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法拉利车队
释义

§ 基本资料

法拉利车队标志

总部:意大利,马拉内罗

首次参赛:1950年5月21日摩纳哥蒙特卡洛

车队冠军次数:14

车手冠军次数:14

分站赛胜利次数:183

首发次数:177

最快圈速次数:184

参赛次数:721

车队总积分:4333

车队经理:让·托德(Jean Todt) 法拉利车队

技术总监:罗斯·布朗(Ross Brawn)

主设计师:尼可拉斯·汤姆巴兹斯(Nicholas Tombazis )

赛车型号:Ferrari 248 F1

引擎代号:Ferrari Type 056

轮胎:普利斯通

§ 简介

法拉利车队创办人恩佐·法拉利

法拉利车队(意大利语:Scuderia Ferrari),是一队参与一级方程式赛车的车队,自1950年起,参与一级方程式的比赛。车队总共赢得14次的车手和车队冠军。从1950年F1大奖赛创办时起就开始参赛的法拉利车队,是F1车坛的一块“活化石”,在半个多世纪时间里,法拉利人见证了F1大奖赛的兴衰变迁。

恩佐·法拉利亲手创办的这支车队,在最初的那段日子里,虽然充满活力,却不幸地与伟大的方吉奥和他的阿尔法·罗密欧车队成为对手。在巨人的阴影下不断抗争,直到1961年,法拉利人才终于拿到了他们第一个年度总冠军。

此后,经历了起伏不定的60年代,1974年尼克·劳达的加盟,使法拉利真正成为了一支超级车队,从1975到1983之间的9年时间里,他们包揽了6届F1大奖赛年度冠军。但那之后,又是一段厄运不断的日子,整整15年里,法拉利人没有拿到一个冠军。

1996年迈克尔·舒马赫来到这里,经过3个赛季的磨合,德国人开始显示出他的王者风范,从1999到2002,连续4年,舒马赫和他的法拉利垄断了F1车坛的几乎所有荣誉。

2003年对法拉利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大舒马赫与巴里切罗组成的“法拉利”梦幻组合接受了来自迈凯轮、威廉姆斯车队的条真,特别是车手总冠军与车队总冠军在最后一站才决出,大舒马赫以2分优势险胜迈凯轮车队芬兰小将雷克南卫冕成功,也创造了6夺车手年度总冠军的纪录。

§ 历史

法拉利展示新车

法拉利车队法拉利车队一直是F1最负盛名的车队。20世纪90年代,随着迈凯轮车队迅速崛起,大有赶超这支拥有跃马标志的车队。此前,若以最终赢得比赛论数,法拉利一直都是最成功的车队。1999赛季,法拉利重新夺回了车队冠军,再现了曾经的辉煌。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法拉利即是F1的参赛者之一。1950年开始举办世界锦标赛,恩佐·法拉利以劲旅姿态出现。第一届锦标赛无功而返之后,阿尔伯托·阿斯卡利和琼斯·弗罗兰在51年代表法拉利出战,对垒阿尔法·罗米欧车队。阿斯卡利仅以微弱的差距在赛季末的最后一场比赛败给了胡安·曼纽尔·方吉奥。随后,当F1的官方组织出台了2升规则时,法拉利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1952—1953年的赛场,阿斯卡利一统天下。但引进了2.5升规则后,阿斯卡利便被马莎拉蒂车队和蓝旗亚车队抛在了身后。1955年底,方吉奥驾驶D50赛车夺得三场胜利,并确保了第四个冠军头衔,法拉利得以接手蓝旗亚。1957年,方吉奥离开法拉利转投马莎拉蒂车队。少了这张阿根廷王牌,法拉利不幸输掉了该赛季所有比赛。

1958年,新车Tipo146面世,以恩佐之子命名为“Dino”,帮助法拉利夺回了在一级方程式中的领地。尽管当时许多车迷都认为斯特灵·穆斯是夺得锦标的不二人选,但法拉利车手迈克·霍顿最终在最后一场比赛中获胜。此后两年,F1成为库珀车队的天下。1961年,法拉利挟1.5升新车Tipo 156“鲨鱼之鼻”卷土重来。但悲剧在意大利大奖赛上上演,伟大的车手沃尔夫冈·范·特利普不幸身亡。其队友菲尔·希尔为法拉利赢得了期后进行的比赛胜利。

