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泉奎 |
释义 | § 简介 王泉奎,男,京剧净角。回族,原名有珊,生于北京。出生于1911年2月12日,宣统三年(辛亥)正月十四日;逝世于1987年,农历丁卯年。 [1] § 生平 王泉奎便装照 幼当童工,16岁拜花脸名教师张春芳门下学艺,学习铜锤花脸。天赋奇佳,走红较早,精于唱工,继承郎德山、穆凤山、金秀山的花脸艺术,有“金嗓子铜锤”之誉。 1929年搭杨小楼永胜社演出,初次登台与徐霖甫在华乐合演《遇后龙袍》。后长期与尚小云、余叔岩、王又宸、谭富英、马连良、孟小冬、梅兰芳、周信芳、张君秋、雪艳琴、杨宝森、李少春等合作演出,与谭富英、陈丽芳首创连演《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三折为全部《龙凤阁》。 1949年后,先后加入中国京剧院、梅兰芳京剧团和北京京剧院,参与排演了多出新编剧目和经加工、整理的传统剧目。与李宗义、李盛藻、李慧芳等合作,曾排演《智斩鲁斋郎》、《强项令》、《敬德装疯》等新戏。1962年又与李宗义、梅葆玖、赵荣琛、李元春等同台赴沪演出,《刺王僚》一剧使上海观众为之倾倒。 § 代表剧目 有《刺王僚》、《断密涧》、《大·探·二》、《草桥关》、《五台山》、《打龙袍》、《白良关》、《牧虎关》、《探阴山》、《锁五龙》、《草桥关》、《强项令》等。 § 活动年表 1934年9月27日,农历甲戌年八月十九日:北京吉祥戏院演出 1935年,农历乙亥年,下半年:谭富英组扶椿社 1936年11月,农历丙子年:梅兰芳赴山东济南演出 1938年10月15日,农历戊寅年八月廿二日:《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首次连演 1939年12月,农历己卯年:宝桂社易名春元社 1940年2月8日,农历庚辰年正月初一日:新新戏院演出 1942年5月25日,农历壬午年四月十一日:开明戏院演出 1942年11月,农历壬午年:宝华社首次赴沪 1942年11月22日,农历壬午年十月十五日:宝华社首次赴沪演出第二天 1942年11月26日,农历壬午年十月十九日:宝华社首次赴沪演出第六天 1943年10月3日,农历癸未年九月初五日:宝华社二次赴沪演出第五十四天 1943年10月7日,农历癸未年九月初九日:宝华社二次赴沪演出第五十八天 1943年10月12日,农历癸未年九月十四日:宝华社二次赴沪演出第六十三天 1943年10月20日,农历癸未年九月廿二日:宝华社二次赴沪演出第七十一天 1944年4月,农历甲申年:宝华社三次赴沪 1944年4月7日,农历甲申年三月十五日:宝华社三次赴沪演出第一天 1944年4月9日,农历甲申年三月十七日:宝华社三次赴沪演出第三天 1944年4月20日,农历甲申年三月廿八日:宝华社三次赴沪演出第十四天 1944年5月30日,农历甲申年闰四月初九日:宝华社三次赴沪演出第五十四天 1944年6月1日,农历甲申年闰四月十一日:上海市民众献机运动筹款义务戏举行 1946年6月8日,农历丙戌年五月初九日:天津中国大戏院举办救济桂灾义务戏第四场 1946年6月9日,农历丙戌年五月初十日:天津中国大戏院举办救济桂灾义务戏第五场 1946年11月,农历丙戌年:杨宝森首次参加梅兰芳剧团演出 1946年11月17日,农历丙戌年十月廿四日:杨宝森首次参加梅兰芳剧团演出第十六天 1947年1月5日,农历丙戌年十二月十四日:杨宝森首次参加梅兰芳剧团演出第六十五天 1947年10月,农历丁亥年:杨宝森二次参加梅兰芳剧团演出 1947年10月2日,农历丁亥年八月十八日:杨宝森二次参加梅兰芳剧团演出第一天 1947年10月3日,农历丁亥年八月十九日:杨宝森二次参加梅兰芳剧团演出第二天 1947年10月5日,农历丁亥年八月廿一日:杨宝森二次参加梅兰芳剧团演出第四天 1947年10月12日,农历丁亥年八月廿八日:杨宝森二次参加梅兰芳剧团演出第十一天 1947年11月16日,农历丁亥年十月初四日:杨宝森二次参加梅兰芳剧团演出第四十六天 1948年4月4日,农历戊子年二月廿五日:杨宝森三次参加梅兰芳剧团演出第一天 1948年4月10日,农历戊子年三月初二日:杨宝森三次参加梅兰芳剧团演出第七天 1948年4月11日,农历戊子年三月初三日:杨宝森三次参加梅兰芳剧团演出第八天 1948年4月21日,农历戊子年三月十三日:杨宝森三次参加梅兰芳剧团演出第十八天 1948年5月4日,农历戊子年三月廿六日:杨宝森三次参加梅兰芳剧团演出第三十一天 1948年5月5日,农历戊子年三月廿七日:杨宝森三次参加梅兰芳剧团演出第三十二天 1950年7月,农历庚寅年:杨宝森赴香港演出 1962年11月2日,农历壬寅年十月初六日:梅兰芳京剧团和北京青年京剧团1962年赴沪联合公演 1975年4月,农历乙卯年:“中央文革”成立录音录像组录制传统戏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