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洗儿钱 |
释义 | § 简介 婴儿出生后三天给婴儿洗身,净去胎垢,称为“洗三”,这种习俗在我国流传已久。“洗三”时赠送“洗儿钱”,传说是唐朝时杨贵妃杨玉环入宫,十分宠爱,封为贵妃,并为她动逾万千之费修华堂、建丽宫。玄宗皇帝整日陪着杨贵妃花前饮酒,月下细语,不问国事,不行朝政,本着鼎盛时期的大唐帝国,国势日渐趋下。 洗儿钱 敬告:本文版权归中山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必须保留网站名称、网址、作者等信息,不得随意删改文章任何内容,我社将保留法律追究权利。范阳节度使野心勃勃的安禄山,伺机夺取大唐的江山,他一面招兵买马,网罗党羽,一面贿赂朝中内臣,又多次向玄宗皇帝和杨贵妃献送奇珍异宝,讨得皇帝很喜欢,被杨贵妃收为养子,并多次召至长安入禁宫。 洗儿钱 § 来源 安禄山生日那天,被召进宫,玄宗皇帝和杨贵妃赠给他服装、玉带,并设宴为安禄山祝贺。百无聊赖的杨贵妃在安禄山生日后的第三天,仿效民间生婴后三天洗儿的习俗,用锦锻像包婴儿一样地将比她年龄大得多的义子安禄山裹了起来,命太监、宫女们用轿子抬着在宫内游转。玄宗皇帝听到众人笑声后说:“这是怎么回事?”太监高力士答道:“是贵妃娘娘在给她的禄儿洗三”。皇帝听后很高兴,就赐给了杨贵妃以洗儿的金银开元钱。杨贵妃嬉戏正浓,见太监端来皇帝的赐钱,就撒在地上说:“这是洗儿钱,你们拿去吧。”众人抢捡。 自杨贵妃起源“洗儿钱”名字后,宫中的嫔妃们为讨杨贵妃的好脸在皇帝面前说上自己一两句好话,对宫里外的皇亲国戚,王侯大臣家中,只要生了孩子,她们都千方百计地在杨贵妃面前经过嬉笑着去送“洗儿钱”,杨贵妃当然不甘落后,时时礼为最重。增口多的人家,到是发了一笔意外之财。久之,也就慢慢的流传到了民间,并把送给新生孩子“洗儿钱”的习俗传了下来。宋朝时更为盛行,徴宗皇帝赵佶在他的嫔妃怀孕七个月后,便提前赐赠“洗儿钱”慰之。洗儿钱 民间至今仍在婴儿生下三天后给孩子洗面开脸称为洗三的习俗,但多称为“喜三”了。亲朋邻里送的“洗儿钱”也变为多种多样的礼物了。 古时候的“洗儿钱”除有金、银制造外,还有用象牙、玉石、檀香等材质雕刻的,但多以铜质铸后鎏金沾银的为主。“洗儿钱”的钱面文字多为当时流通铸币的钱面文字,也有一些瑞祥图,和钱文为“长命百岁”、“多字多孙”等吉语类的钱币。 [1] § 记载 安史之乱是唐代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当时封建统治阶级和人民之间的矛盾、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民族之间的矛盾、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等交叉在一起,安史之乱正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在这一系列矛盾逐步激化的过程中,以唐玄宗为代表的最高统治集团扮演了一个极其可悲的角色。本文从古代货币文化这一特殊的角度揭露安史集团是一帮怎样的历史小丑,他们又是怎样在唐玄宗的纵容下,祸及全国的。洗儿钱 § 洗儿钱文化 在中国钱币文化中,除了以语言文字表现的以外,还有另外的一些形式。其中最与人们生活关系密切的是风俗文化中与钱币联系的部分。如在生育风俗中,我们可以看到“洗儿钱”。 清末,人们又将“洗儿钱”的钱形多制成银质的形状像锁一样的意为“永远锁住”的饰物了。“洗儿钱”圆钱中出现了钱文为“茁壮成长”、“革命二代”的现代语言了。[2]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