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沂南墓画像石
释义

§ 沂南墓画像石

§ 正文

中国东汉晚期大型墓室石刻画像。此墓位于山东省沂南县北寨村。1954年华东文物工作队和山东省文管会联合发掘。

关于此墓营建的年代,曾有学者论证为魏、晋时期,1956年出版的《沂南古画像石墓发掘报告》推定为东汉末年灵、献之际,现在文物考古界大多定为东汉末年。墓主姓名无考,从墓室规模和画像内容推测,可能是一兼有大量土地的高级官吏,或为将军。

沂南墓是石筑的多室墓。中轴线上分前、中、后 3主室,还有东侧 3室,西侧 2室,共 8室。南北全长8.7米,东西宽7.55米。曾被盗掘,随葬器物劫余甚少。但是完整保存下来的墓室石刻画像,是十分珍贵的东汉历史画面。

全墓共有画像石 42块,画像 73幅,分布在墓门和前中后 3室的横额、壁面、过梁、柱、藻井、隔墙等处,总面积 442平方米。所绘题材广泛,涉及社会经济、政治状况、阶级差别、民族关系、哲学宗教、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以及典章制度、衣冠文物、风俗人情等许多方面。依画像的内容和在墓中的位置,大体可归为 4组:

第 1组,以墓门横额上的攻战图为主,配以神话人物和神兽等画像;第 2组,以前室横额上的祭祀图为主,配以伐鼓、拥篲、武器和神话人物、仙禽神兽以及图案画;第 3组,以中室横额上的出行图、丰收宴享图和乐舞百戏图为主,配有马厩图、历史故事图以及神话人物、仙禽神兽和图案画;第 4组,是布于后室隔墙上的仆人涤器图、侍女捧奁图、衣履图、送馔备马图等,配有仙禽神兽和图案画。

第 1 幅攻战图, 刻画汉胡两军在桥上交战的场面。汉军是大队的步兵,皆戴圆顶帽,着战袍;胡人兼有骑兵和步兵,皆深目高鼻,戴尖顶盔,骑兵着短衣,步兵着战袍。两军相接,胡人已现败阵。它描绘了墓主生前曾率军打败异族人的辉煌业绩,在汉代为数不多反映民族战争的画像中,是很难得的一幅。第 5、6、7幅是祭祀图,表现祭祀礼仪,显示墓主的身份地位,是当时政治生活中形成门第网络的生动写照。第34幅乐舞百戏图,表演的节目有飞剑跳丸、七盘舞、戴竿之戏、绳技、龙戏、鱼戏、豹戏、雀戏、骑术、戏车等,伴奏者多达23人,全图共有19个单元,其丰富多彩在汉代乐舞百戏画像中是少有的。它不仅反映了墓主生前的逸乐生活,而且可看到当时乐舞百戏所达到的水平。第35幅丰收宴享图,左半部是粮车、粮堆、粮仓和监收粮谷、过斗收粮的人等;右半部在准备饭食,有屠宰、烹饪、操作和一应器具、器皿。第36、37、38、39幅是出行车马仪仗图,刻画有斧车、轺车、辎车、大车等 5种车型共13辆马车,和乘主、御手、前导、从骑以及迎客、府第庭院,是大官僚地位尊崇和行止排场的形象表现。第 68、69、70、71幅,刻画了仆役侍奉主人的活动,家具陈设、日用器具,包括衣架、鞋案等,反映墓主生前起居和府第闺房的景况。

衬托上述主体画面的,是大量神话人物、仙禽神兽和历史故事画。前两类有31幅,其中有伏羲、女娲、人皇、东王公、西王母、羽人、毛人、玉兔、灵怪、瑞兽等,反映了墓主的信仰崇拜,用以驱邪镇墓。历史故事类,选题很丰富,其中有苍颉造字(第41图上)、尧舜禅让(第41图下)、周公辅成王(第43图上)、齐桓公与卫姬(第42图上)、晋灵公欲杀赵盾(第47图上)、孔子见老子(第48图上)、蔺相如完璧归赵(第44图上)、荆轲刺秦王(第49图下)、聂政刺韩相(第49图上)、鸿门宴、范增剑破玉斗(第45图上下)等,都是形象的历史资料。

石刻画像是绘画和雕刻艺术的结合。沂南墓画像石在构图上,把众多的人物、器物、建筑物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有动有静,构成一幅幅丰满而生动的画面,正是东汉末年画像石极盛时期成熟的佳作。但人物形象处理仍缺乏个性,画幅的空间感也还很弱,未能超越一般汉画朴拙的水平。

§ 配图

§ 相关连接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5: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