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海河 |
释义 | § 概述 海河沿岸 海河,由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五条河流自北、西、南三面汇流至天津后东流到大沽口入渤海,故又称沽河。海河是中国华北地区最大水系。起自天津金钢桥,到大沽口入渤海湾,长约70公里(43哩)。海河和上游的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五大河流及300多条支流组成海河水系。以卫河为源,全长1,090公里,流域总面积229,000平方公里,包括北京、天津两市,河北省大部,河南、山东、山西、内蒙古等省(区)的一部分,人口7,000多万,耕地1.8亿亩。 § 简要介绍 海河 海河流经天津、北京、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内蒙古和辽宁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全部和部分地区,流域面积为31.8万平方公里,在这个流域里生活着1.24亿人口。海河流域地处中国心脏地区,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海河流域面积虽然只占全国版图的1/30,但是它以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富饶的资源、繁荣的经济,以及是首都北京和工商业大都市天津的所在地而受到世人的瞩目。 至今说法不一。天津人把海河看成是母亲河,有人以为海河的源头就在天津,其实不然,而是海河的干流在天津,全长73公里。据海河水利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靳怀春介绍,对海河的起源当前最有影响的两种说法,一是《辞海》中说海河发源于地处河南省的卫河,以此计算海河全长1090公里,《中国统计年鉴》仍沿用此说法;二是《海河流域综合规划》中说,海河发源于地处山西省境内的漳河,以此计算海河全长1032公里。此外,有的水利专家还认为,海河发源地应是漳河的上游浊漳河,以此计算海河全长1329公里。 § 形成原因 海河 海河干流是随着海河水系的尾阊成陆而形成的,海河水系主要形成原因有三个:一是流域内西、北、南三面高,东部低的地势,使诸水顺势东流 ;二是黄河北迁提供了条件;三是人为的因势利导。海河水系经历了初步形成、暂解体和再形成的三个阶段。东汉建安年间第一次出现众流归一的扇形河道结构,形成海河水系尾阊雏形。故《水经·沽河》云:"清河者,泒(孤)河尾也。",清河合淇、漳、洹、滱、易、濡、沽、滹沱等水同入海。此时清河的泉州 (今武清境内)至军粮城入海口段就相当于海河干流那时已形成的部分。300多年后又随之解体。至隋大业四年(公元608年)随着南北大运河建成,海河水系又一次形成。400多年后,黄河于北宋庆历八年(1048)至元符二年(1099)年间三次决口北迁、夺海河入海,海河流域广大地区成为黄河下游。至南宋建炎二年(1128)黄河南徙后,漳卫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北运河分别注入海河干流,海河水系再一次形成。 宋时,海河为界河下游段,金、元时称为直沽河、大沽河。海河这个名字始见于明末。在清代陈仪著《直隶河渠志》中有:"海河,南、北运河,淀河(大清河)之汇流,白天津东北迄至大沽口一百二十里",这里的海河即今天的海河干流。记载虽有不确切处,但大体上说明了海河干流的方位、流经地域及最后归宿。从这时起,直沽河等名称才逐渐被海河这个名字所取代,至今约200余年。 [1] § 主要支流 海河 海河水系由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和南运河五条河流组成。其中:北运河为海河北支,源于北京市昌平县北部山区,上源名温榆河,通县以下始称北运河;其水自青龙湾河、筐儿港减河汇入潮白新河或永定新河,注入渤海。全长约180公里,流域总面积2.96万平方公里。 永定河为海河西北支,上源为桑干河和洋河,分别源于晋西北和内蒙古高原南缘,二河均流经官厅水库,出水库后始名永定河,至屈家店与北运河汇合,其水经永定新河由北塘入海。全长650公里,流域面积5.08万平方公里。 大清河为海河西支,是上游五大支流中最短的干流。其上源北支由源于涞源县境的北拒马河和源于白石山的南拒马河组成,南支则由漕河、唐河、大沙河和磁河等十余支流组成,均源于太行山东麓并汇入白洋淀,出淀后始名大清河,至独流镇与子牙河汇合。全长448公里,流域面积3.96万平方公里。 子牙河为海河西南支,由发源于太行山东坡的滏阳河和源于五台山北坡的滹沱河汇成,两河于献县汇合后,始名子牙河。全长730余公里,流域面积7.87万平方公里。 南运河为海河南支,上游有漳河与卫河两大支流,流域面积37584平方公里。漳河源自太行山背风坡,经岳城水库,在徐万仓与卫河交汇,流域面积19220平方公里。卫河源自太行山南麓,由淇河、安阳河、汤河等十余条支流汇集而成,流域面积15229平方公里。漳河和卫河在徐万仓汇合后称卫运河,卫运河全长157公里,至四女寺枢纽又分成南运河和漳卫新河两支,南运河向北汇入子牙河,再入海河,全长309公里;漳卫新河向东于大河口入渤海,全长245公里。 § 洪涝灾害 海河 据历史文献记载,从1368年到1948年间,曾发水灾387次,旱灾401次。在这500多年中,天津市被淹70多次,每次发生较大的洪涝,反复受灾。 1939年天津遭受严重的洪水灾害。白洋淀东堤决口,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相继猛涨,后相继决口,洪水汇成一片冲进市区。天津被淹两个月,街上行船,工厂停工,交通中断,受难群众达65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根治海河"的号召。自1958年开始,海河流域人民按照统一规划、综合治理的方针,从上游到下游,从支流到干流,对海河水系进行了全面根治。上百万治河大军包括中小学生、家庭妇女也挥锨上阵,完成了大大小小一系列整修工程,从根本上对海河进行了治理,终于使海河旧貌换新颜。 § 水系组成 海河 1、源称闪电河,流入内蒙至大河口接纳吐力根河后称大滦河,又折回河北至郭家屯附近与小滦河汇合后称滦河,经承德至潘家口穿长城入冀东平原,至乐亭县南兜铺入渤海。河长833km,流域面积4.7万km2。集水面积大于1000km2的支流由上而下有小滦河、兴州河、伊逊河、蚁蚂吐河、武烈河、老牛河、柳河、瀑河、澈河、青龙河等10条。 2、冀东滦河以东诸河。共有17条,其中洋河、石河较大。这些河大都发源于山区,流经浅山丘陵之间,平原宽度不大,源短流急,具有山溪性河道特性。 3、冀东滦河以西诸河。共有15条,其中陡河、沙河、沂河、小青河较大,这些河大都发源于丘陵区,流经平原的距离相对较长,具有山溪河流与平原河流过渡的特点。其中陡河长120km。冀东诸河总流域面积7302km2。 4、蓟运河。发源于燕山南麓河北省兴隆县。河长316km,流域面积4354km2,主要支流有洵河、州河、还乡河。干流除承泄上游洪水外,还担负两岸排沥任务.但下游多弯道,坡度平缓,泄沥宣泄不畅。河口处多年年平均流量1188m3/s。 5、潮白河。上游有白河、潮河两支,均发源于沽源县,在密云县汇合后称潮白河。流域面积16476km2,河长467km(至宁车沽)。下游开挖了潮白新河,沿途接纳城北减河、运潮减河、青龙湾减河分泄北运河洪水,并接纳引沟入潮洞河分泄沟河洪水。