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汉长城 |
释义 | § 介绍 汉长城奋六世余威的秦始皇,振长策而一统六国,仅仅是将原有的长城连接起来略加延伸,就为秦的亡国掘好了坟墓。汉武帝则不同,用数世之积蓄,开地拓边,在北方及河西的广大区域,解除了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汉长城(当时称为“塞”)的规模及长度都远远超出了秦代。特别是甘肃境内的长城,东起令居(今兰州河口),经武威、张掖、酒泉、敦煌,西止于玉门关外的大煎都侯官隧(今敦煌榆树泉盆地湾窑)。这些汉塞一方面在战略上起到了阻断羌匈联系的作用,另一方面,又为汉代与西域的交通、丝绸之路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从其整个建筑形式来看,汉代的长城是采取了因地制宜的办法,因山河形势,就地取材。在一些地段夯筑了塞墙,在一些地段则开挖了壕沟,一些地段是纯粹的自然屏障,而一些地段则又是简易的烽台与栏栅式的防御工事。沧桑巨变,历2000年的风雨剥蚀、风沙掩埋与人为破坏,这些长城已大多是面目全非了。或被夷为平地,踪迹无寻;或颓为田埂、浅沟,已失却往日的风采。惟有那残迹犹存的烽台,在向人们诉说着汉塞的走向与历史。在沙进人退的历史遗憾背后,又为旅游增添与保留了许多好的去处。无情的风沙在逼退人们之后,也在一些地段将汉代的长城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得自自然的恩惠,将会有机会去领略汉长城的风姿。 由于自然与历史的原因,河西汉塞西段的保存状况是最完整的,特别是在一般认为是汉代玉门关的小方盘附近。远远望去,汉塞犹如一条无尽头的苍龙,横卧于沙漠瀚海的天地之间。残留的高度仍有3.75米,基宽3米,顶宽1.5米。因当地多砂砾、碎石,缺乏用于夯筑的黄土,古人也就采用了非常独特的建筑方式。先以红柳、芦苇编成框架,中间实以砾石,层层叠压而成。为确保其稳固,又用芦苇作垫和土铺在每层之间。盐分较高的地下水,使砾石凝结,坚实无比。虽经千百年的风雨浸蚀,仍屹立于戈壁风沙之中,蔚为壮观。实为中国军事及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观。 长城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已被列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敦煌市博物馆还辟有旅游专线,为希望一睹汉塞风采的海内外游客提供各种服务。 § 历史 汉长城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修筑长城最长的一个朝代。汉长城东起辽东,经阴山、河西走廊,向西延伸至新疆。为加强防御,在阴山以北修筑的是两道平行的外长城。汉长城全长2万余里,工程浩大,规模空前。主要是在汉武帝反击匈奴,加强防御而修筑的。 西汉初年,匈奴势力强大,占有南起阴山,北到贝加尔湖,西逾葱岭(汉文帝时,匈奴破西域26国后),东至辽东的广大地区。河套、阴山一带,是匈奴诞生和兴起的地方,“冒顿单于依阻其中,治作弓矢,来出为寇,是其园囿也。”(《汉书·匈奴传》)汉王朝在武力反击匈奴,获得胜利后,首先把秦长城加以修缮利用,接着又构筑新的长城和亭障、烽堠、列城,使防务加强起来。公元前126年,汉武帝命苏建在今内蒙古河套西部筑朔方城,并于阴山山脉之中修缮秦时所筑长城障塞,整修“当路塞”加强防范。武帝元朔2年(公元前127年),卫青统兵出云中,在河南战役中获胜,获得河南地,遂设置朔方郡(治所在今杭锦旗北),管理河套西北部和后套地区。(《汉书·匈奴传)云:“于是汉遂取河南地,筑朔方,复缮故秦时蒙恬所为塞,因河而为固。”就是指这件事。在这次修缮中,汉长城与秦长城相比,有不少地段向南迁移了。南移的原因,与有些地方如右北平郡、辽西郡等已归属匈奴有关系。汉代南迁长城由卓资县东南经察右前旗、丰镇县东北和兴和县,进入张家口地区;又由张家口地区经丰宁、滦平、隆化,进入宁城县西;复从宁城县东北折向喀喇沁旗东南转入辽宁建平县中部。汉长城东端在辽东浿水(即今鸭绿江)之滨。 汉长城历经内蒙古的阿拉善、巴彦淖尔、鄂尔多斯、包头、呼和浩特、乌兰察布、锡林郭勒、赤峰等地,在内蒙古境内的历代长城中,除了金长城就数它最长了。东汉时期防御设施基本上是沿用西汉的,只是东汉初期为防御匈奴修筑亭障、烽燧之事甚多,但多是局部的补充,不在内蒙古境内。