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洋泾滨英语 |
释义 | § 简介 洋泾滨英语(pidgin english)即混杂英语,混合英语,英汉夹杂语,母语或者其他语言与英语混合在一起说。洋泾滨英语也叫皮钦语,为英文“pidgin”的音译,俗称“洋泾浜”(源于上海一处靠近租界的地名),属于“混合语”,是华人、葡萄牙人和英国人在中国从事贸易的联系语言。从纯粹语言学的观点看,只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阶段,指在没有共同语言而又急于进行交流的人群中间产生的一种混合语言,属于不同语言人群的联系语言。皮钦语一旦作为母语传递,成为一个社会交际语,它就开始逐步扩大词汇,严密语法,迅速发展丰富起来成为共同交际语言或独立语言。 Pidgin English 而这个词指的是洋泾浜英语 是解放前在上海洋泾浜地区流传的一种中式英语,也泛指所有中式英语。例如, 上海话中的洋泾浜英语 洋泾浜是原上海县城(今人民路中华路内)北郊的黄浦江支河,在江东(今浦东)的叫“东洋泾浜”,于上世纪20年代被填平,今天已很难找到它的遗址了;在浦西的叫“西洋泾浜”或“洋泾浜”,它也在1915年被填平改为马路,最初取名“爱多亚路”,1945年后一度易名“中正东路”,即现在的延安东路。1988年建成的黄浦江隧道就是基本上沿着旧洋泾浜河道进入黄浦江底的。 1845年,英租界率先在上海建立,其南界线就是这条洋泾浜。1848至1849年间,美、法租界相继建立,法租界的北界也是洋泾浜。1863年,英、美租界合并改称为“公共租界”。于是,洋泾浜就成了公共租界和法租界的界河。在南京路、福州路的商业街、文化街尚未形成之前,洋泾浜沿岸就成了上海最热闹的“夷场”。如上海最早且规模最大的新式茶楼“丽水园”,上海第一家徽戏馆“满庭芳”,第一家京戏馆“丹桂茶园”等皆出现于此。另一方面,当时上海道与租界签订的有关租界的法律协定也多以“洋泾浜”命名,称之为《洋泾浜XX章程》,因此,“洋泾浜”一词早期含有“租界”、“洋场”的意思。 [1] § 产生 上海的租界建立以后,原开设在广州、香港、澳门、南洋等地的洋行,以及在本土的外国公司纷纷转迁上海或在上海设立分支机构。由于中西语言上的隔阂,一些原在洋行任职、粗通英语的广东籍买办也随着洋行进入上海充当外国人翻译或华洋贸易的中介人。同时,上海的本土及其他籍商人为了能与外商直接往来跻身上流社会,开始学习简单的英语会话。从此,上海地区开始流行带有浓重乡音而又不遵照英语语法的中国英语,即“洋泾浜英语”。姚公鹤先生在《上海闲话》一书中是这样对洋泾浜英语下定义的:“洋泾浜话者,用英文之音,而以中国文法出之也(姚,P18)。”相传,从事此业者有三十六人,名曰“露天通事”,他们大多为无业泼皮、马夫之流。当遇到外国水手或初到上海的洋商外出购物时,他们就自荐做外国人的向导,从中渔利。其实“露天通事”素以无赖著名,究竟是否只有三十六人,并无正史为证。只不过像郑子明、范高头等著名人士有三十六人,而事实上其他无名泼皮者甚众乃至无法统计。 外国人初来上海时,华人与洋人打交道,语言的读音还能学舌,而外文字却难以摹拟。于是有些聪明人就以中文部首中的丶丨丿一凵等代替英文的二十六个字母。据说,小刀会起义期间,小刀会与租界的书信往来就是用中文部首的英文写成的,而且还真的避开了清政府的耳目。这或许也可以称之为“洋泾浜英语”,只不过由口头形式转向了书面形式。 