河口设计泄量2100m3/s。 6、北运河。上源称温榆河,发源于军都山南麓,至通县北关闸始称北运河,沿途接纳通惠河、凉水河、风港减河,穿过河北省香河县西南、天津市武清县城北,于天津市红桥汇入海河。河长238km(至大红桥),流域面积952km2。 7、永定河。上游有桑干河和洋河两大支流。桑干河发源山西宁武的恢河,河长437km,流域面积25533km2;洋河发源内蒙古自治区兴和县的东洋河,汇合南洋河,西洋河后称洋河,河长262km,流域面积15078km2。桑干河与洋河流经一连串的盆地、峡谷后,在河北怀来县朱官屯汇合,此后始称永定河,在官厅附近接纳妫水河,经官厅山峡于三家店入平原。三家店以下靠堤防约束,大洪水时可向泛区和分洪水库分洪.下游分两路入海:一路为永定新河,沿途接纳北京排污河、金钟河、潮白新河,井汇合蓟运河,在北塘入海,河长66km,河口设计泄量1400m3/s,现实际通过能力为830m3/s;一路循北运河经海河干流入海。 8、大清河。上游各支流均发源于太行山东侧,汇合成南北两支。北支由白沟河(其支流有北拒马河、琉璃河)和南拒马河(其支流有易水)在一沟镇汇流,成为大清河,南支包括潴龙河、唐河、方顺河、府河、漕河、瀑河等流入白洋淀的支流,经赵手河东流入大清河.为扩大泄洪能力,建成泄洪流量达5000m3/s的新盖房分洪道,将洪水引入东淀。大清河和东淀的大部分洪水经独流减河入海,小部分洪水经海河干流入海。大清河河长483km(至工农兵闸),流域面积43065km2。汇口以下诲河干流长72km,流域面积2066km2,河口处设计泄量1200m3/s,现实际通过能力为250m3/s。 9、子牙河。有滹沱河和滏阳河两大支流,两支在艾辛庄汇合后称子牙河。滹沱河发源山西省五台山北麓,河长587km,流域面积27300km2;滏阳河发源于太行山南段东麓,河长325km,流域面积145600km2。滏阳新河河长134km,设计泄量6700m3/s,现实际通过能力为4900m3/s,为与滏阳河平行的人工开挖的排洪河道,下接人工开挖的入海河道子牙新河(河长747km),设计泄量9000m3/s),现实际通过能力6000m 3/s。 10、漳卫南运河。源流有漳河和卫河二支。漳河又源自清漳河和浊漳河,均发源于太行山的背风山区,两河于合漳村汇合后称漳河,漳河河长459km,流域面积19050km2河口设计泄量2000m3/s。卫河发源于太行山南麓,河长395km,流域面积15830km2,河口设计泄量2000m3/s,有淇河、汤河、安阳河等10余条支流。漳卫两河于馆陶县城上游称钩湾汇合称卫运河。卫运河通常指馆陶县至武城县四女寺一段。在四女寺又分为两条入海水道:一条是南运河,一条是漳卫新河。南运河沿途分出捷地减河和马厂减河,在天津静海县汇合大清河.注入海河。漳卫新河始于四女寺,于埕口附近入渤海,河长655km,设计泄量3500ms/s,现实际通过能力为2000m3/s;马厂减河长180km,设计泄量90~l10m3/s,捷地减河长96km,设计泄量160—180m3/s:漳卫南运河全长959km至西河闸,流域面积33700km2。 11、马颊河。发源于河南濮阳市金堤闸,于山东省无棣县注入渤海,河长428km,上要支流是德惠新河. 12、徒骇河。发源于豫鲁交界处的文明寨,于山东省沾化县入渤海,河长417km。 § 地理地貌 海河 海河流域位于东经112。~120。,北纬30。~43。之间,东临渤海,南界黄河,西靠云中山和大岳山,北依蒙古高原。 流域北部和西部为山地和高原,东部和东南部属于华北平原。山区、高原区面积约占全流域面积的60%,平原占40%。太行山、燕山山脉由西南至东北呈弧形分布,环抱平原,高程一般为500—2000m,五台山主峰最高,达3058m。各河流的上游,直接与下游相接,几乎没有中游段。