光武帝之后,由于南匈奴内附,北匈奴西徙,北境无事,就没有再修筑长城了。 § 现状 汉长城乌拉特草原上,有两条近似乎行的长城向西北方向延伸,相对垂直间距为10~80公里。南边的一条长城从乌中旗新忽热苏木东北20公里处进入巴盟,总体沿西北方向,经乌兰苏木的乌兰呼热,过川井苏木,经沃博尔呼热和阿尔呼热入乌拉特后旗巴音前达门苏木境内,经宝音图、乌力吉苏木西北入蒙古人民共和国,在巴盟境内长约300公里。北边的一条长城从乌中旗巴音苏木的巴音圆囵东37公里处入巴盟境内,沿西北方向经敦达乌苏,转西经巴音杭盖苏木、过伊很查干入乌后旗,经巴音前达门苏木巴音查干向西南入宝音图苏木,再向西南人乌力吉苏木,复转向西北,经乌力吉苏木的沙尔扎塔、呼伦陶力盖西北入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在巴盟境内长约280公里。经考证,这两条长城是公元前102年汉武帝派光禄勋徐自为和路博德所建。 现代学者多称北边的一条为“汉外长城”,南边的一条为“汉内长城”。这两条长城和赵秦长城在构筑方式上不同。赵秦长城因山崖、沟壑据险而筑,几乎全部用石头筑成;而汉外长城和汉内长城多在草原通过,一般无险依,无石可用,只好夯土为墙,经两千多年风雨寒暑,遗址高度多在0.5~1米左右,宽约4~8米,许多地段被今人当做道路使用。这两条长城个别地段用石头筑成或外筑石内包土,在乌拉特后旗乌力吉苏木北15公里处为筑石包士的长城。 § 遗址 汉长城遗址在玉门关以西5公里处,有一段独特的用板土芦苇筑成的汉代长城遗址,最令人称奇的是,它仍基本保存完整。峰燧旁边有报警时用以点燃烽火的积薪垛15堆,最大的长2米,高1.3 米以上,而且都已凝结为化石般坚硬。在汉长城烽燧中曾出土1200多枚价值不菲的汉简。置身其间,恍若回到了那些金戈铁马的年代。放眼敦煌正北,远山一抹,起伏连绵,横亘天际,这就是马鬃山的支脉——白山。白山南麓,便是从东向西流淌的疏勒河下游。这里戈壁灰褐平坦,湖泊碧水汪汪,清泉澄澈甘甜,绿草如茵,胡杨苍翠,红柳似火,骆驼饮水,牛羊吃草,黄羊奔跑,野鸟飞旋……一条婉蜒如游龙的汉代长城自东向西逶迤而去。长城的亲密伙伴——烽隧隐约可见。 宏伟、壮丽的长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伟大创造。西汉时,中原王朝为了对外抗御匈奴骚扰,加强边塞建设,对内安定百姓生活,巩固中央集权,以加强同中亚、西亚各国的贸易和友好往来,由令居(今永登)开始,经河西走廊张掖、额济纳旗、金塔、嘉峪关、玉门、安西等地,到敦煌西湖的马迷土建起了长城。并将“亭”(烽隧)、“障”(较大的城堡和烽火台)修至盐泽(今罗布泊)楼兰故国。这便是汉长城。敦煌境内北端现存除碱墩子至马迷土的汉长城干线外,还有玉门关至阳关、阳关至党河口、马迷土至弯腰墩的汉长城支线。随着两千多年岁月的流逝和风雨流沙的破坏,部分长城被夷为平地,多半长城保存下来。其中玉门关西面党谷隧一带的长城保存较好,地基宽3米,残高3米,顶宽1米,为中国目前汉代长城保留最完整的-段。 敦煌汉长城的结构并无砖石,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造。敦煌北湖、西湖一带,生长着大片红柳、芦苇、罗布麻、胡杨树等植物,修建长城时,就用这些植物的枝条为地基,上铺土、砂砾石再夹芦苇层层夯筑而成。以此分段修筑,相连为墙。长城内则低洼地铺盖细沙,称为“天田”,以观察脚印之用,是一种防御措施。长城沿线,每隔十华里许筑有烽隧一座。这就是古籍中所写的“十里一大墩,五里一小墩”的烽火台。每座烽隧都有戍卒把守,遇有敌情,白天煨烟,夜晚举火,点燃报警,传递消息,所燃烟火远在三十华里外都能看到。敦煌境内现存烽隧八十多座,玉门关西湖一带保存得最为完整。汉代烽隧多呈底宽上窄的方柱形,主要建在长城内侧。筑造结构主要有三种:一是用黄胶土夯筑而成;二是用天然板土、石块夹红柳、胡杨枝垒筑而成;三是用土坯夹芦苇砌筑而成。烽隧大都建在较高的地方,一般都高达7米以上。有的残高10米左右。烽隧顶部,四边筑有不高的女墙,形成一间小屋。有的顶部现在还可以见到屋顶塌陷的遗迹和残木柱等。 烽隧的主要作用是举火报警,传递消息,以防备敌兵的骚扰和人侵,同时也为丝路上往来的使者、商队补充给养。报警的方式主要是“举燔苣,燃积薪”。玉门关一带芦苇遍布。即用芦苇捆扎成束者名叫“苣”,堆成方形或圆形的芦苇叫“积薪”。“苣”的长短不一,长的达2.4米,短的为60厘米。还发现了8厘米长的“引火苣”。敦煌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现存的“积薪”数量之多、保存之完好为中国之最。