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海洋灾害知多少? |
释义 | 我国是世界上海洋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海洋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仅次于内陆的洪涝和风沙等灾害。1980年--2002年的22年中,海洋灾害的经济损失大约增长了30倍,高于沿海经济的增长速度,已成为我国海洋开发和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海洋防灾减灾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社会安定、经济安全和沿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因此,探讨沿海城市所面临的海洋灾害的主要类型及典型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这里主要列举与我国沿海城市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几种主要海洋灾害。 1、风暴潮 风暴潮是指由台风、温带气旋、冷锋的强风作用和气压骤变等强烈的天气系统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使受其影响的海区的潮位大大地超过平常潮位的现象,又称“风暴增水”、“风暴海啸”、“气象海啸”或“风潮”。西北太平洋每年生成的台风有30多个,占金球1/3以上,其中影响我国的约有20个,在中国登陆的有7-8个。风暴潮通常可以分为台风风暴潮和温带气旋风暴潮两种,影响我国的台风风暴潮一般分布在东海、南海、黄海南部及台湾以东太平洋海域;温带气旋风暴潮一般分布在渤海、黄海北部。其中台风风暴潮对我国沿海地区的影响较为强烈,浙江沿岸、福建、广东、海南沿海是多发区域。截至2005年10月底,我国沿海地区共发生了规模较大的7次台风风暴潮。台风所带来的风暴潮给沿岸地区带来了巨额的经济损失和一定的人员伤亡,如今年影响我国大陆的第一场台风“海棠”,在不到一天时间,共造成福建、浙江两地直接经济损失80.93亿元,并导致浙江3人死亡;台风“达维”自9月26日凌晨4点左右在海南省万宁市山根镇沿海登陆,截至9月28日统计已造成海南、广东、广西三省(区)900多万人受灾,因灾死亡21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03万公顷,倒塌房屋3万多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21.0亿元。 2、赤潮 赤潮是指海洋中某些微小的浮游藻类、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暴发性繁殖或集聚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的生态异常现象。它是一种常见的海洋灾害,它会破坏生态平衡和渔业环境,危害渔业和养殖业,有毒赤潮还能通过食物链转移造成人畜中毒死亡。从总体上讲,近20年来我国沿海赤潮灾害日益频繁,20世纪80年代平均每年10次左右,到90年代上升到每年20次左右,进入21世纪以来,赤潮暴发次数剧烈增加,到2003年达到119次之多。造成我国近海赤潮发生频率越来越高、规模越来越大、持续时间越来越长的根本原因在于陆源污染物的大量排放、船舶排污及碰撞溢油、海上石油开采溢油增加、近岸养殖过度、近岸旅游造成坏境污染等。据《中国海洋灾害公报》数据显示,我国近几年来的赤潮灾害发生频率不断上升,对渔业、养殖业等造成严重影响,经济损失巨大。另据国家海洋局报道,自2005年3月31日在浙江省温州南麂外侧海域首次发现赤潮以来,到目前为止,全省共监视监测到赤潮11次,累计面积已达1万多平方千米。 3、海岸侵蚀 海岸侵蚀是指在自然力(包括风、浪、流、潮)的作用下,海洋泥沙支出大于输入,沉积物净损失的过程,即海水动力的冲击造成海岸线的后退和海滩的下蚀。海岸侵蚀现象普遍存在,中国70%左右的砂质海岸线以及几乎所有开阔的淤泥质岸线均存在海岸侵蚀现象。如江苏废黄河口附近海岸,1855-1970年岸线以平均每年147米的速度后退,20世纪70年代以来,岸线后退速率仍达20-40米/年;近代黄河三角洲钓口至神仙沟岸段,每年后退达350米以上;海南省文昌县由于珊瑚礁被开采,海岸已后退200余米,造成大量的椰树林被海水倾倒。引起海岸侵蚀的原因有两种:一是由于自然原因,如河流改道或大海泥沙减少、海面上升或地面沉降、海洋动力作用增强等都导致海岸侵蚀;二是人为原因,如拦河坝的建造、滩涂围垦、大量开采海滩沙、珊瑚礁,滥伐红树林,以及不适当的海岸工程设置等,均会引起海岸侵蚀。由于海岸侵蚀使土地大量失去、海岸构筑物破坏、海滨浴场退化、海滩生态环境恶化、海岸防护压力增大、侵蚀下来的泥沙又搬运到港湾淤积而使航道受损,从而成为一种严重的环境地质灾害,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加强海岸线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海岸侵蚀。 