本流域冲积平原是由流域内多务河流和黄河泛滥冲积而成,微地形相当复杂,呈岗、坡、洼相间分布的条带状地形。黄河在平原上多次迁徙,现保存的沙脊就是黄河故遭,洼地地面坡度为0.1%—1.0%左右,排水不畅,其面积约占平原总面积的50%。沿海岸带为滨海冲积三角洲平原,地面坡度为1%。—2%0。,其面积约占平原总面积的10%。 流域西部分布着黄土丘陵,约占山区面积的30%,植被较差,是本流域泥沙的主要来源。全流域水土流失面积13.2万km2,约占山区总面积的70%。 § 气候水文 海河 海河流域属大陆季风性气候区,平均年降水量为548mm。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匀,多年平均汛期降水量(6—9月)占全年的75%一85%。降水量年际变化很大,1964年降水量为798mm,而1965年仅358mm,比值为2.23。海河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64亿m3(按1 956~1984年资料统计)。1956年最大为542亿m3,1981年最小为112亿m3,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为4.83。径流的年内分配,一般是6~9月的径流量占全年的70%~80%,个别河流达到90%;部分有春汛、泉水补给,调节性能好的河流,6~9月的径流则仅占全年径流的50%~60%。河川径流的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又集中的这两个特性表明:海河流域枯水年洪水可能很小,而丰水年的洪水又可能很大。本流域的暴雨的特点是,时间短、强度大且集中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洪水与暴雨相应,最大30d洪量一般占汛期(6~9月)洪量的50%~90%,而5—7d洪量可占30d洪量的60%~90%,洪峰多是尖瘦形。值得注意的是,流域内的暴雨强度和洪峰模数都达到了中国大陆的最大值。如1963年8月2日至8日,河北省内丘县獐犯?d降雨量达2050mm,滏阳河支流诋河西台峪站集水面积124km2,1963年实例洪峰流量3900m3/s,洪峰模数达31.4m3/(s.km2)。 § 水利资源 海河 流域内多年平均河川年径流量264亿m3,地下水资源255.37亿m3,扣除重复汁算部分,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资源总量力419.43亿m3。河川年径量中,滦河及冀东沿海诸河为55.1亿m3,海河子水系北区61.5亿m3、南区132亿m3,徒骇马颊河15.2亿m3。由于工农业及城镇生活用水不断增加,海河水系入海水量逐渐少,1983年仅1.2亿m3,近年海河干流已出现多年断流。本流域水力资源贫乏,理论蕴藏量316万kW,町开发装机量为213万kW。 § 治理开发 海河 历史开发 流域治理开发简史:公元3世纪人们就已开始利用漳河水发展灌溉,以后历代在引用河水和外水灌溉方面,在开辟人工运河通航方面都不断有所发展。到隋朝已开通了长达1000km的水济渠,成为后来形成的中国京杭运河的主要组成部分。至明、清时,流域治理侧重十维持漕运。为分泄大运河洪水,使漕运畅通,从德州附近向北,先后开辟有四女寺减河,哨马营减河、捷地减河、兴济减河、马厂减河、青龙湾减河和筐几港减河等。 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首先整修加固了各河堤防,恢复原有河道泄洪能力;开始修建山谷水库和分洪道;1963年大水后,重新安排了各河的防治措施,除继续修建山谷水库外,侧重于中、下游河道的治理,开挖了4条新的大型入海洪道,并将原有几条排洪河道进行了扩挖,基本上改变了海河子水系的5大河系集中从天津入海的被动局面;1965午后,流域内少雨偏旱,而工农业用水又急剧增加,水资源短缺矛盾日益突出。