1964年,约翰·瑟蒂斯成为了下一个为意大利豪门赢得奖杯的车手。他本人则作为唯一一个集摩托车锦标赛冠军及汽车锦标冠军于一身的选手而闻名于世。1966年,三升规则的引进使法拉利再次陷入困境,这一次他们要竭力追赶考斯沃斯(Cosworths)在1967年引进的性能超佳的DFV引擎。此后八年里,法拉利表现平平始终处于中流水平,只有杰克·埃克斯给车队带来有限的较好成绩,以及其队友克莱·雷格佐尼在1970年的意大利大奖赛中仅有的胜利。

尼基·劳达加盟

1974年,尼基·劳达加入车队。他速度快,但缺少经验,在当年输给了迈凯轮车队的埃默森·费迪帕尔蒂。但次年,他为车队夺取了冠军头衔。1976年的欧洲纽伯格林,一场险些致命的事故使他以仅仅一分的微弱差距把冠军拱手让给了队友詹姆斯·亨特。77年,劳达再次为车队赢得荣誉。1979年,乔迪·舒克特为法拉利赢取了车手冠军称号,他也是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为车队赢得车手冠军称号的最后一人。他在那年比赛中击败了队友吉尔斯·维纶纽夫,但是,他实际上只赢过两场比赛,而加拿大人则比他还要多赢一场。 法拉利车队1号车库

那个赛季的后半程,威廉姆斯车队的阿兰·琼斯表现出色,相形之下法拉利的312T4显得黯然失色。再下一个赛季的T5简直是一场灾难。当时,1.5升的涡轮发动机开始在一级方程式领域暂露头角,法拉利则制造了126C。驾驶这辆车,维纶纽夫也还在摩纳哥和加拉马取得了一些重要胜利。此后,车队聘请了一位英国设计师,哈维·鲍斯特勒维特。1982年设计的款新车126C2堪称业界经典。但悲剧再次上演,吉尔斯·维纶纽夫在索尔特的练习赛中丧生;随后,迪埃尔·皮洛尼在霍根海姆的比赛中受伤,而此时他在车手冠军榜中名列第一。尽管法拉利赢得了那一年及次年的车队冠军,但车手冠军仍被其他车队车手夺走。

此后的法拉利可谓是喜忧参半。米歇尔·阿尔伯特在1985年显示了强大的竞争力。但1988年,备受爱戴的恩佐以90岁高龄辞世。所幸的是,他并没有亲眼见到1990年阿兰·普罗斯特和埃尔顿·塞纳之间不光彩的冲撞。整个赛季普罗斯特赢了五场比赛,但在日本有争议地输给了巴西人。

舒马赫加盟

法拉利车队

1996年,迈克尔·舒马赫加入车队。起初,车队老板提夫斯并不十分欢迎他的到来,但很多人认为他的到来无疑为车队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在车队经理让·托德的支持下,他奇迹般地使车队起死回生,在那一年重新向世人展示了他们的强大。这也使他赢得了提夫斯的尊敬,并成为了车队的灵魂人物。1997年的五场胜利使舒马赫成为争夺车手冠军的热门人选,但他在年度最后一场比赛中驾车撞上了雅克·维纶纽夫,而与桂冠失之交臂。

1998年,提夫斯希望能够夺回与车队阔别已经19年的车手冠军头衔。但事与愿违,赛季最后一场比赛中舒马赫的F300赛车因故障退出比赛,再次眼睁睁地看着胜利的机会从身边溜走。20年了,20年没有法拉利车手问鼎车手冠军。而迈克尔将会结束这不光彩的纪录。但法拉利工程师已制造出了足以向它发起挑战的新车,F399。舒马赫全力以赴,但英国大奖赛上的事故使得他缺席了赛季最后两次比赛之外的全部比赛!队友埃迪·埃尔文扛起了车队获得车手冠军的大旗,在不利的情况下希望为车队找回了昔日的辉煌。

