缺氧表现,则应早期给氧,如病人出现呼吸表浅或节律不齐时,应采用呼吸兴奋剂。[1]

治疗方法

注射乙脑疫苗

一般治疗

防蚊隔离。 不宜过多补液,避免应用低张溶液,以免加重脑水肿。

注意电解质、酸碱平衡,注意补钾、纠正酸中毒。

加强口腔护理、防压疮护理,昏迷者还需加强翻身拍背,意识不清、抽搐者应防坠床。

抗病毒治疗

无特效方法,早期可试用利巴韦林、干扰素等。

恢复期和后遗症期治疗

防止压疮。

功能锻炼。

理疗、针灸、中医药、高压氧等。[3]

§ 预防

控制传染源:疫苗免疫幼猪、人猪分离。

切断传播途径:防蚊灭蚊。

保护易感人群:接种乙脑疫苗。[3]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1 8:5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