在吸取和克眼50年代后期引黄灌溉出现次生盐碱化的教训后,又恢复和扩大门(黄灌区;兴建了引滦入津、入唐的跨流域调水工程)。1957年11月编制了《海河流域规划(草案)》。规划中明确了以防洪除涝为主,并结合发展灌溉、供水、航运、发电等方面的综合利用;1966年11月提出厂《海河流域防洪规划(草案)》。认识到前—段时期“以蓄为主”的方针片面地强调水库的拦蓄作用,没有处理好蓄泄关系,而忽视了中下游河道的治理,提出了“上蓄、中疏、下排、适当地滞”的方针,并且近期以排为主,洪涝兼治。于1988年12月编制厂《海河流域综合规划纲要》,规划中明确了要继续贯彻“上蓄、巾疏、下排、适当地滞的方针”,并以“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综合利用、讲究效益”为指导,根据防洪体系已基本形成和已暴露出来的问题,近期应把治理重点放在现有工程的除险、加固、恢复标准、工程配套和经营管理卜,以巩固完善防洪体系,增强防洪能力。 综合治理 流域内已建大中小型水库1900多座,总库容约300亿m3,其中大型水库30座,总库容243亿m3,防洪库容148亿m3。这些水库已控制山区面积的83%。此外,在建和拟建水库还有4座。这些水库以防洪为主,兼有灌溉、供水、发电等作用。新辟和整治的主要排洪排涝河道有30多条。新辟的大型排洪排涝河道有;永定新河、独流减河、滏阳新河、子牙新河、潮白新河等;扩挖和整治的大型河道有卫河、卫运河、漳卫新河、滹沱河等,使各河系的排洪入海能达到24680m3/s,为整治前的10倍。但是这些河道因淤积等原因,现有泄量比设计泄量降低了28%~79.2%,需要再进行整治。被纳入防洪体系的蓄洪区有30处,总蓄水量191.5亿m3,总面积8788km2。流域内有效灌溉面积达680.2万hm2,城市供水能力每年为100亿m3。1993年海河流域总供水量为410.21亿m3。现在地下水开采量已超过地下资源量,造成严重超采;地表水利用率达75%,水资源短缺矛盾日益突出。流域内已建水电站约200座,总装机容量66万kW,平均年发电量约18亿kW·h,其中有4座水电站装有抽水蓄能机组,总容量107.2万kW。流域内已初步治理的水土流失区面积为6万km2。 § 主要景点 三岔河口地区 海河、北运河、南运河的汇合地,原名直沽。在元代开始繁荣兴旺,成为供应大都(首都)商货的重要通道。它是天津的发源地,明建文二年(1400年)11月,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率兵在此渡南运河南下,攻下南京。明永乐二年(1404年)朱棣下令在直沽设卫,理由是“直沽,海运、商舶往来之冲,宜设军卫”。赐名“天津”,即表示这里曾是天子车驾经过的渡口。并在北大关渡口建一大牌楼,上书“龙飞渡跸”。 引滦入津 在海河的起点,即子牙河、南运河与海河交汇处的三岔河口岸上,有一处新景观,那就是高耸26.4米的引滦入津工程纪念碑 这座碑的18米高的大理石三角形碑座上,耸立着用汉白玉雕刻的妇女形象。妇女面带慈容,怀抱婴儿,左手伸掌托天,面向海河,注视水面,似乎在凝思着海河的今昔。碑座面向子牙河和南运河的两侧花岗岩石上,分别刻着邓小平1986年8月20日亲笔题写的"引滦入津工程纪念碑"9个大字。在碑的背后,离碑座十多步远的半园形水泥围墙上,嵌有碑文,记载着党中央、国务院对天津人民的关怀和引滦入津建设者的丰功伟绩。为了纪念引滦入津工程的建设者,不仅在三岔河口河岸上竖立了引滦入津工程纪念碑,还在引水渠道的起点迁西县大黑汀水库引滦枢纽闸一侧的景忠山下,竖立了一座丰碑。此碑于1983年9月12日落成揭幕。碑身高3米多,用汉白玉大理石雕成,周围环绕着青松翠柏。