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泻白散 |
释义 | § 泻白散 § 出处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 异名 泻肺散(《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 组成 地骨皮 桑白皮(炒)各一两(15克) 甘草(炙) ,一钱(5克)(一本中甘草作半两) § 用法 上药锉散,入粳米一撮,水二小盏(300毫升),煎七分(200毫升),食前服。 § 临证加减 肺经热盛,加黄芩、知母;阴虚超热,加鳖甲、银柴胡。 § 配伍特点 培土生金;清中有润,泻中有补。 § 病机 肺中伏火郁热。 § 辩证要点 咳喘气急,皮肤蒸热,舌红苔黄,脉细数。 § 功效 清泻肺热,平喘止咳。 § 主治 肺有伏火之咳喘。咳嗽,甚则气急欲喘,皮肤蒸热,日日甫尤甚,舌红苔黄,脉细数。 § 现代运用 本方主要用于支气管炎、肺炎初期、百日咳、小儿麻疹初期等证属肺有伏火者。 § 现代研究 主要有解热,抗菌,镇咳等作用。 1.解热:泻白散对实验性发热的家兔有解热作用,与一些合成解热镇痛药大致相等。 2.抗病原微生物:泻白散组成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杆菌、伤寒杆菌、流感甲型京科68-1病毒有较强抑制作用,对福氏痢疾杆菌、大肠杆菌也有抑制作用。 3.祛痰止咳;泻白散组成药有祛疾、镇咳作用。 § 禁忌 外感风寒咳嗽,或虚寒性咳嗽均不宜使用。 § 方论选录 方中桑白皮清肺热,泻肺气,平喘咳;地骨皮泻肺中深伏之火,对于阴虚有热者尤宜;甘草、粳米养胃和中。四药合用,清热而不伤阴,泻肺而不伤正,使肺气清肃,则咳喘自平。 王子接:“肺气本辛,以辛泻之,遂其欲也。遂其欲,当谓之补,而仍云泻者,有平肺之功焉。桑皮、甘草其气俱薄,不燥不刚,虽泻而无伤于娇脏。第用其所欲,又何复其所苦?盖喘咳面肿,气壅热郁于上,治节不行,是肺气逆也。《经》言: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泻之。然肺虚气逆,又非大苦大寒如芩、连、栀、柏辈所宜,故复以地骨皮之苦,泄阴火,退虚热,而平肺气。......使以粳米、甘草,缓桑、骨二皮于上,以清肺定喘,非谓肺虚而补之于米也。”(《绛雪园古方选注》) § 歌诀 泻白桑皮地骨皮,甘草粳米四般宜;泻肺清热平咳喘,又可和中与健脾。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