4、海浪 海上引起灾害的海浪,一般是指波高为6米以上的海浪,它是由台风、温带气旋、寒潮的强风作用下形成的。 当然,对于不同性能的船舶,它所能抗御的海浪大小也不一样。没有动力的帆船以及小马力的机帆船,3米波高的海浪足以构成威胁;千吨以上至万吨的船舶,其抗浪能力又增强了,至于现代化的十几万吨、几十万吨的巨型船舶,只有特大的9米波高以上的巨浪,才能造成危害。据测量,近岸浪对海岸的压力,可达到每平方米30-50吨,这对海岸工程、沿岸设施的破坏是毁灭性的的,有时海浪还会携带大量泥沙进入海港、航道,造成淤塞等灾害。据记载,在一次大风暴中,巨浪曾把1370吨重的混凝土块移动了10米,20吨的重物也被它从4米深的海底抛到了岸上。巨浪冲击海岸能激起60-70米高的水柱。根据1966-1993年的资料统计,中国近海和邻近外海,波高≥6米的灾害性海浪在28年中共发生735次,平均每年28次;其中波高≥9米的狂涛过程162次,平均每年5.8次。也就是说,邻近的渤、黄、东、南海及巴士海峡区域,每年大约有150天处于狂风恶浪的困扰当中,使这里成为世界上最不“平静”的海洋区域之一。 5、海雾 海雾由海面低层大气中水雾凝结所致,通常呈乳白色,产生时常使海面能见度降到1千米以下。我国近海雾区北宽南窄,黄海与东海的雾区最大,南海次之,渤海最小;琼州海峡、浙闽沿岸和山东半岛沿岸为三个多雾区。成山角一次海雾可持续26天不散,有我国的“雾都”之称。海雾是一种危害很大的海洋灾害,首先,无论在海上还是在海岸带地区,海雾都因其大大降低能见度而对交通运输、渔业捕捞和养殖、海上油气勘探开发以及军事活动等造成不利影响;其次,雾气会极大地减少日照时间,低温高湿会对农作物生长造成很大危害;第三,雾水中的盐分对建筑物的腐蚀也是不可忽视的。其中,在全部因海洋和气象原因造成海难事故中,因海上能见度原因造成的船舶海难事故,占有相当的比例。国内一项1950-1987年的船舶海上航行事故统计显示,因恶劣能见度而造成的海难事故,占事故总数的首位。但从对船舶造成的损害讲,在数量上占首位的是台风,占74%,而海雾只占12%,居第二位,损害的程度也比较轻。但也有例外,如1993年5月,中国国家海洋局所属4000吨级远洋科学考察船“向阳红16号”,在北纬29度,东经134度舟山群岛海域与一外籍货轮相撞而沉没,在事故中死亡3人,生还107人,经济总损失近亿元。 6、海冰 海冰是由海水冻结而成的咸水冰,但也包括流入海洋的河冰和冰山等。大陆冰川或陆架冰滑入海洋后断裂而成的巨大冰块中,露出海面的高度在5米以上者称为冰山,高度大者可达几十千米,长度一般为几百米至几十千米;特大的冰山叫冰岛。我国北部海域纬度偏高,每年都有结冰现象出现,在黄河口附近也有一定河冰入海。海冰灾害是极地海域和某些高纬度海域最突出的海洋灾害之一,主要表现为:① 推倒海上石油平台,破坏海洋工程设施、航道设施,或撞坏船舶造成重大海难; ② 阻碍船舶航行,破坏螺旋桨或船体,使之失去航行能力; ③ 海冰封锁港湾,使港口不能正常使用或大量增加使用破冰船破冰引航的费用; ④ 使渔业休渔期过长和破坏海水养殖设施、场地等,造成经济损失。例如,1969年1月下旬至3月的我国渤海冰封期间,渤海石油公司“海二井”石油平台,长41米,打入海底2米深,由2.2厘米厚锰钢板卷成的直径0.85米的圆筒桩柱15根全部被摧毁;海冰还割断了“海一井”石油平台的全部钢管拉筋。但海冰对沿岸工程建筑的破坏性则相对较小,这与风暴海浪灾害,尤其是主要对滨海地区造成灾害的风暴潮恰好形成明显的对照。 7、海水入侵 在沿海地区,由于大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海水侵入沿海含水层并逐渐向内陆渗透,这种现象被称为海水入侵。海水入侵的直接后果是地下淡水受到海水的污染、沿岸土地盐碱化、水源受到破坏、沿海建筑物受损等。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地下水的过量开采,我国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广西、海南和台湾等省市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海水入侵加剧现象,其中环渤海地区比较严重。以山东沿海地区由于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引发海水入侵的最严重地区---莱州湾为例,莱州湾沿岸海咸(卤)水入侵始于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初海咸水入侵加剧。至2002年,沿莱州湾南岸平原中部横贯东西形成一条宽度为115-1210千米的连续入侵带,总面积达69618平方千米,陆侧地下水位低于海平面的漏斗面积达2561平方公里,并造成40多万人吃水困难,8000余眼农田机井变成报废,400多平方千米耕地丧失灌溉能力,粮食每年减产3亿吨以上,工业产值每年损失4亿元。 8、沿海地面下沉 地面沉降是指某一区域内由于开采地下水或其他地下流体导致地表浅部松散沉积物压实或压密引起地面海拔下降的现象,又称地面下沉或地陷,其特点是波及范围广,下沉速率缓馒,不易察宽,但对建筑物、城市建设和农田水利危害极大。