碑正面刻着:"为引滦入津工程而献出宝贵生命的同志永垂不朽"。碑背面记载着21位牺牲者的姓名。他们包括解放军战士、工人、农民和技术人员。饮水不忘挖井人。人们在饮用引滦水时,决不会忘记引滦工程的支持者和建设者。 三条石大街 天津的早期民族工业在此形成,又是天津商业和机械铸造业的发祥地,被称为 “华北工业摇篮”,在国内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咸丰10年(1860),直隶交河县人秦玉清带领子侄在三条石开设了第一家铸铁作坊——秦记铁铺,开始了三条石铸铁业的发展史。20世纪初,三条石的机械铸造业迅速成长,最盛的1937年三条石地区已有300家工厂和手工作坊,而且分厂、分号遍及全国十几个省市,产品远销到南洋群岛。 大悲院 大悲院是全国重点佛寺之一,是天津市唯一的十方丛林。最迟建于明代,到清初时,即有“僧俗千人,登高座说法”的集会。清初世高禅师到此结茅定居后,大悲院即成鼎盛时期。现为天津佛教的主要活动场所,每年吸引大量的香客和游人。 望海楼教堂位于天津海河北岸狮子林桥旁,也称圣母得胜堂。清同治八年(1869年) 由法国天主教会建,次年因发生"天津教案",于6月21日被群众烧毁。1897年帝国主义分子用清政府赔款 重建,1900年义和团运动中第二次被烧毁,现存的望海楼教堂,是光绪三十年(1904年)第三次重修的。 建筑形式未变,平面长方形,长30米,宽10米,青砖木结构,面向西南;正面有塔楼三座,呈笔架形;内部并列庭柱两排,为三通廊式,无隔间与隔层;内窗券作尖顶拱形,窗面由五彩玻璃组成几何图案;地 面砌瓷质花砖,装饰华丽。1976年7月唐山大地震时又严重损坏,在1983年修复。 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文化街 古文化街古朴典雅的古文化街坐落在面朝海河的宫南宫北大街上, 于一九八六年元旦建成开业,全街长580米,宽7米, 现在的古文化街包括位于全街的中心的天后宫(妈祖庙)及宫南、宫北大街 整体建筑为仿清民间式建筑风格,古文化街店铺林立,近百家店堂,有经营天津地方特色的杨柳青年 画的杨柳青画社,经营泥人彩塑的泥人张彩塑工艺品经营部,有经营文房四宝,名人字画的四宝堂,春在堂,有经营文物古玩 的文物公司萃文斋门市部,还有经营全国各地的景泰蓝,双面绣,牙玉雕,艺术陶瓷,中西乐器金银饰品等上万种名优工艺品的几十家店堂, 。每逢民族节日,这里都要举办民间花会,整条街充满了浓郁的东方文化。 海河沿岸 文庙 文庙博物馆位于海河西岸新古文化街旁的东门里大街。始建于明正统元年(1436年),天津卫指挥使朱胜将住居一所施为学宫,首建堂斋、公廨。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大成殿落成,始称卫学,为天津地方教育官学和尊孔的庙宇。后清雍正三年(1725年),天津卫改天津州,清雍正九年(1731年)升州为府,另置天津县。卫学亦改为州学。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在府学两侧增建县学,形成府、县学宫并列的格局,后在府学东侧扩建明伦堂,占地1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文庙是天津地区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古建筑群。文庙又称孔庙,是尊崇和纪念孔子的庙宇,因与祭祀历代名将的武庙相对,故称文庙。文庙也是天津的学宫所在。明、清两代曾多次对文庙进行修缮、增建,其中规模较大的修建有明朝天顺、万历,清朝康熙、乾隆等几次,逐渐形成现在的规模。文庙的平面布局,承袭了我国传统的四合宫殿体系,由南至北分别由万仞宫墙(照壁)、泮池、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和东、西两侧配殿等组成。