舒马赫的缺席对车队的影响是巨大的。不单他不能给车队赢得比赛,离开他的驾驭,F399似乎也承受着痛苦。车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毫无挑战性的F399在跑道上一圈圈地落后他们的主要对手:迈凯轮。赛季最后两场比赛,舒马赫回来了,给车队带来了力量。尽管法拉利夺取车手冠军的愿望仍没能实现,但他们还是赢得了1999年的车队冠军。

梦想实现

迈克尔·舒马赫

2000赛季,以澳大利亚大奖赛压倒性的胜利作为开始,迈克尔·舒马赫一路高奏凯歌,最终在赛季倒数第二场比赛中为车队赢得了最佳车手的桂冠。接下来的最后一场比赛法拉利又将车队冠军收入囊中。这是意大利车队的双重胜利。法拉利完全控制了2001年的冠军锦标赛,舒马赫赢得了第四个车手桂冠,这也是他连续第二次与全队同时获胜。他同时成为自1953年来首位13场比赛过后即宣告获胜的车手,这个胜利同时见证了车队的三连冠。

2002年的赛场是迈克尔·舒马赫及其代表的意大利汽车品牌的天下。11轮过后,德国车手第五次赢得了车手冠军。不久,他又与巴里切罗同心协力,帮助车队第四次把车队冠军收入帐下。这一赛季,他们不断创造新的纪录,并最终拿下了全年17场赛事中的15场胜利。

由于FIA引进了一系列旨在遏制法拉利和舒马赫的新规则,2003赛季他们没能刷新更多的历史记录,决战也由此推迟到了赛季的压轴戏—日本大奖赛。但法拉利车队和舒马赫本人双双卫冕成功。

陷入困境

2005赛季,法拉利车队连续包揽6年车队冠军及迈克尔·舒马赫连续5年称霸车手总冠军的纪录最终告一段落。卫冕冠军糟糕的状态让他们无法挑战主要的竞争对手雷诺和迈凯轮车队。法拉利与长期的合作伙伴的普利司通的合作也遭遇麻烦,因为这家日本轮胎制造商的产品完败于米其林轮胎。因此,舒马赫仅仅获得了一场分站赛的胜利,而且还是在一场仅有使用普利司通轮胎的6辆赛车参加的比赛中。除了美国大奖赛,法拉利车队在整个赛季中都疲于奔命,最终只能屈居积分榜第3位。舒马赫和法拉利车队对2006赛季仍旧充满信心,因为轮胎规则再次向有利于他们的一边倾斜。近些年的卓越表现几乎令所有人对法拉利将重新崛起毫不怀疑。

2006年,这一年法拉利的状态明显比去年有所提高,最后一年参加F1比赛的舒马赫夺取了7个分站赛的冠军,他们不断的给雷诺施加着压力,不过在最后阶段法拉利赛车的稳定性出现了问题,导致舒马赫在关键一战中发生爆缸事故,正是因为这次事故,直接导致车队和舒马赫丢掉了夺取冠军的机会,最终车队落后雷诺5分获得车队亚军。

2007年,无论是在赛场上还是在法庭上,法拉利都战胜了他们最强大的对手迈凯轮。赛场上,莱科宁在最后一站比赛中上演惊天大逆转,以一分的优势战胜了迈凯轮的两位车手获得总冠军;在赛场外的法庭上,迈凯轮由于非法拥有法拉利的机密数据而遭到了扣除车队积分,并罚款1亿美元的F1历史上最严重的处罚。[1]

§ 组织结构

管理层

车队领队:多梅尼卡利

车队领队:多梅尼卡利(Stefano Domenicali)

技术总监:科斯塔(Aldo Costa)

主设计师:通巴西斯(Nikolas Tombazis)

引擎、电子总监:西蒙(Gilles Simon)

运动总监:巴迪塞利(Luca Baldisserri)