有一座烽隧周围存放的积薪多达十五堆,排列十分整齐,天长日久,凝结在一起,坚如化石。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长城、烽隧遗址中,保存着许多非常珍贵的历史文物。如“玉门千秋隧”出土的西汉纸,经考证,早于东汉蔡伦造纸170多年。著名的“敦煌汉简”就是从长城沿线的烽隧遗址中出土的。它为研究中国汉代河西地区乃至全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 § 汉代长城较之秦长城的发展 汉代长城较之秦长城更有所发展。并筑了外长城,它们的长度达到了两万里,是历史上修筑长城最长的一个朝代。 汉朝花如此大力修筑长城,除了军事上的防御之外,汉长城的西部还起着开发西域屯田、保护通往中亚的交通大道“丝绸之路”的作用。 汉武帝是一个继秦始皇统一之后,把封建专制国家进一步巩固下来的重要人物。他对掠夺成性的匈奴奴隶主,早有戒备,并以坚决的回击。在他继位的第七年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就派了“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屯云中,中尉程不识为车骑将军屯雁” (《汉书?琥帝纪》)。但是,到了元朔年间,匈奴不断入辽西、上谷、渔阳杀掠吏民,武帝命卫青、霍去病统兵大破匈奴。为了有效地阻止匈奴奴隶主的突然袭击,除了抗击之外,必须要加强经常的防御工事。修筑长城以抗匈奴,是秦始皇时即已行之有效的办法。因此,在收复了被匈奴侵占的土地之后,首先是把秦始皇时所修长城加以修缮。《史记·匈奴列传》上记载,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汉遂取河南地、筑朔方,复缮故秦时蒙恬所为塞,因河为固。”这是武帝初期的情况。 汉武帝不仅修缮秦城,而且新筑长城。长城工程规模的宏大,更远出秦皇长城之上。武帝主要建筑河西走廊的长城。《史记·大宛列传》:“汉始筑,令居以西,初置酒泉郡以通西北国。”这是从元狩中开始从甘肃的永登(古令居)筑长城至酒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武帝令骠骑将军霍去病出陇西,击破匈奴,匈奴的昆邪王杀休屠王,并率四万人来降,武帝以河西地置武威、酒泉两郡。从那时开始了河西长城的建筑。 西汉(主要是武帝时期)所筑河西长城、亭障、列城、烽燧,有力地阻止匈奴的进犯,对发展西域诸属国的农牧业生产,促进社会的进步,特别是对打通与西方国家的交通,发展同欧亚各国的经济贸易、文化交流起了重大的作用。两千年前中国的丝织品即是通过这条“丝绸之路”经康居、安息、叙利亚而达于地中海沿岸各国的,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这条“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远及两万多里。在汉王朝管辖地区就有一万里以上。当时分作南北两路:南路从敦煌经楼兰(即鄯善,今若羌东北)、于阗(今和田)、莎车、疏勒(今喀什)、桃槐、贵山城(前苏联撒马尔罕)、贰师城(前苏联境内)而达大月氏(前苏联阿姆河流域中部)、安息(即波斯、今伊朗),再往西达于条支(今伊拉克)、大秦(即罗马帝国,今地中海东部一带)。北路从敦煌经车师前王廷(今叶鲁番)、焉栖、龟兹(今库车)在疏勒(喀什)与南路相合。就在这条东起武威、居延(额济那),西至疏勒(喀什)以西中国境内的万里古路上,两千多年前汉代修筑的长城、亭障、列城、烽燧的遗址,至今巍然耸立。从这些遗址及古墓葬之中,曾发现了自西汉以来的许多木简、丝帛文书、印章和丝织品。当时西方国家的毛织品、葡萄、瓜果等也沿着这条“丝绸之路”万里长途输入到长安和东南郡县。在文化艺术上通过这条大道也得到了交流。这条大道上长城、亭障、列城、烽燧正是起到了保护这一条漫长的国际干道安全的作用。 [1] § 参考资料 [1] 浙江在线 http://www.zjol.com.cn/05gotrip/system/2003/07/16/006050589.shtml [2] 北方新报 http://news.idoican.com.cn/bfxb/html/2008-08/06/content_9167876.htm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