李敖也曾在《鸽子·囮子·凯子——狱中给女儿的信选刊三十七》一信中谈及洋泾浜英语,信中颇有嘲笑的意味:“Pigeon-English也叫Pidgin-English,就是洋泾浜英文,洋泾浜是上海附近的一个地方,最早跟英国人做生意的中国人,说英文说不好,自己用中文的意思造出不通的英文,就叫洋泾浜英文。比如说‘人山人海’该是英文的huge crowds,但说成people-mountain-people-sea,就是笑话了,这就是洋泾浜英文。” “洋泾浜”三字集中地反映了租界华洋杂处的社会文化特征,在上海地区英文专修学校和更高级的大学尚未成立时,来自不同国度的人们和本地居民普遍都使用这种语言。在英文中,所谓的洋泾浜语被称为Pigeon English,即“鸽子英文”,也叫Pidgin,即皮钦语,转指不同语种的人们在商业交往中发展而成的混杂语言。这种沪版皮钦语一度广泛使用于沪上,连正宗的英国佬到上海落脚,也得先从师学几个月“洋泾浜话”,这样才算通过初步的语言关。对普通的上海市民而言,掌握洋泾浜英语的难度似乎并不太大。由民国时人汪仲贤撰文的《上海俗语图说》中曾记载了洋泾浜歌诀: 来是“康姆”去是“谷”,廿四铜钿“吞的福”; 是叫“也司”勿叫“拿”,如此如此“沙咸鱼沙”(So and so); 真崭实货“佛立谷”,靴叫“蒲脱”鞋叫“靴”; 洋行买办“江摆渡”,小火轮叫“司汀巴”; “翘梯翘梯”请吃茶,“雪堂雪堂”请侬坐; 烘山芋叫“扑铁秃”,东洋车子“力克靴”; 打屁股叫“班蒲曲”,混帐王八“蛋风炉”; “那摩温”先生是阿大,跑街先生“杀老夫”; “麦克麦克”钞票多,“毕的生司”当票多; 红头阿三“开泼度”(Keep door),自家兄弟“勃拉茶”; 爷要“发茶”娘“卖茶”,丈人阿伯“发音落” …… (汪,P2) 也有的类似歌诀中加上“一元洋钿 ‘温得拉’(one dollar)”的内容,大同小异,但有一点得清楚,就是该歌诀须用宁波人的甬音念来,更为原汁原味。这也间接反映了宁波生意人在上海滩的地位。一般在上海市民观念中地位较低的“江北人”,在生活中使用洋泾浜语的机会要少得多,即使有拉黄包车的脚夫和洋顾客讨价还价,有时做个手势也就足矣。倒是一些洋商开办的工厂里,由于许多工作用语和器具材料皆为舶来品,不少老工人在干活中,往往会夹杂一些洋泾浜语。例如在旧上海闸北电厂,常能听到诸如“格只凡尔(valve阀门)要修了”,“做只猛格”(mark做个标记)等话语,有时需要到车间里楼梯小平台干活,大家也都习用“格兰汀”来形容,即指“go to landing”之意。这种在上海工厂中形成的特殊语境,与讲话人自己是否明白英文原意己完全无关。 喜欢在嘴里吐出一些洋泾浜英文字句的人,多半对英文一窍不通,才会人云亦云地凑几句来赶时髦。例如: ——外国主人回家,看见玻璃窗打碎了,便问仆人缘故,仆人很流利地用“洋泾浜”回答:“inside(里面)吱吱吱,outside(外面)喵喵喵,glass(玻璃)克郎当!”洋主人一听就乐了,原来是猫抓老鼠闯的祸。 ——洋行老板让中国司机到大光明电影院买电影票,司机空手而归,指手划脚地告诉老板:“Man mountain man sea,today no see,tomorrow see,tomorrow see,same see!”老板也听懂了:人山人海,今天看不成了,明天看吧,明天看,还是那个影片! 据近人研究,洋泾浜语主要有以下两个特征:首先是植入的英语词汇有限,大概在七百余个单词,所以一词多用和一音多义现象严重,如my可以与I,we, mine,ours等同义通用,同样“店、船、夷皂、羊、汤、样,少破能该六字云”,即shop,ship,soap,sheep,soup,sample一律读作“少破”;其次为英语语法中国化,一般不使用介词,如把“很久没有见到你”说成“long time no see you”等。 [2] § 掌故 洋泾浜英语在当时上海人生活中的应用随着洋泾浜语的普及而不断增多,而且同一个词会不断演绎以应用到各个方面,例如用“邓路普”暗指人厚颜无耻(“邓路普”为英国生产的轮胎品牌,因其质量好故当时人认为其橡胶很厚,其实邓路普轮胎是质薄而牢固的)。以下举两个较为典型且当代仍在使用的例子。 1、枪势 当时的上海人常把“混日脚”讲做“混枪势”,到今天也还能听到这样的说法,但是大多数上海人已不知道“枪势”的来历和含义了。其实枪势是英语中chance的音译,意译作“机会”、“机遇”讲,这个词又常在落袋(今称之为“桌球”)以及其它游艺项目中,所以“枪势”在成为上海语后也多作球艺术语。大家知道,落袋是两人(或数人)依次击球,根据球色顺序进袋计分。在游戏中,母球与子球的位置是十分重要的,如果甲方击球没把子球击入袋中,而且还把母球击到一个十分有利于对方击球的位置,甲就会懊丧地说“Give you a good chance!”,意即“给了你一个好机会!”假如击球者是中国人,他就会说成是“给你一只好枪势!”康乐球是近代上海最普及的娱乐器具,康乐球的玩法与落袋略有差异,如打盘子把16(也有20、24、28、32)只小子成方形放置盘中,双方(也可四人)用同一枚母子(上海人称之为“老板”)依次击子,以击子入洞多者为胜。最初,康乐球术语“枪势”也多指有利于击球的位置,盘子略被打松后有利于击球的机会是很多的,精与此道者会充分利用几何学的sin对角、避子原理寻找击球进洞的机会,术语称之为“看枪势”。久而久之,“枪势”又成为评价人们球艺的俗语,后又演进为人的处世能力,如“格人枪势足来些”。在球台上指该人球艺精湛,而社会上则多指该人门路广、办法多。上海人把击球的圆棒叫作“枪棒”,因而人们认为“枪势”就是捏枪棒的姿势。虽然捏枪棒的姿势也是品评球艺水平的标准之一,但这种说法实为误传。 2、克拉 近代上海方言中把上等级的人或物称之为“克拉”。如上海方言讲:“格家伙克拉来些”,意即该人道行深且上品;又如“格件衣裳克拉来”, 意即这件衣服做工、样式、面料等均属上品。这里所提及的“克拉”是英语“class”的音译,原义主要指等级、阶级,而英语中一般把上层社会称为“class”。“克拉”一词在20世纪50年代已很少见与使用,但60年代初,我国因自然灾害而出现社会的暂时不稳定,此时旧社会的一些沉渣泛起,一些旧社会的“克拉”者以各种方式宣传旧社会上层社会的生活方式、黑道中的规矩和作案手法。这些旧社会的“克拉”们年岁都已大了,于是人们把他们称作“老克拉”。60年代初,“老克拉”是限于40岁以上,对旧社会涉世颇深者的称呼。“老”在上海方言中有年长的意思,同时又有“狠”的含义,之后“老克拉”又泛指涉世颇深、粗通黑道行情规矩的“老懂经”。60年代中期以后,尤其是文革初期,大概因为“老克拉”与旧社会资产阶级有关联而被归入牛鬼蛇神之列,人们弃之犹恐不及,“老克拉”的称呼也很少见与使用。但社会上又冒出一个与“老克拉”词义十分相近的词——“老的克”。有人认为“的克”是英语“stick”(文明棍)的音译,是由于旧时绅士常用而得名。也有人认为“老的克”应作“老狄克”,是国家行将进入文革动乱的谶语。60年代中期后,鲁迅先生被尊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先驱而地位日显,谁反对鲁迅先生就是反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反革命。