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消费资本化理论
释义

§ 基本内容

消费资本化理论几个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深刻地认识到消费者才是市场竞争最终的决定性力量。因为他们既是市场的主人,又是给企业注入新的资本动力的源泉。因此谁能赢得最多的消费者,谁就能拥有最大的市场和巨额的资本注入,消费资本由此而生,“消费资本化理论”的构建也以此为基础。这实际上,是把消费者从产品链的末端以投资者的身份提升到前端,使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既能分享企业成长的成果,同时也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使消费和投资有机结合。从而使买卖双方在这种条件下合二为一,成为一体,完成消费转化为资本的过程。这样,消费作为一种资本,它同货币资本、知识资本一样,成为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

消费资本化理论与消费者主权理论比较

消费资本化理论与哈耶克(Friedrich A. Hayek)的“消费者主权理论”(Consumer Paramountcy Theory)不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哈耶克曾提出“消费者主权理论”。“消费者主权”(Consumer Paramountcy)最早见于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后来的奥地利学派和剑桥学派都把“消费者主权”看成是市场关系中的最重要原则。所谓“消费者主权”,是诠释市场上消费者和生产者关系的一个概念,即消费者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偏好到市场上选购所需的商品,这样就把消费者的意愿和偏好通过市场传达给了生产者,于是所有生产者听从消费者的意见安排生产,提供消费者所需的商品。这就是说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最终取决于消费者的意愿和偏好。消费者主权可以用一个比喻来说明,消费者在市场上每花一元货币就等于一张选票,消费者喜欢某种商品,愿意花钱去买它,就等于向这一商品的生产者投了一票。生产者只有使自己的商品适合消费者的需要,消费者才会投他的票,也就是愿意购买他的商品,否则商品就会滞销、生产者就会亏本。各个生产者就是通过消费者在市场上的“货币投票”,了解到社会的消费趋势和消费者的动向,从而以此为根据,安排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改进技术、降低成本,增加种类,以满足消费者的要求,从而最终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

消费者主权理论也曾引起争议,比如另一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思曾根据大公司垄断市场的现实提出过“生产者主权”(Producer Paramountcy)的概念,但哈耶克认为,即使是完全的市场垄断,生产者的生产也必须遵从消费者的意愿,否则大公司将失去最终的发展推动力,生产就会处于受限制的状态中,终将失去已有的垄断地位,这对公司和整个社会经济都是有害的。而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苹果计算机公司、麦道公司、康柏公司等等大公司的兴衰在实践中多次验证了消费者主权理论的正确性。

消费资本化理论与消费者主权理论一脉相承,但又突破了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园囿以及哈耶克理论的局限,是通货膨胀和消费紧缩时代理论上的创新和发展。消费者主权理论仅阐明了消费者的重要性,仅解决了“是什么”的问题,没有解决“怎么办”的问题,即没有探讨生产者应在“消费者主权”的前提下,如何获得消费者支持;此外,在理论模型上,消费者主权理论认为生产者和消费者是对立的,消费者的主权对应的是生产者的服从,它没有认识到生产者与消费者可以在一定的机制下有机结合,在市场上实现消费的资本化。而消费资本化理论主要针对的问题是在新经济的条件下,如何实现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有机结合,通过构建各种类型的市场制度,使生产和消费从对立走向统一,在使消费者的主权得到最大化满足的同时,通过消费的资本化,实现企业利润在更高层面上的最大化。

消费资本化理论在实践和应用中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比如,消费者投资、消费者参股、消费者期权,消费者选择权等等,通过这些方式将消费向生产领域延伸,以在不同的层次上实现消费的资本化。

消费资本化理论在实践中应用的最基本的形式是“消费者投资”,即生产者将单位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注入为消费者在本企业开设的个人投资账户,然后根据企业的盈利状况,将个人投资账户的累计额和企业利润的一定比例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分期返还给消费者,使消费者参与企业投资、分享企业发展成果,从而达到吸引消费者,实现消费资本化的目的。

此时,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已经不再是单纯地为了获取商品从而满足偏好,他的消费行为同时变成了一种储蓄行为和参与企业生产的投资行为,这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买卖双方的对立,化解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根本矛盾。

§ 实际作用

消费资本化理论消费资本化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是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高效益的,一个企业即使是采用“消费者投资”这种最基本的消费资本化形式后,企业也可以获得如下的预期效应:

第一,规模经济效应。

消费资本化可以为企业带来范围经济效应和地域经济效应,这是规模经济最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消费资本化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本身会在学界、商界和新闻界产生很大的“注意力经济学”效益,消费资本化同迄今为止的所有企业经营理念和销售方式不同,具有强烈的新鲜感和魅力,它对广大消费者的心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积极参与尝试的心理和亲和力以及愿意长期合作的巨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追赶时代潮流的消费者的眼光在新闻媒体的引导下将凝聚在最初尝试消费资本化的企业和产品上。企业将因此被赋予尊重消费者主权、关心消费者利益的形象,而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一个地方性的企业的知名度可以借此迅速扩展到全国范围,同时被更多的行业所熟知,有利于企业经营的产品范围和地域范围的扩张,规模经济效应将非常明显。

第二,消费聚拢效应。

当企业通过消费资本化将消费者作为本企业一位投资人和成员时,消费者也从另一端做着同样的思考,因为消费资本化过程可以使消费者从企业长期获益,分享企业的发展成果,消费者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消费者,亲和力将使消费者聚拢到这样的企业周围,并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保持长期的关注。若以此为基础,企业再通过优质的产品、细致周到的服务将更多的消费者吸引过来,在消费者心目中奠定信誉良好、亲和力强的企业形象,并逐步加强互动联系,通过完整的信息流通渠道,用诚意和周到的服务来培养消费者忠诚度,企业的发展将得到消费聚拢效应的大力推动。

第三,资本沉淀效应。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资本,或者说在短期内,资本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决定因素。而消费资本化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为企业创造出一个可以是十分庞大的资本存量。以“消费者投资”这种最基本的消费资本化形式为例,当企业将消费者购买产品的消费额的一定比例(等于销售净收入)以记账形式记入消费者在本企业的个人投资账户(实际资金已经投入到企业的再生产之中),在一段时间之后(比如1年),企业才开始按账户余额和企业盈利情况按比例以资金或产品的形式分期返还给消费者,企业的收和支之间存在一个时间差,这就使得企业完全可以靠后加入的消费者的投入来支付先加入的消费者应当获得的回报,企业自始至终都保留了一个资本存量,而随着消费规模的扩大,这个沉淀下来的资本存量将以算数或几何基数递增,企业的发展因此而得到了另一个渠道的资金支持。

第四,社会资本效应。

尽管“社会资本”作为一种不同于经济学和人口学定义的资本概念在1977年的有关文献中才出现,但在经济学界和社会学界却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社会资本理论又叫社会网络理论,特点是从人际网而不是从技术网角度解读信息化。哈佛政治学家罗伯特.普特南(Robert D. Putnam)是社会资本理论的创始人,他在其著作《让民主运作》一书中明确阐明,社会资本诞生并且体现于民众交往网络之中,由于民众对社会经济的参与,社会资本逐渐演进成一种能够使人们互相信赖并恩恩相报的经济资源,人们为了共同的利益而相互合作。普特南还认为,社会资本是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社会资本的强弱决定了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普特南之后,国外社会学者对社会资本的认识以科尔曼(James Coleman)和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为代表。科尔曼认为,社会资本是个人拥有的、表现为社会结构资源的资本财产,它们由构成社会结构的要素组成,主要存在于人际关系和社会结构之中,并为结构内部的个人行动提供便利;而布尔迪厄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通过对“体制化关系网络”的占有而获取的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集合体。社会资本的拥有者可以是个人、群体、组织、社区、企业等,其表现形式为社会结构资源,但社会结构资源本身不是社会资本,只有经过动员才能成为社会资本,行动主体对社会资本持有回报预期,社会资本与其他资本一样具有工具性效应。企业社会资本是指企业通过纵向联系、横向联系和社会联系摄取稀缺资源的能力,一个企业社会资本量的大小,受经济结构和企业家能动性两大要素影响;社会资本对企业的经营能力和经济效益有直接的提升作用。

消费资本化理论应用于实践可以丰富企业的社会资本量,整合市场资源,形成以企业为核心、由消费者推动的强势市场。

第五,市场压力效应。

消费资本化使企业在获得货币资本和社会资本等市场动力的同时,也受到更多的具有建设性的市场压力,消费者对企业的投资和对企业生产销售的浅层参与也有利于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意识、有利于更大范围、更加深入地收集和处理市场需求信息、在这种市场压力下,企业最终会在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方面,甚至在产权改革、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方面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以上仅是对消费资本化理论最基本形式即消费者投资的效应分析,更高层次的消费资本化形式则对应着更广泛、深远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效应。