其中有些建筑名称是文庙所特有的,如泮池,是座架着石桥的半圆形的水池子,来源于《周礼》的“辟雍”,原意是周天子设置的四面环水的大学堂,人们踏上泮池,就好象进入了最高学府。在清代,对考取秀才的称“入泮”。棂星门是一座巍然挺立着四根冲天大柱的牌坊。传说棂星是天上主管文教的神灵,通过棂星门,就可以得到神灵的保佑。 玉皇阁 坐落在古文化街东侧,建筑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很高。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玉皇阁建于明代宣德二年(1427),属道教的道观。原建筑包括:山门、牌坊、大殿、配殿、钟鼓楼、六角亭、清虚阁。现唯清虚阁尚存,为九脊歇山式木结构两层。前檐下悬康熙四十年恭亲王所书“清虚阁”匾额。二层楼内有玉皇铜像1尊。外设栏杆,回廊环抱,可凭栏远眺。旧时每年九月初九日津人多把玉皇阁作为登高胜处,文人墨客多有诗作吟咏。清代雍正年间天津县丞恽源浚作《玉皇阁春望》云:海色通群象,晴云旦夕浮。高城千雉出,远渚一帆收。星散空陈迹,莺啼感昔游。津河芳树密,日暮起离愁。”诗人郭敬原《清虚阁九月登高》云:蹑足飘摇百尺楼,危栏倚遍为迟留。海门渺渺清天外,帆影依依古渡头。岂有云山堪放眼,纵无风雨亦惊秋。独怜南北东西客,望断飞鸿起暮愁。 劝业场 上海有个大世界,天津有个劝业场,如果不去逛一逛,枉到津沪走一趟。劝业场除了规模大、历史久以外,还以商娱合一而在国内享有盛名。劝业场坐落在素有“寸土寸金”之称的和平路与滨江道交口,由井陉煤矿买办高星桥筹资兴建,聘请法籍工程师慕乐设计,1928年春动工,同年12月落成。建筑面积16545平方米,是当时天津最大的商场。建筑风格古典与现代相结合,首层与五层的大挑檐、五层与七层的连拱窗、阳台的廊柱与栏杆等,均为法国古典主义建筑装饰风格;立面采用简洁明快形式,表现现代建筑思潮,突出庄重的整体气势;兼有中国古典风格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塔楼,更显示出壮丽挺拔的艺术效果。主楼内悬挂天津著名书法家华世奎书写的“天津劝业场”巨幅匾额,取“劝吾胞舆,业精于勤,商务发达,场益增新”四句首字连缀,以示提倡创业精神。海河沿岸 大沽炮台 天津卫,三宗宝,鼓楼炮台玲铛阁。三宗宝之一的炮台,指的是大沽口的炮台。据记载, 把守海门的炮台始建于明初,由著名将领戚继光监造。炮系铜制,名曰"大将军"。为了防 止海盗的骚扰,戚继光又在入海口插上纯铁铸成的梅花桩48柱,森严壁垒,使海面长时间无战事,解除了天津卫的后顾之忧。因此,炮台一直驻扎着军队,成为军事重地。天津大沽炮台到了清初,朝廷以"海去城百里,从无入寇之患"为由, 末备海防设施。道光六年,又接受直隶总督的建议:"天津地方名为海口,实系腹地,且洋面久经肃清,所有现存水师官兵。 岁靡努金,无稗实用,请将天津水师裁撤,改归大名镇。"水师都裁撤掉了,海防就更无法 谈了。于是,炮台成了摆设,成了游人凭吊古今的景点。天津人把大沽炮台看成保卫祖国、抗击侵略的英雄精神的象征。所以,历数家乡文物时,炮台便成为天津卫三宗宝之一了。大沽口炮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津门 十景之一,为海门古塞。潮音寺位于塘沽区海河西岸的西大沽境内,始建于明永乐二年(1404),是由当地居民集资兴建的庙宇,名[南海大寺], 明嘉靖皇帝下令重修,御笔更名题匾[潮音寺]。潮音寺历史悠久, 旧时曾是塘沽经济、贸易、文化和民俗活动的中心。潮音寺临近河、海,当地盛产鱼虾。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