1966年,张春桥在上海的地位日渐显赫,而张春桥曾于30年代化名“狄克”攻击过鲁迅先生,于是在上层社会以及文化界中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一部分人希望能证实“狄克”即张春桥而哄张春桥下台,另一部分人则千方百计隐瞒史实以保张春桥,而民间(也只能是部分人)只知道中央和地方都在找一个潜伏在要害部门数十年之久的老奸巨滑——“狄克”,但根本无从知道“狄克”者张春桥也。于是上海俗语中出现“老狄克”一词以喻精于算计者。 § 消逝 “洋泾浜英语”毕竟是非正规语言,只能限于一时一地。二十世纪初以后,一方面随着留洋学生的大批归国,另一方面由于外语学校的普遍出现,中西文化交流进一步深入,它已成为沪上人士形容不伦不类的人或事的代名词,带有明显的贬义。洋泾浜语在文化层次高的群体中逐渐消失,但仍在部分文化层次不高的群体中使用,并流传至今。直到今天,你还能听到有人把“给你点颜色看看”说成“Give you some colour see see.”笔者高中时一同学则更进步一些,在此说法上加了个介词“to”,即“Give you some colour to see see.” 洋泾浜已被填平近90年了,它曾是河道早已被人遗忘,但作为俗语又深深地印在人们的心中。 朱大可的《殖民地鲁迅和仇恨政治学的崛起》里面有关于上海俚语的段落,很有意思。 隐藏在当代上海俚语中的那些近代隐语记号,无疑是我们对殖民地鲁迅进行精神分析的一个文化语言学的主要依据。我注意到,那些描述商品和人性低劣性的语词在上海俚语占据了重要地位:"蹩脚"(BILGE,船底污水,引申为肮脏的、下三滥的、劣质的)、"大兴"(DASHY,浮华的,华而不实的,引申为假的、冒牌的、劣质的)以及"肮三"(ON SALE,二手货贱卖,引申为垃圾货、形容人的品质低劣)、"瘪三"(BEG SIR,乞丐先生,用来形容叫花子、难民、逃荒者等各式穷人,后引申为最广泛的骂人用语之一,)这些至今仍被大量使用的俚语,组成殖民地上海的劣质性语境,它们试图为这个高度现代化的都市提供一种负面估量。 为了推销劣质文化和劣质商品,某种相应的欺诈文化应运而生了,这导致了那些用以描述欺诈事件的语词的连锁涌现:"赤佬"是英语"CHEAT"(欺骗)和中文"佬"的混生词语,一个鲁迅时代最流行的洋泾浜俚语(隐语);另一类似的名词是"小(老)开"(小(老)KITE,小(老)骗子之意,以后竟引申为对有钱人的泛称),加上"门槛精"(MonKEY精,猴子精,引申为聪明的、精明的)、"戆大"(GANDER,傻瓜,呆鹅,糊涂虫,引申为受骗者,现被北方人读若"港都")、"混枪势"(混CHANCE,混机会,引申为浑水摸鱼)等等。这些古怪的华洋双语式隐语,汇聚成了殖民地上海的欺诈性语境。 基于骗局的普遍存在,某种专门揭发骗局和隐私的"花边文化"被创造了出来,同时,诽谤和中伤也蔚成风气。租界小报为了取媚读者,大量散发此类文字,成为中国新闻史的一大奇观。这是近代自由主义赐给殖民地上海的一项古怪礼物。洋泾浜英语"出蹩脚"(出BILGE,清出船底污水,原为黄浦江水手用语,后引申为向人泼污水,诽谤中伤)和上海本地土语"放野火"(用来形容某人到处诽谤中伤他人)就是两个范例,它们是殖民地上海的诽谤性语境的话语标志。7这种欺诈性语境、劣质性语境和诽谤性语境的三重复合,描述了"殖民地综合症"的大致外观。它是对殖民地情欲、租界自由主义和革命语境的最激烈的价值消解,并把鲁迅逼入了令人绝望的困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