我国海岸带是人口、??人们大量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产生地下漏斗,造成地面下沉;另外,众多的高层建筑,亦增加了地面承载力,又加剧了地面下沉的速率。我国96个地面沉降城市和地区中80%在沿海她区,如天津、上海、苏州、常州、无锡、嘉兴、宁波、湛江、台北等。累计沉降量为480-2780毫米,沉降速率10-56毫米/年。以上海市区(400平方公里)为例,1921年-1992年,70年时间内,1921年-1948年,平均地面沉降率为24毫米/年,1957年-1961年,平均地面沉降率为110毫米/年,在控制地下水抽用量及采取回灌措施后,1962年-1972年,平均地面沉降率为59毫米/年,1972-1992年,平均地面沉降率为4.3毫米/年,过去40年来,上海市因地面沉降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900亿元。 9、河□及海湾淤积 我国入海河流流域面积占全国面积的44.9%,多年平均入海径流量为18152.44亿立方米,占全国河川总径流量的69.8%。其中黄河、长江、辽河、鸭绿江、钱塘江、闽江、珠江、韩江等主要河流,每年入海径流量为14900亿立方米,占金国河川入海径流量的82.20%。在为河口地区带来巨大流量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泥沙,如黄河年输沙量约为12亿吨,长江年输沙量约为5亿吨,这些泥沙堆积在河口地区形成了巨大的拦门沙和水下三角洲。因此,位于河口区的规摸较大的港口城市就面临着一个双刃剑,既具有便利的港航条件,又要为保持这个优势付出大量的维护费用。以长江口为例,每年仅投入到长江口航道清淤的经费就达数亿元。 10、海上溢油 海上溢油是指在海上作业或航行过程中发生的石油泄露事件。石油在海洋表面上形成面积广大的油膜,阻止空气中的氧气向海水中溶解,同时石油的分解也消耗水中的溶解氧,造成海水缺氧,而且重金属和有毒有机化合物等有毒物质在海域中累积,并通过海洋生物的富集作用,对海洋动物和以此为食的其他生物造成毒害。据2004年我国海洋统计公报,2004年统计到海上溢油事件5起,其中12月7日,巴拿马籍集装箱船和德国籍集装箱船在珠江口发生碰撞,其中德国籍船燃油舱破损,约1200吨燃油溢漏,8日上午在海上形成了长9海里、宽200米的油带,造成我国近年来较大的一次海洋污染事件。 11、海平面上升 由于近年来温室气体的不断增加,造成了全球性气温上升,导致海水受热膨胀、高山冰川融化、南极冰盖解体,造成海平面的绝对上升;并且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陆地地面沉降,又造成了海平面的相对上升。根据现有观测数据表明,20世纪全球海平面的上升速度是近300年来最快的,未来的21世纪我国沿海海平面将可能继续上升。从1900年至今,全球海平面高度平均上升了10-20厘米,到2100年将比1990年高出9-88厘米。近50年来我国近海海平面平均上升了约13厘米,且上升速率逐渐加快。气候模式预估结果表明,到2050年,我国沿海海平面将上升约12-50厘未,大于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幅度。海平面上升对人类环境的危害主要表现为:首先,海平面的上升可淹没一些低洼的沿海地区,加强了的海洋动力因素向海滩推进,侵蚀海岸,从而变“桑田”为“沧海”;其次,海平面的上升会使风暴潮强度加剧,频次增多,不仅危及沿海地区人民生命财产;而且还会使土地盐碱化,海水内侵,造成农业减产,破坏生态环境。据推测,今后海平面上升1米,全世界受灾人口将达10亿,其中3-4亿人将无家可归,一些国家,尤其岛国,将从地球上消失,全世界受灾土地总面积可达500万平方千米,世界上1/3可耕地将受影响。 12、外来物种入侵 伴随着人们的经济活动和国际交往,一些物种由原生存地借助于人为作用或其他途径移居到另一个新的生存环境并在新的栖息地繁殖并建立稳定种群,这些物种被称为外来物种。有针对性地引进优良动植物品种,既可丰富引进国的生物多样性,又能带来诸多效益;但若引种不当或缺乏管理则会引发较大负面影响。我国是世界上海洋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被国际保护组织誉为“生物多样性大国”和“生物多样性全球热点地区”。但随着我国海洋运输事业的发展、国际贸易的日趋频繁、海水养殖品种的传播和移殖,我国海洋外来物种数量越来越多,对我国的海洋生物多样性和海洋生态系统安全带来了严重影响。以养殖生物为例,鲍、牡蛎、扇贝、对虾、鱼类、藻类等大量从国外引入亲体,甚至新物种,在养殖过程中由于各种方式导致养殖对象进入自然海域,不仅与当地土著生物争夺生存空间、饵料,争夺生态位,并且传播疾病、与土著生物杂交导致遗传污染,降低土著生物的生存能力,导致土著生物自然群体降低,甚至濒于灭绝。 (作者:陈君) --原载《海洋世界》2005年第12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