总之,消费资本化理论的研究,不仅在经济理论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 重要意义

消费资本化理论“消费资本化理论”对中国经济社会运行的重大意义和指导作用在于:

一、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提速,加快缩短中国同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

完整的市场经济应该包括三种资本即货币资本、知识资本、消费资本。几个世纪以来,货币资本一枝独秀,货币资本得到高度重视,但知识资本和消费资本长期处在被淡化、被冷漠的状态,二者的权益没有得到保障,长期处在消极状态。

当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只有一种货币资本推动时,发展后劲是不足的,发展也是缓慢的,这可以从美国、日本正反两方面的例子看到。上世纪后期,人们开始看到了知识的动力,比如美国,在克林顿时期就建立了知识经济委员会,充分重视知识资本的作用,保障知识资本所有者的权益,而同期日本忽视知识资本的作用,依然采取传统的做法,兴建了3000多个企业,因此近10年期间,经济滑坡,产业没有升级。

总结美国日本的经验教训,就可以找到人们国家的发展坐标和定位。今天,世界各国都在不遗余力地寻找扩大需求、刺激消费的对策时,如果人们把知识资本和消费资本也重视和充分利用起来,按照消费资本导向、知识资本创新、货币资本推动的模式,必将会使中国经济大大提速,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二、有利于启动民间资本。

应用消费资本可以使国家总资本翻番,货币资本短缺的情况可以得到缓解。当前,一边是消费紧缩,一边是中国居民的储蓄总额已超过10万亿元人民币,为了刺激百姓花钱,决策者们出台教育产业化、降息、缴税等等政策都无功而返,相反,百姓把钱包捂得更紧了。为什么?都没有保障消费者的利益。因此必须用科学的方法来调动老百姓的积极性,即将他们的消费视为投资,视为储蓄,消费资本化理论将人人都视为资本的所有者,而不是谁有钱就重视谁,使平民百姓既能分享消费带来的利益,也能成为国家改革发展的参与者和建设者。

三、有利于净化市场秩序。

长期以来,假冒伪劣充斥市场,打折削价恶性竞争等的违法违规的现象已从根本上失去了消费者是信任,扰乱了消费者的正常生活和企业正当的生产经营,一方面是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企业至今尚未找到一条真正的有效的可持续发展的营销方式,而这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在经济转型期,缺乏创新的经济理论支撑。一个观念改变一个世界,当前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滞后,已经成为抑制中国经济继续增长的瓶颈。而应用“消费资本化理论”则可以以法律、合同等契约的形式保障消费者的权益来吸引和培育消费者,使优秀企业获得资金、使市场获得长足发展,以此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四、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

没有农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会有全国的现代化。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曾有一句话,他说世界大多数是贫困人口,如果你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那么你就会懂得经济学当中许多重要的原理。世界大多数贫穷人当中,又主要是以农业为生计的。如果你懂得了农业,那你就真正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

“穷人经济学”告诉人们,大部分农民主要依靠农业为生,解决好农业的问题,就解决了脱贫的问题,消除了贫困,也才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如果农民富裕不了,全国的小康社会也就实现不了。“穷人”是消费潜力最大的群体,很多企业不愿意倾听“穷人的声音”,往往遗忘和漠视“穷人的需求”。“穷人经济学”要求人们进一步关注民生,服务“三农”,造福百姓。“消费资本化理论” 就是建立在最广大的农民、城市平民的民生基础上的理论,是人们中国自己的“穷人经济学”理论。

建国几十年来,中国农业一直在支持城市支持工业,农民的权益和利益长期被漠视被剥夺,现在中央提出工业要反哺农业,思路完全正确,但具体怎么做?怎么反哺?怎么认识农民?

“消费资本化理论”认为,9亿中国农民是消费资本的巨大载体,不是官员、政策、城市恩赐的对象,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农民的领袖,就是要动员、引导、组织人民自己起来开创幸福生活。要解决“三农”问题,首先要对农民真正尊重起来,尊重他们的权益、智慧、作用。农民自己最知道自己要什么,最知道该怎么办!世界新经济研究院正在与一些县市联合筹建农业硅谷实验区,在这个实验区里,将探索新的农业生产方式,农民将成为各个经济联合体的股东,这有可能成为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钥匙。其实中央的决策也需要全国人民的智慧——惟有诚心诚意关注“穷人经济学”,市场经济才会更加健康、和谐,才会尽早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0 5: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