比赛工程协调:戴尔(Chris Dyer)

首席空气动力学专家:伊利(John Iley)

运作总监:阿尔芒多(Mario Almondo)

技术顾问:罗伊·拜恩(Rory Byrne)

汽车运动新闻官:科拉贾尼(Luca Colajanni) 技术总监:科斯塔

测试队伍测试运作经理:马佐拉(Luigi Mazzola)

比赛工程师

3号车(莱科宁) 斯特拉(Andrea Stella)

4号车(马萨) 斯梅德利(Rob Smedley)

§ 现役车手介绍

第一车手:菲利普·马萨

马萨(Felipe Massa)

全名: 菲利普·马萨

生日: 1981年4月25日

出生地: 巴西圣保罗

国籍: 巴西

身高: 1.66米

体重: 59公斤

常驻地: 巴西圣保罗

处子秀: 2002.3.3澳大利亚GP

婚姻: 已婚

车队: 法拉利

车型: 法拉利F60

车号:3

事故:09年7月26日的排位赛,马萨的头部被赛道上飞起的弹簧击中。在那一瞬间,赛车时速超过241公里,加上弹簧本身的运行速度,能量巨大,这直接导致他佩戴的头盔被击穿。马萨的伤势已确诊为颅骨受伤和脑震荡。职业生涯前途未卜。 马萨(Felipe Massa)

辉煌战绩

年度总冠军次数: 0

首次F1大奖赛: 2002年澳大利亚大奖赛

首次登上领奖台: 2006年欧洲大奖赛

首次分站赛冠军: 2006年土耳其大奖赛

首次杆位: 2006年土耳其大奖赛

F1大奖赛参赛次数: 106

F1大奖赛登台次数: 27

F1大奖赛分站冠军次数: 11

F1大奖赛杆位次数: 15

F1大奖赛累计积分: 298

第二车手:吉米·莱科宁

莱科宁(Kimi Raikkonen)

全名: 吉米·莱科宁

生日: 1979年10月17日

出生地: 芬兰,拉皮兰塔

国籍: 芬兰

身高: 1.75米

体重: 71公斤

常驻地: 瑞士

处子秀: 2001年澳大利亚站

婚姻: 已婚 妻子詹妮-达赫尔曼

车队: 法拉利

车型: 法拉利F60

车号: 4 莱科宁(Kimi Raikkonen)

辉煌战绩

年度总冠军次数: 1

首次F1大奖赛: 2001年澳大利亚大奖赛

首次登上领奖台: 2002年澳大利亚大奖赛

首次分站赛冠军: 2003年马来西亚大奖赛

首次杆位: 2003年欧洲大奖赛

F1大奖赛参赛次数: 140

F1大奖赛登台次数: 57

F1大奖赛分站冠军次数: 17

F1大奖赛杆位次数: 16

F1大奖赛累计积分: 531

§ 2009赛车介绍

法拉利F60

车型代号:法拉利F60

单体壳:碳纤维蜂窝复合结构

悬挂:前后主动推杆、扭杆弹簧独立悬挂

车身总重:605KG(含冷却水、车手、润滑油)

制动系统:Brembo碳纤维通风刹车碟

轮毂:前后13英寸BBS轮毂

引擎

引擎代号:056 法拉利F60

气缸数量:8

引擎缸体:铸铝

气缸夹角:90度

气阀数量:32

活塞直径:98毫米

引擎排量:2398毫升

引擎质量:95公斤

ECU:迈凯轮标准ECU

喷射系统:Magneti Marelli数字电子喷射

点火系统:Magneti Marelli静电点火

燃油:壳牌V-Power ULG-66L/2

润滑油:壳牌

KERS系统

法拉利F60

系统原理:电池-电机KERS系统

研发背景:与Magneti Marelli合作开发

变速箱

变速箱:法拉利纵置变速箱带防滑差速器

挡位数量:7前进挡+1倒挡

变速模式:半自动连续式电控变速箱、快速换挡

变速箱外壳:碳纤维

改进之处

关于空气动力学 法拉利新款F1赛车 F60

新车按照2009款F1规则打造,最大的变化是空气动力学套件大大简化。前翼从之前的1400毫米加宽到1800毫米,安装位置降低75毫米,与车身同宽。铰接片是一对倾斜的结构,前翼单侧的一大一小副翼相互独立,如何实现调节,将有待揭晓。不过像以前的任何一款刚出笼的新车一样,这只是一个初始版本的空气动力学套件。

与以前的赛车相比,车身中段变的非常简介。前轮和侧箱之间的的套件几乎全部摘除,只剩下一个小尺寸的导流板。后视镜被安装在了侧箱肩翼上。侧箱之后不再有辅助的小翼套件,包括后轮翻翼也摘除了。这使得后轮的刹车通风道清晰可见。简洁的套件让车身的腰部显得非常纤细,排气管所在的位置向下急剧凹陷。

车尾的变化集中在尾翼上,翼片宽度从之前的1000毫米压缩到750毫米。上层翼片升高150毫米与引擎盖平齐。扩散器则加长加高,并整体后移。尾缘高度从之前的125毫米升高到175毫米。

机械方面的改进

机械方面,大众最关注的KERS系统,是车队与电子系统供应商Magneti Marelli合作开发的。车队引擎总监西蒙表示将在2月末决定是否在首站比赛中使用。为了优化赛车的空气动力学,重新设计的传动系统。变速箱再次采用了碳纤维的外壳,并继续采用纵置模式。刹车系统也是全新的,并使用了由Brembo设计的新卡钳。

F60配备的引擎代号依旧为056,根据今年引入的新规则,引擎的最高转速被限制在18000转/分,目标寿命为2500公里。与此同时,由于新规则只允许对引擎的进气喉、喷射系统和排气管进行改进,因此F60对引擎的改进也只仅限于这三个方面,并将可靠性放在了第一位。除此之外,F60还是用了油品供应商——荷兰壳牌公司新研发的变速箱油和引擎润滑油。

§ 车队成绩

车手锦标统计

15个车手总冠军、209个分站冠军、35位车手曾夺冠冠军的艰辛

车手总冠军15次,分别是:2007年,莱科宁(芬兰);2000年--2004年:迈克尔·舒马赫(德国);1979年:约迪·舒克特(南非);1977年:尼吉·劳达(奥地利);1975年:尼吉·劳达(奥地利);1964年:约翰·苏蒂斯(英国);1961年:菲尔·希尔(美国);1958年:麦克·豪索恩(英国);1956年:胡安·曼努尔·范吉奥(阿根廷);1952年、1953年:阿尔博特·阿斯卡里(意大利)。

车队首次分站赛夺冠: 1951年英国大奖赛(银石赛道)、冈萨雷斯(阿根廷);

制造商锦标统计

16个车队冠军、209个分站冠军、203个杆位

历史成绩

1958年:以40个积分位列车队冠军榜第2。

1959年:以32个积分位列车队冠军榜第2。

1960年:以24个积分位列车队冠军榜第3。

1961年:以40个积分获得世界冠军。

1962年:以18个积分位列车队冠军榜第5。

1963年:以26个积分位列车队冠军榜第4。

1964年:以45个积分获得世界冠军。

1965年:以26个积分位列车队冠军榜第4。

1966年:以31个积分位列车队冠军榜第2。

1967年:以20个积分位列车队冠军榜第4。

1968年:以32个积分位列车队冠军榜第4。

1969年:以7个积分位列车队冠军榜第5。

1970年:以55个积分位列车队冠军榜第2。

1971年:以33个积分位列车队冠军榜第4。

1972年:以33个积分位列车队冠军榜第4。

1973年:以12个积分位列车队冠军榜第6。

1974年:以65个积分位列车队冠军榜第2。

1975年:以72.5个积分获得世界冠军。

1976年:以83个积分获得世界冠军。

1977年:以95个积分获得世界冠军。

1978年:以58个积分位列车队冠军榜第2。

1979年:以113个积分获得世界冠军。

1980年:以8个积分位列车队冠军榜第10。

1981年:以34个积分位列车队冠军榜第5。

1982年:以74个积分获得世界冠军。

1983年:以89个积分获得世界冠军。

1984年:以57.5个积分位列车队冠军榜第2。

1985年:以82个积分位列车队冠军榜第2。

1986年:以37个积分位列车队冠军榜第4。

1987年:以53个积分位列车队冠军榜第4。

1988年:以65个积分位列车队冠军榜第2。

1989年:以59个积分位列车队冠军榜第3。

1990年:以110个积分位列车队冠军榜第12。

1991年:以55.5个积分位列车队冠军榜第3。

1992年:以21个积分位列车队冠军榜第4。

1993年:以28个积分位列车队冠军榜第4。

1994年:以71个积分位列车队冠军榜第3。

1995年:以73个积分位列车队冠军榜第3。

1996年:以70个积分位列车队冠军榜第2。

1997年:以102个积分位列车队冠军榜第2。

1998年:以133个积分位列车队冠军榜第2。

1999年:以128个积分获得世界冠军。

2000年:以170个积分获得世界冠军。

2001年:以179个积分获得世界冠军。

2002年:以221个积分获得世界冠军。

2003年:以158个积分获得世界冠军。

2004年:以262个积分获得世界冠军。

2005年:以100个积分位列车队冠军榜第3。

历史记录

最多车队冠军: 16

最多车手冠军: 15

最多首位发车: 778

最多分站冠军: 209

最多胜(赛季): 15 (tied with McLaren)

上颁奖台数目: 622

颁奖台数目(赛季): 29

最多一二名完赛: 79

最多杆位: 203

最多积分: 4,925.27

最多积分(赛季): 262

最多最快单圈: 218

胜率: ~26%

§ 相关人物

迈克尔·舒马赫

迈克尔·舒马赫是现代最优秀的F1车手之一,在他16年的职业生涯中,几乎刷新了每一项纪录。

出赛次数:250场

世界冠军:7次(1994年、1995年、 2000年、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分站冠军:91场

领奖台:154场

生涯积分:1369分

杆位:68次

最快单圈:76次

第一场比赛:1991年比利时大奖赛

首次分站冠军:1992年比利时大奖赛

最后分站冠军:2006年中国大奖赛

最后一场比赛:2006年巴西大奖赛

辉煌战绩迈克尔·舒马赫

舒马赫宣布退役时几乎打破了所有的记录。

年度车手总冠军:7次(1994年、1995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

连续夺得年度总冠军次数:5次

分站冠军次数:91次

杆位次数:68(前纪录艾尔顿-塞纳65)

参加分站赛次数:250(距离帕特雷斯257次参赛纪录只差7场)[这是舒马赫唯一没有打破的记录]

F1生涯总积分:1369分(第二名为普罗斯特798分)

单赛季最多分站冠军次数:13次(2004赛季)

单赛季连续获胜场次:7场(2004赛季)

登上领奖台次数:154(第二名为普罗斯特106次)

比赛最快圈速次数:75(第二名为普罗斯特41次)

单赛季个人最多积分:148分(2004赛季)[满分180分] 迈克尔·舒马赫

单场分站赛夺冠次数:8次(1994、1995、1997、1998、2001、2002、2004、2006)法国站

上演“帽子戏法”次数(获得杆位、跑出单圈最快并获得冠军):22次

连续在分站赛上得分次数:2001至2003年期间24站比赛连续得分

连续在分站赛上登上领奖台次数:2001至2002年期间连续19站

历史上唯一一个曾在一年的各个分站赛中全部进入前三名的车手

2002赛季年度车手积分榜上与亚军差距最大的一次

2002年领先67分获得冠军赛季过程中最早锁定年度总冠军

2002年离赛季结束还有6站时已经卫冕

迈克尔·舒马赫和前队友巴里切罗还是历史上并肩获得分站赛前两名最多的队友,两人曾24次占据领奖台最高的两层 [2]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6: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